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定好目标。
人生最要紧的是什么?修治自己的品性,这是最根本的。但是修己不是为了自己做圣人,而是为了一家人能够处得很好,所以一个人要站在齐家的立场来修己,你修得跟家人都格格不入,算什么修己?我们讲“家和”,就是说你不能太特殊,儿子比父亲强,那又如何?你在外面可以特殊,在家里不能特殊。
齐家的目的是治国。所以你要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接着培养子弟。修身、齐家、治国都是连在一起的,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一以贯之的,就是两个字——品德。
我们只有目标,我们只有方向,我们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不是靠业绩,业绩是确保你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一个条件。我们是靠跟同事互动、跟外界人来往,然后靠我们的利润,靠我们的绩效来维持职场的,可是这些都不是目的,目的是我们的品德随着年龄不断地提升,修养越来越好。这样一来,即使老了以后也不会孤单,被家人遗弃。 老天让一个人越老越丑,是有道理的。世上没有一个人能例外,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体力衰减,鸡皮鹤发,口齿不清,记忆衰退。为什么老天要跟人类开这么大的玩笑?其实,老天自有安排,如果老天让我们从小越活越好,那我们就不需要努力了,天天混日子就可以了。于是老天告诉我们:你们也有老去的一天,看看那些老人家,你们的未来就是他们! 老人家好不好?有两种说法,其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其二,“家有一老,如同一宝”。所以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到老了,要么变成贼,要么成为宝。我们老了以后,不要被人家看作贼,要让人家看成宝,有问题可以向我们请教,有要紧事可以求我们指点。为了这个目的,现在就要去准备,因为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生老病死。 我经常问一些总经理,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在乎的是什么。他们说:“我最在乎的是,我退休以后,我的这些员工还认不认识我。”能这样说就了不起了。一个总经理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在位的时候,在位的时候人家总是给你面子,不要给你难堪;我们可以从其退休以后的状况审视这个问题。我亲眼看过,今天是总经理,明天换了一个字,变成“总不理”——谁都不理你了,本来认识也假装不认识,看到就躲,那人很凄惨。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陪那种已经离开单位十年以上的人回原单位,去看大家跟他互动的状况,我就知道他做人成功不成功。 人在位的时候,很难分辨大家对自己的感觉,只有退位之后才看清一切,长叹一声“啊,原来是这样”。但是,这时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探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是提醒大家,虽然站在不同的岗位,担任不同的工作,但是目标只有一个——提升自己。但现在的人都想目标只有一个——赚钱,那就想岔了。 人就得不停地提升自己,但是我们只有目标,我们只有方向,不能有固定的愿望,否则会折磨自己。你总有一个里程碑,不断提醒自己要突破,那真的太辛苦。 第二,审视条件,做好选择。 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海阔天空的路,让自己可以随遇而安。孔子告诉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尽人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心安理得,毫无亏欠,根本不需要自责、后悔,这是最好的心境。 人的优先次序是先开智慧后长知识。 一个有智慧的人,知识越多越好,因为他会善用,用得有效;一个智慧没有开启的人,到处去学,学到最后变成“两脚书橱”,只是会行动,什么都不会用。很多人陷入这样一种状况中:嘴巴上讲的都不是自己心里的东西。现在很多人推崇欧美的道理,那有什么用? 一个人,智慧不开的话,就表现在没有选择能力上面。我们从小就要选择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什么坚定意志,做自己的事,因为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比如你想成为世界长跑冠军,别人看了都会摇头,因为你不具备那样的身体素质。那你立志有什么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那是有条件的。 人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我应该选择什么,我的条件怎么样?”凭现有的条件,所能选择的是有限的。选错了,超出这个范围,皆是徒劳无功;选对了,就会事半功倍。能不能够发展对我们来说无所谓,能够在很少的外物困扰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修己,就行了。老板为什么要选对行业,为什么要选对人员,为什么要掌握机会,为什么要提高绩效,为什么要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工具,都是过程。可是有了这些以后,老板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修己。 第三,一切正当。 人类共同的、最高的信仰就是道德。