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经常对玄宗说安禄山想造反。玄r宗听了很多次也没见安禄山造反,认为杨国忠在跟自己玩儿“狼来了”的故事,肯定是他跟安禄山有私怨,所以并不在意。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话,召安禄山入朝,试探他是否有反心。谁知安禄山事先从“干妈”杨玉环那儿得到消息,来到长安后大表忠心,把玄宗拍得很爽,玄宗反而对他更加信任了,甚至想让他当宰相。杨国忠一看偷鸡不成蚀把米,赶紧说:“安禄山有本事,但没文化;让他当宰相,外面那些属国都得笑话咱大唐啊。”玄宗这才作罢。
安史之乱“二人组”另一位成员史思明,早年史思明因×欠公款还不上,于是逃到边境奚族人的地盘,谎称是大唐的和亲使者,当地人没见过世面,居然信了他,盛情款待之后,就要派使者跟他回唐朝去领公主。史思明说唐朝那么牛,只派一般使者不好使,要奚族长老带300人跟他去见唐朝皇帝。结果刚到唐朝地界,史思明就招来唐军,活捉了长老。史思明把长老送到当地部队司令、安禄山的养父张守珪那里,老张高兴得不得了,断定史思明是个人才,将其收入麾下。小史从此开始平步青云——从亡命天涯到孤胆英雄,这样华丽的转身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其实安禄山本来打算等到玄宗死了之后再造反,毕竟玄x宗对自己太好了,有点儿下不去手。但这皇帝老儿干等不死,越活越精神;更闹心的是皇上身边的杨国忠实在讨厌,动不动就在玄宗跟前儿说自己的坏话。玄宗虽然不信,但也架不住这么撺掇。安禄山一着急,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杀向长安,正式造反了。
直到安禄山起兵夺取数州之后,玄宗仍然不信,认为是别人陷害安禄山。杨国忠一看自己的预言成真,居然一阵兴奋,心想要是把安禄山荡平,那日后自己在朝廷的地位更无人可比。可没想到安禄山的军队常年在北方和外族作战,经验丰富,所到之处风卷残云,唐军根本挡不住,一直退到潼关才得以喘口气。但朝廷内部却发生内讧,大将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怕哥舒翰打了胜仗威胁自己的地位,就劝说玄宗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杀敌,结果又中了安禄山叛军的埋伏,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玄宗夜间没有见到潼关的平安烽火,只好带着家人逃往四川了。yipindushu.com
玄宗等人一路跑到马嵬驿,结果士兵哗变,杀掉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表面上看来是一场士兵哗变,实质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等人策划的一场争权斗争。太子李亨一直遭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打击,极为孤立,在朝中说话也没有分量。安禄山叛乱时,玄宗本想让李亨接替皇位,由于杨国忠及其姐妹的反对而未成。李亨一想,如果这次随老爸跑到四川,那更无出头之日,不如趁乱一搏,索性借机除掉了杨国忠,自己就脱身登基了。
李辅国本名静忠,他做小太监时,是大太监高力士的仆人,长相巨丑,40多岁才混上管理马厩的差事。但自从进入东宫侍奉太子李亨并成为心腹之后,人生终于亮了。安史之乱时,静忠跟着皇上、太子走到马嵬驿,参加了士兵捕杀杨国忠的哗变。这时,他看清形势,建议太子不要跟玄宗跑,应该向北到朔方,以谋恢复中原。于是李亨跑到灵武即位,是为肃宗。静忠也因功掌握兵权,被赐名李辅国。肃宗即位后,只顾享乐,政务全部委托李辅国办理。李辅国权势熏天,为所欲为,朝野上下没人不怕他,宫中的皇亲国戚都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其为“五郎",或者“五父”。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唐朝的那些段子(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711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展现生活的真实画卷09-12
2 【当这副受苦的皮囊冷却】09-12
3 经典句子,领悟人生的哲理箴言09-12
4 经典人物-徐志摩-日记大全精选合集609-12
5 经典句子,映照心灵的明亮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