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系统性地收集全球资讯,发掘关键议题及新生事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食品及农产品企业肯定会非常关注诸如转基因、防腐剂、食品标识等相关议题。系统性地梳理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新的热点、新的趋势。自1990年以来,有关转基因的相关报道比之前增加了38倍,有关防腐剂的增加了8倍,有关食品标识的增加了13倍。在美国市场,大众对转基因关注度的提升,就会引发转基因产品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对此,企业并非只能坐以待毙,完全可以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积极应对这种趋势。不仅可以被动防守,也可以主动出击。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改变。要关注时事,追踪热点,因为有时强大的社会舆论能引发政府政策的变革。比如2012年,药物临床试验在印度就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议题。当时出现了几例临床试验致死的事件。虽然有些案例的致死原因与临床试验并无直接的关系,但社会舆论却把矛头指向了医生与医药公司,指责医生受贿,指控国际医药公司把印度当成了活人实验室。强大的舆论压力以及激烈的政治斗争,最终导致印度政府于2013年推出了严厉的新规,要求试验机构对试验过程中的所有事故负责,无论致伤及致死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面对这样的事态发展,除了顺应民意,已经别无选择。
在美国,法律的制定不仅耗时长,而且过程复杂。如果能够对政府机构及各种委员会的关注议题有所了解,那么你就能对未来的政治风向有所把握。此外,你还可以通过投资银行及战略研究专家的分析报告,从资本市场及战略发展的角度,更好地认知新的业务模式。无论这些新动向与你所在的行业是否直接相关,这样的思维方式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如饥似渴广泛阅读 当你阅读报纸杂志及相关书籍时,要有意识地关注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面对海量信息,我通常会从《金融时报》最后一页上的Lex专栏开始。该专栏不仅事实翔实,而且见解犀利。我已经坚持阅读了三十多年,从中受益良多。我的关注点在于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有什么可能会在未来形成趋势。有时一连好几天甚至好几周,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这也无妨。只要发现新动向,我就会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对相关各方会产生什么影响?哪些人会被动防守,哪些人会主动出击,他们为什么会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会不会引发颠覆性的市场巨变?如果坚持阅读,勤于思考,你就能极大地提高自己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洞察力。此外,《经济学人》杂志每隔几周也会刊登一些深度分析报道,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议题都会有所涉及。 如何捕捉外部的预警信号,及早发现市场巨变呢?最近汽车行业就有这样的案例。2012年,美国汽车行业已经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渐渐恢复了生机。整体经济的复苏、消费者信心的回升,再加上低利率以及更换旧车的刚性需求,美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年销量增长超过10%的喜人景象。行业中的所有人,包括董事会、投资人、供货商以及经销商,都知道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仍是日本汽车公司,因此都在积极关注日方的动向。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后,宣布了重振日本经济的大政方针。在过去15年中,日本经济一直停滞不前,通货紧缩长期延续,国民信心跌至谷底。安倍振兴经济的政策方向可谓是众望所归。美国汽车业者认为,安倍也许能有所作为,因此非常关注他下一步的具体举措。想要重振经济就要发展出口,因此不难猜到,日本政府会考虑让日元大幅贬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政治方面,很多竞选承诺最后都成了空头支票。这次会动真格的吗?2013年2月,安倍任命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上任两个月后,黑田东彦就推出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允许日元汇率调整,更好地促进出口。五个月后,日元汇率已从1美元兑78日元降至1美元兑102日元。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此后日元汇率就维持在了1美元兑100日元附近。 从安倍胜选到日元汇率发生实质性变化,历时8个月。在此期间,美国汽车企业的领导者完全可以分析各种可能性,制定应对之策。未来的竞争肯定会更为激烈,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从一开始,日元会贬值的信号就很明显,问题只是究竟会贬到什么水平;贬值后会产生什么影响,比如对市场份额及产品售价会造成哪些冲击等。美国汽车企业该怎么办,在资源配置及新产品设计方面,应该推出哪些新举措?对于即将发生的市场变化,他们应当通盘考虑,全面审视其业务模式,从产品组合到定价及其他各个方面都不应忽视。此外,供应商应当知晓更多情况,比如日本汽车公司是否正在大力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新车型?是否正在扩大生产规模,为日元贬值后的市场份额增长做准备?可想可做的事情很多,美国汽车企业却是去华盛顿请愿,要求美国政府向日方施加压力,企图阻止日本政府操纵汇率。显然,美国政府对此未予理睬。在这个案例中,引发市场变化的外部因素是地缘政治。由此可以看出,不懈练习,提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洞察力,至少能为你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将为你介绍,印度塔塔通信公司打造组织对外部环境洞察力的三个方法。 [1]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栏目始于1930年,其团队分布在纽约、伦敦、香港和东京四地。 如何打造组织洞察力 电信行业技术发展变化极快,业务模式演变迅速。如果企业能对外部环境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将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塔塔通信公司的总经理兼CEO温诺德•库马(Vinod Kumar)对此坚信不疑。