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心理学家埃利奥特•贾克斯(Elliott Jaques)在一份同样不起眼的刊物《国际精神分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贾克斯一直在研究莫扎特、拉斐尔、但丁和高更等著名艺术家的传记,他注意到,有不少艺术家在37岁左右去世。基于这个简单的事实,加上一点弗洛伊德理论和几个似是而非的临床逸事作支撑,他创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贾克斯写道,“存在一些关键的阶段,这些阶段呈现出转折点和快速过渡时期的特征。其中最不为人知而又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发生在35岁左右,我把它称为‘中年危机’。”
嘭!
这个想法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中年危机”一词跳上了杂志封面、溜进了电视对话、催生了多部好莱坞电影,在至少20年里都是各种场合中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 贾克斯说:“生命中间段的核心和关键特征是个体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人到中年,会突然间注意到盘踞在远处等待自己的死神,迎来“一段心理不安期和抑郁期”。在死亡幽灵的困扰下,中年人要么屈服于它的必然到来,要么迅速改变路径、拒绝接受命运。这一论调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广泛传播。 直到今天,这种论调仍然停留在我们的文化中,其活跃度与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中年危机的表现也在与时俱进,并且有了升级,但我们仍然一眼就能认出来。处于中年危机的妈妈会突然冲动地买一辆红色玛莎拉蒂,载着她25岁的助理在马路上飞驰。处于中年危机的爸爸会突然失踪,后来被发现和某个长相帅气的年轻服务生跑去帕劳开了一家素食咖啡厅。贾克斯抛出他的“概念炸弹”半个世纪后,中年危机已经无处不在。 但其实,中年危机概念根本站不住脚。 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心理学家基本上没有找到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民意测验专家在公众民意调查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所谓的心理危机。相反,过去10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更隐蔽的中年模式,揭示了和中间点有关的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事实。 2010年,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在内的4名社会学家推出了所谓的“美国幸福感年龄分布快照”。他们让34万名受访者想象自己位于一个从0到10的纵向阶梯之上。如果顶部的10代表最理想的生活,底部的0代表最糟糕的生活,那么受访者会认为自己处于这个阶梯的哪个位置?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在问:“从0到10,你给自己的幸福感打几分?”从图4-1中你可以看到,即便剔除了收入和人口统计等因素,调查的结果形状仍呈现出一个U形:二三十岁的人幸福程度较高,40多岁和50岁左右的人幸福感下降,而年龄超过55岁的人幸福感再次升高。受访者的幸福感在中年阶段并没有发生十分严重的塌陷,而只是呈现出些许下降而已。 幸福感的U形曲线显示,中年人会经历一个温和的低潮而不是一场汹涌的危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经济学家戴维•布兰奇福劳(David Blanchflower)和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曾对超过50万名美国人和欧洲人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幸福感在所有人的生命中期阶段都出现了下滑。“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布兰奇福劳和奥斯瓦德说,“不论是欧洲还是美洲,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呈现出相似的U形曲线。”这不是英美国家特有的现象。布兰奇福劳和奥斯瓦德研究了全球的数据,发现从阿尔巴尼亚和阿根廷到乌兹别克斯坦和津巴布韦,“总的来说,72个国家的人民在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方面,都呈显著的U形”。 社会经济、人口统计和生活条件等领域的大量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幸福感从童年开始快速上升,直到三四十岁开始下降,50岁左右陷入低谷。比如,布兰奇福劳和奥斯瓦德发现,“美国男性大约在52.9岁左右时最不快乐”。但是,人们在此后会从幸福感的衰退中快速恢复过来,晚年的幸福感常常超过青少年时期。埃利奥特•贾克斯的方向没错,但结论错了。人到中年确实会经历变化,但实际情况远没有他猜测的那么严重。 为什么这个中间点会让人泄气?一种解释是,可能是因为未能实现理想的失望。人在二三十岁时踌躇满志,对未来无比憧憬;之后,现实就像屋顶漏雨,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只有一个人会成为CEO,却不会是你;很多婚姻破碎了,而你的就是其中之一;你赚的钱只够还房子的贷款,拥有英超球队的梦想越来越远。然而,我们并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一情绪低谷中,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调整自己的期望,认识到当下生活的种种美好。总之,人之所以会经历中年的心理低潮,是因为人们的预期出了问题。年轻时,人往往好高骛远;上了年纪,对未来又太过悲观。 另一种解释也有道理。2012年,5名科学家邀请了来自3个国家的动物饲养员和动物研究人员,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们联合看护下的500多只大猩猩。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年龄范围涵盖从幼年到成年。科学家想知道它们的快乐程度,于是要求工作人员为这些猩猩的情绪和幸福感进行打分。别笑,科学家们解释,使用调查问卷是“评估圈养灵长类动物的积极情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把分数与这些大猩猩的年龄进行比对后,结果如图4-2所示。 图4-2揭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中年低潮是否更多的是一种生物学而非社会学现象?是否更多的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而非对环境的可塑性反应?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无处不在的中年危机: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48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肚子叫!09-19
2 感悟文字深情,在被赞美时高情商回应的句子集锦09-02
3 写给女儿经典俗语09-12
4 需要有不同意见09-12
5 经典句子,成就更好的自己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