当道德不见了,社会才会讲仁义;当仁义不见了,只好讲理智;现在连理智也没有了,只有讲信用。仁、义、理、智、信,信用是最糟糕、最低端的东西,信用再一破产,人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的人们内心里只剩下一个最可怜的信用。社会上到处都提倡诚信,你就知道我们离道德太远。 现代人要慢慢恢复:把信用当作必备的条件,而不是自己的优势,当信用变成优势的话,其他的就全没了。所以被领导者跟自己的领导,不要强调自己有信用,而是讲礼和智,我要守礼,我要把我的智慧变成你的。只有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才是有福同享,如果每个人都把智慧藏起来,结合不起来,迟早是有难同当,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要体现仁义,领导者要仁被领导者要义,仁是上对下,义是下对上。老板可以拍拍中层的肩膀说“辛苦了”,可是没有一个中层可以去拍老板说“您才辛苦”。可见是有分别的。义就是正当性,被领导者的所作所为,在公司讲起来,都是正正当当的,在整个社会讲起来,也是正正当当的。但是有一天连仁和义都不讲的时候,道德就体现出来了。 当每一个人把守信用当作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好讲的,把个人的智慧贡献给全社会当成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什么好讲,以至于仁义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那就是道德。什么叫作道德?道就是宇宙运行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也没有人在负责指挥,你见过有哪家公司是专门管气候的?到现在还没有,幸好没有,有就惨了。若是真有个气候管制公司,所有人都被它操控,那还得了?四季更替是很自然的,是大自然的规律,那就叫作道。人还未出生道就存在,人们尊重宇宙的规律去做自己的事情,讲自己该说的话,而有所得,那就叫德。德是离不开道的,没有道哪里有德,你按照道理去做,就会得到修身的结果。 薪水多少,是变动的。有时候你碰到好老板,不一定赚得好工资,有时候你碰到坏老板,反而可以赚到钱。因此我们必须记住,一切正当很重要,正当到有一天你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不值得大肆渲染,不值得打广告,那便是道德,你就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庄子讲过相濡以沫的故事,在大海里生活着两条鱼,有一天退潮,它们被留在海滩上一个浅浅的水洼里,它们只能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的嘴里,才可以活下去。有人觉得好感动,这是最可怜的时候,有什么感动的?为什么不想想两条鱼为什么搞得这么可怜?就是因为水干涸了,如果有足够的水,它们根本就忘记了我要照顾你,你要照顾我。大家都有水的时候,谁也不需要照顾。 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很自豪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把所有事情都总结好了,我们只要会用,只要会领悟,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外国的道理很奇怪,只能用一阵子,中国人学一套道理,可以用一辈子。 最后我建议,我们是领导者,同时又是被领导者,但是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修己。修己就是把自己的德行变得越来越高尚。有些东西可以赚钱,但是赚了钱会害人,比如走私犯毒,我们绝对不做,而且也不用标榜自己在做好事,那本来就是不应该做的。我们中国人去帮人家忙,一定要隐姓埋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本来就应该帮忙,有什么好彰显的?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呢?这是很奇怪的想法。我们要默默地行善,不求回报,道理很简单:你要求回报的话,比如你今天给乞丐5块钱,将来有一天希望他还给你,等到他真的还给你5块钱的时候,你就是比乞丐还穷,这种回报你真的想要吗?其实很多东西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是大家没有去悟,总觉得不通。 所以当你帮老板的忙时,不要说你有特别贡献,要特别奖励;当老板去照顾员工的时候,也不可以说,“我对你这么好,你要有良心”。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你是你,他是他,你修你的己,他修他的己,只要方向对,总会修到一块去,因为天道只有一个。 我们一定要记住,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不足,人手有限,还有很多限制,要把你的员工都变成家人,变成家人以后,你就发现他们背后有很多他们的家人,他们也会配合,那你的企业无形当中就会扩大很多。 很多老板会利用过年过节的时候,到员工的家里去拜访,我觉得这是非常高明的做法。很多员工是从乡下来的,背井离乡,把一生最精华的时光奉献给公司,老板如果到员工的家乡,就去看看,他们家里的环境怎么样,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家长会觉得很荣耀:一定是我儿子表现好,否则老板会来看我们吗? 这是中国的古老做法,但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人类人情味越来越淡薄的当下,这一招非常管用。因为我就曾经听到几个家长很感动,说:“老板那么忙,还来看我们,所以我就再三交代我的儿子,不要对不起老板,不要对不起公司。”