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格莱普(MariaGripe)
玛丽亚·格莱普(1923—),瑞典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之一。少年时代的玛丽亚·格莱普爱好文学,并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要做安徒生那样的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题材的作家。她曾入大学攻读哲学和宗教史,但未及毕业就离校结婚生育。1954年,格莱普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生涯。格莱普说:“当了母亲后,我终于可以做到我父亲说的,找到可以写的题材了,而且从此也有了创作的对象。”460在成名作《约瑟芬》问世之前,她已经试着用传统风格为儿童写了好几本书,其中以童话居多。1961年,小说《约瑟芬》的发表,使格莱普在文坛上名声大振,她接下来一鼓作气,发表了关于女孩约瑟芬(Josefin)与男孩胡戈(Hugo)的三部曲中的另两部——《约瑟芬与胡戈》《胡戈》,以及关于小男孩艾尔维斯的小说五部曲,等等。这些作品为格莱普带来了世界声誉,她也因此在1974年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她的丈夫——哈洛尔德·格莱普(HaraldGripe),为她所有的书作了插图。
玛丽亚·格莱普的作品已经被译成了丹麦文、荷兰文、英文、法文、芬兰文、德文、冰岛文、伊朗文、日文、挪威文、葡萄牙文、俄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以及西班牙文等多种文字,并且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广播剧,影响十分广泛。
1961年以后,在格莱普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现实主义的心理学的倾向,表现在关于胡戈和约瑟芬的三部小说以及关于艾尔维斯的系列小说中;另一种是寓言式的(象征性的)、常常是浪漫主义的故事形式,例如《玻璃匠的孩子们》(1964年出版)和《钟声里的故事》(1965年出版,中文版译名为《少年国王传奇》,安徽少儿社1989年出版)等等。 一、透视人性的现实主义儿童小说 1961年出版的、关于女孩约瑟芬的第一本书《约瑟芬》(英文版名为《约瑟芬娜》,1969年版)标志着格莱普在文学创作上的突破。约瑟芬是一个传教士的女儿,拥有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和善良的品性,然而她的性格过于脆弱,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不太合群,有点像温室里娇弱的花朵,与真正喧闹的充满世俗竞争和矛盾冲突的社会生活相当隔绝,因此,她很难分清生活中什么是虚假的、什么是真实的。 在这个三部曲的第二部、1962年出版的《约瑟芬与胡戈》中,格莱普详细描写了约瑟芬的同班同学胡戈性格中的那种乐观豁达、绝对自强自足的安全感,以及约瑟芬与胡戈性格之间的对比。7岁的约瑟芬上学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她的名字给她带来了麻烦,她不能再像在家里那样随意地使用乳名,这使她每每陷入痛苦和尴尬,并使她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都出现了矛盾与隔阂。而班上同学中有一位爱欺负人的糖果商的女儿也使约瑟芬面临真正的灾难,使她常常蒙受羞辱、嘲弄和冤屈,更要命的是,约瑟芬本人对此除了气愤之外,只有满腔的无奈。而胡戈,他一出场就带有一种凛然的震慑之气,虽然他家境贫寒,穿着一件旧衣服,但对周围的一切坦然自若,我行我素。他反对强迫小孩子遵守各种不合理的规矩;他轻而易举地就打击了欺负人的“小霸女”不可一世的气焰,成为了约瑟芬的保护神,并且据理力争帮助约瑟芬在命名日获得了保有自己喜欢的乳名的权利;甚至无论是父亲因故坐牢期间,还是父亲出狱归来,他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当他在学校举办的圣诞晚会上端出一碗由获释出狱的父亲买回的葡萄请同学们品尝时,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奇异男孩坚定性格的魅力: 到体育馆长桌前会合的时间终于到了,圣诞树上的装饰也点亮了,桌上还摆着蜡烛,好吃的东西多得不得了! 当大家吃过每样食品,饱足一番后,小果(即胡戈——引者注)突然从树后面站了出来,手里捧了一个小玻璃碗,在烛光下闪闪发光,玻璃碗中盛满了葡萄,它们像金子一样泛着光芒。 这是小果特地送大家的,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碗,慢慢走过来。 “昨天我爸爸从城里带回来的。”他说,并来回走着将葡萄拿给每个人吃。葡萄的梗子已被小果摘去,叠成一座耀眼的金字塔。 所有人都觉得这些葡萄非比寻常,十分特别。除了烛火使它们显得分外神秘外,小果这个奇异的男孩使它们更添光华。大家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感觉。 每个人都静静地拿起一颗葡萄,若有所思地吃着。