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再接再厉,继续引用吴森教授的话:“wonder和concern正是西方和中国文化之差异的根源。西方人对自然wonder,产生了用科学来征服自然。中国人重concern,成为世界上最讲究社会道德的民族。”
西方人对待自然物以wonder为主,所以特别看重人定胜天,要征服自然。中国人自古便感谢天地的覆载大恩,对天地怀抱无限感激和崇敬。我们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机体,对自然物采取欣赏的态度,因而形成艺术的意识。总体来说,我们对自然物的感情,远远超过西方人对自然物的感情。
人和禽兽的差异,说起来不过是大同小异。西方人以wonder为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探讨人禽之辨,求真的结果偏重在大同的部分:认为人是动物的一种,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不大。我们重视concern,通过艺术的心态来看待人禽之辨,求善、求美的结果使我们早在周武王时代就已经体会到“人为万物之灵”。虽然人禽的差异,只有“几希”(少之又少),但是就凭这“几希”,足为万物之灵。《周易》为什么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样把仁和义看成做人的根本大道,便是把这“几希”明确化了。
吴森教授特别指出:孔子学说中的“仁”和柏拉学中的“爱”,可以说是concern和wonder的一个显著而强烈的对比。“仁”是出自人类的本性的关怀心,由于关怀的对象不同而产生差等(不相等)的爱,但是这种差等,不是故意从理论上造成的,而是人性自然流露的现象。而“爱”是以wonder的精神来加以探索。柏拉爱,是不爱任何个人的。站在儒家的立场来说,这简直比墨子的兼爱更要不得。 相信和美国男性有过交往经验的女性朋友都会承认,美国男人对于女性的追求,大多出于wonder的心态。因此要求快速发生性关系,而在发生性关系之后,完成wonder的任务,很快就移情别恋,各自东西了。 吴森教授旅居美国,从事比较哲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指出美国人的基本心态是wonder和action(意为“行为”“动作”)的结合体。他认为wonder可以溯源于古希腊,它支配着整个西方民族的性格,action则是开拓新大陆的精神。这种心态的特征,是爱自由独立,喜探究新奇,富冒险进取。从文化哲学的立场来看,实在是发展科学的原动力。科学家如果不具有这种探究精神,很不容易有所发现或发明。然而,这种精神表现在男女两性的关系上,便为我们东方道德所不容了。他们的探究新奇,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不幸的是,这种精神竟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传播,经由好莱坞的扩散,快速地全球化。 教养子女要把性和感情联结在一起 时至今日,要想恢复从前绝口不谈性事,不向子女说明性方面的事情,不但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我们最好明白,对子女的性教育,并不是顺着子女的wonder,仅就婴孩的出生或生殖方面而施教。实际上单纯就生理现象和历程对孩子实施性教育,有害而无利。做父母的,必须在concern方面,把性和感情联结在一起。当子女问起有关性的问题时,应表现出一种坦然的表情,使用的名词也应力求妥当,以免粗野而难以入耳。当父母将“阴茎”“阴道”说得像“心脏”“胃肠”一样自然的时候,就不会难以启齿或吞吞吐吐,以致引起子女的恐惧或怀疑。如果孩子从外面的同伴那里学会粗野难听的用语,父母也不必紧张不安,只要冷静地告以正当的名词,让子女适当地加以运用,也就纠正过来了。 父母当然不用急于向幼小的子女介绍性器官,但是当子女问起的时候,不必惊慌,也不能责骂,更不能够用“去问爸爸”或“去问妈妈”来把责任推给对方。这种互相推诿的态度,只会使子女产生一种“只有父(母)亲才能告诉我”的偏差观念。当然,我们也认为,子女长到青少年时期,有关性方面的讨论,最好采取父子(父对子)、母女(母对女)的同性讨论。 几乎所有孩童,都喜欢做几种有关性的游戏,这是本能的表现,也是人和禽兽相同的部分。小孩的wonder,如摸弄自己的性器、故意露出性器等,都是正常的行为。父母只需要以身作则,并且逐渐引导子女学习正常的行为模式,使子女明白为什么吃饭要在餐桌上、会客要到客厅而不是卧房、大小便要进入厕所、外出要穿好衣鞋等。同样,使子女学会不能够赤裸身体乱跑以及脱下裤子游玩,让他们明白这些并不是因为罪恶或可耻,而是礼貌和纪律。 把子女的wonder视为当然,不必加以鄙视,同时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人类特有的concern,使子女把本能的性和文明的感情联结起来,从而在不否认人性中含有兽性的基础上,逐渐弘扬人性,确立子女的人禽之辨。父母并非以人性为善,而视兽性为恶,却能够为原来具有的兽性,寻找一条妥善的出路,最终走进人性的光辉。 我们最好明白,子女是上天托付给父母的,并不是父母想要制造就能够造出来的。