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阳】
【作家小传】
让·德·拉·封丹(1621-1695年),法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家、世界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本人被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其寓言故事被誉为“人间喜剧”。
拉·封丹于1621年9月7日出生于法国香槟省的夏托蒂埃里,父亲是一个森林水泽管理员。他幼年时常跟随父亲到树林里去散步,加上长期在农村生活,拉·封丹从小就培养起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而他在祖父丰富的藏书中读到了马莱伯的抒情诗,从而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自然与诗歌的结合,对拉·封丹寓言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作用。 拉·封丹19岁到巴黎学神学,一年半之后又改学法律,毕业后获得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但是也正由于这段经历,让他了解到了法院的黑暗与腐败,使他对人性有了深刻的洞察。由于厌弃法院乌烟瘴气的氛围,拉·封丹不久就回归乡下,过起了安闲简单的乡村生活。但由于管理不善,拉·封丹被迫卖掉了自己的土地,转而回到巴黎投靠当时的财政总监富凯,富凯成为拉·封丹写作的资助人。 1661年是拉·封丹命运转折的一年。由于富凯被捕,拉·封丹向国王路易十四写诗为富凯求情。但他这一举动得罪了朝廷,他本人也不得不逃往利摩日。这件事加剧了拉·封丹对封建朝廷的不满。1663年年末,拉·封丹返回巴黎。 1668年,他出版了《寓言诗》第一集,引起很大反响,建立了他的文学声誉,到1694年,共出版了12卷。此外拉·封丹还出版了五卷《故事诗》。拉·封丹喜欢运用简单的民间语言,以动物的形象讽刺法国上层社会的丑态,他的这一风格对后来欧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响。1695年4月13日,拉·封丹去世。 【作品导读】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拉·封丹寓言》是世界寓言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拉·封丹寓言》与《伊索寓言》《莱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也有说《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为世界三大寓言)《拉·封丹寓言》博采众长。拉·封丹受到好友、学者莫克鲁瓦的影响,崇拜古代诗人,同时结识了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大作家,对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古罗马诗人费德尔的寓言、古印度诗人皮尔佩的作品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都颇为熟悉。《拉·封丹寓言》的伟大之处在于作者能够把简单的故事转化成优美的诗句,将人生的哲理转化为带有韵律的诗歌,用诗化的语言揭示最质朴的道理。莫克鲁瓦评价拉·封丹:“他是我认识的最坦诚、最厚道的人:从不弄虚作假,我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说过谎。” 在拉。封丹的寓言世界里,万物有灵,皆可开口说话。人不再是故事的主角,动物、植物甚至山峦、风等自然事物都成为拉·封丹故事的主人翁。 拉。封丹的寓言往往有着深刻的寓意,同时对人类社会中各种丑恶现象和人性的弱点进行辛辣的讽刺。拉·封丹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借动物、植物、神灵甚至自然现象之口,书写人的本性.而这些故事在30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生动鲜活,富有寓意。因此可以说拉·封丹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拉·封丹寓言》真正击中了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身的弱点。 《拉·封丹寓言》通俗易懂,又具有一种迷人的说服力,因此往往被当做教育孩子的读物。其中,《知了和蚂蚁》《龟兔赛跑》《狮子和牛虻》和《丢掉尾巴的狐狸》等诸多故事已经成为全世界读者熟知的经典。但事实上,《拉·封丹寓言》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也是成年人审视社会和自己的一面明镜。拉·封丹的寓言集创造了约500个形象,看似纷乱繁杂,但如果我们细细体会会发现,它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构成了一个社会,也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灵。 【故事与人物】 《拉·封丹寓言》共十卷,每卷由许多小故事组成。