肖洛姆·阿莱汉姆曾被誉为“犹太的马克·吐温”,他的幽默风趣的确与马克·吐温有类似之处,所以高尔基才会读了《莫吐儿》之后又想笑又想哭。特别是他所塑造的莫吐儿的形象大有汤姆·索亚式的顽童神采,完全有资格进入顽童形象系列。作为一个移民作家,阿莱汉姆对不同文化的性质有着敏感的体察,牵动着他的笔。随着莫吐儿那活泼可爱的身影,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剖面。莫吐儿及其邻居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家具、服饰、食品、节日,都散发出带有浓厚宗教气息的犹太文化。然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又分明地感受到美国商业文化的活力,那则售书广告,那本发明百科全书,都表现出美国人总想选择发财致富捷径的性格特点。莫吐儿跟着哥哥一次又一次地做“赚钱试验”,实质上是一次又一次融入美国社会的尝试;他们的一次又一次失败,正是缺少美国商业文化精神的结果。两种文化,两种气氛,两种情调,使得这部小说多味、多色,特别耐读。
在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文坛,不但可以寻觅到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的顽童的影子,而且可以感受到60年代女作家们带来的那股脉脉柔情的延续,这是两位杰出的女作家的艺术风格。其中一位琼·韦伯斯特(1876—1916),是马克·吐温创办出版公司的企业合伙人查尔斯·韦伯斯特的女儿。韦伯斯特从小就爱读儿童文学作品,深受马克·吐温和其他优秀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影响。婚前她完成了创作多年的《少女丛书》,婚后坚持写作,可惜生下女儿不久就去世了,为儿童文学留下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长腿蜘蛛》(1912)。书中的小主人公杰露西·艾博特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女,在孤儿院长大。她被选中上大学,靠一位不知姓名的好人出钱资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远远地瞧过那人一眼,根据印象称他为“长腿蜘蛛”,以后一直给他写信,最后两人遇见相爱。作者用细腻的文笔、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将少女的情怀和浪漫的感情描写得真切动人,受到少女读者群的普遍喜爱。小说出版后,曾以英国音乐喜剧《朱迪的爱》的形式上过舞台、银幕。
另一位女作家是弗朗西丝·霍奇桑·伯内特(1849—1924),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一个贫苦之家。1865年,随家移居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市。1872年,发表了她的成名作《洛利埃的那位姑娘》,此后,创作极其活跃,写下40多部小说和剧本,以及大量儿童传奇、神话故事,在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领域同样引人注目。她的三部儿童文学杰作《小公子》(1886)、《小公主》(1887)、《秘密花园》(1910),艺术魅力百年不衰,直到今天依然拥有世界性读者。
《小公子》是伯内特以其次子皮皮安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真实生活中的童话”。作者细腻真实地叙述了一个祖孙三代的家族的感情故事,中心人物就是小公子施特力——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小施特力与母亲相依为命,住在纽约小巷的一栋公寓中。他的父亲是英国一个伯爵的儿子,母亲是个美国孤女,他的祖父因为不同意这桩婚姻而宣布与儿子脱离关系。施特力的父亲不幸去世,他在母亲的教育下形成爱人如己的优秀品质。他善良聪慧,细心地安慰妈妈,同情和帮助年迈体衰的卖苹果老妇人以及佣人马利的姐姐等贫苦无助的人,同开杂货铺的何比斯先生、擦皮鞋的孩子笛克结下深厚的友谊,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很喜爱他。老伯爵的三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小施特力和他的母亲从美国被接到英国,他作为继承人住进了伯爵府,而母亲却被安排到另外一处住宅。老伯爵为人冷酷乖僻,从没有爱过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人爱他,施特力把纯真的爱心奉献给他,用天真的童心融化了他心中无情的冰块,融化了他对施特力妈妈的误解,公媳之间言归于好,祖孙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在好友笛克的帮助下,又揭穿了一起假冒老伯爵继承人的骗局,施特力终于成为合法继承人,和祖父、母亲幸福地一起生活。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然而它绝不是一个浅薄的关于继承遗产的故事,继承人问题只是浮在故事表面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冲突则是两种文化的冲突。