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壶井荣:根植于百姓生活土壤的作家
壶井荣是日本成人文坛上的一位著名女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成人文学创作稍早于儿童文学创作,而且她作为成人文学作家的名声恐怕也高于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声。但是,她的儿童文学创作不论是在战前还是在战后,都作为日本儿童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在日本儿童文学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其中特别是长篇小说《二十四只眼睛》《没有妈妈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妈妈》已经成为战后日本儿童文学不可多得的杰作。壶井荣也因此成为战后日本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任何一位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都必然对其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不过对于壶井荣来说,她的生活环境对她的创作的影响则是极为明显而深刻的。她是一位典型的庶民生活培育出的儿童文学作家。
壶井荣于1900年生于濑户内海的一个岛屿小豆岛,父亲是一位木桶工匠。在兄弟十人中,壶井荣排行第六。高小毕业以后,由于父亲木桶制造生意的衰败,壶井荣以身患脊椎骨病的病弱之体,做过邮局和村公所的职员,支撑着家计。1925年,她来到东京,并与同乡的诗人壶井繁治结婚。此后与佐多稻子、宫本百合子等女作家交往密切。壶井荣自己没有生育,但是,她收养了好几个亲属的孩子,终生没有改变置身平凡生活的人生态度。1967年6月23日,壶井荣因气管喘息而离世。 壶井荣从少女时代就喜爱文学,阅读了从大哥那里得到的《新小说》《文艺俱乐部》《女子文坛》等文学杂志。但是,她作为作家走上文坛却是在已经36岁的时候。壶井荣开始文学创作的契机之一,是由于女作家佐多稻子的劝说。佐多稻子曾在文章中对此这样回忆:“我们一边走一边交谈。荣讲述了那时还留在故乡小豆岛的妹妹一家的事情。荣在讲述中模仿着妹妹和幼小的孩子用乡村语言进行的对话。她的讲述既悲伤,又坚强,而且还充满了诗意。就是这种讲述,已经让我感到了这是文学。我想荣刚才说的那些,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就行了,于是我鼓动她从事创作。”539在佐多稻子的鼓励下,在此之前并没想成为作家的壶井荣,以自己故乡的家庭生活为模型创作了《萝卜叶儿》和《日历》等小说,作为作家获得了承认。此后,壶井荣便一直在成人小说和儿童小说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创作活动。 壶井荣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是《节日新装》(1940),写的是父母双亡的年幼姐弟俩过着流离乞讨的生活,后来被热情善良的木桶工匠一家收养,在节日里第一次穿上了节日新装,喜悦无比,盼望下一个节日到来的故事。 从《节日新装》里,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作家的生活经历对作品的环境、人物、情节安排上的直接影响,又能够发现作为壶井荣全部儿童文学思想核心的对儿童和贫穷者的执着感情,在儿童文学的处女作里便已经深深扎了根。 壶井荣的许多儿童小说都像《节日新装》那样,选取了收养孤儿这一题材。比如,《破屋里望见的星星》写的是在酱油厂干活的大叔收养了两个受人欺辱的孤儿;《康子和安夫》写了一位自己有孩子的大婶,收养亲戚朋友都撒手不管的一个和自己两岁的孩子一样大的孤儿的故事;长篇小说《没有妈妈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妈妈》写的是被疾病夺去母亲的弟兄俩和被战争夺去丈夫、儿子的大婶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故事;《坡道》和《小老师大学生》也都描写到了孤儿。 壶井荣在创作中对收养孤儿这一题材的特殊关心,一方面是因为儿时的类似生活对她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在艰辛的庶民生活中培养成的人道主义母爱。壶井荣生长于一个大家庭里,母亲一共生育了十个孩子,除此之外。还收养了父母双亡的两个孤儿。壶井荣后来的回忆证明,父母的这种慈善、宽厚的人品在儿时的壶井荣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对她本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壶井荣文学里表现的宽厚的母爱,正是从自己的庶民之家风中继承下来的。 要强调的是,壶井荣在文学中表现的人道主义母爱,绝不是悲天悯人式的感伤。