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父母就不能继续相爱,维持他们的婚姻?——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卡丽,15岁你的父母可以继续相爱,也可以维持他们的婚姻;不过那需要他们改变一下他们对某些事情的观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你父母需要相信,爱是一种决定而不是一种回应。然后,他们需要决定去爱对方,而且是以他们初次相爱时的方式爱对方。
在那些日子里,假如他们发现有什么需要原谅的话,他们可以相互原谅一切。这是因为他们那时把双方的追求想象成一致的了。而现在,他们又把双方的追求想象成对立的了。yipindushu.com
人们各自追求的利益之间有时候似乎相互冲突,但实际上绝少真的是那么回事。这是因为,所有的人最终所追求的都是一致的。
你需要做的是分辨清楚一个人愿望背后的愿望、的背后的愿望,也许你必须挖掘得很深很深;但是,在某个人的愿望的核心深处,你几乎总是能看到你自己的愿望,以及你们的共享利益。
唯有当你愿意往深处发掘出这种共享利益时,爱的工作才会完成;唯有在寻找这共享利益的过程当中,爱的喜悦才会呈现。
爱会这么说:“我知道,你我本是一个整体,而且我们追求的目标最终也都是同一个。有某种东西是你我双方都渴望得到的,只不过达到目的的途径我们以为各不相同。”
“这些不同的途径现在看起来相互冲突,使得我们‘好像是'彼此对立,似乎我们必须相互对抗。但是,我愿意走出对抗,走入假设。”
“我愿意假设,在所有这些表面冲突的背后的某个地方,我们能够找到彼此的共同愿望,并且能够携手创建一条通往共同愿望的道路。”
很多很多的时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转念之间,人们就能够营造出新的婚姻生命。
不过,也有些情形不太一样。在人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并达成共识之后,有时候虽然让爱回到了他们中间,不过不再是以他们曾经有过的模式相爱。因为,有些情况下,破镜重圆不见得对彼此都更好。于是他们会决定重新创建另外一种模式的爱,包括不一定继续住在一起。
假如你的父母不再住到一起,你也仍然会过得很好,有很快乐的生活,不过那要求你也改变一下你对某些事情的观念。
你应该明白,你,才是你快乐、安全和爱的源泉,而不是任何别的人或事或地点。你应该相信,你父母分离的原因不在于你,你不该为此遭到任何形式的非难;你还应该相信,他们都一如既往地爱你,都会以他们最合适的方式随时帮助你。
你更应该知道,哪怕他们无法随时出现在你身边,还有我呢。
这意味着,你应该相信人生,并且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会得出最好的结果;你知道神站在你的一边,率领整个宇宙站在你的一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去体验人生中的安宁、幸福、爱和喜悦——只要你决定去体验这些。
这些都是真的,我向你保证。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你随时都可以呼唤我。我会给你力量、给你勇气、给你智慧,抹去你的眼泪、安抚你的心灵、平息你的慌乱、愈合你的伤痛,并且重建你完整而至善至美的自我。
要对你自己有信心、对我有信心、对爱有信心,因为,这三者皆为一体,这三者皆为永恒,这三者将永远祝福和惠泽整个宇宙。
为什么当你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思考和行为时,你的父母就会很生气,而且一定要你顺从他们的想法、观点、思考和行为呢?——克洛代特做父母的自然认为他们的想法、观点、思考和行为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就是他们所拥有、所经历的。
你当然认为你的想法、观点、思考和行为是有道理的,这理由跟当父母的一模一样。
人们不喜欢你不一样,而且越老就越不喜欢。人们喜欢你跟他们“一样",他们认为你也“一样”才能证明他们是“对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做法跟我一样,那我的做法一定就是“对的”。
而一旦你的做法跟我不一样,我就会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头。起码当我内心的安全感不足够时,我会这样想。
人类向来不那么有安全感。
我们怎么能改变这些呢?等我有了小孩,他们要是做些跟我不同的事,或者有些跟我不同的想法时,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做错了什么似的。
你要找回自己的原生力量才能够得到内在的安全感。那意味着你能深刻地理解你与神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你能了解事情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针对你要达到的目的是“有用”还是“无用”之分而已。
这条贯穿本书的原则能帮助你改变这些。在你寻求一片心灵土壤营造内在变革之时,重温这些对话,能够助你一臂之力。
该怎么对付代沟?为什么父母就不能跟我们交谈?——俄勒冈州,特拉维斯,16岁不少父母以为他们缺乏和孩子敞开来交谈的“装备”。他们觉得,彼此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地方,关注不同的事情,持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实际上,这一切都有可能是真的。
那又怎样呢?为什么因此就不能和我们交谈了?难道我们必须认同他们的一切,才有可能进行一次有实际意义的对话吗?不必。但是,父母的感受,和孩子所说的感受,往往是一样的。我的话没人听。他们误解我。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存在。
父母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们怎么可能这样觉得呢,明明是他们不肯听我说、误解我、当我不存在啊!
