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就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简言之,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外在形式,是组织各要素的一种特定安排,及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组织结构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着“框架”的作用,有了它,系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正常流通,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组织结构的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理。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
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是依据组织目标的需要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按照专业化原则,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内部人员分组归类,正式规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地协调和控制整个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组织功能,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和满足个人需要。
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理如下: 一是分工与协作原理。分工与协作是一件事的两个侧面。分工是为了明确责任,达到协作的目的;协作是为了使各部门工作互相配合,取得效果,完成任务。合理的分工协作,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管理幅度原理。一个管理者限于体力、精力、时间和知识,不可能同时直接地、个别地领导组织内众多成员的活动,并使之互相配合。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否则就难免陷入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 三是统一指挥原理。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使各部门、各单位在统一指挥下彼此协调,密切配合。政出多门,必然导致混乱,涣散人心。 四是平衡原理。为了维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不被淘汰,必须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使组织富有生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组织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保持平衡。 五是效率原理。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是衡量组织好坏的重要尺度,除短期的临时组织之外,一切组织均须继续存在。因此,生存是对组织的绝对性考验。组织是否能生存,看其是否有成效,而成效取决于组织是否有效率。 六是优化组合原则。一个组织,资源再雄厚,若人员组合不合理,势必陷入相互掣肘的困境。因此,在组织结构设计或调整时,要坚持撤下多余人员。优化组合不仅指职工的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要因事设人,不能因人设事、设岗。 组织结构形式 一般而言,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线型组织结构 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直线管理制,简称直线制。它是上下级成直线、等级的权责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各级均有主管,上级主管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下级有直接指挥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都按等级进行,不能越级。这种组织结构的指挥与管理职能基本上由组织最高管理者自己执行,具有结构简单、职权明确、行动灵活、指挥统一、便于监督、组织结构较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其缺点在于缺乏合理分工,要求管理人员要熟悉所管辖范围内的全部业务;容易因管理层次多,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上级命令下达走样和下级上传信息失真,造成决策失误;主管人员没有参谋人员作助手,一切由个人决定,容易发生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以及职工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受压抑等。这种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规模小、生产过程简单的企业,在资本主义初期比较流行。而在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中,由于管理任务繁重而复杂,这种结构就不适合了。 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职能管理制,简称职能制。这是在直线型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为各级领导人设立职能机构或人员,他们既协助领导人工作,又有权在各自职能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部门。这种形式适合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复杂的企业。其优点是能照顾专业分工,各行其责,既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又减轻领导人的工作负担,便于领导人集中精力作决策。它克服了直线型组织结构的某些弊病,但这种组织结构容易形成多元领导,妨碍生产行政系统的统一指挥,不利于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基层单位有时会无所适从。因此,现在很少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直线职能制、直线参谋制。它是组织中各级领导人进行直接指挥与各级职能(参谋)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这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吸收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组织结构,是当前采用最广泛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建立,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必然越要求实行集中领导,建立以管理者负责制为中心的具有高度权威的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系统。它的特点是按生产工艺的特点、产品对象或区域分布来划分车间、工段、班组,建立行政领导系统。各生产单位的行政领导统一管理本单位的生产工作,直接向上级负责。各单位根据需要与可能,设立职能机构或人员,作为管理方面的参谋,他们只对下级机构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进行指导,而没有决策权,也不能直接指挥命令。这种机构比较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特点,也保证了统一的指挥和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又称层峰管理,即是一个宝塔形,顶端小,底部大,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缺点在于层次多,机构臃肿。宝塔式层峰结构规定,决策是最高领导层的事,工人只是按其确定的具体任务进行作业,因此较难调动和发挥下级或工人的积极性。我国企业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在社会主义企业内部,虽然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工,但工人具有双重地位。工人一方面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在企业管理者领导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又作为企业的主人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人参与决策与管理,能激励工人的积极性,并保证决策的执行。 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又称分权结构,或部门化结构。它是在总公司的领导下,根据产品、地域划分各个事业部门,而每一事业部门分别有其独自的产品和市场、独自的利益,成为利益责任中心,进而实行分权化管理的一种结构。其结构如图10-4所示。 事业部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分权给事业部,有利于统一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利于公司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事务,致力于企业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将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有利于事业部内部在供、产、销之间的平衡协调;有利于事业部领导人员得到训练和考验,成为全面人才。 事业部制结构的主要缺点是:事业部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不利于事业部之间的人员、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交流;公司和事业部都设置职能机构,易产生机构重叠,管理费用增高。 事业部制结构是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发展的产物,一般适用于经营多样化、规模大、产品品种多、各种产品之间工艺差别较大、市场变化较快、要求适应性强的企业。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34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生活中最美的风景画卷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人性温暖的阳光浴09-12
3 子女不是“报恩”来的,便是“报仇”来的09-13
4 正能量语录大全,唤醒内心力量09-12
5 改变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