他说:“在我们这个行业,整个供应链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不同环节上的利润水平也会产生相应的波动。在行业变化的大潮中,我们必须确保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公司上下都必须有大局观,因此他决意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组织的洞察力。 塔塔通信公司下属于塔塔集团,该集团年销售规模已高达1000亿美元。塔塔通信年销售收入约为3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语音、数据、计算及下一代服务等电信解决方案。该公司的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拥有全球20%的互联网路由器,面积高达10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处理着全球35%的电话漫游服务。该公司服务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固话及移动运营商,另一类是大型跨国企业,比如摩根大通、辉瑞制药、美国安泰保险等,因为它们需要将遍及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除了电信行业本身的变化与发展,客户层面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也会对公司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公司每年都会严谨细致地制定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但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变化面前,似乎显得意义不大。 尽管市场变化莫测,库马还是决定放眼长远,从十年之后的市场发展远景出发,确定企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再倒推能够取得“跨越式成长”的发展路径。他要求高管团队放下眼前的束缚,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结果大家共同勾画出的未来,远远超出了现有的规划。光有梦想是不行的。库马必须发动整个组织的力量,才能找到实现梦想的发展机会。 对于塔塔通信来说,市场需求无疑是非常旺盛的,但挑战也无处不在。库马解释道:“我们在很多细分市场,面临着价格下行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兼顾必要的利润水平,就必须放眼长远,勇于发现成长机会及上升空间,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客户自身也面临着很多市场变化,要想服务好客户,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现实处境。“未来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后台服务,还要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变化带来的机会,为客户提供创新服务,比如教育、媒体及娱乐等,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 库马还认为,主动拓展视野,积极借助其他行业的经验,有助于企业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即便貌似与电信行业相距甚远,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比如,我们就可以向制药行业学习如何管理供应链。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几次下来都没有特别的收获,但只要有一两次有启发,能带来思路上的突破,所花的时间就非常值得。其实在学习交流时,极少会出现一无所获的情况。如果我们可以把各种机会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假以时日,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全新的细分市场,乃至全新的市场机会。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虽然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 像很多企业一样,塔塔通信的管理层也会身陷繁重的日常工作,为实现业绩目标、提高经营效率而埋头苦干。面对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必须像库马一样以宗教般的热忱,对各自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时刻保持警觉。为了帮助大家拓展视野,创建渴求新知的企业文化,库马采取了三个办法:亲自率领高管团队参加知名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自愿组建名为“月球漫步”的探索团队;举办旨在拓宽思路、激发创意的内部培训。 2013年11月初,库马带领公司50多位高管飞往美国旧金山。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该大学创立于2009年,旨在帮助企业领导人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驾驭技术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两位创办人分别是公益创业家及X大奖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ondis)、未来学家及创业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奇点大学的核心理念是“突破性思维”,因此其研究课题的目标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比如开发每针成本只有一美分的疟疾疫苗,解决事关十亿人生活的重大问题等。由于坚信不同技术的跨界融合能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震撼结果,奇点大学的教授们也都是来自不同领越的技术专家,比如脑神经科学、纳米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 正是因为对技术融合有着同样的理念,库马相信在奇点大学为期一周的定制培训,能够帮助公司高管们突破日常工作的束缚,真正解放思想。这次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全球各地及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其中包括税务、人力资源、产品生产和销售及营销等。 那是一次高强度的“浸润式”培训,内容很丰富,大家往来穿梭于不同的地点;形式也很多样,既有讲座,也有讨论及工作坊。来自全球各地的思想领袖及技术专家,会花三四个小时介绍各自擅长的热门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下一代互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工业制造及制药领域的3D打印技术等。