英国老伯爵和美国儿媳妇之间的矛盾,根源于英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与美国文化所倡导的平等观念的矛盾,根源于英国文化中维护贵族自尊与美国文化所确立的爱护平民意识的矛盾。小公子施特力从小接受美国文化的教育,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进英国伯爵府,象征着美国文化向英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这部以他为主人公和以他命名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英国贵族传统文化中失去生命力的已经僵死的部分,在两相对照之中,产生对美国文化的认同感。作者伯内特,作为从英国到美国的移民作家,很容易将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后做出这样的文化选择。 对善心、爱心、童心的赞美和歌颂是回荡在这部小说中的感情旋律,激荡不已,感染力极强,再加上完整的故事性,使得这部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祖孙三代的情节模式被后人一再运用,出现在舞台上、银幕中,至今仍有艺术生命力。作者那生动细腻的笔法,浪漫主义的风格,在第二年发表的儿童小说《小公主》中,再次有了发挥。《小公主》被称为少女小说的上乘之作,塑造出一个可爱的女孩形象莎拉·克璐。莎拉是英国伦敦明进女子寄宿学校的一名小学生,一位心地善良的富家千金,大家把她捧得像小公主一样。在她10岁过生日那天,收到很多礼物,生长在工人家庭的干杂活的小女孩佩琦送了一幅自己画的画,莎拉非常喜欢,两人结为好朋友。但是,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莎拉得到了父亲在印度去世的消息,她成了孤儿,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校长对她的态度立刻判若两人,把她赶进一间昏暗的阁楼。从第二天开始,莎拉就从一位小公主变成一名杂工,以前的好朋友都不理她了,只有佩琦一个人去安慰她。莎拉并不灰心丧气,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争气,为了在天堂的父亲,我一定要争气。”她咬紧牙关,不怕辛苦,努力工作。又一年的生日到了,住在隔壁的好心的卡里斯福特为勤劳的莎拉送来了蛋糕,莎拉和佩琦高高兴兴地庆祝了生日。谁知第二天,莎拉就被校长赶出明进学校,她无处可去,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在风雪之中。卡里斯福特先生找到了她,带给她一个令人惊奇的消息:她的父亲在印度买了一座山,工人在山上发现了金刚石矿,这座矿山现在归她所有。莎拉又回到明进学校,把父亲留下的一部分财产捐给学校,还帮助佩琦住进了漂亮的房子,和她一起读书。 莎拉的性格在一波三折的戏剧性情节中得到了生动的刻画,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顺境—逆境—顺境的意料不到的变化,而她善良的品性、积极的进取态度没有变,只是变得坚强,既安于自我的环境又勇于采取行动。这个形象与60年代阿尔科特塑造的小妇人乔的形象的精神素质一脉相承,同时又风采各异,都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1895年,伯内特回到英国访问肯特郡,住在格鲁勋爵古老的弗雷斯通庄园。庄园占地很广、房屋众多,还有一个玫瑰花园,置身其中,使她感到整个庄园富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从而引发了创作《秘密花园》的欲望。1910年,她以这座庄园和玫瑰花园为背景,再次发挥了讲故事的高超才能,构思了一个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故事。《秘密花园》已是20世纪初的作品,即美国儿童文学女作家在儿童文坛驰骋了半个世纪之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后的作品,也是保留着19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文学女作家以感情为基调的风格的作品。女性作家为美国儿童文学所灌注的那股脉脉柔情以后还一直会流淌,但作为一种主导的风格,却只到《秘密花园》为止。 故事是从12岁的孤女玛丽被送到英国米塞尔思韦特庄园开始的。作者对米塞尔思韦特庄园的描绘,不但创造出故事的氛围,而且在一派典型的英国风光之中,凸现了英国的庄园文化和古老贵族的生活方式。米塞尔思韦特庄园已有600多年历史,“它坐落在一片荒野的边缘,里面将近有一百间房间,不过,大部分房间的门都是关着的,并且上了锁。房间里面挂着许多画,陈放着古色古香的精致的家具,还有一些在那儿放了好长好长时间的东西。房子的周围有一个很大的猎园、几个花园和成片的树木,树枝一直垂到地面”。在作者笔下,那庄园外面的荒野是一大片保持着自然生态的美丽生动的原野:“上面长满了各种草木,闻起来很香。到了春天和夏天,荆豆、金雀花和石楠属植物都开了花,那儿的景色简直美极了。