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某银行账户是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分行开的。后来想开通网上银行,这对银行是好事情:你有了网上银行,交易就更多,每笔交易我都收费,巴不得你来办,几分钟搞定。没想到却遇到了很多麻烦。
银行说,你想开通网上银行,好啊,你得有个U盾。U盾是什么?我出国前没用过,在美国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没见过只能说你见识短,你得来门店办。我去拜访客户,路过杨浦区的一个门店,顺便进去,被告知没法办,需要到开户行办理。这不是你原来开户的那个门店。为什么?因为你是用护照开户的,而上一个护照过期了。那没关系啊,我有新护照,上面不是写着老护照的编号吗?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这是规定,是流程。你只能去当年开户的门店办。
几个月后到北京,拐进酒店旁边的银行,想碰碰运气。一个实习生小伙子手脚麻利,两分钟就给办好了。这些年,我把那U盾宝贝似的藏着,生怕丢了。
U盾的故事完了吗?当然没有。 拿回家,匆匆上网转账。按照所有的提示一步步操作了,U盾插上了,密码输入了,但就是不能成功转账。出错信息是“10019,您的数据签名有错误,请重新提交或联系客服”。我一头雾水。什么是“数据签名”?什么是“重新提交”?如何联系客服?北美的白天是国内的深更半夜,没法联系客服,就只有按照提示“重新提交”:把所有的转账信息重新填一次,结果是看到同样的出错信息。试了一次又一次,无异于一次又一次地把头往墙上撞。 银行U盾的出错信息 折腾了大半个小时后,我想,这问题不会就我一个人有吧?于是就到百度上,搜索“U盾10019错误代码”,出现7万多个相关结果。看来不是只我一个人笨,成千上万的人估计花了千百万个小时来对付这问题。 点击百度搜出来的链接,原来“该问题一般是由您的证书驱动程序没有正常安装所导致,请您卸载U盾驱动程序后重新安装。我们将以二代U盾证书为例为您介绍相关操作方法”(以下省去609个字,以及长达7分35秒的视频)。驱动程序?要重新安装也可以,那你在出错信息里明确告诉不就行了,干吗一遍又一遍地误导我“您的数据签名有错误,请重新提交或联系客服”? 当然,这只是跟该银行的辛酸史的一小段儿。在那省去的609字,以及长达7分35秒的视频里,又有成十件异常复杂、拐弯抹角的事儿,安装这,安装那,照着做了,此路不通;出错提示又是驴唇不对马嘴,继续在百度上找,磕磕绊绊在迷宫中一路前行。两个星期后,终于弄好了,一度恼火得都想把计算机给砸了。都说给汉王科技增加点营业额困难(还记得前面案例里的电纸书吗?),那是产品的复杂度,还好对付;给银行增加点营业额就更困难了,流程太复杂了。 鲜有例外,复杂的流程与复杂的产品结伴而行。所以,在复杂的流程后面,往往会看到产品复杂度的影子。就拿U盾来说,我一时好奇,在该行的网上发现光生产厂家就有6个,仅列在网上的型号就有18种之多。那么多厂家,那么多型号,再加上那么多种操作系统、网络浏览器和防火墙软件,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在一起,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难怪仅一个驱动程序安装不当的出错代码(前文提到的10019错误代码),就得用上千字和一个7分35秒的视频来解说。 用户的日子这么悲惨,银行的日子就容易啦?当然不是。用户的各种问题,总会以种种方式传递到公司。后来我发现该银行有网上助手,就把上面提到的出错信息发过去,几秒钟后就有一连串的说明发过来,效率之高,让人咂舌。试了几个网上助手,都是这样。效率怎么才能提高?唯有熟能生巧。想得出有多少人在问这些问题,想得出银行得多少次回答这些问题,也想得出银行得雇多少小姑娘来对付这些问题,这些小姑娘都是钱。复杂流程虽说是用户的噩梦,其实也得银行来买单。 这U盾问题会不会只是这个银行的?当然不会。我在另一个银行也有个账户。U盾插到计算机上后,错误信息不断,我知道是有些程序安装有问题,但因为在前一个银行的痛苦经历,我根本就没有勇气和时间一个一个地去解决了。这也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管理水平是行业性的——在一个烂行业,别指望能从同行那里学到多少好东西,尽管有些同行还戴着“行业标杆”的光环。顺便讲个小故事。 2014年5月,我去给一家百亿级的房地产公司做培训,主要是控制复杂度和改善供应链运营。客户坚持要我分享万科在复杂度控制上的最佳实践,因为万科是他们行业的标杆。我给他们一再解释,说建筑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在标准化设计、复杂度控制上都乏善可陈,要学,还是要找制造业的一些标杆企业,因为供应链最佳实践的传播有两个规律:从制造业到非制造业,比如麦当劳(服务业)的流水线最早发源于福特汽车(制造业);从大批量行业到小批量行业,比如过去十来年,飞机制造业(小批量行业)在推行精益六西格玛,最早的发源地就是丰田和摩托罗拉等(大批量行业)。 