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核心作用与三次重要举措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运动”的直接组织者是文学研究会的核心人物、“本性酷爱着童话”(叶圣陶语)的郑振铎。
郑振铎在文学研究会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他既是该会的发起者与书记干事,又是全力支持该会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高梦旦的女婿。他曾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10年之久(1921-1932),先后主编《童话》丛书、《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研究地丛书》等。在20年代初期,郑振铎的文学活动,除了编辑主要就是儿童文学。他先后写了童话、故事44篇,低幼读物46篇,儿童诗30首,儿童文学文论21篇,翻译了24篇童话,2部寓言以及《高加索民间故事》,还与夫人高君箴(也是文学研究会成员)合译了一本《天鹅》童话集,并翻译了被誉为“描写儿童心理、儿童生活最好的诗歌集”——印度泰戈尔的《新月集》;特别是他用优美文笔编译的洋洋数十万言的《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与《希腊神话》,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由这样一位极端热爱儿童与儿童文学的作家来主持文学研究会的活动与刊物编辑工作,儿童文学自然受到了高度重视。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正是通过郑振铎与其主编的刊物掀起热潮的。这一运动集中体现在郑振铎组织的三次重要文学活动中。
一是1922年《儿童世界》创刊。该刊第一年由郑振铎主编,他紧紧依靠文学研究会同人的全力支持,向他们组稿、约稿,1至4卷共52期的绝大多数作品由文学研究会成员撰写。其中主要有叶圣陶、郑振铎、赵景深创作的童话和幼儿图画故事,胡愈之(第48号)、谢六逸(第24号)、耿济之(第11号)、耿式之(第25号)、高君箴编译的外国童话,俞平伯、许地山(第4号)、严既澄、顾颉刚(第51号)、齐锡琛(第127号)写的儿童诗和儿歌,王统照的儿童小说,周建人(第65号)的自然故事,徐调孚(第106号)的谜语等。叶圣陶最初是写小说的,由于郑振铎约请他为《儿童世界》写稿,他才写作童话。叶圣陶说过:“郑振铎兄创办《儿童世界》,要我作童话,我才作童话,集拢就是题名为《稻草人》的那一本。”64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发表在《儿童世界》第1卷第9期上。1922年,他共在该刊发表了19篇童话,以后又写过20多篇,这些作品奠定了中国艺术童话创作的基础。周建人为孩子们创作的《蜘蛛的生活》、《蚂蚁》、《甲虫的故事》等“自然故事”,寓知识于情趣,浅显易懂,为儿童科学散文创作起了开拓作用。茅盾曾在1924年9月至1925年4月之间,译述了16篇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故事,全部刊登在《儿童世界》上,这是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系统介绍神话故事的开端。郑振铎认为:“把成人的‘读物’全盘的喂给了儿童,那是不合理的;即把它们‘缩小’了给儿童,也还是不合理的。”65“儿童文学是儿童的——便是以儿童为本位,儿童所喜看所能看的文学。”66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始终贯彻了这一原则,加之又有文学研究会作家作后盾,终于一扫过去儿童刊物成人化、低质量的局面,以其崭新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生动活泼的版面,赢得了小读者的广泛欢迎,不但风行全国,而且流传到日本、新加坡等地,创造了20年代儿童刊物从未有过的景观。 1921年1月,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现代文坛。《小说月报》一贯重视儿童文学,念念不忘为孩子们提供“精美的营养料”。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儿童世界》,主要就发表在《小说月报》上。茅盾主编期间(第12卷至第13卷,1921-1922),刊载过庐隐、冰心的儿童小说,郑振铎翻译的克雷洛夫寓言,沈泽民(第45号)的《王尔德评传》。茅盾还在《海外文坛消息》中对外国儿童文学作过两次综述评论。他的《神的故事集汇志》(1921)一文,介绍了捷克、波兰、印度、爱尔兰的七种童话读物;《最近的儿童文学》(1924),述评了以英国为主的多种外国儿童文学读物与信息。 1923年,郑振铎接编《小说月报》之后,该刊调整版面,使儿童文学进一步得到增强,尤其是从第15卷第1期(1924)起,专为孩子们开辟了《儿童文学》专栏,这是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运动”的第二方面的重要活动。儿童文学在当时还处于文坛末流地位,20年代由于文学研究会的倡导,它终于理直气壮地登上了中国权威性的大型文学刊物,地位为之大变,引起文坛广泛瞩目,影响极为深广。主编郑振铎发布声明:“儿童读书的福气,在我们中国是最坏,除了一二百种一刻可读毕的童话及短小如中国蹩脚的下等小说外,还有什么给他们读?”“我们将特辟一栏‘儿童文学’,每期都介绍些新的东西给我们的教师们和儿童们。”这是20年代文坛的一大创举,是其他任何文学社团所不能比拟的。《小说月报》开辟《儿童文学》专栏后,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实绩: 大量刊载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有俄国爱罗先珂童话(鲁迅译),莱森寓言、印度寓言、高加索寓言(郑振铎译),意大利科洛狄长篇童话《木偶的奇遇》(徐调孚译),英国爱特加华士的长篇儿童小说《天真的沙珊》(高君箴译),日本小川未明的童话(张晓天译),日本民间童话十种(谢六逸译),拉封丹寓言(张若谷译)等。 重视发表儿童生活题材的创作作品。如在小说方面有叶圣陶的《小铜匠》,赵景深的《红肿的手》,徐玉诺(第56号)的《在摇篮里》、《到何处去》,许志行的《师弟》,废名的《小五放羊》等;在散文方面有丰子恺(第125号)的《华瞻的日记》,许地山的《落花生》,冰心专为孩子们写作的《山中杂记》等;童话作品数量更多,重要的有《牧羊儿》(叶圣陶)、《春天的归去》(严既澄)、《蛇郎》(徐蔚南)、《朝霞》、《七星》(郑振铎)、《皇太子》(敬隐渔)、《喜鹊教造窠》(褚东郊)等;儿童诗有《摇篮歌》、《猫诰》(朱湘);儿童剧本有《讲道》、《用功》(顾仲彝)等。此外,后起的儿童文学新秀张天翼的儿童小说《小彼得》、老舍(第167号)的长篇儿童小说《小坡的生日》,也最先刊登在《小说月报》上。 注重介绍海外儿童文学信息资料。最重要的是第17卷(1926年)分九期连载的顾均正的长篇文章《世界童话名著介绍》,详细评价了《鹅母亲的故事》(法)、《镜里世界》(英)、《匹诺契奥的奇遇》(意大利)、《空想的故事》(美)等12种世界著名的童话。像这样大规模地连续介绍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在中国现代文坛还是第一次。 此外,《小说月报》的专号也不忘给儿童们提供席位。《小说月报·俄国文学研究》专号(1921)登载过夏硏尊(第55号)编译的《俄国底童话文学》,介绍了克雷洛夫寓言,普希金童话诗,托尔斯泰、契诃夫、特米托利哀夫等的童话与儿童小说。《小说月报·中国文学研究》专号(1927)发表了褚东郊(第107号)的长篇论文《中国儿歌的研究》,褚文从儿童心理特征与欣赏情趣出发,对中国传统儿歌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比较科学的分类与具体探讨,这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也是第一次。《小说月报》的版面设计、装帧,颇具“为后来者”着想的特色。由丰子恺绘制的童趣洋溢的儿童漫画、插图、封面等,使这家权威性的成人文学刊物充满了活跃的童心美。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2: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886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近年我国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演变趋势309-12
2 经典句子,探索心灵的深邃之处09-12
3 经典句子,触动内心的深情表达09-12
4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15509-12
5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