当小果来到老师面前时,他深深地鞠了躬,老师伸手取葡萄时,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希望自己就是那呈送葡萄的人。 “你可以拿两颗,老师。”小果说。 然后大家欢呼起来了,每个人都鼓掌对着老师欢呼,因为桑达小姐的确应该得到两颗,小果非常明白这点。 “谢谢你,小果。”老师慢慢地说,但小果还是一副酷酷的样子,捧着碗继续走着。 最后他才来到约瑟芬面前。 碗里只剩一颗葡萄了,却是最大、最光耀动人的一颗! 小果挠着脑袋不安地看着葡萄。 “奇怪了,我一定是算错了,应该还剩两颗的啊,这颗是要给你的。” 他将碗递到约瑟芬面前。 “我们可以分着吃啊。” 说着,小果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旧雕刻刀,将葡萄一分为二,切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自己,一份给约瑟芬。 “这很不好切哦。”小果说,嘴角挂着一弯浅浅的笑意。461 第三部,1966年出版的《胡戈》,继续讲述了这个在物质上陷入极度贫困、孤独无助的男孩的生活——他的母亲已经去世、而父亲又被关进监狱——以及他自己因贫困而失学,仅仅是偶尔光顾学校,他却仍然对生活满怀信心和渴望。这个三部曲的重要意义在于,虽然约瑟芬和胡戈是两个儿童形象,但是通过这两个形象所体现出的人性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儿童情趣的范围,在约瑟芬和胡戈身上,作者详细描绘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两个极端:在心理上不成熟和充满无助感的约瑟芬,虽然物质生活相当优裕,但在精神上缺乏自主判断能力,缺乏精神自足的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胡戈,不管事实上他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环境是多么艰难窘迫,在他的个性中却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对生活充满真诚的热情,同时又能理智地处理各种挑战,独立自主地面对世界。这种通过儿童的生活、形象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及困境的方式,其内涵的深刻性引人注目。因此,这部小说三部曲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1963年出版的《帕洛林爹爹的女儿》中,格莱普又创造了另一种极其正直的形象,这就是女孩洛埃拉,她像胡戈一样的自信自足、热情乐观,是一个纯真地生活在远离社会恶浊习俗的地方的少女。 1972年,格莱普开始出版她的关于小男孩艾尔维斯·卡尔松的系列小说,到1979年为止已经出版了五部书:《艾尔维斯·卡尔松》(1972)、《艾尔维斯!艾尔维斯!》(1973年)、《真正的艾尔维斯》(1976)、《来吧!艾尔维斯》(1977),以及《这就是艾尔维斯》(1979)。在第一部《艾尔维斯·卡尔松》(中译本《艾尔维斯和他的秘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版)中,6岁的艾尔维斯刚刚入学,有着约瑟芬和胡戈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性格敏感内向,好静不好动,忧虑颇多,有着不少同龄人所没有的细腻多思的气质;另一方面,他又颇为独立,我行我素,成天忙忙碌碌,为野蜂找蜜源、帮蚂蚁搬家、采集花籽,四处播种……总之,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足自乐。这部小说是刻画儿童心理的成功之作,它通过描述艾尔维斯的种种不为父母所知的秘密行动,以细腻、真实的笔调展现了一个6岁男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心理活动。小说在描写中虽然涉及了不少儿童生活中充满稚气认真因而对成人来说可爱又可笑的细节,但作者并没有从成人角度出发去欣赏和表现儿童的天真稚气,而是代表儿童向成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儿童对他们涉足未深的世界和人生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些看法理应得到成人的理解、尊重和承认。正像《约瑟芬与胡戈》中的胡戈面对老师时所理直气壮地说的那样:“大人常讲一堆大道理,要我们小孩子乖乖遵守。……可是强迫小孩子就不对啦。” 二、探寻哲理的浪漫主义小说 1965年发表的《钟声里的故事》,是格莱普此类作品中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带有浓厚童话意味的哲理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兼具哲学家气质与诗人气质的少年国王。16岁的阿维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如常人一样地睡眠,这使他有很多时间在深夜中读书和思考,事实上,他的全部生活就是读书、幻想、沉思。阿维德发现人生如同演戏,越是进入角色,越是要失掉人的本性。