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准少年儿童文学,主要指那些有少年儿童文学的某些特点,但又不是很标准的少年儿童文学的作品。按我们的理解,少年儿童文学是一种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大致适应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趣味并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文学。它一方面要有能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施加影响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大致切合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趣味。缺少任何一方面或在“度”的把握上有较大的出入,都不是典型的少儿文学。大致切合少儿的接受能力但缺少影响儿童成长的内容的作品如许多民间故事,格林童话中有一些作品也属于这一类;有能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内容但不太切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趣味的作品如一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问题,尤其是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的作品。但这两类作品毕竟又都与少儿文学比较接近,常常成为少年儿童实际阅读的重要部分,并从一个侧面影响着少儿文学的发展。所以,在不严格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少儿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予以讨论。在前面几章里,我们已经讨论了德国民间文学中的准儿童文学,在这一节里,我们主要评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创作文学中的准少儿文学作品。它们主要是戈特赫尔夫的《黑蜘蛛》、凯勒的《绿衣亨利》、豪普特曼的《汉奈蕾升天记》、魏德金德的《青春觉醒》以及赫尔曼·黑塞的《彼得·卡门青德》《在轮下》《德米安》等。
戈特赫尔夫(1797—1854)是瑞士19世纪中期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农民的镜子,或,耶列米阿斯·戈特赫尔夫撰写的个人生活史》,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讲述一个农民儿子的生活、心灵历程,表现方法就有成长小说的特点。但他最有少儿文学特点的作品是《黑蜘蛛》(1842)187。这部小说有两个叙述层。第一叙述层的时间是现在:一天,一家人给孩子洗礼,发现这间屋子里有一根颜色发黑的窗柱子,便问孩子的祖父是怎么回事。老爷爷便讲了这个黑蜘蛛的故事(第二叙述层):几个世纪以前,骑士汉斯·封·斯托芬要农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给他建一座豪华的宫殿,到时完不成就要对他们进行处罚。农奴们不知如何完成任务,焦急万分。这时,一个穿绿衣的猎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表示愿意帮忙,条件是得到一个未洗礼的孩子的灵魂。原来这个猎人是魔鬼变的。农奴们开始都很害怕,只有一个名叫克丽斯蒂娜的妇女不信鬼神,接受了魔鬼的条件,工程果然如期完成。但农奴们没有兑现诺言,继续给孩子洗礼。克丽斯蒂娜受到惩罚,先是脸上长出一颗黑痣,后来黑痣爆裂,从里面爬出许多黑蜘蛛,破坏了山村的一切,最后,克丽斯蒂娜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大蜘蛛。末了,还是一位虔信上帝的妇女牺牲自己,才将这些可怕的黑蜘蛛关进洞穴里的窗柱子。这就是现在这座屋子里这根黑色窗柱子的来历。老人接着解释说,黑蜘蛛就是旧意识,是魔鬼放出来祸害人的,我们务必虔信上帝,对它们保持警惕。作品将装有黑蜘蛛的窗柱子设置在屋里,意在告诉人们,旧意识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不小心,就会散发出来危害人们。故事是对孩子们讲的,自然含有对青少年的警戒、教育意义,所以它至今仍被德国一些中学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另一位著名的瑞士作家凯勒的《绿衣亨利》(1855)是一部长达四卷的长篇巨著,从亨利的童年写到壮年,场面广阔,结构宏大,自非一般儿童所能全面把握。但它又被视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因为它不仅沿着亨利的生活历程描写了他的成长,有着人生的启示意义,而且大部分篇幅写亨利20岁以前的生活,使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青少年生活的一些侧面。亨利出生在一个石匠的家庭,童年时因常穿用父亲的绿制服改制的衣服而被称为绿衣亨利。父亲在他很小时便去世了,母亲是一位极诚实善良的女性,她给亨利很好的教育。但当时学校的教育制度是很窒息人的,一些教师不学无术,还常常处罚学生。亨利参与一次对老师的报复性恶作剧,结果被学校开除,从此失去上学的机会。回家后,母亲将他送到乡间舅舅家学画,他在那儿认识了乡间小学教师的女儿安娜和比他大10岁的远房堂姐尤蒂特。他爱上了安娜,但未等到他的爱情成熟安娜便因肺病去世了,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18岁时,亨利应征入伍,尤蒂特也随移民前往美洲。后来,亨利又去慕尼黑学画,历尽艰辛,只是在偶然遇到的迪德利希伯爵的帮助下,他的生活和精神才发生巨大的变化。伯爵不仅买下了他的画,在物质上资助他,而且引导他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懂得只有实际地投身社会活动,为人民谋福利,才有生命的意义。他爱上伯爵的养女窦绿台,但羞于表达。半年后,亨利返回家乡,见到濒临死亡的母亲。远在美洲的尤蒂特听说亨利回乡,也从美洲赶回。亨利向她求婚,她拒绝了,她不想妨碍亨利的自由。他们都在为公众的工作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欢乐。小说是用亨利自述的形式写的,没有贯穿的事件,只用亨利的心灵历程将许多生活片断连缀起来,表层散漫无序舒卷自如,深层却脉络清晰气韵生动。由于作品主要写青少年生活,写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作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又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整个作品洋溢着积极明朗的色彩,这和一般青少年读者的心理趋向大体上也是一致的。
