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诺顿(MaryNorton,1903—1992)创作的《小矮人博罗尔一家》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儿童文学第二个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之一。玛丽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一名医生。玛丽的童年是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雷顿布查德的一座房子里度过的。这座房子现在是雷顿中学(LeightonMiddleSchool)的一部分,校内的人都称它为“老房子”。这座房子成为玛丽日后创作《小矮人博罗尔一家》的背景原型。玛丽婚前的名字是凯瑟琳·玛丽·皮尔森(KathleenMaryPearson),她在1927年和罗伯特·查尔斯·诺顿结婚,两人婚后育有4个子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的丈夫在海军服役,她和4个孩子则居住在美国。战争期间,玛丽·诺顿在纽约做了两年的战时服务工作,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开始尝试写作。战后她带着孩子返回英国定居。她在以出演莎士比亚戏剧而著称的老维克剧团里当过演员,同时继续进行文学创作。1943年,玛丽·诺顿发表了第一部作品《神奇的床扶手》(或《如何通过10次简易课程成为女巫》)(TheMagicBedKnob;Or,HowtoBecomeaWitchinTenEasyLessons)。该书讲述一个叫普赖斯的老处女和三个孩子的故事。这个老处女一心想当女巫,在发生了一件与她操练具有魔法的扫帚柄有关的奇异事件之后,她发现扫帚柄的魔力传给了一个古旧的床扶手。通过这个床扶手的魔力,普赖斯小姐和三个孩子能够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个故事无疑承袭和拓展了伊迪丝·内斯比特的童趣化的“愿望满足”传统。作为续集的《篝火与扫帚柄》(BonfiresandBro-omsticks)发表于1947年。1957年这两本书被汇集成一册,以《神奇的床扶手和扫帚柄》为名出版。这两个故事后来被迪士尼电影制片厂改编为音乐影片。1952年,《小矮人博罗尔一家》(国内译名为《地板下的小人》和《借东西的小人》等)发表了,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批评家的好评,出版当年就获得了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又获得刘易斯·卡罗尔书籍奖。1973年这部书被好莱坞拍成影片《小矮人博罗尔一家》;1997年英国人将其拍摄为真人版影片《寄居者大侠》;2010年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将其改编为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阿瑞埃蒂》。在第一部小说大获成功之后,作者又陆续推出了续集,包括《田野上的博罗尔一家》(TheBorrowersAfield,1955)、《水上漂流的博罗尔一家》(TheBorrowersAfloat,1959)、《高处脱险的博罗尔一家》(TheBorrowersA-loft,1961)和《博罗尔一家复仇记》(TheBorrowersAvenged,1982)。
《小矮人博罗尔一家》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从当代视角拓展了传统的小矮人故事题材。在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中,主人公格列佛出海远航,遭遇船只失事,流落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国”。这里的国民不仅身材矮小,而且心地也不高尚,所思所想及行为举止猥琐卑劣。来自不列颠大国的格列佛不免居高临下,表现出盲目的骄傲自大。玛丽·诺顿的《小矮人博罗尔一家》(1952)讲述从印度回到英国的小男孩在居住的老宅子里发现了借住在地板下面的一家小人,与他们相识后竭力帮助他们的故事。这部小说及其续集既是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的直接呼应,也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英国本土小矮人传统题材的拓展。在传统的小矮人故事中,小矮人体型奇小,与人类相比堪称为袖珍小人,通常生活在隐秘的微型世界(MiniatureWorlds)之中。他们大多隐秘地寄居在人类居室的地板下面,或者墙壁里面,通过“借用”住宅主人的物品而生活。当然,对于住宅主人而言,这些被袖珍小人借用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在一座古老的乡村庄园里,悄无声息地生活着一家小矮人——爸爸博德、妈妈霍米莉和女儿阿瑞埃蒂,由于他们的家就安置在一个古老的座钟下面,所以他们的名字也叫作“克洛克”(Clocks)。他们通过不时“借用”一点住宅主人的生活用品,以此居家度日。(作者在小说中写道:如果没有“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为什么妈妈一生买了那么多的针啊线啊什么的,却一一不知去向了呢?)当然,借居小人并不认为他们借用人类的一点物品是不正当的偷窃行为,因为人类才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的最大消耗者和浪费者。不过,居住在地下的这一家人非常害怕被上面的主人发现,整天都不得不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尤其是妈妈霍米莉,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恐不已,甚至昏厥过去。这家人的女儿阿瑞埃蒂却胆大心细,喜爱冒险,妈妈终于允许她和父亲一起离开隐居之处,到上面去“借用”生活物品。阿瑞埃蒂由此结识了在房主家里生活的一个男孩,两个孩子之间通过交流产生了友谊。再后来,博罗尔一家被房主人一家发现了,他们只好逃离庄园,去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在续集里,这一家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他们在野外冒过险,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辛日子;在人们丢弃的旧靴子里安过家,还坐“船”在沟溪和河中里漂流求生……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生存下来。