你仔细睁大眼睛就能看到,你体验到的一切,整个屋子里的人也都体验到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这整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反射给你。假如你觉得对方不肯听你说,误解了你,当你不存在,这有可能是因为你给对方的感觉恰恰是这样。
相反,假如你能让对方感觉到,他的话你都听进去了,你深深地理解他,你全身心地关注着他,那么,此时此刻你会很难、很难(或许根本就不可能)感觉到他不肯听你说、误解你、当你不存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既然你知道了父母也会有跟你一样的感受,那么双方对话的大门就此敞开。你这就有了跟他们进行某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可能性。
我很想知道,有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是否还有任何可能跟我父母再来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他们显得那么的遥远。
呃,我们正在聊着这件事呢,是不是?都一样,不少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儿女是那么的“遥远”,所以,你们的感受是相互的。
好吧,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中间隔着代沟的人以为,他们利益不同、目标不同。而实际上,所有的人目标都一致、利益都相同,那就是做你自己,并且不断体验下一个最高境界的你,然后再下一个、再再下一个。
这一历程的科学术语叫做提升,这提升时时处处都在进行着。
可是,站在被你们称之为“代沟”的两边的人,几乎没有谁能看到这一共同点。人人都以为彼此的愿望各不相同,人人都以为是代沟对面的人挡在了他们的路上。
而且呢,他们也都是对的,因为两代人之间相互不交谈,因为大家都觉得没有共同点。于是,一个循环圈就此形成,而“代沟”也就真的出现了。
【然后呢?我们怎么办呢?】
改变它,做一个变革者。你有很多方式来推动这一变革。
你可以和年长的人展开讨论,甚至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之夜",组成一些“讨论圈”,地点可以选在你所在城镇就近的青年宫、老人中心或者社区中心(中立区)。
你们可以相互提出各种问题,沟通彼此的看法,互相给出一些忠告。
你也可以开始找你父母谈话。如果他们不肯听,写给他们看,父母大多会去看看你到底想说什么。在你写给他们的纸条里,再次请他们坐下来倾听你。但是,你也得愿意倾听他们,而且你也须这样告诉他们。
告诉他们,你愿意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谈谈,一起探讨人生,分享心里的感受、想法、观点。告诉他们,这对你很重要,而且这样的机会不是那么多了。
你要先开始行动,先迈出第一步。我前面已经说过,你们的父母大多以为是你们不想和他们谈话。他们以为你已经厌烦了他们的观点,再也不想听。他们以为你不耐烦他们来骚扰你,所以呢,他们就不来惹你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别让他们陷进去,也别让你自己陷进去。你想填平代沟?去填,去平,这些全在于你。许多父母、许多成年人,会在你开始走向他们的同时,也走向你。好吧,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做,有些人的确无动于衷。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会愿意的。
去试试看。也许你会大吃一惊呢。
为什么我父母只会注意到我做错了的事情?——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布赖恩,16岁大多数父母并不会只注意到你做错了的事情,他们也会注意到你做得对的事情,只不过他们不说罢了。
人们普遍倾向于放过正面的事情不提,而一味强调负面的事情。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连你也可能有这种习惯哦)。
如果人们能够理解“正向思维的力量”①,他们也就不再会耽于负面思维了。
那么,我怎样才能让我的父母在看到我做得对的时候,对我说些什么呢?你先做个榜样呗。当你看到他们做得对的时候,你对他们说些什么。
请你牢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果每次你看到你父母做些你认为是好的、酷的、有帮助的、对你有益的事情时,你都去告诉他们,那么你很有可能从此把他们给摇醒了。你也同时打开了一扇接纳他们的返还能量的大门。
【你也不妨做一个漂亮的标语贴在车尾上:】
你看到什么好的,就请你说句什么好的。
这条小标语,如果人人做得到,就能改变世界。