戈哈特·豪普特曼(1862—1946)是德国著名作家,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日出之前》等作品一直享有世界声誉。一些评论者称他为自然主义作家,但也指出他的不少作品如《沉钟》《碧芭在跳舞》《大老鼠》等受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影响,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梦幻气息。其中《汉奈蕾升天记》(1893)还被称为一部梦幻剧。剧中的汉奈蕾是一个只有14岁的穷苦女孩,因不堪忍受养父的虐待而跳进冬日的池塘自杀,被人救起后一直神志昏迷,眼前出现一系列幻景。在幻景中,她久久思念的母亲、老师以及天使都来到她身边,最后自己也被救世主带到天国去了。幕落前,故事又回到现实,人们从舞台上看到的是病房,可怜的小女孩已经死了。这很能让人联想起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们都是将现实与幻景叠放在一起,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对社会的不公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女孩的悲惨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这类作品采取了梦幻的形式,内在精神却是极为现实的,是梦幻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和豪普特曼一样,弗兰克·魏德金德(1864—1918)也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他的第一个剧本《青春觉醒》(1891)也是一个描写少年儿童生活、反映少年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作品。由于作品反映的问题与少儿生活的切近性,它比上述作品更具有少儿文学的特点。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中学生,都处在青春觉醒的年龄。凡黛拉是个女孩,14岁,一直对人的生育有一种好奇心,去问母亲或其他成人,都得不到认真、正确的解答。这时同班的男生莫里茨和迈肖儿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迈肖儿稍大,他设法从外面搞来一些有关性知识的书给他们看。莫里茨看后想入非非,上课思想不集中,成绩日渐下降,最后留了级。为此他受到人们的歧视和嘲笑,在实在无法继续忍受时,他开枪自杀。迈肖儿和凡黛拉则由于异性吸引又得不到成人的正确引导而发生了性关系。莫里茨自杀后,学校认为是迈肖儿将其引入歧途而将他开除。迈肖儿的父母随即将他送入一所教养院。此时凡黛拉已经怀孕,她自己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她母亲怕事情张扬出去,私自为她堕胎,凡黛拉在堕胎过程中悲惨地死去。迈肖儿在教养院待了一段时间又从那里逃出来,当他得知凡黛拉已死的消息后深感自己有罪于她,便跑到莫里茨的坟前自杀。故事发展到这里,作家插进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已死的莫里茨突然从坟墓里爬出来,讲死如何比生好,极力鼓动迈肖儿自杀。就在迈肖儿准备自杀之际,一个蒙面人拉住了他。作家将这位蒙面人看作是生活和生命的象征,这个剧本就是献给他的。显然,这是一部探讨少年青春期教育的作品,通过几个少年的不幸悲剧,作家对社会狭隘、保守的习惯势力和成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正处在青春觉醒的时期,生理本身的变化使他们几乎是本能地对生命、生育及与两性有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或好奇心,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成人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可剧中的家长、教师和其他成人都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甚至当孩子问到他们头上时,他们还尽力地回避甚至斥责,出了问题又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自己身上,致使悲剧一连串地发生。设想,如果社会事先了解少年的发育、成长规律,事先给他们一点关于青春觉醒的知识,凡黛拉等还会对诸如生育一类的问题那么好奇、那么充满神秘感吗?如果及早发现莫里茨成绩下降的真实原因并对其实施正确的教育,他会留级以致最后自杀吗?如果凡黛拉的家长发现女儿怀孕能正确地对待而不是首先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去私自堕胎,凡黛拉会在14岁时就悲惨地死去吗?一连串事实表明,真正狭隘、愚昧,真正应对事件负主要责任的不是成长中的少年而是成人自己。《青春觉醒》的意义还不尽如此。在对落后的、扼杀青年人生命的社会习惯势力进行批判的同时,作品积极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鼓励青年人在生活中既要负责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又要正视生活,热爱生活,尤其是珍惜自己的青春。