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谢叶娃
华莲丁娜·亚历山大罗福娜·奥谢叶娃(1902—1969)是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位女作家。她的生活故事《蓝色的树叶》一直被收在我国小学语文课本里。奥谢叶娃幼年生活在古比雪夫,1923年全家搬迁到莫斯科近旁的朝阳车站村居住,也就在这里,她开始了在收养院的教育工作。她热爱孩子,热爱收养工作。她专心致志地在收养院工作岗位上边工作边创作,教育家和作家长年一身得兼。收养、保育职业是崇高的,也是人道的。正是这个职业教会她对儿童正确的爱,并把这种爱灌注进了她的小说。
开始,她无意于文学创作,她只是把自己即兴创作的故事连续地讲给孩子和学员们听。孩子们因为她讲的故事情节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所以特别有兴趣,而她也在讲述的过程中学会了、娴熟了编撰故事的技巧。1937年的小说处女作《格里什卡》就是这样被创作出来并在被广泛订阅的刊物上发表的。1940年,她的第一部故事集《红猫》问世,给她带来相当的声誉。其后十年间,她相继出版了她的著名生活故事集《有魔力的话》(1944)、《父亲的短外衣》(1950)、《我的朋友》(1950)、《简单的事》(1956)、《蓝色的树叶》(1965)等。这些广受小读者青睐的短小故事中,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含蓄、柔婉、睿智的幽默,有的只是将从生活中汲取的情节娓娓叙来,启发读者去品评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诱导他们评价自己所说所做的一切,从而从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中去美育自己的精神、拥有正确的观念和高尚的情操。
奥谢叶娃在现实主义表现的锐利性上,显然一脉相承了列夫·托尔斯泰和乌申斯基的故事写法。她不回避孩子身心中容易出现的种种瑕疵,他们可能有的自私、贪婪、冷漠、怯懦、粗暴……她一概不替他们辩解,她的育人主张是对孩子不能娇宠、不能溺爱、不能放任,要用爱的目光照看着他们,给他们以“智慧的劝诫”(奥谢叶娃语)。《外祖母》中的外祖母一生默默地忘我劳动,对此外孙波利亚既看不到也不珍惜。直到这位勤劳、善良的老人去世以后,他才明白他们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亲人!这篇故事写成于1939年,而到现在它还散发着暖人的温情,以其深刻的人道主义抒情色彩感染着读者,把同情给予波利亚那位可爱的外婆。在这一点上,奥谢叶娃的作品与实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生活故事颇多相似,但是比苏霍姆林斯基的更艺术、更丰满。 奥谢叶娃很注重故事题材广泛,内容则注意年龄层次和性别特征,也十分注意不同孩子的不同思维方式。她写学龄前的儿童生活都拘囿于幼儿园生活,还触及他们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不少故事是为孩子们做上学前的心理准备,为孩子们未雨绸缪。女作家擅长在心理层面上结构教育故事,善于围绕思想道德问题层层展开冲突,在儿童日常行为细节上告诉孩子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责任和义务,什么是应尽的使命。所以她的故事虽然短小,读后却每每能震撼读者的灵魂,给予读者以不可磨灭的印象,并在读者心中久久留下启示性的思考。这样的故事有《有魔力的话》《在滑冰场上》《三个同学》《点心》《蓝色的树叶》《儿子》《姐姐和弟弟》《就是个老大妈》等等。这些故事中,《三个同学》是这样的: 韦嘉带的课间餐不知弄哪儿去了。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拿出各自带的早餐来吃,就韦嘉一个人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吃。 “为什么你不吃?”柯利亚问他。 “早餐丢了……” “糟糕,”柯利亚大大咬了一口白面包,说,“午餐可着实早呢!” “你的早餐是在哪里弄丢的?”米夏问他。 “我也不知道……”韦嘉声音很低。 “你的早餐是装在口袋里的吧,要装在书包里才不会丢失。”米夏说。 沃洛嘉什么也没有问。他默默走近韦嘉,把面包一掰俩,把掰下的一半给同学,说: “拿着,吃!” (韦苇译) 奥谢叶娃一生有60年在儿童收养院工作,为孩子写过各种类型的作品。首批蕴含道德教养题旨的小说故事发表于30年代末,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老太太》《红猫》《沃利亚的生日》引起社会重视,纷纷给予好评,肯定灌注在故事里的深沉和真挚的情感能打动儿童读者也能打动成人读者。 奥谢叶娃不少故事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教育他们带着护佑的情感去关注野禽野兽、家禽家畜。《谁是主人》就贯穿的是这样的题旨。两个主人公,科里亚和万尼亚,他们发现一条病恹恹的小狗,就带回医治。小狗一痊愈,两个孩子就须决定这狗该归谁所有,于是故事就进入了悬念。一次,两个孩子带小狗从林中穿过,突然蹿出了两只牧羊犬,它们直向小狗扑来。万尼亚害怕自己被狗咬,急忙爬上树去,任凭科里亚和小狗去面对凶猛扑来的牧羊犬。此时,科里亚抄起一根棍子,去护小狗。作家此时仍不急于对小狗归谁的问题作出回答,科里亚也没有说“小狗应该归我”,倒是万尼亚自己觉得小狗无愧的主人理当是科里亚。 奥谢叶娃的作品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的,是40年代以幼儿为读者对象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奥谢叶娃独具的文学才能表现在她总是能准确捕捉事情和问题的本质,为核心问题的展开寻找到需要的生活细节,也表现在能简练地运用儿童对白来坦露儿童心理活动和儿童心理流程,更表现在能把故事集中聚焦在孩子们争论背后的思想品德冲突上,做到每则故事都来自日常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将浓浓的生活气息融会在字里行间,因此,她的故事作品能经典地闪光于世界儿童文学宝库,长年地保留在语文教科书中。 当然,决定奥谢叶娃的文学史地位的更有荣获了大奖并拍成了电影的长篇小说《瓦肖克和他的朋友们》(1947—1952)三部曲。她在其中成功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的儿童形象,并成功地表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自传性质的小说《金卡》(1959)就以更成熟的艺术风格刻画了一批大人和孩子的形象,亲切、温暖、娓娓道来的叙事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育人题旨鲜明的小说作家及其作品3: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583.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满天星花语象征与寓意09-12
2 经典句子,润泽心灵的智慧甘泉09-12
3 儿童文学-史前形态掠影209-12
4 以幽默趣味赢取儿童读者的作家群209-12
5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