为什么必须我先迈出这一步?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不需要我先做给他们看,自己就能做到呢?这问题问得很公平,而且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跟你说①一本书的名字,“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作者诺曼·文森特·皮尔。
【—译者注】
说另一句很有价值的话,所以,谢谢你问的这个好问题。
请你永远记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若想要体验什么,就做出来让别人体验。
你是说,我若想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先付出什么?不必,你不必一定要这么做。只不过,这么做是条捷径。这是让创造的力量得以最佳发挥的捷径。
理解不了。怎么可能是这样呢?我不是给了别人吗,又怎么能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什么呢?首先,我刚刚说过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你给予别人的,会回到你这里来,而且往往是加倍地回来。
哦,所以你才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①。
对啦!那不仅仅是一句说得好听的话,而且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你对别人做了什么,终将会回到你身上,或早或迟,这就是终极回归法则。它跟奖惩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事情的本来面目和运作规律。生活就像是一枚回旋镖,你发出一镖,就得回来一镖,这是必然结果。
所以,在你从少年成长为成年的这些岁月里,这里是一条我能给你的最好的忠告:①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it done unto you,西方古老格言。
【—译者注】
你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你就给别人什么;你想从这世界得到什么,你就给这世界什么;你想从人生中得到什么,你就给予人生什么。
【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大的“振动”,你就要送出更大的“振动”!】
去做你希望得到的东西的源泉。
可是,这不就和你前面说的话相矛盾了吗?你说,永远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做任何事情?这不矛盾。我原话后面接着说的是,你为任何人做任何事,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于别人,而是为了让你自己喜悦。我还说到,要知道怎样才会令自己喜悦,你必须仔细看清楚你与他人的共享利益在哪里。
一旦找到了共享利益,你就能够看得明白,你“为别人”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你自己做的事情。
这也包括了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而且,尤其是包括了这一条。
可是,我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我又怎么能够给别人呢?如果我希望我的生活中能有更多的金钱,我又怎么能够通过给别人钱来得到钱呢?这种你以为缺乏某种东西的念头,只是一个幻象。也父母 186就是说,看起来你好像不够用,但是在终极实像中,你没有什么不够用的。要想体验到这一点,请你去找一个人,不论你渴望的是什么,去找一个比你还不够的人。现在,请你给他一些你觉得你只有一点点的这种东西。然后,你就能体验到,事实上你有的已经足够多,多得你都可以给别人了。
这一瞬间,你将改变你的人生。你将由幻象切换到真实现实。
这种从“不足"到“足够”的切换,这种从“匮乏”到“丰足”的转换,将改变你一直以来所体验的你自己的感受。结果,你创造出了新的感受。因为,你想什么,你就创造出什么。
所以现在,让我们回到你的问题,引出这所有一切问题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没有体验到足够的好感觉,也就是说,没有觉得你的父母注意到你做得好的事情,那么,让你的父母来体验这种好感觉,也就是说,让他们感觉到,你注意到了他们做得好的事情。
这时,奇迹就会出现。首先,你仅仅通过注意到这么做带给他们心里的好感觉,你立即就能体会到你自己心里的好感觉;第二,你引发了终极回归法则,他们也会注意到你做得好的事情。
我总是听人们说,“你播种,你就会收获”。可是,事情并不总是这样。我一向善待别人,可是他们却并不善待我。— 南非,海角镇,托马斯,18岁我承认有的时候是这样。你并不能指望,你给过谁什么,你就能从这个谁身上得到什么。
