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领导平时最好“内心清清楚楚,嘴巴含含糊糊”。为什么?比如当父母的说“我最喜欢大儿子”,那小儿子就受冷落了。同样道理,领导要照顾所有的员工,最好不要把自己喜欢谁说出来。
西方人的激励方式很好,十个店长,请表现最好的店长上台发言,奖励他,绝对没有错。在中国,请表现最好的店长上台,还颁奖给他,这可能会造成“光荣性的孤立”。其他没获奖的店长私底下拍拍他的肩膀,“总经理说你表现最好,以后都靠你了”,便开始混日子了。这样的结果是老板自己造成的。
当领导的一定要了解,公开场合只能喜欢所有的人,不能让人没面子,私底下才可以对表现好的部属说“我支持你”。
一般来说,紧急或必要时,高阶领导才可以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应尽量给中坚干部足够空间,让他们得以施展身手、发挥潜力。 中坚干部处在高阶和基层中间,是上下沟通的桥梁,最好“内心清清楚楚,嘴巴也清清楚楚”。不过,有时要顾及高阶领导的面子,应该避免唐突,说话要含蓄一点,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内心清清楚楚,嘴巴含含糊糊”。 基层员工“内心含含糊糊”不要紧,但一定要“嘴巴清清楚楚”。我们每次问基层员工“你懂不懂”时,他一定会说自己懂,其实他有可能不太懂,甚至根本不懂。不懂为什么还说懂?基层员工普遍有这样的心态:领导问我,我却说不懂,太丢人了,会不会被开除呢?“死要面子活受罪”,基层员工一般经验不足,不懂的话最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相信那些真心关怀和用心教导自己的领导,才能有效执行他们交办的任务,把工作做好。 我们已经知道,八卦的三个爻,包括天、地、人三才:上面的爻,代表无形的能而为天道;下面的爻,表示有形的质而为地道;中间的爻,兼具无形的能与有形的质而为人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重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天道;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重伦常,可以用来说明人道;墨家思想则来自《连山易》,提倡实利,可以用来说明地道。三家学说各有其重点,正好搭配组织三个阶层的不同需求。 《易经》三才对应高中基层 也就是说,高阶领导应有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修养,重点在“无”;中坚干部要有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风范,重点在“能”;基层员工则应遵墨家的苦行节用,团结合作,重点在“有”。 组织三阶层特性不同。高阶领导代表“天”,高高在上,注意未来的变化,所以要有前瞻力。能否预测未来的动向,及早提出政策,把组织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坚干部代表“人”,注意现在,要懂得应变,所以要有转化力。由于“不可不变而且不可乱变”,中坚干部必须在变与不变中秉持仁义,以求合理地做出调整。 基层员工代表“地”,顺应着天,注意过去,所以要有执行力。未来虽然会发生变化,但过去的经验、工作规范,是基层员工贯彻执行力的最好依据。 现代管理,倡导人性化、合理化、制度化。三才之道,把它们分别搭在高阶、中坚、基层这三个阶层,并巧妙地配以“情、理、法”的精神。 “情”,即“一切凭良心”。我们常以“丧尽天良”来形容做得过分的人,所以高阶领导一定要有良心,给基层员工合理的制度,他们才会遵纪守“法”,依制度行事。而当上下级之间产生矛盾,都觉得自己有理的时候,就需要中坚干部来转化了,以平衡基层员工所愿遵守的“法”,以及高阶领导所愿付出的“情”,达到合“理”。 三阶层的配合,要做到高阶领导重“情”、中坚干部重“理”、基层员工重“法”,势必会牵涉权、责、利。而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目标,高阶领导必须有“权”,中坚干部必须尽“责”,基层员工无权无责,重在获“利”。 三阶层各自扮演合适的角色,各方面才能配合得当,团队协作自然良好。 三阶层发扬儒道墨精神 我们知道,组织三阶层各有不同的特性,但没有高低、好坏、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必须有不一样的行为表现才能恰如其分。中华学术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百家争鸣。其中,除了儒、道两家以外,墨家也非常重要。三阶层合理配套,与其对儒、道、墨家思想的发扬是分不开的)。 三阶层发扬儒道墨精神 高阶领导最好发扬来自《归藏易》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的为主,而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之体系,首重坤柔。《归藏易》以坤卦居首,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不是乾卦而是坤卦。