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社会是商品的社会,是一个只有契约,没有人情的社会。如果没有契约的约束,合同的束缚,我们兴许早就死了不知有几回了。”当被问及人情和契约,哪个更重要时,某广告公司的陈先生如是回答。
“人们常说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东山的老虎会吃人,西山的老虎可也不是吃素的。就说我自己吧,在我刚从学校毕业时,经人介绍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时公司老板看了看我,就说了一句话, ‘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现在想想当时自己也真傻,以为人家能够接纳你,已经是很给面子了,更不会去想到底该不该与他们有个书面协议之类的,只晓得傻干。人家不愿意去跑的客户你去跑,别人不想去讨的债你去要,当时也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笨,虽然也很想去问一下我自己每月的薪水是多少,转而想想,刚到人家公司多问这些敏感问题也许会让人厌烦的。当时的我只知道公司所有的人都能差使你,叫唤你。好了,辛苦工作了一个月,好不容易挨到了发薪水那一天,眼看着公司其他人一个个被财务叫进去,签个名,而后开开心心领个信封出来。而我,盼了半天,竖着耳朵听了很久,都听不到有人叫我。那天真的很奇怪,不知为什么,居然没有一个人差使我。当时我想,即使要炒我鱿鱼,起码也应该将辛苦一个月的薪水给我以后才说吧。但是。直到那天下班我都没有拿到属于我的那份薪水,我不知道工作了一个月的我价值到底是多少,我更不知道明天的我是否还要来公司报到。回家想了一夜,第二天的我还是硬着头皮准时来到公司,当我鼓起勇气敲响老板的门,希望他能给我一个明确答复时,只见老板拿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出一个信封,对我说,我已经是他们公司的正式员工了,信封里面是我一个月的薪水……由于我是被介绍进公司的,由于我是没有和老板正式面谈过,由于我没有被办理正式的录用手续,所以……而且离开那家公司后才知道,原来公司从没有帮我办理过国家规定的医疗,养老保险。现在的我可是学乖了。你问我人情和契约该作何选择,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陈先生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但问题是无论我们身处在哪种类型的公司,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如果一味只讲契约,不谈人情的话,这个社会岂不是变得很冷漠,很可怕了。当然,有了契约可以让我们有章可循,签订了合同可以让我们有法可依,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然而单纯将契约看成是枷锁桎梏,是“一切”行为的准则的话,是不是又有点过分呢?社会制度的发展是先有人情,才有法制的。事易时移,变法亦移。假如遇上某件事没有先例,那又该如何是好呢?不信?周先生的故事会让你有所感悟。
经过努力,周先生考入了一家大学攻读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兴奋不已的周先生在拿到上课通知时,不由得目瞪口呆,学校方面安排的课程居然是需要占用半个工作天的。而周先生所在的台资公司从来都没有让员工每周半天外出读书的先例。公司同事听到周先生读书这回事后都力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因为公司原先有位职员由于同样的情况,公司方面竟然无理由地将此人炒掉。炒人的通知上居然还如此声称:因为我们是公司,不是学校。 幸好,周先生没有轻易放弃,相反他主动和公司老板商量,请他帮忙拿主意,做决定,最终的结果当然令周先生十分开心。你能说,人情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吗?其实,人情和契约本没有互不相容的地方,需要人情是因为有时我们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我们渴望得到交流和帮助,我们也盼望得到理解和关心,除却了契约冷漠、冰凉的面纱,我们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我们同样也需要契约,是因为有了契约的约束,才会有我们信心的保证。有了契约的规范,才会有我们安全的保障。两者之间,又如何能分伯仲呢?失策的“处世绝学”好友卫,年长我一岁。他才华横溢,是小城里首屈一指的文案。 卫早我两年参加工作,我分配到单位从事文秘和宣传工作时,他专门设宴为我庆贺。酒足饭饱后,卫打发走了所有的同学和朋友,他神秘兮兮地伏在我耳边,向我传授了他所总结的三则“处世绝学”。 一曰:凡事请勿言“易”。无论领导或是同事安排你去做任何工作,无论这项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你都要说“这事难度不小,我只能尽力而为!”事后,无论你是否尽力而为之,无论结果是好是孬,你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二曰:善于旁敲侧击。俗话说“曲径通幽”,你想向上司要求一些事物,千万不要说得太直露。要想把话说到点子上,要想让上司对你“言听计从”,你一定要善于旁敲侧击,察言观色,做领导肚子里的“蛔虫”。 三曰:要敢于“临阵脱逃”。别人常说, “艺高人胆大”。要想在单位里显示自己出类拔萃的才能,你就要敢于临阵脱逃。 好友卫慷慨向我面授机宜,我心怀感激。然而我斟酌数日,却对好友卫的三则“处世绝学”不敢苟同,更不敢付诸实践。两年后的今天,我接二连三听到好友卫被“炒鱿鱼”的消息。现在的卫,四处找工作,结果四处碰壁。 和卫促膝交心时,我坦诚地指出了他“处世绝学”中的谬误:一、凡事请勿言“易”,是不是与伟人所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悖呢?风华正茂之时,不攻坚克难,不锐意进取,如何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二、善于旁敲侧击,是不是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把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哪里还有功夫去猜“心眼”?三、敢于“临阵脱逃”,主人翁精神哪里去了?不能主动承担责任,不能主动去尽义务,不能主动为他人分忧解难,你又能用什么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水平呢?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无论好友卫能否听进我的忠告,能否改变自己的观点,我都认为他的“处世绝学”绝对失策。 亲爱的朋友,你认为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一句名言,短短的八个字却道出了做人的真谛。人生在世,不要处处只为自己考虑,这样未免太自私,凡事不妨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勉强别人,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真诚,生活会更好。 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对方追求幸福的权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规则。 如果你尽力去真正理解他人,对他们有兴趣,并认真倾听,你就能更好地体会他们的感受。当你能体谅并理解他们的感受时,才能真正的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当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对他们横加指责、大声呵斥,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凡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朋友,就能与他们更好的相处。我们要做到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原谅别人的过错,多看别人的长处,这样你与周围人的友谊才会常青。 学会做事,从表面上看来是个人在追求成功,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但实际上,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老师要依靠学生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学生要依靠教师的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老板要依靠员工的工作才能完成经济活动;作家则要依靠读者的阅读才能成为大作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事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那么,怎么才能得到他人的合作呢?答案是与人为善。只有你真诚地去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正因为吴起如此善待士兵,所以士兵们个个英勇善战。 