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阶段性调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我最常写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你只要调整不过去,就会下来,那就永远再难上去。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如果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人生经常会遇到转折,那时候你就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1.少年时期
他年少时勤读经典,后来考中进士,这是一个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卡。我们到现在还是一试定终身,很多人对此或抱怨或抨击,大家都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这么重视考试,觉得这好像是中国特色,其实全世界都一样。你到日本去看,只要你考取东京大学,这辈子的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自然有人会来为你说亲说媒,自然有人要把他的事业交给你,自然有很多人留了好职位等着你去。在美国也是一样,你以为要进哈佛大学很容易吗?也是从小就要准备的,你只要一进去,很多问题大概也就都解决了。同样,在英国你只要进了剑桥或者牛津,也没有什么好发愁的了。
考试是所有人类都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单单是我们中国这样。你考上好学校,别人就会对你另眼看待,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这能怪谁呢?因为别人没有办法判断,只有靠文凭来判断,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但是没有办法,我们暂时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曾国藩考中进士,就等于把他的家庭推向了更高一层,否则的话,他永远就只是一个农家子弟,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机会跟那些名流认识,跟他们交流互动,更不会有权力办团练、打太平天国,这些都轮不到他。 2.青年时期 青年时期,他志气坚定,甚至自己改名叫国藩,就是要“为国藩篱”。其实他这个名字,我们很客观地说,不是改得好,而是改得很不好。从正面看,这显示他很有志气,但是从负面看,他却是在找自己的麻烦,而且甚至可以说给他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你叫本名就好了,有真才实力才最要紧。改名干什么呢?可是他改了,改了之后就只能他自己去受罪了。 所以不要说名字叫得好才好,名字必须要跟人配合起来才有用。很多人名字就是叫不起来,别人一看到他就叫他的绰号,这有什么办法?名字应该是合适不合适比较重要,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他“决心为国藩篱,澄清天下而奋斗不已”,这是好事情,但这会很辛苦。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好坏,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自作自受,最后都要自己承担。这些才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好好吸取的宝贵经验。 3.壮年时期 曾国藩壮年的时候历经苦难,尤其是我们前面讲的那十年,既艰困又阻塞,寸步难行,稍不留意就会招来祸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几次实在没有办法之际,甚至欲求一死,可是待他醒悟之后,又开始坚持恒卦,只思进德修业,坚忍不移,最后硬是化险为夷,化蹇为恒。要知道这个“忍”的功夫是很难养成的。 4.老年时期 待到老年,曾国藩又能审时度势,因为他把当时的情势都看得很明白,所以就能抓准时机,当机立断,裁军而不辞官,最后才得以全身而退。否则当时太平军已平,以他当时的危险处境,只要他做错一事,走错一步,不说晚节不保,甚至还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他一生的艰辛努力也就都付诸流水,一场空了。 五、左手《易经》,右手《三国》 1. 遵循易道而行 曾国藩是熟读《易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遵循易道而行,这是我们应该学习曾国藩的第一点。《易经》告诉我们“时”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很多事情。“时”没有到,能拖就拖;“时”一到,当机立断。所以要坚持待时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是顺境、逆境,都要审时度势。当然逆时要有逆时的做法,顺时要有顺时的做法,只要稍不合理,就会徒劳无功。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我们常常讲“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上台是很容易,一有机会,别人一招手,你就上去了,可是下台却往往是很难的,若不运用智慧,很可能会还没有走到回家的路上,就被别人腰斩三段。所以曾国藩坚持裁军而不辞官,因为这样才能够“持盈保泰”,“持盈保泰”就是《易经》教给他的智慧。身处顺境乃至极盛之时,就该时刻小心谨慎,保持安定,才能保住已有的事业。 2. 熟读《三国演义》 我反复强调,《三国演义》里面都是最精华的东西。一个人如果不读《三国演义》就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中国人一定要年轻的时候就读《三国演义》,不要等到老了才读。因为一般而言,人到老年,往往已经够世故,够有谋略了,而年轻人尚不懂世事,从《三国演义》中学习这些东西对他们是会非常有帮助的。 曾国藩是怎么演绎《三国演义》的呢?他一方面“谨慎如孔明,处处留余地”,一方面又不守旧迂腐,而是灵活应变,圆通自如。太平军年轻一辈的将领中最会打仗的是李秀成。李秀成带领太平军在南京与湘军交锋,最后战败逃亡,结果被老百姓抓获,送到曾国荃那里。曾国荃最恨的就是李秀成,所以就拿了一把钻孔的铁锥往他身上猛刺以泄愤。