客户还是不相信,一再坚持要万科的案例。我就只好四处去找,正好找到王石新近做的一个采访,说万科要标准化、产业化,这要到2015年才开始。客户这才相信了。 我的理想从明年开始实现,万科将标准化(王石) 当然,你也不能过度理想化别的行业,就像王石一样。他说,“标准化、产业化、质量过关,其他行业20年前已经解决的问题,我们明年才能开始解决”。[1]我们这些身在“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其实“其他行业”今天还在为这些同样的老问题挣扎。如果这些问题20年前已经解决了的话,读这之前的人一半就不用来上班了。 流程的复杂度,除了由产品的复杂度带来外,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没有从客户的角度来梳理流程,把那些细节问题处理好。如果银行从用户的角度走一下流程,复制上面的U盾错误情况,明明是认证程序安装不成功的问题,怎么能提示用户“您的数据签名有错误,请重新提交或联系客服”,让那么多的用户一头雾水地瞎折腾呢?从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不够。流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细节固化下来,省得以后一遍又一遍地为同样的事折腾。国人对细节的处理,只能说遍地都是反面例子,注定流程的质量不高,流程的复杂度不低。 2014年9月7日,我在北京,想参观慕名已久的某博物馆。先到网上看,说得预约,而且可以手机短信预约。我想,这很好,越来越跟国际接轨了。按照说明,在手机上输入预约信息后,预约9月9日,返回一条出错信息,说“您发送的时间有误。预约有效期为明日起1至7天,请重新预约”。是不是9月9日太近?再预约9月10日试试。出错信息一样。这就奇怪了。我是严格地按照格式要求输的,发送的时间错在哪里呢?不得已,只好到网上通过计算机预约。原来那两天是中秋节前后,人挺多,参观的席位早都预约完了,“发送的时间有误”有几个人能猜得出是因为那天没席位了呢?我想,要么是这个预约系统在建的时候,业务需求就根本没写清楚,比如参观席位满了的话怎么办;要么是等系统建成后,压根儿就没有测试,如果测试的话,那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不会发现呢。 我们再看看国内顶尖的智联招聘。 [1] 王石:我的理想从明年开始实现万科将标准化,http://hb.qq.com/a/20140504/016002.htm. 智联招聘的字数限制 这些年,我在国内的业务一直在扩展,扩展就得招人,招人就得做招聘广告,做招聘广告就到招聘网站。于是我就登录智联招聘网站。注册挺顺利,但到了填写职位说明时有了麻烦:字数有限制,不能超过2000字。于是只能忍痛割爱,一点一点精简到1936字,智联网站可帮你算,点击提交,还是通不过:字数太多。返回去,原来填入的职位类别、工作地点等信息已经丢失,只得重填。等精简到1800字以下时,系统出错信息还是一样:字数太多。 “有问题?请拨打400-885-9898”。不得已,打电话求助。硅谷的一大早是北京时间的凌晨,打过去,只听提示信息说“对不起,该号码服务时间已过”,自动挂机。那什么是服务时间?只能自己猜了。等第二天国内上班后再打电话过去,回答说我的账户是试用账户,限制多,所以有出错信息。那在注册账户的时候说明一下不就得了?相信很多招聘单位都先注册最基本的试用账户,每一个都要折腾这么久才能弄明白,该浪费了多少时间和感情。一怒之下,一走了之的恐怕不在少数。 网络招聘是服务,服务重要的是便利,便利往往体现在对流程细节的处理上。规模经济下的粗制滥造,注定没法在细节、流程上下功夫。像智联这样的顶尖招聘网络,每天发布的职位当以成千上万计。我所遇到的问题,想必别人也遇到过千百万次。为数甚少的“好事者们”估计也投诉过。即使没投诉过,如果智联把整个流程梳理一遍,把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也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改进起来想必也不会有多难。细节至上,对于员工个人来说是个心态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个文化问题,不是资源问题。 细节处理不好,就注定优化不了流程。在流程上,我们的问题表面上是不懂优化,实际上是不关注细节。而离开了细节,就谈不上优化。在建流程时,基层员工熟悉业务细节,但忙于日常运作,没有精力打造流程;管理层负责流程设计,但现场经验不足,或者久居高层,脱离实践,对流程、业务的细节了解不足,设计的流程能工作,但很粗糙,大而化之,很多细节都没考虑到,反倒把种种问题和低效设计进流程里,使之合法化。一旦流程定型,对于大公司而言,更改的可能基本为零,尤其是在ERP系统里固化后,留给基层员工和客户的就只有日复一日将就的份儿了。 