正如《日历》这篇描写制桶工匠日向重吉夫妻俩除了自己的一个男孩、八个女孩之外,还收留养育两个孤儿的生活情景的小说里,重吉的妻子所说的:“养育五个孩子就有五个快乐,养育七个孩子就有七个快乐。”夫妻俩是在贫寒的生活中,从内心把养育孩子当作一种快乐。这种坚强而胸襟开阔的母亲形象在壶井荣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母亲形象是与壶井荣的人生态度紧密联系的。壶井荣的丈夫,诗人壶井繁治曾在自传《激流之鱼》中这样回忆壶井荣作为作家成名后,人们对她的反应:“很多出入我家的人都认为她不过是一个愿意照顾人的家庭主妇,可是竟写起了小说,对此大家似乎有些吃惊。”540正是因为“她不过是一个愿意照顾人的家庭主妇”,才奠定了壶井荣文学的庶民性基础。 壶井荣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壶井荣的作品和她的故乡小豆岛是无法分割的。这里的乡土特色,不仅是指在壶井荣的作品里,总是以小豆岛作为作品的背景、环境,运用当地的方言,以小豆岛上的庶民生活为描写对象,而且更是指以小豆岛这一狭小的岛屿港口的寒村作为背景给壶井荣的文学带来了根本性的意味。 壶井荣年幼时,父亲的木桶制造生意衰败,改行去海上航运,壶井荣在贫困中度过了极不安定的生活。壶井荣的父母除了自己的十个孩子,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这在日本内陆的贫困家庭,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显示了港口岛屿这一特殊环境里的庶民对已走投无路的他人的宽容精神。港口岛屿、乘船出海的祖父和父亲这些生活条件,与生活的贫困和不安定一起,塑造了壶井荣的个性精神。正如航船必定要返回港口一样,壶井荣的心灵也要回到小豆岛上来。从壶井荣结婚以后,与作家林芙美子、平林黛子等夫妇的交往来看,壶井荣与她们的无政府主义式的混乱生活方式也是无缘的。壶井荣缺少没有明确目标去做漂泊的气质,她总是沿着确定好的应该去的地方和应该返回的地方进行心情的轨迹运动。 壶井荣的儿童文学作品曾获得过日本儿童文学协会奖和文部大臣奖。她的长篇小说《没有妈妈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妈妈》《二十四只眼睛》作为战后日本儿童文学的杰作至今保持着新鲜的艺术生命力。作为一位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成人文坛作家,壶井荣在战前创作的《“孩子饭”》《中秋夜晚的月亮》等儿童小说以一个生活者的态度和立场直面儿童生活,塑造了具有现实感的儿童形象。这种表现方法在今天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从观念上把握儿童这一存在的“童心主义”等倾向十分严重的战前,壶井荣的表现方法则是十分新鲜的。而壶井荣于战后的1952年创作的《二十四只眼睛》则给当时处于“荒年”的日本儿童文学带来了一份收获,注入了一股活力。特别是1954年由木下惠介导演、高峰秀子主演的电影《二十四只眼睛》的上映,使作品成为畅销书,为壶井荣赢得了不朽的名声。 关于《二十四只眼睛》给日本民众带来的巨大感动,从日本的儿童文学评论家西本鸡介对电影上映当年的情形的描述中可见一斑:“昭和二十九年九月,日本的电影院里坐满了攥着手绢的观众。在军歌声中从岛屿的栈桥去出征的学生和流着眼泪目送他们的老师。感动至极的观众强抑制住哭声在流泪。那是擦也擦不尽的眼泪。那是不过数年前谁都体验过的战争中的身世所引起的悲伤。影片的世界与过去的现实重叠在一起,映入了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失去学生的人们的眼帘。如果夸大些说,在战后,如此使观众哭泣的电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541 影片《二十四只眼睛》在中国也曾经公演,这里简述一下小说《二十四只眼睛》的情节。 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大石久子老师来到位于海岬的分校教书。对这位身着时髦的西式服装、骑着亮闪闪的自行车来上班的女教师,处于僻壤的村民们开始时怀着反感。但是一年级的十二个孩子却非常喜欢大石老师,大石老师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学生,对工作感到有无限的乐趣。有一天,大石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海边玩时,掉进了孩子们淘气挖的陷阱里,扭伤了脚,只好休息。孩子们多日不见大石老师,非常想念她,便步行去八公里以外的大石老师家看望。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距离是太远了,路上有的孩子累得直哭。后来,孩子们遇到了看病归来的大石老师,来到老师家里,吃过饭,一起合影留念。 大石老师由于脚伤从分校来到本校。她在分校教过的学生读到五年级时,也开始到本校上学。可是,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推进,军国主义的浪潮也席卷到学校。