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是存贷业务,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主要也就是对其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但银行对于资产和负债的认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完整的整体把握。从银行业形成至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全面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内外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 从商业银行形成到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各国金融市场并不发达,融资工具和融资渠道单调,金融机构也主要是商业银行。经济主体的剩余资金大多只能选择存入银行,这样商业银行就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除了活期存款外的其他资金筹集渠道极为有限,这样商业银行也就缺乏扩大资金来源的空间,当然也就缺乏筹资能动性。依据资产管理理论的观点,银行所持有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能吸引的其他借款的数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客户决定的,它取决于客户存款的意愿与能力。这样,资金的来源是由公众控制而非银行自身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可以控制的决策区域不是存款和其他借款而仅仅是资产。银行只能通过决定向谁发放稀缺的贷款以及这些贷款的条件,因此银行家们自然将银行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管理上,即在既定负债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资产管理理论自形成起先后经历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Commercial-loan Theory) 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生产性贷款理论或真实票据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当时的企业规模较小,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主要依靠自有资本经营,只有出现临时性资金不足时才向银行借款,这就决定了贷款的短期周转性,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商业性贷款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与这种高流动性的负债相配合就要求有高流动性的资产,故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该理论确立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比如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性质和结构,又如为确保商业银行安全经营应当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等。 然而,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真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就逐渐显露出来了:(1)该理论忽视了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自偿能力是相对的,它会受到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无法自偿。(2)过于强调流动性、安全性要求,而牺牲了盈利性。在活期存款存取之间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这一部分金额可以拿来发放长期贷款而不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营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使银行业利润无法提高,并且由于这种商业贷款理论过于强调流动性使得很多贷款种类如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等无法推出,银行业务范围和获利机会受到限制。 (二)资产转移理论(Shift-ability Theory) 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各国着力于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恢复经济,政府为了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开始大量发行政府公债。商业银行也逐步把部分资金投资于政府证券,这种证券是一种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短期债券,商业银行可以随时在二级证券市场上出售变现。这要比短期自偿性贷款更加便利。因此,这种证券投资不但不会影响其流动性,反而促进了流动性,同时这种证券投资还可以减少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带来的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盈利机会。另外,经济危机又使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量减少,客观上导致了银行以短期证券代替部分商业性贷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资产转移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资产转移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其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需特别关注的,但此外也必须提高盈利性,而持有可转换的资产能使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迅速变现,不影响流动性要求还增加了盈利性,一举两得。 在资产转移理论的鼓励下,且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短期国债和票据贴现等业务迅速增加。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关于银行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同时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商业银行资产运用范围的限制,不再拘泥于短期自偿性贷款,扩大了资产组合的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是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一大进步。但其不足之处也如商业贷款理论一样,过于强调流动性,而限制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 (三)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income Theory)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西方各国处于从战时转入经济恢复和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量的大幅上升,美国财政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盛行,其主张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鼓励消费信用的经济理念被不断推广。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中,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长很快,且随着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不得不进行资产组合的结构调整,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利息率较高的中长期信贷,银行这种经营行为的调整需要获得理论的支撑,于是产生了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最初由美国金融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贷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自动清偿的贷款,任何商品的市场价格都可能会有变动,而商品一旦滞销,贷款就难以收回。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这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有密切联系,故银行应关注借款人的未来收益。如果未来收益没有保证,即使是运用短期商业性贷款和可转让的证券也会造成经营风险。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完全可以进行收益更高的长期贷款和投资,只要使资金回流呈现出可控制的规律性,同样可以保障银行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为银行拓展盈利性的新业务提供了空间和理论依据,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巩固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这一理论引入了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商业银行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突破了传统的资产管理理论依据资产的期限和可转换性来决定资金运用的思维方式,丰富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一理论的前提即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经济参数,这需要银行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及整个产业的发展前途,对借款人的职业、社会背景及家庭收支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认识,由此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其预期收益。如果借款人实际未来收入与银行的主观测量之间出现偏差,就会使银行的经营面临极大风险。于是西方国家就出现了专门为银行等投资机构服务,进行大型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中介机构和财务咨询业务。 综上所述,三个阶段的资产管理理论都强调银行资产经营管理,以保障流动性为首要目标,这一管理思想在从商业银行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百多年的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326.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109-11
2 对冲基金真实经历分享大全精选--乔尔·格林布拉特——神奇公式409-12
3 经典句子,是人生路上的指引09-12
4 价格由市场决定,成本由复杂度决定09-02
5 关于人生的经典俗语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