好……吧,这下我可就彻底糊涂了。我以为你说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是这么说的;不过,我并没有说从哪里得到。
你向生活中投入什么,你就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会从你投入的相同点得到回报。尽管有时候你会在相同点得到回报,不过事情并非总是如此。或早或迟,你终归会从某个地方得到回报。如果你密切关注你的人生,你会看到这条法则的实际运作。
为什么我就不能从同一个人身上得到我所给予的呢?比如说,爱。为什么我爱的人就不能爱我呢?这条法则不是这样运作的。若真是这样的话,那要操控一个人可就太容易了。而且呢,你并不会真的愿意那些人因为你爱他们而爱你。真的,你要相信我。你愿意人们不是为了回报你的爱而爱你;你更愿意这种爱是一种诚挚的响应和回应,只因为你在这世界上是这样的人,而并非因为你是否对他们做了什么特别的事。
因此,请不要掉入为了让别人对你好所以你就对别人父母188好的陷阱之中,否则稍一不慎,就会变成了对人的操纵。你要对别人好,那仅仅因为你是你,因为你决定了要做这样的人。
正是从这一“做人”的基点(瞧,我们绕回来了),你创造出了你的真实现实。一直这样,永远这样,从来就是这样。
为什么做父母的总是永远板着一副“父母面孔”?他们就不能把自己的翎羽放下来一点儿吗?昨天晚上撞见我爸爸妈妈在“那个”,唉,你肯定以为我当场抓获他们在抢银行什么的。
——塔米,13岁做父母的有时候真的以为他们必须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形象,而浪漫行为或者性行为往往都不算是“应有”的形象,除非他们不那么看。这全在于你的父母怎么对待这些事情,并且希望你们怎么对待这些事情。
如果他们愿意你以后对这些事情乐在其中,那么他们会让你看到他们乐在其中;如果他们愿意你以后对这些事情恬然自在,那么他们会让你看到他们恬然自在。
那些总是摆出“父母面孔”的人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孩子的面前就“应该”这么做。
可是,孩子很少能被这种面孔糊弄得了。他们看得见爸爸妈妈穿着“皇帝的新衣”。
【什么?那是什么意思?】
【去问你爸爸妈妈!】
等我做了妈妈,我也会犯些跟现在的父母一样的错误吗?他们现在这样对我,到时候我也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吗,哪怕这些事情令我十分痛恨?我之所以这么问你,是因为我爸爸妈妈说以后我也会这样。他们总是说,“等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了。”真的吗?我可不希望如此。
——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桑德拉,15岁毫无疑问,你对事情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每天你都会有不同的眼界。这就叫做成长;这就叫做变革;这就叫做提升;这正是你所希望的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将按照你父母的方式步其后尘。
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你可能愿意,也可能不愿意。令你这么做或者那么做的根源,在于你怎么看自己。你每时每刻都在界定自己,你每天都在抉择你究竟是谁,你愿意是谁。
可是绝大多数人不这么看待人生,他们不认为自己正积极参与人生中的这些抉择。而人生的转折点就在于,你终于能认识到这一点。
你现在就可以开始针对你认为“做父母”意味着什么而做出抉择。你会选择和孩子保持真诚的友情吗?你会选择让孩子在需要你的时候,比如遇到问题、需要援手或是寻求忠告的时候,会愿意向你求助吗?父母给你的一切,都是上天的礼物。不仅包括那些你愿意仿效的,还包括那些你想要摈弃的;不仅包括那些你愿意记住的,还包括那些你想要忘掉的;不仅包括那些令你展颜欢笑的,还包括那些让你伤心落泪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珍贵的财富。所有的一切。因为,正是从这丰富之中,你可以挑选;正是从这全部之中,你可以选择;正是从这一切之中,你可以领悟到哪些是你希望你能称之为“你”的部分。
而且,不仅你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是如此;你从整个人生中得到的一切,也都是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年轻人的父母】:http://www.yipindushu.com/shejiaorenxing/19262.html
推荐文章
09-03
1 7岁社交障碍09-12
2 经典句子,语言艺术的经典范例集萃09-12
3 经典句子:情感真挚的经典表达选编09-19
4 人之所欲09-03
5 14岁男孩如何提高社交能力和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