而当时抓获李秀成是大功劳,所以大家都争着抢功,都说李秀成是自己抓的,甚至反倒还怀疑那些送他来的农民,说他们把李秀成身上的宝贝都抢光了,要拷打他们,总之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曾国藩,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曾国藩的处理办法就正好证明他不是一个老好人,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按理说,像李秀成这样的人,曾国藩是没有权力处置的,必须送由朝廷发落。《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国大将邓艾,冒那么大的险把蜀国的成都打下来了,可就因为他处置不当,朝廷就立马把他给杀了。同样,曾国藩要是敢去处理李秀成的事情,别人就会认为他有造反之心,认为他心目中完全没有皇上。当时连外国人都跟他说:“像这种人,你赶快送到朝廷去,让朝廷发落。” 可是曾国藩心想:“我如果把他送到朝廷,就会承担非常大的风险,我的处境会很危险。”首先,李秀成也会编造,他会说湘军很残忍,“你看我身上都是洞,他们连对我都这样,对其他人肯定更厉害。我们本来很早就要归顺的,就是因为他们太残忍,才会顽强抵抗”,甚至其他更厉害的诬陷。其次,他会透露湘军内部的很多信息。老实讲,要军队里的所有人完全守纪律是很难的。湘军当时就有一个人打胜仗之后太高兴了,见到女人就扑上去,最后甚至闹出人命。因为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大家不要用看待常人的眼光去看。那不能送朝廷,该怎么办呢?斩。可是他敢斩李秀成吗?他如果敢斩,皇帝正好能以此为借口就把他给斩了。 最后他就写了一个奏疏,说:“我现在抓到李秀成(他说得很含糊,不敢说是怎么抓的),我是不是要送到京城去?还是我就地处决?请裁决。”那边奏疏刚送出去,这边他就让李秀成吃得饱饱的,然后给斩了。朝廷自然就会来质问:“你怎么可以自行处决他呢?你应该让朝廷来决定才对。”曾国藩就解释说:“我也想这样,只不过我请示的奏疏上去之后,隔了很久也没有下来,可能是驿站误递,耽误了,而这边呢,他硬要造反,所以我等不及,只好先斩了。”这明明是撒谎,但是他不撒谎就没命了。 中国人撒谎常常是尊重别人,爱护自己的结果,这样才叫不迂腐。因为他如果真的请示上面了,上面的答复一定是要解送朝廷,绝对不会授权给他去处置的。那后面的问题就会多得很,他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因此杀人灭口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可是他也一定要能自圆其说。后来这件事情在朝廷闹了很久,慈禧最后就说了一句话:“人都死了还吵什么,算了算了。”大家说慈禧不好,但是她也有可爱的地方,她很会处理这类事情。曾国藩就这样将事情掩饰过去,也把后患降到了最低,这叫什么?这叫圆通,而不叫圆滑,叫艺术,而不叫奸诈。大家好好去体会这其中的差别。 做有准备的被领导者 选择值得付出的领导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英文——“Are you ready?” 一般人对“Are you ready?”的认识非常粗浅,认为这句话译成中文就是“你准备好了吗?”这个翻译实在是太糟糕了!我认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你心中有数吗?”这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 外国人很难理解“心中有数”,到底什么是“数”?我们中国人常说,“你要称称自己的斤两”。比如,身为打工族,你要不要选老板?如果你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不管答案是什么,你都会吃大亏。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往往不回应。因为“要不要选老板”并不重要,你“有没有资格选老板”才比较重要。所以说,对于选老板,你心里有数吗?你凭什么选老板?当老板连看都不看你一眼的时候,你又选什么老板? 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总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两只眼睛都长在头上,根本没有“看懂”自己。老板看到这样的人,就像看到妖怪一样,避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想选老板?老板根本不让你选! 有些年轻人进入社会,刚混上个五六年就没有老板可选了,这种人是非常可怜的。 相对的,很多当老板的人并不像老板。我曾经问过一些看上去不像老板的人:“你哪来的那么大的兴趣当老板?”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中国人是最喜欢当老板的。”其实,这些人受害了,受了这句话的害,他们自己并没有搞清楚状况,一看到处都是老板,就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人喜欢当老板。我常常对这样的人说:“不要听信那句话,不要认为中国人喜欢当老板。你之所以当老板,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你很无奈,没有办法,非当老板不可。你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搞到一辈子也找不到老板,把路走绝了,这是很辛苦的。” 年轻人不要以为自己手里攥着一张文凭,就鼻孔朝天,了不起了。事实上,当你去应聘的时候,文凭是最不值钱的。因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文凭,你不是特殊的。而且文凭比你高的,有的是。 如果一个年轻人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刚开始时是没有资格选老板的,那他就会比较谦虚,会珍惜每个工作机会。这样的人,才有选择老板的资格。 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去应聘的时候,就一直在说公司这样不好,那样不对。请认清楚:你是来挑战的,不是来捣蛋的,更不是来闹革命的。老板看到这样的人,肯定不要。这种人就是眼高手低,老是抱怨社会,觉得老板不会识人;其实,他们更应该反求诸己,自我检讨,好好问问自己:“Are you ready?”心中有数的人不会做出这种自毁前途的事。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要小心,因为年轻人往往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又怎么能应付各种不同的场面? 