自从13岁加冕成为了国王,他的整个人生便陷入了孤独、寂寞、呆板和忧郁,烦琐的宫廷礼仪剥夺了他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他没有朋友和友谊,连追求爱情的自由也没有,而不时敲响在城市上空的钟声则提醒他要尽未来国王的责任,只有在黎明前一瞬间的睡眠中,他才能获得灵魂自由飞升的快乐。“阿维德小时候一直把这座王城想象成一个怪物而不是一座人工建造的房屋。他把它看成一只吞噬了他们所有人的巨兽。……他小时候相信宫中所有的人都是不快活的,因为他们给怪物吞噬了,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他们全都快活。他们认为住在这个地方是一种特权,自信他们最大的快乐乃是在怪物的胃里,他们在这儿欢宴和热闹地聚会。他们太快活了。”阿维德从书籍和现实中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从周围献媚的大臣、从为了当王后而甘愿嫁给自己所不爱的人的少女身上,他看到了世俗的人们是如何追慕虚荣,而从他的替打小童黑尔格(实际上是阿维德失散多年的哥哥)的身世中,他看到普通人又是如何保持心灵自由的。对真正的生活的渴望战胜了世俗的虚荣,少年国王最终把王位让给了他的哥哥,因为他觉得,人们常常梦想成为国王,那么国王也有权梦想成为普通人。 格莱普在这部作品中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生的境界,将玄奥深邃的哲学思考予以诗化。小说的语言十分优美,并且于浓重的抒情格调之中透出理性的色彩,与少年主人公忧郁多思的性格相互映衬,融为一体。特别是作家常常通过巧妙的设喻和机智而富有意味的对话来表现深刻的寓意,这种充满哲理寓意的对话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例如“美是一种脆弱的东西,就像快乐,像玻璃一样细致,它对生活要求太多,太贪得无厌”,又如“在黑上面血看不见,因为血日子久了也变黑”,再如“当一个国王实际上就是当一名替打小童——不但是我的,而且是所有人的”等等,诸如此类。总之,《钟声里的故事》的创作风格与《约瑟芬与胡戈》《艾尔维斯和他的秘密》等作品极其不同。此类作品还有1964年发表的《玻璃匠的孩子们》等。 此外,格莱普还写了一些内容丰富而又风格朴素的散文,她常常用许多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描写混沌的、深奥难懂的事物,并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三、典型北欧艺术气质的表现者 在众多北欧儿童文学作家中,玛丽亚·格莱普是具有十分典型的北欧风格的。在她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既有用传统的形式写成的故事,也有诗一般的语言、不时发生的时间转换及神秘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作品是关于善恶斗争的,特别是那些具有浪漫主义象征内涵的作品,还有关于主宰人生的命运等等,正像北欧神话的传统主题所常常表现的那样。格莱普笔下具有相当心理深度和哲理深度的小说,尤其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北欧神话传统中的沉郁、忧患和哲学气质。 玛丽亚·格莱普对于自己创作中的忧郁格调的解释是:“我有时在故事中显示出偏执的倾向是因为我想清楚地知道成人的现实与远离现实的儿童的现实的差异。”她还阐释了自己对儿童文学的某种不同于大多数作者的看法:“成人在交谈中,所用词汇时常与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往往一词有多种丰富的内涵。而我们认为儿童只了解词汇的单一的原意,所以和孩子们说话时往往用最简略的语言限制其意义,力图限定我们生活时代复杂的现状,这是很容易犯大错误的。”462格莱普的儿童文学作品表明,她常常不是由人们普遍认同的角度与方式去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而是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来表现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心理学角度、哲学角度的终极关切。她不像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家,倒更像一个成人文学作家,甚至像一个哲学家,她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模糊了或者说打通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的某种界限,使儿童文学在文化内涵方面开辟了一条迥异于林格伦的道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瑞典的儿童文学7: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236.html
推荐文章
09-03
1 别人用诗句赞美你如何回应09-12
2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1509-12
3 经典句子,让人深思的生活语录09-13
4 唐朝的那些段子(18)09-12
5 经典句子,流淌诗意的优美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