芳香扑鼻,空气非常新鲜,天空看上去很高很高,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云雀在歌唱,好听极了。”“荒野里长着成千上万种好看的东西,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动物,有的在筑巢,有的在挖洞,相互对叫或者对唱。它们十分忙碌,在地下、树上或石楠属植物中过得很快活。那是它们的天地。”庄园内那座荒芜的玫瑰花园——秘密花园的景观更是独一无二:“这是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最美妙而又看上去最神秘莫测的地方。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墙上攀满了没有叶子的玫瑰茎干;玫瑰节节上长,长得很茂密,相互交织在一起。……地面上是一片枯黄的杂草,杂草丛中长着一簇簇灌木,要是还活的话,那肯定是玫瑰花丛。那儿还有许多嫁接在树干上的玫瑰,枝条伸展的样子看上去就像一棵棵小树。此外还有些别的树木,而使这个地方显得非常奇妙和美丽的一样东西,便是攀附在这些树上的玫瑰,垂挂下来的长长的卷须织成了随风飘拂的帘纱。到处可见到纵横交错的枝条,它们从这一棵树攀到另一棵树上,构成了一座座雅致的桥梁。”这些都是作者重回故园所见到的人文的、自然的景观,深深地激动过她的心,运用富有儿童情趣的描写,她把这一份故国之美带给了美国的少年儿童。 在描述三个英国孩子成长过程的时候,作者则强调了自然和爱心的力量。玛丽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她和狄肯——一个在荒野的大自然怀抱中长大的雇工的孩子交上朋友后,性格有了转变,爱上了小动物,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们。她那终年躺在床上的小表哥柯林更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孤独而目空一切的孩子,身心都不健康,缺少真正的爱。三个孩子结成好朋友后,一起开始了使秘密花园复活的工作。他们秘密地在花园里翻土、除草、剪枝、种花,终于使荒芜了十年之久的秘密花园变成一座乐园,处处都有花香鸟语。随着秘密花园的复活,玛丽变得更加生气勃勃,柯林也摆脱病魔和病态心理而成为一个天真活泼、体魄强壮的正常儿童。他们在经历失落、痛苦、寂寞、孤独、愤怒、绝望这些过程以后,终于学会了爱和帮助别人,自信和信任别人。这些情感和体验,是所有孩子在成长路上都要经历的阶段,当然能激起美国孩子的共鸣。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强调的自然和爱心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美国式教育观念的体现。爱默生在他那篇著名的《美国的哲人》中,早已把大自然的教育列为影响人的心灵的第一要素:“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最重要。”153他特别指出孩子的心灵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应:“这天宇下的学童感觉到他和自然‘本是同根生’,一个是叶子,一个是花;亲谊与同情在每一根血管里活动着。”154从朗费罗塑造出“自然之子”海华沙的形象,到爱默生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哲理思考,都在铸造一个拥抱自然、热爱自然的精神灵魂,这个灵魂活在《秘密花园》的艺术世界之中,是显而易见的,使得这部作品隽永耐读。 在爱的柔情之外多了层教育哲理的思考,是《秘密花园》显示出来的新特色,代表着儿童文学的新走向。也许正因如此,它才被称为“最为令人满意的儿童书”。它的文学性也令人赞叹,无论是悬念的设置推进、气氛的渲染烘托,还是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有许多有趣的对话和抒情性的议论,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超越了以前女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 美国20世纪最初十年的儿童文坛以鲍姆的《绿野仙踪》开始,以伯内特的《秘密花园》结束,再加上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和《雪虎》,以全面发展的态势构成了辉煌的文学风景,也是美国儿童文学步入黄金时代的序幕和前奏。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20世纪初的辉煌5: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887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本国既没有自由可争取】09-13
2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教育方向性109-12
3 经典句子,探索未知的神秘领域09-12
4 儿童文学-童话09-12
5 经典句子,记录美好时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