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观念中另有一番说法,认为亲子关系决定于两代之间的恩怨。我们常说:子女不是“报恩”来的,便是“报仇”来的。基于不是冤家不聚首的原理,没有恩怨关系,大概不可能成为父母子女一家人。
很多人听到这种说法,都会提高警觉地提出询问:要怎样分辨才能够弄清楚、搞明白子女究竟是“报恩”的还是“报仇”的?这充分显现中国人对这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我们先不考虑这种说法的真假,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科学性的求真并不是最优先的反应。我们比较重视道德性的求善,把真假暂时摆在一边,存而不论,却把如何分辨“报恩”“报仇”,以求趋吉避凶当作首善的选择。反正有没有这回事,谁也说不清楚,现代科学也难以证明,不如姑妄信之,用孔子“祭神如神在”的精神,通过“善”来求“真”。而不是用西方人的方式,把“善”的观念放在“真”的基础上面来衡量。
怎么分辨子女的来意是“报恩”或“报仇”?答案又是十分中国式、千篇一律的:很难讲。不是含糊不清,也不是怕负责任,而是千真万确的,很不容易说明白、讲清楚。因为初生的子女有口难言,张开嘴巴只会啼哭,不能够说话。那时候子女十分天真,一定会说实在话。所以上天为了保护他,使他有话说不出来,以免一开口就说是“报仇”来的,很快就被扼杀了。就算开口表明是“报恩”来的,大家也未必相信,倒不如不说为宜。何况长大以后,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很可能改变主意。原先要来“报恩”的,变成非“报仇”不可;本来是要“报仇”的,却转念成为“报恩”的孝子孝女。我们的建议是,不必费心去探究子女是“报恩”或“报仇”来的,因为花再多时间,费再大心力,也无从看起,更难以判断,不如不去管它,好好教养便是。
小燕自幼表现得十分乖巧可爱,深得父母的疼爱。大家总以为她一定是“报恩”来的,完全没有“报仇”的企不料初中毕业前夕,小燕高高兴兴去参加毕业旅行。一路上每天晚上打电话回家,和父母聊得很开心,却在返程途中,出了大车祸,当场死于非命。大家这才明白,小燕原来是“报仇”来的。先取得父母的疼爱,再用车祸来重创父母的心。从此以后,家人不再欢乐,岂不是大仇已报?用“报恩”的方式来报仇,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却收到非常大的效果。是不是如此?又有什么人可以判定?事实上这种案例不少,令人提心吊胆。 相反的,阿雄从小顽皮捣蛋,经常惹父母生气。不喜欢读书,整天找机会逃学,到外面游荡。无论如何,都令人怀疑他是“报仇”来的,丝毫没有“报恩”的迹象。好不容易初中毕业,便不再升学,跑去一家工厂当作业员。由于对工作很有兴趣,技术越来越好,对待同仁也十分关怀,被晋升为领班。后来父母年老退休,又生病住院,阿雄全力照顾,孝心令人至为感动。大家都说他是“报恩”来的,而且说幸好没有继续求学,像隔壁朱家的儿子,留学国外,一直不愿意回来,弄得年老双亲无人照料。 用“报仇”的方式来达成“报恩”的心愿,也是常见的事实。人的一生,几乎是变化难测,我们凭什么论断子女是干什么来的?不如不去管它,用心加以教养。说不定“报恩”的依然“报恩”,而原本要“报仇”的也改变心意,报起恩来,岂不是人间的美事?教养的目的,不就在于此? 人性是善是恶,并没有定论。既然可善可恶,证明教养子女的目的,即在塑造子女,使其变成有用的人。不一定要报答父母的恩惠,却一定要有益于社会人群。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医院精神科有一位名为萨提尔(Virginia M.Satir)的女教授开设了“家庭动力学”课程。她指出家庭所产生的麻烦,通常来自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自我价值,也就是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每一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只是有正向和负向,并不相同。 第二,沟通,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每一个人都有沟通,问题是如何沟通和沟通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家庭系统,也就是家人之间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是僵硬、非人性的,不能协调的,而且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弹性的、合乎人性要求的、合适的,而且是依情境改变的?不同的行为规则,构成不一样的家庭系统。 第四,社会联系,也就是家人与外界的联系情况。到底是惧怕的、讨好的和责备的,还是开放的、充满希望的? 一般而言,我们不大会想象:我们的家庭像什么?除非家中已经发生严重的问题,譬如离婚、儿子变成流氓、破产等家庭危机。我们也很少会想,我们家人彼此信任、相亲相爱吗?因为我们大多认定,一家人就是一家人,还有什么好怀疑的。我们更不会去想,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觉得有趣吗?感到兴奋吗?我们大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奈地过着日子。 萨提尔教授却希望我们从家庭气氛中闻出一些味道。有些家人相处,气氛冷淡而不自在,每个人面无表情,面目可憎。虽然彼此仍然在一起,双方却保持距离,不愿意靠近。生活中不但没有兴趣,而且充满厌倦和无奈感。有些家庭充满压力,让人觉得头晕目眩,似乎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她认为“利用身体来说话”一直是人类对外界自然的反应。在一个烦恼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人,脸部的表情往往是僵硬的、冷淡的或者可怜兮兮的,眼光下斜,声音不明朗,耳朵经常有听却没有听到。父母忙于指示子女“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却从来不去体会孩子的真实心境。孩子在这种气氛中成长,学会了沉默,不敢问:“我是谁?”果真是“无冤不成夫妻,无仇不成父子”!生命如此可贵,家庭生活却百般无奈。在这种无望也无助的气氛中,往往有人并不灰心,当然也不死心,唠叨不停、喋喋不休,努力地想要挽回家庭的亲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是日复一日,并没有什么改变的征兆,似乎已经难以挽回。 什么样的家庭气氛才是滋润可爱的呢?整个家庭充满真诚、活力及爱心。每个人说话时,都有人聆听;别人说话时,自己也会注意听。大家都有做错的权利,因为没有人怀疑他是故意的。勇于尝试,不必害怕做错,反而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这种家庭的每一个人,声音优美清晰,身体骨架柔顺,脸部表情自然轻松,眼光柔和正视,显得和乐而安详。 遇到孩子不知道父母多么忙碌,大声嚷着:“妈妈,我的皮鞋在哪里”或者“爸爸,我要喝水”时,烦恼的家庭和滋润的家庭反应完全不同。在麻烦的家庭里,父母会不耐烦地甚至生气地大喊:“你自己不会找吗?”“捣蛋,走开,没有看到爸爸正在忙吗?”完全无视孩子由于能力不足所发出的求助本能。几次下来,孩子就会觉得“我是没有价值的”“别人不会理我”,长大以后,就会形成一种“你若不听我讲话,就是不关心我”的错觉,养成忽略环境因素的态度。 在滋润家庭中,父母会说:“妈妈正忙着烧菜,有什么事,等一下再说,好吗?”“要喝水,我知道了。爸爸把这一行字打好,就来帮你倒。”在这种清楚交代的情况下,子女就会明白父母忙碌,因而感觉到“这个时候是不适合的”,发展出判断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培养出良好的个人价值感。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子女不是“报恩”来的,便是“报仇”来的: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286.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正能量人生导师,让你指明方向09-12
2 一起开始,个人问题可让集体解决09-12
3 CEO面临的大关键决策09-12
4 经典句子,凝聚着智慧的结晶09-12
5 风险与回报的统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