魔鬼出在细节里。一些管理层耻于谈细节,对于他们来说谈论细节似乎是掉面子的事,那都是些手下干活儿的人的事。就如封建时代官和吏是分开的,官是阳春白雪,高大上;吏是下九流,跟细节打交道。细节被等同于不重要,高尚之人是不屑处理的。这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很多细节制定规则者不屑于列出来,并不意味着这些细节不存在,或者不会发生;而意味着一旦发生,就得执行者来诠释,每个人诠释的结果都不同。这削弱了规则、流程的价值——它们的价值就是确保一致性,也给执行者过多的解释权,为权力滥用埋下伏笔。当然,流程执行起来效率低、速度慢、复杂度高,就是可以预见的问题了。 在一个公司里,流程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老总认为是执行层面的事,各部门应该去优化;而在部门层面,又很难推动跨职能的流程优化。责任不清,牵扯的范围又大,很多流程就成了三不管地带。这是大公司的通病,而解决方案得靠自上而下的推动来优化。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可以说是跨国企业应对流程复杂度的集体尝试,从全局出发,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待流程,超越子流程的局部优化,上升到整个业务流程的全局优化。华为从90年代后期开始,系统导入IBM的集成产品开发和集成供应链流程,也是为着同样的目标。 集成供应链流程的导入,给华为后来十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华为得以从100亿的规模发展到2000多亿的营收。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供应链流程再没有获得全面的梳理,在业务的复杂度大增的情况下,比如,由原来的电信设备拓展到企业业务(如服务器)、终端手机等,流程的复杂度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成为制约华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比如,支持电信设备的流程又长又复杂,速度慢,仅需求信号(订单)从客户传到供应商,动辄一两个星期就过去了,这仅仅是订单信号,不包括与客户的合同谈判等。对于那些速度更慢的国有电信商来说,这或许还行,但这样的流程应用到企业业务时,问题就放大了。企业业务的客户以非国有公司为主,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更高,流程优化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中提到,任正非认识到这点,说要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改善支持职能,流程优化想必就是其一。 对很多大型本土企业来说,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业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流程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是到把端对端的流程梳理一下的时候了。流程优化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所以就被一再拖延。活在当下是很多企业的特点。先把手头的订单、项目完成,先抓这个季度的业务指标,先把手头的急事儿给做了。流程嘛,先搁一搁。每天都在忙,每天都搁一搁,于是,流程优化就永远做不了。而整个流程,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只会补丁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复杂,一天比一天低效。于是,流程的复杂度就把企业和客户扣为人质。 那怎么办?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关键是要下定决心开始做。成立公司层面的流程优化团队,借助专业咨询公司的帮助,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专门团队、专人负责,而且一定得由熟悉业务的高管牵头。就跟企业面临的大多问题一样,流程优化的根本问题不是难不难,而是愿不愿意去解决。大公司,这些跨职能的事,一定要在公司层面达成共识,解决“愿不愿意做”的问题。至于怎么做,其实对于大多本土企业来说,都不是问题:现有流程那么复杂、粗放、低效,只要投入资源去优化,总能做得更好。 流程优化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一定要以客户为目标。