有些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丑恶的一面,有些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还有一些并未阐明主题,等待读者的解读。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是语言精练典雅,情节生动,富有寓意,对于人物灵魂的刻画极为深刻,因此这些小故事虽然诞生于与我们相隔300年的法国,却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就活在我们的生活里。 以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则寓言对《拉·封丹寓言》的故事与人物特点做一简单分析。 有一则寓言名为“爱神和疯神”,讲的是诸神之间的故事。有一天,爱神和疯神在一起游戏,那时候爱神的双眼很明亮美丽。他俩发生了争吵,爱神想请其他的神对此事评个道理,但疯神却实在没有耐心,他狠狠地打了爱神一下,使得爱神从此失去了光明。 身为母亲的美神维纳斯,闻此消息哭得泪如雨下,她提出了复仇的要求,神王朱庇特和复仇女神奈美西丝、地狱里的判官和众神,都被她吵得昏头昏脑。维纳斯指出了事件的严重后果,她的儿子爱神要是离开了手杖将难移寸步。对此罪行,无论用什么办法惩罚都将不会过分,害人者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罚。在认真考虑了原告的利益以及公众的情绪后,最高法庭最后作出了如下判决:罚疯神充当爱神的引路人。 这则寓言是对爱情的绝妙比喻。故事以“爱神”比喻“爱情”,以“疯神”比喻被“冲昏了的头脑”,爱神是“瞎子”比喻爱情是盲目的,而疯神充当爱神的“引路人”则比喻每当爱情到来的时候,人往往表现出昏昏沉沉、疯疯癫癫的状态,也就是当代流行语中常说的“为爱痴狂”。故事中的爱神、美神、神王、复仇女神等都是罗马神话中的人物,而“疯神”则不见于神话之中,可见“疯神”是作者虚构出的人物。可以说,拉·封丹在这则寓言中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爱情总是疯狂而盲目的”这一道理完美地嫁接在了罗马神话之中。 有一则寓言名为“教育”,讲的是两只狗的故事。“肥肉”和“恺撒”是同胞兄弟,它们的祖先都属名贵的狗种:健壮、勇敢、漂亮。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它们分别到了两个不同主人的家。“恺撒”常在厨房,“肥肉”却去了森林。结果,“肥肉”发展了它的长处,而“恺撒”却蜕变成厨师的助手,人们改称它“肥肉”了。 “恺撒”的兄弟因历经沙场的考验,追野猪、逐奔鹿,成了战功赫赫的狗,真正的恺撒。它还留意在婚姻中不让自己孩子的血统退化。可“肥肉”却对这方面满不在乎,它随意繁衍自己的后代,向它遇到的任意的对象求偶,正因如此,此类劣狗在法国随处可见,形成了庞大的家族,但一遇危险就逃之天天,与那些“恺撒”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人们很难和自己的祖先父辈保持相同,由于疏于注意,加上时间的淘汰,许多因素都能使人退化。缺乏对人本性和天赋、潜质的后天培养,真说不清有多少“恺撒”将要变成“肥肉”! 这则寓言体现了拉·封丹对当时社会贵族阶层的退化的讽刺。在故事中,“恺撒”和“肥肉”都是出身高贵的“名贵狗种”,都有着健壮、勇敢、漂亮的外表,代表着当时法国社会的贵族阶层。“恺撒”和“肥肉”一个在厨房而另一个去了森林,代表着不同家族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在沙场磨砺,有的则成了无用的官僚。结果在环境的影响之下,“恺撒”变成了“肥肉”,而“肥肉”锻炼成了真正的“恺撒”,“肥肉”越来越多,而“恺撒”却越来越少。这则寓言从社会层面揭示了法国贵族阶层堕落、退化的原因,可谓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还有一则寓言讲的是苍蝇和蚂蚁的故事。苍蝇和蚂蚁在争辩谁更有价值。 “啊,神,这应不应该?有自尊心竟糊涂到这种境地。”苍蝇说道,“一只卑贱的爬虫,还要与我苍蝇相比。我进出王宫、参加宴会是常事,杀牛祭祖,我总尝在人先。而你这个瘦弱可怜的家伙当时在哪里呢?你随便拖点什么面包渣之类的东西回家就能对付着吃上三天。再者,小乖乖,请你告诉我,你在皇帝、国王或者美人的头上停留过吗?我可使皮肤白皙的美女更加洁白,例如一个男人倾倒的女子,她做美容术的最后化妆,就是贴上一点蝇痣,使脸庞更加美丽迷人。所以你不用唠叨你的粮仓如何如何来烦我。” “你到底是有完没完?”这位善于治家的蚂蚁反驳道,“不错,你进出王宫,但大家都在骂你。你以为你抢先偷尝献给神的祭品就是有面子?你这是玷污供品,传播病菌。你停在国王或驴子头上,这是事实,但我更清楚莫名其妙地被打死,就是对你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的惩罚。你还说成为一种装饰可以给人增添美感,这也是事实。你我皆为黑色,管那叫蝇痣也是可以的,但这能算一个值得标榜的话题吗?劝你别再夸夸其谈了,赶紧把这自命不凡的习气改掉吧!当冬天到来之际,你就不会再有市场,你会挨饿、受冻、衰亡。 而我呢,将安心地享受我的劳动果实,不用奔波,不遭风雨,无忧无虑幸福生活。我今天脚踏实地的劳作就是为了使我今后的日子幸福。要认清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虚荣。得,我浪费了不少时光,该干活了。