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当然,不要存心如此比较好,否则就是作秀。每个人,只做应该做的事情,至于别人你要怎么样反应,不干预,这才是正确的。 获得下属的支持 中层领导如果得不到下属的支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失去立足之地,也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下属完成的,如果想获得下属的支持,就得善待下属。但善待不意味着讨好。并且,中层要明白自己的立场,不能一味地偏袒下属,更要维护公司的利益。有些中层为了收买人心,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一味地纵容下属,其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善待下属应该表现为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员工处好关系,使他们成为自己强有力的支持者,做自己的坚实后盾。 中层领导对待员工,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除了关心,还得管。中层领导的一大职责,就是配合老板管理员工。所以要懂得将“黑白脸”管理哲学用到工作上,老板要唱“白脸”,而自己则要扮“黑脸”。在管理员工的时候,老板往往以好人的面目出现,你要主动承担坏人的角色,这样才能双管齐下,恩威并施。不过你要记住,当坏人只是为了配合老板唱“白脸”,只能相对的坏,而不能绝对的坏,若是狐假虎威,只会让员工不满甚至心生愤恨,根本达不到管理的目的。 而且你根据自己的地位不同,更应该掌握好分寸,一般来说,地位越高,越要“凶”一些,地位越低,越要“柔”一些。因为你地位低,与员工接触的时间比较长,若是太凶,就会让员工反感。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或有不满的情绪,你要能够安慰员工,让员工感到你和他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因此,你要认清自己的职责,当坏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只是为了管理甚至惩戒,而不是为了压迫员工。 一些中层之所以只愿“唱白脸”,不愿“唱黑脸”,就其主观愿望来说,是想“落个好名声”,留个人情。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一味地追求好名声,将所有的“坏事”都推到老板身上,最终老板只会忍无可忍,将你“除掉”,他还留着你做什么?老板为什么用你?不就是想让你替他解决问题吗?如果你怕麻烦,怕做恶人,把坏事、恶名都推给老板,要你何用? 你要尽职地履行工作职责,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老板身上,而应该树立一种观念——该管的事情,要依照制度把问题解决掉,然后把做好人的机会留给上面。 但是,并不是说你时时都要当坏人,因为你自己也要做人,如果整天黑着一张脸,谁还愿意与你共事?你是老板的传声筒,老板的很多意见要通过你来传达,老板把很多自己不好开口的“丑话”都推给了你,如果你不提高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就没有办法管理员工,因为你一天到晚下命令,迟早会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有人会说你“拿着鸡毛当令箭”。 沟通就是好好商量,中国人不重视“谁应该听谁的”这个问题,而重视起码的尊重,就是说,我讲的话你不一定要接受,但你一定要给我相当的尊重,你尊重我但不接受我的意见,我也会很高兴。 协调能力是指你要能够整合下属,使大家相处融洽,这很不容易。若是下属之间产生了矛盾,你帮了这边,另一边就会反感;若是帮助那边,这边就会记恨你。所以,你要同时摆平两边的人。但是真正能处理好这件事,顺利摆平的人并不多,最后只好妥协,妥协并不是好办法。如果下属起了冲突,最好的办法是把两个人都叫到自己面前,让他们当着你的面争论,但是这期间你不能说话,一说话,他们就会怀疑你偏袒对方,最后的结果是他们都怨恨你。但是如果你一直不说话,就会给他们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们就会自动各退一步,慢慢找到一条解决之道,结果皆大欢喜。 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坏”得不过分,下属对你多半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中国人“不怕官,只怕管”,若跟顶头领导处不好,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施展的机会。在这种优势下,你若是还得不到下属的支持,一定要自我反省。 如果你让下属感觉到你只是单纯地利用他们,而一点都不关心他们,更有甚者,让他们感觉到你是牺牲了他们来成就自己,不但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还要把功劳抢走,那么,下属不仅不会支持你,还会处处与你作对。 不要忘了你身为部门领导,是代表了整个部门,如果你表现得好,说明你的部门表现不错,你的成绩来自部门的业绩。同样,你受到赏识,说明你所率领的团队整体表现良好。所以,不要对上对下都亲力亲为,如果在老板面前努力表现,回来对着下属也事事都要管,久而久之,精神和身体都会支撑不住。 你的下属愈主动积极,你愈省力;你愈自动奋发,老板愈省事。容许下属表现,你才有时间、有精力在老板面前表现;获得底下人的支撑,站在上面的人,才有大展宏可能。 平时对员工关怀备至,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则敢做敢当。这种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会使下属既尊敬又畏惧,更会“乖乖地听话”,忠心地支持你。 