这样,所谓“青春觉醒”就不仅仅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变化而自觉到生命的变化并要求社会正确对待这种变化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觉悟到青春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等。不仅要活得明白,更要活得有意义。蒙面人最后阻止了迈肖儿的自杀,不仅告诉他应该活着,也启发他从过去的蒙昧中走出来,去探索一种新的生活。这就将“青春觉醒”提高到新的层次。作为一个教育剧,《青春觉醒》对少年儿童、对成人都是有教育、启发意义的。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出,德国一流的大作家其实都是关心儿童生活、关心文学中的儿童题材的。他们是将少年儿童生活作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观照和思考的,或以儿童生活为切入点去观照和剖析社会的。以如椽巨笔写儿童题材,往往能在看似浅近的儿童生活中发现深远的意义。这些作品不一定都适合儿童阅读,却常常加深人们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引导人们对儿童文学做新的开拓。同时也表明,儿童题材是能写出大作品、好作品的。 这方面,更有代表性并做出更大贡献的是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在符腾堡州一个新教牧师的家庭,少年时曾被送入毛尔布龙神学校学习,因不满那里的教育方式,不久便从那儿逃出来。这段经历对黑塞的思想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以后的创作中,他曾不止一次地将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写进自己的小说。青年时期的黑塞到过印度,受过佛教等东方文化的熏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因不肯附和德国的沙文主义狂热而受到抨击,以后便移居瑞士,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美丽的瑞士乡间度过的。他有诗人气质,被称为德国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他的作品不注重描写社会生活,不刻意编织故事,而是着重写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灵历程,写人性的分裂和由此而带来的痛苦,文笔细腻,有一种忧郁和沉思的美,因而深受饱受人性分裂之苦的西方青少年喜爱。黑塞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逝世于瑞士泰辛州。 黑塞较早的写人的成长的作品是《彼得·卡门青德》(1904)。这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道路探索人生意义的小说。彼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长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下,从小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有诗人的气质和才华,在苏黎世读书时即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在那儿,他爱上女画家阿格丽蒂,但没得到回报,加之对他有重要影响的好友理夏德又在一次游泳中丧生,他从少年起一直在追求的爱情和友谊都未得到,内心十分痛苦,因而对人生产生厌倦。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他最后还是回到故乡,在故乡开起一家小旅店,为乡亲们的不幸到处奔走,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忘记自己的烦恼。彼得曾向往城市,但城市带给他的只是痛苦和烦恼;彼得最后回到乡村,乡村也未给他真正的幸福;他追求爱情和友谊,两者都未成功;他救残疾人鲍比,鲍比后来也死去了。彼得的生活历程是一个有志青年苦苦追求人生意义却未能成功的历程,彼得的苦闷很大意义上就是他那一代青年人的苦闷。小说描写细腻,直接的情感抒发中伴有一种对人生的感慨,诗一般的描绘中见出沉郁。虽是早期作品,已显出黑塞创作的基本特色。 黑塞最有少儿文学特点的作品是《在轮下》(1906)。这是一篇明显融进了作家个人的生活和精神经历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尤其热爱自然,有颗聪慧而敏感的心。由于在一年一度的州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被公认为只有本州精华才能进的毛尔布龙神学校,被老师、家长和家乡父老视为神童,因而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不等学校开学,父亲便请汉斯原来的老师为他补课,使他一个暑假埋头在书堆中,未入学就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一进入学校,学校要求既严格又古板。用的都是经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内容更是些陈旧的古董。开始,小汉斯还雄心勃勃,想争第一(他入学成绩是班里第二名),不久,就感到有些吃力。这时,他结识了班上的赫尔曼并成为好友。赫尔曼博览群书,不守戒律,不时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提出尖锐的批评。受赫尔曼的影响,汉斯更无心读书,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学校认为这是赫尔曼的责任,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赫尔曼不予理睬。为表示抗议,他还逃出神学校,被捉回后又拒绝对自己的行为忏悔,最后终于被开除。这期间,汉斯虽几经挣扎,但成绩还是越来越差。眼看好友被开除,精神更受打击,以致在一次被老师训斥时,竟浑身颤抖,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经医生检查,汉斯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已不能继续学习。