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充分信任部属,能够放手让大家发挥潜力。也就是把众人的成就看成自己的成就,真正表现出“成功不必在我”的伟大胸襟,令人敬佩。新野失守,在逃亡途中,部将糜芳受伤,向刘备报告“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完全不相信。张飞在旁煽动,刘备还是坚定地说“子龙必不弃我也”。
他这种态度,其实对他最为有利。如果赵云真的弃他而去,大家听了刘备的话,一定对赵云更不谅解:主公那么信任他,居然如此不讲道义。若是赵云并无反叛的企将来知道刘备十分信任他,势必更竭尽全力。无论如何,大家对刘备的好感,都会因而增加。假定刘备一听到报告,便怒斥赵云为不义之徒,甚至说出老早料定有这么一天的话来,刘备的仁义便成为虚名。不久赵云回来,发现刘备的假仁假义,恐怕真的有一天会弃他而去。可见上司对下属的信任非常重要。
赵云当然不可能投靠曹操,他和诸葛亮一样慎择明主,自然知所进退。他费尽苦心,冒着性命的危险,好不容易把甘夫人从沙场中救了出来,回头还救糜竺一命,夺取两匹马,请甘夫人上马,送她回长坂坡。张飞听说赵云投奔曹操而去,十分愤怒,看见赵云,大声责问他:“为何反我哥哥?”赵云说正在寻觅主母和小主人,便折回去继续寻找。糜夫人身受重伤,为了不拖累赵云,把阿斗放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赵云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将阿斗抱在怀中,杀退众军将,突破重围。曹操正在景山顶上观战,看见赵云如此神勇,惊为虎将。下令务必生擒,不许放冷箭,想不到因而救了赵云和阿斗。从此常山赵子龙声名大噪。
刘备与众人在树下,赵云怀抱阿斗,下得马来,双手把阿斗捧给刘备。这时候刘备的反应是普天下想得人心的首领都应该用心学习的。他双手长得比常人要长,据说双手下垂,长可过膝。所以把阿斗接过来,顺手放下去,就好像掷在地上一样,不面对赵云,却对这个不会听话的孩子大声地说:“为了你这个孩子,害我差一点折损一员大将。”相信赵云听了,心里一定牢牢记住:“下一次阿斗有难,务必尽心尽力救他。”虽然嘴巴上讲“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心里却坚定地告诉自己:这样的领导者,为他战死也值得。其他同人,也都敬佩刘备的人品,坚决地服从他的领导。 领导力箴言 对于赵云,如果刘备不以关怀为导向,改为工作导向,接过阿斗,第一句话便是“快拿小鬼惊风散”,认为救阿斗的命要紧,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说。相信赵云失望之余,也会暗自决定:以后阿斗的事情,交由小鬼惊风散去处理,我保命要紧,不再如此冒险了。其他同人,也会觉得心灰意冷:这样的领导,用不着为他拼命,太没有人情味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种地方最为明显。中华民族的关怀导向,远比西方文化所重视的工作导向,要有情有义得多,更合乎人性化的管理。 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得人心。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昌,都是至理名言。身为领导者,能够包容多少人,就可以带出多少人的团队,而且彼此如一家人一样,合作默契,这是成功的开始。 那具体什么叫作“心”呢?这里的心不是指你身上跳动的器官,那是心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用心的人,我们的心在哪里? 古人常说,颠倒心。颠倒就叫心,什么意思?当你想事情的时候,你想完好的一面后又想了坏的一面,这就是颠倒,你的“心”就体现出来了。只想好的一面,那是一厢情愿,是不用心。同时又想坏的一面,这就是用心的表现。 公司能不能经营得好,要看员工有没有齐心协力,是不是一条心。把员工变成家人,让所有员工都把公司当成第二个家,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为天底下只有一家人才是一条心。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水平上或许更胜一筹,但是在“心”上,他永远比不过家人,只有家人才会全心投入,当然这里不排除有一些别有居心的“家人”。 张松投刘备:领导者的品德修养最重要 益州牧刘璋,曾杀汉宁太守张鲁的母亲及弟弟。曹操南下受阻,打算改取汉中。张鲁与弟张衡,商议趁机攻占益州。消息传来,刘璋大为恐慌。他的别驾从事张松认为刘备是曹操的真正敌人,不如把他请来,让他去攻打张鲁。汉中一破,益州的力量增强,就不必害怕曹操。刘璋大喜,派张松为代表,欢迎刘备入蜀。张松收拾金珠锦绮,先赴许都一探虚实。 张松来到许都,求见曹操。不料曹操自破马超以后,十分得意。每日除饮宴外,无事少出。张松等了三天,还要贿赂左右近侍,这才得见。曹操开口便问他为什么这几年都未见进贡。张松回说路途艰难,又有贼寇。曹操拂袖而起,转入后堂。主簿杨修和张松舌辩半天,你来我往,更加增强张松的信心,必须舍曹操而请刘备。 刘备因曹操南下而获得荆州,现在又将因曹操而得到进入四川的机会。曹操最害怕刘备开拓势力,却阴错阳差给了刘备很大的助益。岂不是恩生于害,而害生于恩?曹操若是知道这样的后果,会不会改变主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世间的事原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牵这一发,由人决定,全身要怎么动,则由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到底是天从人愿,还是事与愿违?就要看这个主要人物的品德修养。张松可以投刘备,也可以投曹操,他所想的,不过是立下一桩功劳。最后舍曹操而就刘备,则是这两人的品德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领导力箴言 “修己”的意思,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方向,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领导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接受,阳奉阴违。领导不如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自己,更为快速有效。 用高压的政策,要求员工改变,并不符合安人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员工会以不合理为由,加以抗拒。 领导先修己,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自然更加合理。人人自求合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外国有很多科学的管理理论,但是没有一个理论提到修己安人,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原则。因为领导自己不能修身养性,就领导不好任何人。中国人的眼睛喜欢往上看,领导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中国人的眼睛。如果领导的所作所为没有人在意,就表示领导的职位较低。当领导的职位越来越高以后,领导讲的话,会有人帮他散播出去;他做的动作,会有人添油加醋地模仿。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不是要求领导的技术领先,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说样样做表率,那也是错误的。以身作则专指德行方面,比如,讲信用,处理事情谨慎,对人诚恳,等等。 领导要让员工觉得,面对这样的领导,他们不忍心骗,这样领导就成功了。领导越不信任员工,员工就越有可能做对不起领导的事,有句话叫作“管得越严出纰漏越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既然怕我骗你,那我就骗你好了,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 有个企业老板跟我说过,他经营了十几年,没有一个员工跳槽,因为他根本就没管过员工,而是做到让员工看到他就觉得不好意思欺骗他,所以他的员工都兢兢业业。这就是成功的领导。 中国人都是很有良心的,如果领导的德行不够,员工就会认为:像他这样的领导,我对他讲良心干什么?下面这件事是我在一个企业亲眼所见的:有一个工人看到自来水龙头没关严,他本来想过去把水龙头拧紧,但是转念一想,却把水龙头开得更大了。他说:“我本来想关上水龙头,但一想到我们老板的所作所为,我就改变主意了。”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修己安人的重要性。中国人只有“安”的时候,才会尽心尽力,各负其责,将自己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当中国人“不安”的时候,就开始动“歪”脑筋了,因为自己要生存。因此,领导的品德修养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刘备摔阿斗:人性化领导魅力大: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323.html
推荐文章
01-03
1 电梯联盟画册广告文案09-12
2 经典句子,传递着温暖的情怀01-19
3 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02-01
4 创业史里的优美句子09-12
5 其他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