所以道家精神侧重坤,注重守静、尚柔、无为三个要点。 第一,守静。 乾主创发而动,坤主收成而静,老子偏向坤的守静。领导守静,干部才有机会创造和发展。也只有守静的领导,才可能冷眼旁观,对干部加以无形的控制。 第二,尚柔。 乾刚坤柔,因为乾是阳的动力,坤则阴而顺乎乾的阳动力以开化。也就是说,乾刚的目的便是为了坤柔。老子侧重坤,所以尚柔。领导尚柔,不会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干部才敢有所作为,也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干部总是小心翼翼的,什么事也不敢做,什么话也不敢说,那不是变成庸才就是变成奴才。所以,领导尚柔,干部才会得到成长,给组织带来益处。 第三,无为。 乾虽然积极统摄,而勤劳创作对于万物来说,不过是发端的开始;而坤虽然是消极顺应,对万物来说,却能够不断成长。老子侧重坤,所以倡导无为。领导无为,干部才能无不为。当然,无为的要领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 高阶领导依天道而行,按理应该以乾刚为主,在这里我们为什么却说要坤柔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不是。高阶领导当然要依天道,只是这里所说的坤,并不是三才之中的地道,而是坤的德行——虚静。高阶居于天道,乾刚当然重要,但如果能同时掌握坤的德行,以收刚柔并济之功效,就更好了。 高阶领导为什么要懂得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阴为主,教人“放得下”。高阶领导要清楚,不可能每天像过年一样,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很顺,不顺的时候就要看得开、放得下。高阶领导更要清楚,应启发、成全干部积极认真地去做,而不是事必躬亲。 中坚干部最好发扬来自《周易》的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依据居中为吉的原则,倡导中庸之道。所以儒家精神侧重乾,注重仁义、伦常、时中三个要点。 第一,仁义。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有很多善,比方说仁、义、礼、智、信、孝、悌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这些美德都不是最高的原则。最高的美德、最高的善是什么?孔子在《论语》里说“义以为上”,义是最高的,所有的仁、孝、悌等,如果不合义,都不是最好的。而我们这里讲的中庸,就相当于这种仁义的统一,它就是最高的善,是至善标准。 中国人对中并不陌生。中庸之道,说到底就是中道,而中道说到底就是一个“中”字。中坚干部如果要做到“不固而中”,必然合仁合义。 第二,伦常。 儒家所倡导的伦常礼法,譬如尊卑有分、男女有别等,以《周易》的序卦为张本。孔子从宇宙法则出发,引出社会规范。由此可知,中坚干部重在承上启下,伦常是不可忽视的修养。 第三,时中。 时中不是上下之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也不是前后两个时间之间的一个固定时间点。在万物变化流转中,顺应自然法则,合道便是中。中坚干部所处理的事情,大多是依法难行的,必须通过变通来做出合理的调整,便是时中的表现。 中坚干部依人道而行,用儒家的思想来管理。儒家思想以阳为主,教人“拿得起”。身为中坚干部,要积极认真地做,为领导分忧解难,也要做员工的贴心人。 基层员工最好发扬来自《连山易》的墨家思想。墨子倡导实利,主张苦行节用,远学神农,近则本于夏禹。神农为《连山易》,而为夏禹所取法。所以墨家的思想源头即《连山易》。《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借山形的起伏连绵来形容万有现象的消长情态,注重实利、兼爱、尚贤三个要点。 第一,实利。 墨家主张凡是求功利,以有无功利作为标准,来决定为或不为。偏重于物质方面,却并不重视精神方面。基层员工从事实际劳作,当然要讲求功利。 第二,兼爱。 墨子倡导兼爱。基层员工最好能够发挥兼爱的精神,团结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 第三,尚贤。 墨子主张任用贤能的人,要设法增加贤人,更要厚待贤人。贤或不贤,以成绩为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基层员工依地道而行,才能专心投入工作。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三阶层各自定位角色扮演: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1175.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深入分析管理风险09-12
2 经典句子,是智慧的珍贵馈赠09-19
3 捕捉文字精华,那些表达人生无奈的经典短句集09-12
4 和尚的反向指标09-12
5 经典句子,带你领悟世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