赢得领导的认同 中国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很微妙,很多事情不能说出口,否则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被领导者要想有前途,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只能让他感觉到你心中有他,心意要靠“心”的交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用行动来表明心迹,不能口头保证。中国人不太相信口头的承诺,却相信自己的感觉。 被领导者要能够用行动对领导表明“我对你忠诚”,赢得领导的认同,只有这样,才有升迁的可能。 很多被领导者能力出众,但下场并不好,就是因为距离领导太近,遭到领导的猜疑。其实领导有这种心态十分正常,人心隔肚皮,谁敢保证自己的亲信绝对不会心怀不轨?而被领导者看过很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当然也是心生恐惧,不敢不随时防备。 这样的冲突矛盾在老板与高层主管之间更为激烈。因为两者的关系最近,能力也相差无几,稍有不慎,高层主管就可能推翻老板,取而代之。因此,老板在挑选高层主管的时候最谨慎。比自己强的不行,比自己弱的也不行。 很多人好不容易升到高层主管,最后却被老板赶走,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常常抢老板的风头,自己成了主角,让老板成了配角。所以,身为高层主管,在领导面前应该谨言慎行。中国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就是形容他们的处境,一不小心就会说错话,一说错话就损失惨重,而职位越高越输不起。若是公司资金短缺,发不出薪水,基层的员工能够发全薪,而高层主管基本上只能发1/3。因为拖欠员工工资,员工马上就会离开,而高层主管不敢轻举妄动;员工随时可以找到相当的职位,而高层主管辞职后很难找到同样的职位。会当高层主管的人,一看到公司发不出薪水来,就应主动要求减薪。这才是比较圆融的做法。因为你越是要求减薪,领导越不忍心不发给你。 在老板面前很弱,老板不在时很强,这样的高层主管才是最厉害的。高层主管要学会做功臣。看了历史上康熙杀鳌拜、雍正杀年羹尧的故事,大家不免会问:如果所有的功臣最后都被杀了,谁还会去做功臣呢?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韩信确实被汉高祖杀了,可萧何却没事,因此问题不在于汉高祖会乱杀人,而在于下属如何做功臣。 其实古代功臣有两种,一种会被杀,一种会被尊重。同样是功臣,只要不威胁到皇帝的地位,你就不会有杀身之祸,但是如果哪一天皇帝认为你有威胁,你就可能会大祸临头。萧何、韩信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典型代表。 韩信之死,除了他功高盖主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他不服刘邦。其实刘邦并没有把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杀光,比如萧何、陈平等就能继续生存。要论才能,他们未必比韩信强,可他们都对刘邦俯首帖耳,这是让刘邦最感到舒服的。韩信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可想而知。 功高震主,死得快,而且不会有人同情你,因为你得罪的是领导。 身为被领导者,要懂得感谢老板。我曾问过很多人:“凭什么要感谢你的老板?事情是你做的,责任是你担待的,市场是你开拓的,所有一切都是你在谋划,一切都是你在做,老板应该感谢你,你还要感谢老板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答不出来,我的回答是:你要感谢老板给你这个机会。 孔明就是这样,他感谢刘备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他没有碰到刘备,很可能默默无闻,最后老死在家乡,所以,刘备的赏识改变了他的一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常常讲,像孔明这样的人并不稀奇,世世代代都有,难得的是能碰到刘备,所以,刘备比孔明更了不起。 孔明得到刘备的赏识,他心存感激:刘备对我这么好,全力支持我,完全授权给我,我能不全力以赴吗?所以无论如何,他注定要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很多被领导者说:“我在千辛万苦的时候,老板对我很客气;一旦事情做好了,他就翻脸不认人了,给我难看,存心叫我走。”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因为你太过自傲,老板不得不叫你走。有人很喜欢在喝茶、喝酒的时候对外人吹牛:“我们老板的事情,我说了算……”其实这是自找麻烦。这句话如果传到老板耳里,你事后再怎么解释都没用,那是你自己闯的祸。别人若是拍你的马屁说:“你真有办法,不愧是老板面前的红人啊!什么事都是你说了算。”你一定要摆摆手,说:“绝对没有这回事,我事事都要请示老板的。” 所以,当一个人越有成就的时候,越要像麦穗一样低头,这就是谦虚——把功劳让给老板,自己就平安。 与领导共同晋升 升官发财,在中国人心目当中,永远是连体婴,合在一起。所以很多人都热衷于升迁。我认为,还是不要太过于企盼升迁比较好。人很矛盾,当主管的时候也许很愉快,但是升到了经理的位置上,就会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这是最大的苦恼。其实,一个人若是保留一些弹性,才会海阔天空。 特别是你升到了副总的位置上,就绝对不能表现出有升迁的意愿,因为你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还要升迁,莫不是要赶走老板?事实上,最后被赶走的往往是你自己。