他被送还乡里,不仅家长老师大失所望,认识不认识的人也跟着讽刺嘲笑。为了生计,他曾去一座乡间小厂当钳工,技术不如人;一度爱上一村姑,又以失败告终。友谊事业爱情均成泡影,连身体也垮了。汉斯彻底心灰意懒,终于在一个晚上带着无限的痛苦投水自尽,结束了一个很有才气的少年的短暂的一生。作品深刻地揭露了传统观念和当时的教育制度对人的摧残,汉斯的死就是对那种教育的控诉状。弥漫在作品中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只有写到大自然和不受拘束的赫尔曼的时候才显出少许的亮色,但这亮色最后也被熄灭了。读《在轮下》,确使人感到小主人公有一种被置放在轮下辗压的压抑和痛苦。作品善于营造气氛,对人物在被压抑状态下的心理的描写也极为细腻和准确。作家不仅是从教育的角度提出问题,而是将这种异化人的教育放在自然、人性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因而远比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广阔和深刻。其艺术功力更是许多教育题材的小说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另一部青少年题材的小说是《德米安》(中译《梦系青春:青年辛克莱寻找夏娃的故事》)。这也是用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写成的。辛克莱读小学时,同学克里默抓住他一次说谎的把柄要挟他、利用他,要他去偷自己家的东西。他十分害怕,不知怎样才好。这时他遇到了德米安,一个年龄比他大的同学。德米安警告了克里默,帮助他从恐惧中解放出来,二人从此成为好朋友。辛克莱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受到德米安的帮助和影响。后来二人都上了大学。德米安还带辛克莱去自己家,见到了他的母亲夏娃太太,辛克莱感到,所有对母亲和情人的爱都统一到这一女性身上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辛克莱和德米安都上了前线。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医院里,辛克莱受了伤,德米安奄奄一息。临死前,德米安对辛克莱说:“小辛克莱,注意!我总得离去。你也许哪一天又会需要我,对付这个克里默或者其他什么人。如果你以后呼唤我,我不会再这样飞快地骑一匹马或者乘火车来。那时你必须倾听你内心的声音,然后你就会发现——我就在你的内心。”这是一部更具心理分析和抒情气氛的小说,与其说它在叙述事件,不如说它在坦露心灵,进行心灵和心灵的倾诉。“我们,你和我以及其他一些人,是否有朝一日能更新世界,将来会见分晓。但是我们必须每天更新我们的内心世界,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正如托马斯·曼所说,青年辛克莱的故事是“整整一代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激动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作品。 黑塞还有一些作品也可以供有文学修养的少年阅读。如《童年逸事》,以优美感伤的笔调写两个孩子的友谊,虽只是一些日常小事,娓娓道来却十分感人。他的最重要的长篇《玻璃球游戏》也被视为是一部教育小说。 黑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哲,他将浪漫主义诗人主观的、忧郁的甚至带点病态的激情和德意志民族传统的形而上沉思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以极细腻的笔触将青年人充满矛盾的内心具象化地展现出来,一部小说就是一部坦露的灵魂史。作家以写外部世界的方式写人的内心世界,以写不同类型人物形象的方式写心灵中的矛盾斗争。在黑塞的许多小说,如我们上面谈及的《彼得·卡门青德》《在轮下》《德米安》中,主要人物常常成双出现。一个是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正在探索、寻觅的少年或青年;另一个是他的同学和朋友,一个思想深刻,感觉敏锐,看得比主人公深远的人。如音乐中的二重奏,一个在低声部充满矛盾地倾诉、寻问,一个在高声部做出回答。读这些小说,有时会让人联想到但丁的《神曲》。彼得·卡门青德、汉斯·吉本拉特、辛克莱犹如但丁,理夏德、赫尔曼、德米安犹如贝雅特丽齐,但丁上天入地地寻觅,贝雅特丽齐则在前面导引,两人一齐向着美丽庄严的天国飞升。只是,黑塞的时代毕竟不是但丁的时代了。在黑塞的作品中,不仅“但丁”常常达不到天国,“贝雅特丽齐”也常常遭排斥、被打击,因而使作品带上浓重的忧郁气氛。但或许正是这种忧郁感染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使黑塞在几代青少年中获得众多的读者。 黑塞主要不是为少年儿童写作的,尽管他的作品常常取材于少年儿童生活。黑塞小说的叙述者常常是已经历尽沧桑的成人,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看童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眼界开阔,思虑精深,许多内容是入世未深的儿童所难体会的。尤其是艺术表现上的沉思性抒情风格,不重故事,直抒胸臆,一般少儿也难以把握。但它们毕竟主要写青少年生活,写人在成长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及人在此种状态下的心灵历程,有可体验的一面。尤其是一些有文学修养的少年,一旦爱上黑塞,定会乐而忘返。至于一些为少年儿童写作的人,读读黑塞,定会受到启示,获得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准少年儿童文学黑塞: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752.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洛夫的诗09-12
2 经典句子,揭示生活哲理的金句09-12
3 经典句子,岁月沉淀的哲理精华09-05
4 感恩小故事09-12
5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