要知道,我的粮仓和厨房,空话是不能装满它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非常丰富,至少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说空话是不能填饱肚子的。第二,人性具有像苍蝇一样虚伪的一面,总是爱慕虚荣,把自己的夸夸其谈看作出风头,把别人的踏实本分看作低贱卑微。第三,当时的法国社会充满了如苍蝇一般攀附权贵、狐假虎威的人,他们卑鄙虚伪,自命不凡,而拉·封丹则借蚂蚁(劳动人民)的嘴,对这些权贵的附庸和爪牙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精彩片段】 有一天,神王朱庇特说:“所有动物听旨,如果谁对自己相貌形体有意见,今天可以提出来,我将想办法给予修正。”神王对猴子说:“猴子过来,你先说,你与他们比,觉得谁最美,你满意你的形象吗?” 猴子回答说:“我的四肢完美,相貌至今也无可挑剔,十分地满意。比较而言,我的熊老弟长相粗笨,它若相信我的话,这辈子恐怕是不愿看见自己的模样了。” 这时,熊蹒跚地走上前来,大伙以为它会承认自己相貌不扬,谁知它却吹嘘自己的外表,同时又在评论大象,说是尾巴太短,耳朵又太大,身体蠢笨得简直没有美感可言。 老实的大象听了此番话,言辞恳切地回答:“以我的审美观来看问题,海中的鲸要比我肥胖多了。” 这时细小的蚂蚁抢着说:“微生物是那么的小,和它们比,我可是一个巨人。”这些动物在宫中互相指责,却没有一个肯说自己的不是之处,神王朱庇特只好挥手让它们退下。 正像这些动物一样,我们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看别人的表现,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看自己则是再丑也是自己的孩子好。我们容忍自己却不会宽容别人,就像戴上了一副变色镜。好比万能的造物主给我们每人做了个装东西的褡裢,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缺点藏在褡裢后面的口袋里,而把前面的口袋留着装别人的缺点。 【庄稼汉和他的孩子】 干活和受累,这是创造财富的本钱。 有一个富裕的庄稼汉,在自己感到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便不让旁人在场,把孩子们都召到自己跟前,说:“你们千万不要卖掉家产和土地,那是祖辈留下来的,地里埋着财宝,我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你们只要发奋挖掘,就一定能成功。秋收后你们就去翻地,挖、锄并用,每个地方都别落下。” 父亲说完便死了,孩子们根据遗嘱把地里翻了个遍,折腾了一番。一年过去了,财宝没有找到,不过地里的收成比往年要好得多。他们终于悟出了父亲临死前暗示的道理,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 【赏析】 这两个故事是全书中较有代表性的两则寓言。第一则寓言通过朱庇特与动物们的对话揭示了人的本性——在我们自己眼中,他人的缺点往往被无限放大,而自身的问题却总是视而不见。第二则寓言则是一个善意的骗局。父亲谎称田地中有财宝,于是孩子们争相翻掘土地,这一看似无谓的举动恰恰完成了对田地的深耕,从而使庄稼得到了丰收。父亲不仅仅通过说教,而是通过让孩子们体会收获的快乐教导了他们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这两则寓言或着眼于人性的弱点,或着眼于人生的真理,以小见大,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链接】 【让·奥里厄评价拉·封丹】 假如不写六百页的传记,要我用四行文字表述拉·封丹的一生,我就会这样写:“从前有个人,将头脑里的音乐写成诗。 他的岁月流淌,犹如泉水那样清澈。 正因为如此,水仙林神都叫他清泉的让(让·德·拉·封丹的意译),而这名字就永世与他相伴了。” 【蚂蚁的葬礼】 拉·封丹从小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沉湎于对动物的观察和想象。有一次在朋友家里聚会的时候,大家吃晚饭时找不到他,原来他在花园里参加一只蚂蚁的“葬礼”,一直跟随着那群送葬的蚂蚁。 【拉·封丹的墓志铭】 拉‘封丹晚年依然童心未泯,虽然在成名后担任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但他一生不求名利、我行我素,而且还用自己的名字“让”写了三句用以自嘲的墓志铭:让去了,像他来时一样,连本带利全都吃个精光,金银财宝从不放在心上。 【拉·封丹名言】 ☆每个人都把过好日子归功于是自己的才干。要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失败,我们就咒骂起命运女神来。没有比这件事更为常见:好事归功自己,坏事归罪命运,有理的总是我们,错误的总是命运。 ☆温和比残暴更有希望获得成功。 ☆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拉·封丹寓言》:动物世界的“人间喜剧”】: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031.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5字群网名关于青春友谊09-12
2 经典句子,触动灵魂的深情呼唤09-12
3 名家辈出,硕果累累309-13
4 满满激励的正能量语,挑战自我极限09-12
5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