作者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及其续集,既通过小人一族的眼光看人类,又通过人类的眼光看小人一族,互为观照,互为呼应。在第一部作品中,一个刚从印度回到英国的小男孩被送往乡间的祖母家疗养身体。男孩原本和姨妈一起住在印度,后来他在风湿热疾病康复之后,就从印度回到英国。男孩发现了借居在这座古宅地板下面的博罗尔一家人,但他并没有声张,而是尽力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且男孩还为他们和住在别处的亲戚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后来博罗尔一家被心狠手辣的女管家发现了,她一方面将小男孩控制起来,另一方面召唤来警察,同时动用猫和捕鼠专家来围捕这一家可怜的小人族。就在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将小矮人一家赶尽杀绝的围捕者燃起浓烟去呛地板下的博罗尔一家,迫使他们从藏身之处跑出来的危急关头,小男孩拼命弄开了通风格栅,使博罗尔一家绝地逢生,化险为夷,成功地逃走了。
在续集中,博罗尔一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从庄园脱险之后,这一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野外生活。他们打算去投奔住在獾洞里的舅舅亨德瑞利,却发现那些亲戚早已不知去向。他们捡到一只被人扔掉的破靴子,把它拖到河岸的洞里搭建了一个临时栖身的家。阿瑞埃蒂结识了借居在吉卜赛人那里的小人族男孩斯皮勒。斯皮勒时常用自己打猎所得来接济这些初次在野外谋生的同类。到了冬天,借居在靴子里的博罗尔一家遭遇了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将剩下的最后一点酒喝掉之后便陷入了昏睡之中,醒来发现正躺在一辆吉卜赛人的大车上面。在斯皮勒的带领下,他们逃离险境,来到人类小男孩汤姆的住处,与寄居在墙洞里的亨德瑞利舅舅一家会合。然而好景不长,小男孩汤姆和他的爷爷离开了这里的住所,博罗尔一家又不得不重新踏上流浪之旅,去找寻新的寄居家园。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他们借居的一个水壶冲进了河沟,让他们遭遇了一场水上漂流历险。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他们落入一对居心不良的夫妇手中,这对男女将他们关在自己家中的阁楼上,打算春天一到就把他们放到玻璃笼子里,以招徕游客赚钱。再度陷入绝境的博罗尔一家人在阁楼上度过了漫长的冬季,他们根据报纸上登载的人类制作热气球的报道,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气球,终于逃出被囚禁的牢笼。重新获得自由的博罗尔一家人找到自己的同类——小男孩斯皮勒,在他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处新的住所,并在那里见到了博学多才的同类小人皮尔格林。随后大伙齐心协力,找到了更适合居住的家园。与此同时,那对贪婪的夫妇不甘心到手的好事落空,千方百计地到处追寻博罗尔一家人的踪迹。就在复活节即将来临之际,阿瑞埃蒂发现那对夫妇已经追踪到了附近的教堂。面对逼近的重大威胁,大伙不仅逃过了那对夫妇的追捕,而且严厉地惩罚了他们,报了一箭之仇。《小矮人博罗尔一家》凭借童趣化的想象力成为许多读者童年时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就时代语境而言,在经历了二战的浩劫之后,就在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和托尔金的《魔戒传奇》以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描写正义与邪恶的艰苦卓绝的搏斗时,玛丽·诺顿却另辟蹊径,细腻地描写英国乡间的家居生活,描写隐居在地板下面的小矮人,这无疑代表着50年代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的另一发端。在该书发表的50年纪念版中,玛丽·诺顿叙述了她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那就是,当一个人仰望不到星空时,他会很自然地眼光朝下,发现灌木丛掩盖着的小溪流,或者是被细微尘埃覆盖着的木地板。与C.S.刘易斯和托尔金的作品相比,玛丽·诺顿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幻想故事,里面没有魔法,也没有仙女或魔法师,只有写实性的居家度日,安身立命。然而借居小人一族却是幻想性的,所以故事仍然沿着以实写虚的童话叙事之路往前行进。在经历一系列波折与历险之后,这一家三口也成长起来。女儿阿瑞埃蒂更加成熟,不再那么冲动叛逆了;爸爸博德变得更加老成稳重了;妈妈霍米莉不再一遇到困难就神经质般惊恐万分,她变得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了。此外,这一家人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依赖或寄生于人类的家居物质条件,三人最后远离了舒适宜居但充满危险的人类文明,回归于包容万物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玛丽·诺顿和她的《小矮人博罗尔一家》278: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09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感悟生活真谛的箴言09-06
2 缅怀先烈感悟人生作文09-12
3 经典句子,启迪心灵的金句荟萃09-12
4 经典句子,探索心灵的神秘之旅09-13
5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