海尔有倒三角的组织,一反传统的金字塔结构,管理层的任务就是支持基层员工,因为基层员工更接近用户;华为有听炮声的传统,哪里有客户需求,就向哪里看齐。这两年,海尔在进一步简化中间层,其用意也是简化流程,让各职能离用户更近。这些从概念上看都很简单,但要求观念的改变。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规模越大,员工离客户的距离越远,越来越多的指令都是来自上级。而上级离基层和客户更远,相应地更加依赖上级的上级,于是整个公司就眼睛朝上、朝内,执行力从横向(客户导向)朝纵向(领导导向)发展,而忘了真正发工资的客户却在横向,需要眼睛朝外、朝下才能看得见。所以,流程优化不是为解决上级的问题,而是为解决客户的问题,以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响应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目标。 流程不能当饭吃 流程为支持业务成果而存在。没有结果导向做指引,流程优化注定是专家们的自娱自乐,甚至成了南郭先生们的避风港。 在常见的公司结构中,一线经理人中结果导向者居多,管人、管事、管业绩(程晓华语);二线负责流程的往往是专家型人才,他们在某个领域,例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有很深造诣,知道怎么构建流程,是技术性人才,但较少有从业务成果方面管理部门或团队的经验。他们能整得出要多复杂就多复杂、要多周到就多周到的流程,但往往难以把这些与业务结果联系起来。 这就如在硅谷,一帮科学家们总能整出各种高科技产品,但这些产品如果背离了市场需求,就产生不了多大效益。没有结果导向做指引,专家们构建的流程就成了华丽的摆设,成为公司市场宣传上的样板戏。例如精益生产,我曾参观过一些本土企业的生产线,的确是组织得很好,但仔细看去,不难发现种种人工雕琢,大概也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充作公司对外宣传的窗口。与知情人谈话得知这些公司远没有看到的那么“精益”。 当一个公司、行业处于成熟阶段时,流程构建就更重要,因为要从流程要效益。但成熟型公司往往失去了对市场、对结果的敏感,流程建设则成了为流程而流程:上面说要这么做,那就这么做呗。一方面中基层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从总部到基层,跨地域,跨文化,很多想法即使很好,也很难全面贯彻和理解。即使贯彻下去,中基层的日子大多是为灭今天的火而存在,能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流程建设呢?另一方面公司那么大,作为中基层,你理解了,觉得不可行又能怎么样呢?人微言轻,积极抵抗没用,那就消极对抗呗。结果是流程建好了,文档做了一堆,但执行上还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反正是天高皇帝远,总部管不到,得过且过吧。这也是大公司、集中管理的一大挑战。 流程建设周期长,效益往往很难体现在业务结果上,容易成为“南郭先生们”的藏身处。大公司专业分工细,往往有各种专门负责流程和系统建设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是专家,但并不一定理解业务部门的需要,或者不愿意去理解。结果构建的流程和系统往往脱离实践,与现行业务成了两层皮。就如有些搞质量管理的人,整天埋头ISO和各种各样的质量体系,文档制造了一堆,流程和系统看上去很完美、天衣无缝,但这些不过是他们的自娱自乐,问一下执行层的人,有多少理解和执行那些东西呢?所以,要真正理解流程,读流程文档帮不了你多少忙,而是要跟执行流程的一线员工接触,看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另外,大公司里,业务问题一大堆,搪塞的理由往往是等某某流程(或系统)建好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问题年年有,流程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流程建设也就成了对付上面或客户的挡箭牌。公司也就这样一天天在平庸中沉沦。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银行的U盾: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62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头脑风暴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着人性的美好09-12
3 核对的必要性09-13
4 生长09-19
5 【做自己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