可见,善对他人是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只有我们多为他人着想,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与他人的愉快合作。 孟子曾经说过: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而那些处处为别人着想,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善待他人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我们都应该遵从这个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人相处时获得更多的好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很难以接受的要求,可以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从而可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环境。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举止是否能让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可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会有什么反应、感觉,从而你也就会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用“心”和他们交往,因为只有你真诚的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的对待你。不能因为和别人的观点不同而打击对方。 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别人、体谅别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成功的交往者,往往善于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意图,善于听取对方的言论,总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的利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益、需要、兴趣、爱好和方便,减少给对方带来麻烦。在交往中尽管为此付出了代价,为自己带来种种负担和不便,但对一个人在交往中带来的利益将是长期的、稳定的。 在社会竞争中,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实际上也是给予自己的。 罗斯福在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 “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 “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 “我也能。”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遇事要冷静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实在没有控制住,发了火,生了气,失了态,怎么办?无它,赶快降温灭火。这还算你的一个好处,你的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叫做不黏不滞,叫做日月之蚀,叫做迅雷暴雨之后,仍然是雨过天晴。人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 人要活得有意义,学会自控则必不可少。而自控是需要理性的,而不是唯唯诺诺地去充当强者的垫背,更不是在逆境中屈膝地生存。自控的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欲望的自控;二是情绪的自控。如果一个人在欲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上都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很失败的人。 欲望是和动物的生命同生共灭的产物。人和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能用理性支配或主导自己的欲望,而动物这方面与人类就没有可比性。 此外,自控力差者还时时地表现在人的情绪失控上。比如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没三下两下就急躁得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是动嘴就是动手动脚与人相向,这都属于不冷静的处事态度。不冷静的人心态是有问题的,古人说“心贼难防”,意思就是说心态有问题者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他自己。 练好自控力,增强自控力——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言、失手、失足,会多一份珍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要把你变成什么样,只有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完善人格修养,以自律为前提地把握好自控能力,你才会立于不败。 所以,我们说遇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千万要冷静、切不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人大多是因为遇事欠冷静。实际上,遇事冷静地考虑一下,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效果通常是好的。比如,当你的朋友因为某个问题与你争吵起来,你可能很有理由,但你的朋友却不讲理,且与你步步相逼,这时你很可能压抑不住自己,想动手。如果这时你强制自己冷静一下,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或是暂时避开一会儿(这绝不是你弱),等对方也平静下来,再与他讲道理,那么你既可以不失去这个朋友,而且还可以表现出你的大度。相反,假如你控制不住自己,对朋友大打出手,失去朋友不说,还可能酿成恶果,得不偿失。 当然,我们说遇事要冷静,并不等于做事犹犹豫豫,毫不果断。遇事冷静只是做事前的充分准备,而且冷静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可能只是几分钟或几秒钟的时间,但这短短的几分钟或几秒钟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这样说,经常进行理智的思考,遇事冷静,不但不会延误时机,相反会培养你的果断力,在关键时刻、紧急关头能够当机立断,正确地处理问题。 1.有一个《猩猩嗜酒》的寓言故事,说的是人在路旁摆了一个盛满甜酒的酒樽,并放了些酒杯。一伙猩猩见了便晓得人类的用意,坚持不去喝。可是熬了不一会儿,一只猩猩说: “这么香甜的酒,何不少尝一点!”于是各自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小杯。喝罢,相互嘱托说:“可千万不要再喝了!”谁知,一阵酒香随风扑来,它们个个垂涎三尺,又都喝了一杯。“如是者四”,最后“不胜其唇吻之甜”,忘乎所以,竞相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结果一个个酩酊大醉,一并为人所擒。 猩猩为了满足贪杯的欲望,所以被生擒活捉,究其缘由,均系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所致。如果那伙猩猩面对飘香的甜酒,心既不痒嘴也不馋,想必也绝不会被人掠去。故事虽为虚拟,但细细品味,对那些欲望自控力差的人而言,还真有启迪和教化作用。 2.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一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 “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是失控的激动情绪。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情和契约如何选择】: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4483.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经典话语,沉淀时间精华09-12
2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点亮情感明灯09-20
3 挖掘汉字精华,把经典人生感悟句子进行整理摘抄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开启智慧之门09-13
5 正能量自我突破语录,让你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