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处于聚光灯下的病理模型,给了我们最后一个可以用来解释“消极”的无上权力的理由。病理模型是心理学的唯一参考。病理模型宣称它独自便可以解释人类的本性,甚至有人说它还能够创造人性。正是病理时代造就的这种语言加深了人类视线里的灰暗。
在病理用语中,当事人变成了一个“病例”。此外,我们还有一些"极好的病例"的说法:一个广泛性焦虑症病例、一个兼带其他病症的毒品依赖病例、一个疑难病例或者一个麻烦的病例。所有这些病例对临床心理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也促进了他在事业上的更上一层楼。当其中某些复杂的病例使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病例转给另外一些更资深的同事。yipindushu.com
为了专家们在研究病例时的交流方便, “标签”可以起到定义疾病性质的作用。这样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病人。但是,也有危险,那就是我们会忽略这么一个事实,即理论无法完全定义一个人的现实情况。例如,皮埃尔不仅仅只是一个情感依赖症患者,而琼安也不只是一个双极症(躁郁症)患者;前者还是一位杰出的律师,一名慷慨的父亲和一个细心的丈夫,后者则还是一个画家,从她的画里可以看出她对艺术有着超凡的敏感性。
这类编码似的语言是具有诊断权的精神病专科医生的专利,对此病人只能接受。某个孩子成了一个有“多动症”的小学生,某人对其人性的阴暗面女朋友有情感依赖症,或者当某人饱受“狂躁强迫”之苦后便处于双极症的抑郁阶段。换句话说,病人最终把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当成了一个确凿的事实。然而,如果说有些病人能够利用这个身份去得到相应的治疗,大部分病人却很不幸地在他们的新身份面前手足无措,而这个赋予了他们新身份的领域——我认为应该被称作邪恶的领域——就是病理学领域。
神经系统科学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也就是不停地去想这些问题,以及经常与人说这些问题,会过分强化神经元系统,而神经元系统则会因为这个重复和刺激的过程而相应地制造一些病理症状。这种持久的注意力最终变成一种强迫观念,而这种观念又继而成了现实。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跟肌肉锻炼类比:越是练习举重,我们的肌肉便会变得越发达。同理,我们越是提醒自己有病,那么我们便会病得越厉害。
【精神疾病是一门“好生意”】
心理学的病理模型造就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的出版。该手册可谓是精神疾病的圣经,其用处之大可谓令人惊惧,因为它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用肉眼就能看出来的正在迅速壮大的世界里。该手册初版于1952年,当时收录了60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而到了2000年修订的第四版时,已经有410种精神疾病了。看来人类是非常悲剧化地病得越来越严重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是心理治疗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借用该工具书,治疗师便能了解病人的过去,并掌握相关词汇,以便和同僚讨论病人的症状。
然而,该手册自问世以来便备受争议,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关于同性恋的争议。同性恋最初被视作"一种病"而名列该手册,后因为众同性恋组织三年的游行反抗,于1973年由美国心理学会投票通过予以删除。如今,同性恋的“非疾病性质”观点已经在精神病学领域被广泛接受。
何来的这种"发明"疾病的需要呢?激进的人大概会说是为了将与疾病相对应的药品合法商业化。在这个各种药品和治疗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确实有不少产品得不到生存保障。实证有效治疗( EmpiricallyValidated Treatments,简称为EVT)的出现就很好地证明了确实有很多人相信利用医药手段诈骗牟利现象的存在。
EVT指的是医疗保险公司承认的治疗。这个名字意味着该治疗方法胜过一些安慰性治疗,也就是说错误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病人在使用某种治疗以后,比不治疗或者比用别的疗法治疗有更好的疗效,那么这种治疗就被证明是有效的。然而,有时候证明某个治疗方法的确是实证有效的,要求仅为两项研究。两项研究就可以让人相信这个疗法的可靠性了,这是不是少了点儿?确实,仅仅两个例子就说明某个治疗有效有些轻率,可杂乱无章的医疗界偏偏就喜欢这样。但这还不是问题所在,应该说,不是唯一的问题。
那些用该研究方法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是很时髦的。《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的作者,三位美国心理学家米勒、邓肯以及哈布尔(Scott Miller, Barry Duncan和Mark Hubble)坚信,目前80%的实证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这个心理学流派。而认知方法也确实可能是有效的。只是,不管正确与否,其他的方法却人性的阴暗面很少被研究。无论如何,还有一点我们也不应该疏忽: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研究者都是用什么方法去证明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的,那么其中的有效性区别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大部分证实认知行为治疗有效论的研究者自己就是该治疗方法的使用者。
让我们强调一下下面这件事:当其他心理学派(比方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的学者以同样目的去研究他们的学派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虽然正是某个学派的拥护者们在尝试证实该学派的真实可行性,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所在。当然,这样的精神还是可嘉的。心理治疗学的问题在于,各个学派某些刻板的观点尽管在理论上正确,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能真正地帮助病人。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病理模型及其“病例”】: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2016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让基层员工得实惠,让高层员工有理想09-12
2 组织文化的变动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停不住!09-02
4 睡前女生经典俗语短语09-12
5 KM就像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