因此父母没有权力凭借自己的能力爱怎样教养子女就怎样教养子女。我们应该按照天道人理,学习良好合用的教养方式,好好教养子女,才不辜负上天的美意。子女生而为人,更要长大成人,我们把子女教养成人,和禽兽不同,这才合乎天道人理。 父母自己先确立人禽之辨,务求像人而不能产生禽兽的行为,然后把子女教养成人,而不是像对待禽兽一般饲养子女。父母心目中的优秀子女,不一定学业成绩优异、运动技能卓越,却应该是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人,有人的模样,也有人的内涵,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把子女教成不一样的人 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子女教养成人。不但有人的模样,而且具有人的内涵,和大家互动起来,也让大家认为他是真正的人。 但是,每一个孩子实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才不会认错,想来也是上天的一番好意,要不然人人相同,岂非天下大乱!同样一对父母,所生的子女并不相同,兄弟姐妹个个不一样,这种差异性也增加了家庭中的乐趣,这真应该谢天谢地。 书本中所描述的孩子成长的情形,属于一般情况。事实上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情形,和书本中所说的难免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不是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吗?何必害怕子女与众不同呢?因此,这时候父母不但不应该大惊小怪,认为自己的子女是不是有什么差错、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什么问题,反而应该满心欢喜,这说明自己的子女毕竟有些特殊,果然与众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有自己的饮食、睡眠、行动特性,这是十分正常的。父母必须顺其自然,让子女自由自在地成长。千万不要强迫子女,要求他们长得跟书本上所说的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必要的。 但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听其自然。有很多父母在这个地方弄不清楚,以为父母应该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子女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溺爱,迟早会把子女宠坏。而子女长大以后,也不会原谅父母,却会抱怨父母不知管教,害得他们养成很多坏习惯,想改也改不掉,痛苦不堪又后悔莫及。这种顺其自然的放任主义,实际上等于忍心放手让子女自生自灭,以致子女成为社会的祸害。 子女的成长,父母固然不应该加以过分干预,因为子女是父母所生,却不一定要按照父母的理想去成长。想生女儿,却来了个儿子;盼望儿子,偏偏生了个女儿。这种情况即在警示我们:人们没有能力支配孩子的性别,也没有办法规范子女务必依照父母的需求,把自己塑造成让父母喜欢的那种模样。 顺其自然,可以解释为不加以干预,也可以解释为“自然的部分不加以过分干预,不自然的部分应该加以禁止”。父母有责任帮助子女顺应自然,但不能够完全不禁止,致使子女因听其自然而产生很多不合理的行为态度。 旅美心理学家邱连煌教授看到英美社会在教养子女上的偏失现象,喟然长叹:“这种只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爱,便无需对他们实施管教的育儿哲学,实为21世纪社会上的最大祸患!”他提出“爱与限”的主张,认为儿童固然需要父母的温情、同情、亲情,但是,光有爱尚嫌不足,除了爱之外,还要有“限”。教养儿女,要与他们“约法三章”,凡事先定规则,在明确的限度内辅导、教诲,加以督导、勉励,然后才能培养子女堂堂正正的行为态度。如果不加以限制,子女会像脱缰的野马,东奔西窜、横冲直撞,为个人惹来无穷困扰,也为父母平添无限烦忧。 他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母亲跑到心理辅导处“求救”,说她有一个十三岁大的儿子,完全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不服从命令、不接受要求。他夜夜在外闯荡,常常深夜两点还不回家,令人又生气又忧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心理辅导者静静听她倒完“苦水”后,要她把事情的发展始末说来听听。她想了一下说:“我清楚地记得,问题是这样开始的。当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抱他上床午睡,他大声抗议,我没有理睬,想不到他‘噗’的一声,将一口口水吐在我脸上。我当时并没有生气,因为我听某些专家说,碰到母子正面冲突之际,应该平心静气地加以解释,让孩子的情绪有宣泄的机会。