当副总的人一定要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会犯了老板的忌讳。 胡雪岩曾拒绝过升迁,他原来是业务员,后来升到业务经理。他的业绩一直很好,所以老板就想升他为副总,但他拒绝了。老板很奇怪,职位高了,薪水也多了,为什么不干呢?胡雪岩说:“如果我当了副总,就不好意思常常跑出去谈业务,会失去很多机会与关系。而且少年得志,会限制我的成长,不如在外面跑业务,可以丰富见闻,拓展人脉,对我的成长也有帮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升迁固然是种收获,不升也未必是一种损失。关于升迁,我有两个看法: 第一,若是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快速升迁,就等于没有人升迁。这是美国公司应该反省的一点,日本公司里的人升迁很慢,但是他们的头衔很有分量。 第二,你有机会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握。有人会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实不然,如果表现得好,以后还会有机会。你现在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说明你的涵养好,对你不见得有坏处。别人担任职位,若是做得不好,你可以吸取他的教训;若是做得好,你可以吸收他的经验。初看起来,是别人抢了你的位子,实际上他们做了你的“探路石”。另外,争强好胜的人,往往会引起别人的戒心,结果只会因小失大。 被领导者应该这样看待升迁:不给我的不强求,给我的当仁不让。不去拜托领导,但希望领导能够主动想起;我可以谢绝,但是领导不能不考虑到我,否则多么没有面子;我不一定要升迁,可是面子不能不顾;我不在乎让给别人,但至少要尊重我一下。如果连这些基本的动作都没有,那未免欺人太甚,过分看不起我了。 一般来说,你有晋升的机会,不外乎几种情况:其一,你因为平时的表现,被老板看在眼里,等你的上司被撤换时,你得到晋升。这种机会不是没有,但是一辈子大概只有一次。因为你挤走上司的事实,张扬出去,大家对你避之唯恐不及,将来还有什么公司,敢重用你这种人?恶名远播的结果,是这辈子再也找不到愿意关照你的领导。这种情况已经很不幸,更不幸的是,你的老板想把你的上司挤走,于是把你当枪使,等你的上司走了,再回过头把你干掉。其二,不是顶替自己的上司,而是调到平行单位,与原来的上司平起平坐,这样做机会相当多。但是,做起事情来,毕竟因为他是自己过去的领导,不尊重他不行,显得不敢放手去做。其三,把自己的功劳让给上司,上司若是功业显著,一路顺风顺水,不断高升,当然愿意把你也带上去。这种情况,实在是上上策。因为他心里明白,他之所以快速晋升,主要是你的功劳。这时,他肯定希望以后事事顺心,为了好好表现,而又不必顾虑让你夺去功劳,第一个念头,自然是把幕后功臣继续延揽重用。 事实上,你要抢上司的功劳,未必抢得到,而且往往不得善终。不如大度一些,干脆把功劳让给他。他心里有数,自然反过来照顾你,岂非两全其美! 追随这种强有力的上司,共同晋升,是最有效的升迁途径。 然而,这样的上司可遇不可求,遇不到这种机会,一点办法也没有。遇到弱势的上司,你就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也很难在他晋升的时候,获得顺理成章的升迁。但是,在背景不够强的环境中,你才能够真正磨炼自己,使自己更加机警稳健,就算必须竞争才有升迁的机会,也是“成败操之在我”,总是值得自豪的。 上司平调或退休,多半是可以预见的。退休的年龄,成为有关人员共同注目的焦点。平调的上司,则是专长不合的一种迁移,明眼人看得相当清楚。这两种情况,必须及早准备,届时瓜熟蒂落,自然成功。 不论哪一种类型,不管情况如何,在决定的关键时刻,总免不了一番争夺。尽管不争之争很早已经开始,最后关头,走势明显而白热化,最少也要让老板对自己加以考虑,才算真正达到“不争之争”的目的。 就算真的争不到,也无须灰心失望,有些人失败之后会成功,有些人则失败之后不会成功,为什么?因为有的人遭遇了失败却不怨天尤人、乱发牢骚,反而好好检讨自己,进而充实自己,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至于那些失败之后便归罪于别人,认为自己受了委屈、吃了大亏,到处发牢骚的人,就算还有下一次机会,他也把握不住,自然无法得到成功的果实。 未能获得升迁,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准备得不够充分,升上去势必难以胜任,徒然增加痛苦。坦然地接受失败的事实,洒脱地微笑说:“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这种“看得开”的态度,必然为他将来的升迁带来良好的契机。若是强词夺理,咄咄逼人,老板反而庆幸自己没有升错人,暗中告诫自己,这人“看不开”,最好不要招惹。 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其实都是四个字而已——慎始善终。一个人记住慎始善终,追求人安己安,别人安我也安,就可以了。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但是,也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这两者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我们要求自己每天有一点进步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如何修身?有三个要点: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086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外部招聘09-12
2 促进员工业务发展09-12
3 理清承担的任务,可以更好地选择新任务09-12
4 经典句子,搞笑能量大爆发!09-18
5 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