当你真的准备好了,你就可以选择老板,当然要站在不选的立场来选。中国有一句老话:“年轻慎择师,年老慎择徒。”年轻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教诲,如果找错人,问道于盲,会害自己一辈子;年老的时候,人们最大的希望就在于把自己毕生的经验传授下去,若是传错了人,自己的学问被曲解了或者被用在了不当的地方,也会遗臭万年,伤害自己。年轻人走上社会以后,老板可以算得上一个重要的老师。慎择师,也包括谨慎地选择老板,因为你可能追随他一生,就算你中途离开,那他的行事作风也可能影响你一辈子。但是这种选择不是一开始就决定的,在进入社会的前五年,只要有机会进入一家公司,就不要计较行业、职位和薪金。这五年就是给你的选择做准备。在这五年之内,你可以多进入几家公司,多学习,多观察,看看你究竟适合做什么。 现在,很多人想跳槽时,往往没有长远考虑,只是关心起跳价,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粗浅了!即使起跳价很高,那又有什么用?要站得高才有用!你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优点,要让他们认为你是一个不挑剔、很随和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优势。如果跳来跳去,虽然待遇越来越好,但留下的都是骂名,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年头找老板不容易,但其实老板找人才更难。我问过很多老板:“你干吗那么辛苦?”他们往往会无奈地回答:“没办法。我也不是劳碌命,我也想清闲一点,但是不行啊,我找不到人!” 中国大学生很多,博士生也有一大堆,求职的人要是排队,不晓得会排多长,但老板们就是找不到可用之人。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没有一个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要想心中有数,年轻人必须设定好自己的前五年,要有一种“前五年我哪里都可以去”的想法,因为这五年是人的一生中最自由的五年,过了五年自由就会慢慢远去。 很多人说,你不能跳槽,跳槽是不忠诚的;但也有很多人又鼓励你跳槽,他们认为,你找到好机会就可以走。其实,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前五年不必死守一家公司,不必有所顾虑。一个人只有工作的前五年有机会跳槽,过了五年之后再跳槽,人家就会怀疑你,认为你不忠诚。前五年你在不同的公司跳来跳去,人家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敢于到处去尝试。因此年轻人要尽量在五年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可以全力投入、好好奉献的公司。 为什么将这个时间定为五年?一个年轻人刚刚就业,谈不上什么年资,跳槽并不可惜,而且年纪轻的人多数尚未成家,负担较轻,跳一跳无所谓。要把五年当作目标期限,不时提醒自己:我只有五年的时间可以自由地跳槽,五年以后,年资愈来愈重要,并且成家后应该早日安定下来,专心投入工作,才能有较大的成绩。 什么是人生?人生其实就是从“求人”慢慢地走到“不求人”。年轻人不要幻想一走入社会就可以不求人,必须先求人,慢慢地,才可以做到待价而沽。这时,因为你要为老板尽力,所以要挑老板,但这也就意味着你的下半辈子要跟他一起过,他一完你也跟着完了。当然,只有有了这样的心态才值得去挑,否则也不用如此费心费力。 我们反对为钱跳槽,更反对盲目跳槽,但是我们鼓励为理想而跳槽。当你选定一家公司之后,就要抱着“既然这家公司是我自己找的,就应把它当作自己的家,好好地学习,努力地工作”的决心,绝对不可以“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浪费自己的生命,也拖垮公司的前程。比如诸葛亮,他选择了刘备,并感谢刘备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他一生都碰不到刘备,很可能就会默默无闻,终老家乡。 所以我常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并不稀奇,世世代代都有,难得的是他能碰到刘备。所以是刘备了不起,而不是诸葛亮了不起。要不人们怎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呢?其实到处都有诸葛亮,就是这些诸葛亮运气不好,没有碰到刘备罢了。 诸葛亮遇上了刘备,觉得很不好意思:刘备对我这么好,全力支持我,完全将权力授予我,我怎么能不全力以赴呢?所以诸葛亮也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诸葛亮没有碰到刘备,他也就不用那么卖力,更不用全力以赴,只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但全力以赴不等同于事必躬亲。诸葛亮过分操劳,很不幸,54岁就去世了。所以说,他的别的优点都值得学,就是事必躬亲这一点千万不能学,什么事都自己处理,最后只能把自己累死。如果诸葛亮能活到70岁,我看,整个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 五年,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坎儿。若是一辈子都在选择明主,也很不妥当。所以我建议,一定要趁着年轻,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纪稍长时,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跳槽,一直找不到明主,则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或是不要担任重要职务,能糊口便是。过于频繁的跳槽只会坏了自己的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四、人生就是阶段性调整: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0930.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笑到眼泪哗哗流!09-02
2 简短的经典俗语09-12
3 经典句子,笑料十足等你看!09-12
4 招聘管理的作用09-12
5 相比北美企业,计划是本土企业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