曾在联邦调查局(FBI)工作过的安全专家给大家介绍了数字安全技术以及下一代武器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家还就一些涉及道德及价值观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如果外国人可以在当地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枪支,这将意味着什么?”这种问题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家的脑力激荡。 慢慢地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思路越来越开阔,而且开始能够在不同趋势之间看到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相同的程度。 此前,为了给奇点大学之旅做点预热准备,库马邀请了一些外部专家来到公司,与高管们沟通交流。大家的反应不尽相同。库马说:“临行前,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能够理解此举的苦心,并对此充满了好奇,他们心想:‘也许我真的能从中受益。’还有三分之一会想:‘好吧,出于对你的信任,我愿意带着开放的心态,跟你去试试。’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认为:‘哎呀,还有很多正经事等着我做呢,比如要完成本季度的业绩目标,要将现有流程效率提高5%,要为手头的项目寻找必要的资金支持等。’他们是有抵触情绪的。” 面对大家不同的反应,库马并没有太过强求。“我不想强迫大家,非要当时就说服他们相信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们来参加就好了。虽然离开奇点大学的时候,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心存疑虑,认为这次培训似乎与公司业务没什么相关性,但所有人都表示不虚此行,因为他们打开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培训的效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比如有人就说,鉴于技术进步如此迅速,世界变化如此迅猛,他们回去得与孩子好好谈谈,想想这对孩子的教育及其未来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奇点大学之行结束后,为了持续激发高管团队的好奇心,库马又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其起缘还与公司过去几年常用的工作方式有关,即组建跨部门、跨职能小组,在120天内解决专项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行之有效,而且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库马想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拓展视野、解放思想。于是,库马选择了一些热点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医疗及生物科技、3D打印以及替代能源等,并就每个领域指派了一位项目负责人。之后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由10~20位中高层经理组成了项目小组。其任务简单明确,就是开放式的学习。至于怎么学,则完全由项目小组决定,上课、网上自学、与学术机构及其他公司交流,都可以。库马解释说,现阶段的目的纯粹就是探索,“并不强求大家马上就想清楚,这些技术发展对公司业务意味着什么。只要学习就好。有什么新进展?有什么新趋势?有哪些新玩家?120天后,项目小组会向公司前200的管理团队展示其学习成果。形式不限,写报告或做视频都可以。” 起初,库马将此举措称为“遥望未来”,后来很快改成了“月球漫步”,因为“我告诉大家这是纯粹的探索,我们将在未知领域中行走,希望过程中能够有所斩获。”大家对“月球漫步”项目的热情慢慢开始日渐高涨,公司中层对此尤为欢迎,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有鉴于此,公司高层决定大家可以每周花两个小时左右,用于学习新知。当第一批“月球漫步”项目推出一个多月之后,库马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推出了第二批。“在我看来,此举旨在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引导大家拓展思路,放眼全局,不再只顾埋头拉车,只想着通信行业及当前的竞争对手。我相信长此以往,公司的业务发展一定会从中受益。” 库马的第三项举措是在2013年举办了相对比较正式的内部培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由公司高管担任培训老师。库马也亲自上阵,讲授创新、创造性思维及关注外部环境等软实力模块。其中的一项练习,就是请大家参考其他行业的业务模式或通行做法,思考如何加以借鉴,用于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很多时候,这样的讨论未必会得出什么立竿见影的结论,但讨论的过程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思路,这就足够了,因为培训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创意,突破线性思维。” 不管用什么方法打造组织洞察力,你都要记住,拓展思路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利用变化,制定应对之策,实现变中求胜。之后的三章将为你介绍企业如何制定赢在未来的发展策略。 [1] 奇点大学是于2009年,由谷歌出资100多万美元赞助、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提供办学场地,以及若干科技界专家联合建立的一所新型大学,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2] 彼得•戴曼迪斯是奇点大学的执行主席,全球商业太空探索的领军人,共创立了十几家商业太空探索公司,已将8位顾客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3] 雷•库兹韦尔是奇点大学的校长,谷歌公司工程总监,未来学家。曾获美国国家技术奖、Lemelson-MIT发明奖等众多奖项,并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创立了“库兹韦尔定律”,指出“技术力量正以指数规律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借助外力系统覆盖: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96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销售发挥领导作用09-12
2 分析顾客投诉的原因09-18
3 硬新闻下的柔情09-12
4 知识和行为09-12
5 KM工作者和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