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经过两千年的演进,已打通了儒释道三学的界限,形成独具中国特点的佛学文脉。汉传佛学的基本内涵与路径,就是经过禅悟(渐悟、顿悟),达到般若(智慧)不退转,勘破万事万物空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除却物执我执,远离颠倒梦想,自在放下,了无烦恼,自度度人,证得菩提,诸善奉行,彰显佛性,助人为乐,清静寂然。达到这种正等正觉的智慧,需要领悟到以下几方面的禅机事理。
一是缘起性空。佛学对世界的认识是讲空论。佛学所讲的空不是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以因缘说空。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条件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以至于消亡。条件即是“缘”。条件即缘的聚散不是随意的、无来由的、无根据的,是有前因后果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而体现出来。因而,条件的聚合与耗散过程,叫作因缘。正是因缘的作用,世间万事万物,缘聚而生,缘散而灭,非关自性的作用,故自性为空。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才有生有死,无不处在产生、形成、发展变化、灭亡(生、住、异、灭)的过程之中。生生灭灭乃自然之态,寻常之理。反之,万事万物若有自性,发展变化之中便滤过生死,那是永恒。永恒是不存在的,人们追求永恒,便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只有看到世界为空,才理解到世界的本质,才在更高层面了解生命的真相,才不受生老病死的烦恼所缚,才不被贪痴嗔慢的妄念所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佛学的诸法(万事万物)缘起论是没有自性的,但在具体言说某一事物时还讲该事物的自性。比如说人的自性里都有佛性,某人的自性里善性多些,等等。这两个自性表达的不是一回事,一定要有本质上的厘清。缘起自性为空,这个自性是指能够贯穿、延续甚至决定生死的物质本性,这个自性万事万物都是没有的,应视之为空。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事物的自性,是指某一事物在生成到灭亡之间体现该事物本质特点的自性,这个自性缘生之时产生,缘灭之时消散,同样不能贯穿生死,从缘起角度讲也应视为空性。所以,万事万物都能够存在,但尽皆虚妄,都不能够长存,这即是空性决定的,也就是“空亦非空”,但终归为空。此为究竟意。 二是生灭相续。佛学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生灭相续的流变中,无有止息。实际上,客观的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只是事物生死相续流变中的痕迹记录。佛学里的时间,除了正常的年、月、日、时之外,最长的时间表示是“劫”,最小的时间单位是“刹那”。一弹指是60刹那。 按现在的时间计算,一弹指等于0.8秒,一秒等于75刹那,一分钟等于4,500刹那,一小时等于270,000刹那,一天等于6,480,000刹那。任何长的时间,包括“劫”,包括世界成、住、坏、空的过程,都是刹那刹那的积累。而一刹那都有无数生灭,这种生灭相续的累积又从不间断,没有止息和尽头。这样,生长、存在于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和生命(仅以此为例说),无论时间短长,无论质量高低,都像存在于大熔炉里,无物长存,终为灰烬。如刘因((元曲.[黄钟】人月圆》所言:“茫茫大块烘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这不仅说明在时间流变中,任何事物都是虚幻的;也说明生灭相续、生死无间,一个人、一个事物的生灭,在整体的生灭相续中涵盖了。据此,人们既应不对物质产生执著之心,又应不迷于生,不惧于死。 同时,刹那是依心识生灭计算的,世界万物刹那之间已经历无数生住异灭的无常。刹那的真量可谓博大。正是刹那的短暂和真量及其积累,才真正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真正说明生死无间,给人以警醒。 而心识的修养就十分重要。中国传统佛教就是要修好自己的每一念,即让每一刹那的念头都清净、明了,自然排除魔扰,突破生死藩篱,积淀而成就无上菩提。这在儒学讲就叫“明心见性”,进入自诚之道。心地澄明,而自诚明,“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104页)这样,心就把时间相对化了,刹那不算短(其真量经发挥而博大),劫波不算长(佛性经诚明而与之等齐)。 即使人世之人达到这种修为高度也是十分必要,人世之人达到这种修为高度称之为“清和”。邵雍((清和吟》云:“清而不和,隘而多鄙。和而不清,慢而鲜礼。既和且清,义无定体。时行则行,时止则止。”(《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1版,第434页)三是因果相连。由于万事万物缘生缘灭,自性为空,由于时间的流变而无物长存,所以,世界上的事物确实是空的,尽管能看得见摸得着,叫作“真空”。然而我们又确实能感知到,在生命和万物流变的背后,有决定其结构、节律、径向的本源,即逻辑秩序和信息程式,佛学叫“真如实相”。唯其离一切相,故无相;唯其即一切法,故无不相;无相无不相,故不得已强名实相。“真如实相”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正所谓诸法空相(从无为法讲叫实相,从有为法讲叫空相,两者是一致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净不垢,具有如如不动的本性。 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这叫“妙有”。这里,“空”与“有”在最高层面紧密相连,其不仅靠至深、至圆、至透的智慧(般若)才能感悟到,而且是禅机的基本点和关节点。这种禅机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因果相连。 佛学讲缘生缘灭。何来缘聚缘散,都是因果关系相连、相续、相互转化的作用。所以因果关系等于是佛学哲学辩证法的基本要素。佛学因果论主要是讲三世业报。《涅槃经》即说:“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今天的理解已经把佛学的因果关系泛化,但仍不超出其理论内涵展开的维度,不应视之是失之偏颇。