所以我告诉他:‘用口水唾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下次不可……’话还没有讲完,又是一口口水喷过来。我一面擦干脸上的口水,一面想重新解释一番。不料还没有开口,‘水枪’第三次直射脸上。这时,我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狼狈地逃出他的房间,背后险些又中了他的第四次‘扫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对母子每逢冲突,她就从未占过上风。事态愈演愈烈,问题愈来愈严重,以致到了今日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位母亲,不过是成千上万受到这种只爱不限的育儿哲学影响的受害者之一。 邱连煌教授指出:当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公之于世的时候,强调有些精神症状是因为过分压抑情感冲动所致。不幸的是,有许多人,包括有些专家在内,对它产生误解,或者响应过分强烈,深以为个人幼时的感情冲动若是受到压抑,长大以后会带来太多的焦虑、忧虑和疑虑。所以孩子若有愤怒时,要马上让他发泄;有怨怼时,要即刻让他申诉;有欲望时,也要立时让他获得满足。依据这样的推理,他们主张以“不禁止”的方法来教养子女。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一味容忍放纵,要么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就是没看见。这种长期和全面“不禁止”的结果就是不良少年满街跑,问题儿童到处都是。实际上,子女应该在父母的关怀、爱护下,逐渐把他人所发生的警戒转变为对自己的警戒,把外在的限制转变成对自己的限制,把客观的约束转变为对自己主观的约束。最后才能够成为有为有守、有道德、有原则、能屈能伸、能自主、能自律的正常人。 孩子的独特性,从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父母从子女刚出生开始就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特性,接受他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性,还有脾气和情绪,顺着他,让他自然成长。孩子爱长成什么样子,就让他长成什么样子。父母应该把子女看作上天的恩赐,欢欢喜喜地接受。只要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父母就会喜欢。老实说,不喜欢又能怎么样?把男的换成女的,将黑皮肤换成白皮肤,做得到吗?人生原本就是不得不,对子女也不例外。 我们最好明白,有什么样的父母,自然生出什么样的子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父母的遗传基因会使每个孩子对后天所处环境的刺激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些个体差异。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个子女都要达到相同的标准,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相比较,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一样。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子女实际上都是世间唯一、独特、不能比较而且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子女,无论其身高、体重、外貌如何,顺其自然就好。 在学业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子女比人家更好。读书当然十分重要,但是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道理,并不在于学业成绩。可惜很多父母常常不明白道理,只知道盲目要求子女用功读书,考出好成绩。有孩子明确表示不愿上学,便是由于受不了来自父母的这种压力。在技能方面,父母实在也使不上力,因为子女的天分各不相同,同样的师资、同样的教材,使用同样的机械设备,学习同样的技术能力,有的人学得很好,有的人就是学不好,根本勉强不来,只求尽力就是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性和兽性大同小异: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095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让整个机构变得积极向上09-12
2 经典句子:文学经典中的温暖语录09-12
3 优秀招聘经理的修炼09-13
4 找到你的人群09-12
5 品味经典句子,畅享文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