被战争热浪冲昏了头脑的学生们,认为为国当兵,“光荣战死”,生命才有意义。大石老师对此心情十分沉郁。 不希望孩子们以做军人为理想的老师被称为“赤色”。大石老师对学校深感厌倦,当十二个孩子一毕业,便辞去了学校的工作。当大石在分校教过的五个学生被送上战场时,她只能低声嘱咐他们:“可别做什么‘光荣战死’的事,要活着回来呀。”但是,战争结束,活着回来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还失去了眼睛。大石老师的丈夫也在战争中战死了。战后,大石老师再次来到海岬的分校教书,活下来的当年的学生为她举行了欢迎会。大石老师在欢迎会上流下了热泪。 《二十四只眼睛》以战争这一黑暗的时代为背景,描述了大石老师与十二个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悲欢离合。在日本战后产生的众多的战争儿童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能像《二十四只眼睛》这样唤起人们深刻共鸣的作品。壶井荣尽管以反战争为主题,但并不直白去陈述战争的罪恶。而总是通过描写庶民的哀欢将其深刻表现出来。她通过描写被战争摆布着,连一句不平都道不出的平凡人们的诚实生活态度,追问着什么是庶民的真正幸福。正是因为作家不失去庶民的感情和温暖的目光,其作品才超越时代。长期拥有从小学生到八十岁老人的众多读者。 正如壶井荣的人道主义母爱不带感伤而且有乐天性一样,她在对战争罪恶的揭露时,并非只是强调悲伤。作家曾说:她一边表现的是舔舐、医治伤痕的痛,努力重新站起来的人们的美好品格,同时也给自己以鼓励。542《二十四只眼睛》蕴藏着庶民顽强的生活态度。 如前所述,壶井荣的儿童文学具有人道主义的庶民性的母爱、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对世间不合理事物尤其是战争的批判这些特色,在这里还应强调的是,壶井荣儿童文学所运用的文体,因为在吸引众多读者上,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她的出色的文体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壶井荣的文体,日本的学者用不同的语言概括出同一个特色。如果用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学者鸟越信的话来说,就是壶井荣的作品是“运用口语讲述的特殊文体的文学”。 根据前面引用的佐多稻子的“荣刚才说的那些,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就行了”的话,可以推测,壶井荣的文体一定是她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讲话语气和口吻。据壶井繁治讲,壶井荣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她曾经把自己在邮局工作时见过的具有韵律的电报文讲给他听。如果再考虑壶井荣原来并没有当一名作家的愿望,可以说,壶井荣的口语讲述的文体是从壶井荣的生活源泉中自然流出来的。 口语讲述的文体与作品的故事性是相辅相成的。壶井荣的作品始终在讲述着庶民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依时间的顺序而展开,这一特点,在《二十四只眼睛》这样的长篇小说中表现得尤为鲜明。虽然壶井荣是依照时间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但是,并不给人们以单调、刻板之感,反而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被称为日本的“国民文学”。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作品的内容上的庶民性,细致地描写了庶民的生活样相,深刻地表现了庶民的情感和命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口语讲述的文体也带着庶民生活的节奏,运用着最能反映庶民思想情感、智慧的语言。 总之,壶井荣的儿童文学是根植于庶民生活的文学。对于生于庶民家庭,长于庶民家庭,并从事过许多种工作的她来说,人生本身便是她文学上的老师。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昭和、平成儿童文学作家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641.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网名5字男生帅气09-12
2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1809-12
3 洛克的儿童教育观及其影响09-12
4 中国经典语句诗歌大全精选合集409-12
5 经典句子:经典文学的璀璨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