孔子早在《周易·坤·文言》中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大学》中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老子《道德经》亦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了解因果关系和因果律的作用,不用枉费心机去探求其中奥秘,只要诚心积德行善即可,就能与冥冥中的因果业报规律脉动相契合。虽不能马上得到好的果报,但已经远离了恶,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福报。 同时,根据因果律的作用,一个人愿望、行为的果报,其成因的基点在于自身,在于自身的素质。因此,“河中失石,求之上游”。任何一个追求高尚行为的人,都应该重视内求。即使遇到不如意、对己不利的事情,也要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要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白正正物,自治治民。所以,用最质朴的语言解释佛教,就是诸善奉行,是恶不做,自净其心,是谓佛教。 四是中观正见。佛学的般若智慧,就是要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得出中观正见。但是,没有现成的理论是正等正觉,也没有现成的见解是中观正见。《金刚经》言:“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心经》,中华书局,2010年5月第1版,第36页)就是说,中观正见不是固守一成不变的思维成果,而是按着般若智慧这种思维轨迹及其张力,因时、因事,综合分析,比较鉴别,得出接近或直抵事之理、物之性的理论结晶。所谓的中观正见,没有绝对的“中”和“正”,“中”和“正”是灵动的,是动和静的综合抽象。达到这一境界,是靠般若智慧的金刚力量,使真智安住于真如理而不动,不退转,是为“无生法忍”。这才能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离却龟毛兔角之思(为分别解),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中观正见常于无所得故而得,这便是人不二法门。试举((维摩诘经.人不二法门品第九》数例:“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人不二法门;德顶菩萨日: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谓为人不二法门;弗沙菩萨日: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人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人不二法门;净解菩萨日: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人不二法门;善意菩萨日: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人不二法门;现见菩萨日: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人者,是为人不二法门;电天菩萨日:明、无名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人不二法门;喜见菩萨日: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人不二法门。如此等等,可见不二法门是在两种相对相反的思想概念之间搭建“同一”的桥梁。这就必须依靠圆通的般若智慧,立于更高的境界作为支点,既超越、平衡、涵容双方的对立,又贯通并提升了两者的一致而达到同一。这个同一,即是一而贯之,并通达无碍,是为人不二法门。”心理学中托得利定理认为:测检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因此,不二法门是玄深禅机。登上高境界,深揭事物内涵,都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到更高处只能是了然于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殊师利日:“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乃至于言语道断,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在佛学的哲学思辨中,能直接简捷地体现并达至中观正见的是中观论。中观论是直接由缘起性空思想发展而来,是释迦佛涅槃700多年后的龙树菩萨深研佛理综论而成,宗喀巴学派又加以体系化。对于佛学的根本原则缘起论,一种观点认为空即是空洞无物,堕入认识的错误深渊,称为断边;另一种观点认为缘起便是实有,滑到虚识妄念,称为常边。 中观之论则是排除两边,又综合并中和两边,形成符合世界本质的真知灼见,即缘起空性,是有空统一,是相对存在之义。“有”是事物现象,“空”是事物本质。“有”是第二性,是指俗谛事相;“空”是本体,是指真谛理性。所以,事物缘起,自性为空,正是万事万物的原本状态。而中观见解就是体现事物的本来面貌,防止人为的无限改造和蓄意添加。 同时,中观论执“有”,是一定条件下的、一定时限内的、无常变异中的“有”,称为幻有或假有。这样的“有”,是事物更高本质“空”基础上的“有”。这样执“有”,才能不被“有”所迷,才能不对“有”所痴。如果对缘起事物视而不见,抛弃事法者,便如龙叔菩萨所说:“宁可执有,不可执空。”如果对事物贪、痴、嗔、慢,看不到空的本性,那就丧失慧见,坠入错误的深渊。只有以“空”执“有”,才是学道见谛。 《四十二章经》云:“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总的说来,《楞严经》说:“世界在空,空生大觉。”佛学智慧引导我们不对物质产生贪、痴的追求,也不会产生追求不足的嗔怪和恃物自傲的狂慢。这样,内心自然生长出清静与仁爱,叫慈(仁爱)、悲(同情和侧隐之心)、喜(随喜和不忌妒)、舍(救助),智慧与福善在同步增长。正所谓,禅悟至性,大觉有情。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经典武侠哲学思想大全合集精选26: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003.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鲁迅传记400字作文09-12
2 经典句子,编织心灵的温暖情怀09-12
3 经典句子:点亮智慧之光的宝藏09-12
4 经典句子,演绎情感的动人旋律09-12
5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