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依赖于可能发生的机遇。因此,立功所赢得的名声并不完全来自功业的内在价值,还根源于一些碰巧使其身价百倍并使其披上光彩外衣的条件。立功赢得的名声,如果属于个人,就要取决于少数几个证据的证明,这些证据并不都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都有公正的观察者。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名声越持久,这名声便来得越迟。
【何为天才】yipindushu.com
【叔本华】
◎导读:一个天才具有双份的理智,一份是为他自己准备的,另一份是为世界准备的,这份理智使他变成了一面镜子,以反映出他对世界的纯粹客观的态度。
要承认这个事实,那就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食色之欲才运用自己的大脑,只有少数人才有勇气说: “这样做太好了,我的头脑只能服务于它自己的天职,它要竭力理会这个世界中令人迷惑不解和变化多端的事物,然后以某种形式再现出来,而不论这种形式是艺术的或是文学的,它都回答了什么是天才的真正品格这一问题。”而其他的人只是一些农奴,是成天与土地打交道的土地的附属物。
这些少数人不仅无所畏惧,而且富有感召力,也具有正义感,能命令头脑不屈从于意志。其结果证明,这一牺牲是值得付出的。针对亚瑟·叔本华这些人,那种等级、地位和出身的差别仅有部分的适用性,差别程度不会太大。就算他们的天资不很高,只要真实,就会永远存在一条不便逾越的界限,把他们与那些普通人区分开来。那些产生于观念中的美妙绝伦的艺术、诗歌和哲学巨著,都是存在于其中的才华横溢的伟大理智的杰作。
一个能正确理解天才与常人的关系的人,可以把这种关系表达为:一个天才具有双份的理智,一份是为他自己准备的,另一份是为世界准备的,这份理智使他变成一面镜子,以反映出他对世界的纯粹客观的态度。伟大天才所创造出来的艺术、诗歌或哲学作品,都是这种喜爱沉思的态度的必然结果或精美典范,这种态度是苦心竭虑地建构在某些技巧上的。
常人的理智可称为主观的理智。这种理智,无论它怎样地精明细巧,也不论它多么完美,都不能与天才的双份理智处在同一水准上。就像胸腔发音时人的音调一样,无论它多么声嘶力竭,还是根本不同于运用假声的美声音调。
从普遍意义上讲,上述天才的双份理智也阻止了天才成为被意志驯服的工具,这也是天才在指导生活方面所暴露出的无能为力的原因。天才所具有的最富特色的品格是:它丝毫没有沾染上那种永远只能在常人的单一理智中才能找到的性情上的冷静专制,这种冷静专制是机警敏锐的,也是阴沉愚钝的。
人的大脑可比作一种寄生组织,它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而得到滋养,但这一部分对人体的生存机理并不直接贡献什么东西。它安全地盘踞在人体的最高层,并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被赐予伟大的精神禀赋,不是要他去过一种个人生活,而是引导他去过一种理智的生活,把他自己贡献给这样一种生活,即不断地增加、延伸、扩展一种并非单纯博学的,而是真正的系统知识和深邃洞察,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排除那凌驾于他个人之上的影响,以便使其不会在他的作品中扰乱他的心情。这种理智生活可以升华一个人,把人提升到命运及其变化之上。我们不是自由的女奴,而是自由的儿子。作为我们人类的标志或族类的徽章,我们应像一棵树那样,狂风骤雨可以摇晃它的枝干,却阻挡不了它在每一根枝巅上结出鲜艳的果实,就像格言所说: “风摇树动,果实累累。”
个体纯粹意义上的理智生活,在整体的人性中也有对应的存在。由于在这里,真正的生活就是意志的生活,意志这一词语具有经验和先验的双重意义。人性的纯粹理智生活在于,它借助于科学努力地扩大知识范围,并祈望完善我们的艺术。科学和艺术就是这样得到缓慢地发展,并在无数世纪的延续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天才与常人的差别,是一种量的差别,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成一种质的差别,因为常人的心智虽然在有些个体上不同,但还是有某种共同的思想倾向,一旦具备某些相同的条件,他们的思想就会选择一个相同的方向,并走向一条共同的道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判断总是相互一致。天才是这样一种人,世界在他心中被呈现出来,就像一个对象在一面镜子中被反映出来一样,常人虽然也可以获得这样的映像,但其清晰可辨的程度及其基本特征的深度,却都远远不如天才。因为有了天才,人类才有指望得到至关重要的指导。由于对最重要事物的最为深刻洞见的获得,并不是通过某种对事物外部细节的观察和留意,而是通过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果他的心智趋于成熟,他所给予的指导就会以这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天才可以被规定为一种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出类拔萃的清晰意识,这种意识与人的自我意识是相互对立的。
【亚瑟·叔本华】
人们敬重天才,是为了从他那里学到关于人生及其真正本质的某种知识,但要想诞生一位天才,需要专门的适宜于天才产生的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天才的诞生是偶然的,甚至可以说一个世纪才诞生一个天才。因为天才理智在洞察力上是真正超凡绝伦的,以至超越了正常的衡量标准。它甚至等同于看似偶然的第二种能力,并完全出乎意志的所有关系之外。或许在很长的时间里,天才都得不到承认或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愚昧无知的猖獗,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妒忌心的盛行。这些终将成为过去,人类会像众星拱月一样簇拥在天才及他的作品周围,以希冀他能照亮他们生命的黯淡之处,或启迪他们的生命意识。
和常人一样,天才主要也是为自己而存在的,这一事实既不能避免,也不能更替。他为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只是出于偶然。常人从天才的心灵中决不能得到任何真正的思想,而只能得到一种近似其思想的东西,且也只有天才与他们在一起,乐意向他们的头脑传播自己的思想时,他们才得到它。这时,他们所得到的这种东西完全是一种异域移栽的植物,生长相当缓慢。要想获得新颖独创的伟大思想,就要让自己的心智完全远离于繁杂多变的外部世界,这时,那些最寻常的对象和事件在我们的心智中就会呈现出相当新颖别致、生疏鲜见的样子。这时,天才的真实本性就会得到显示。
天才的心与常人的心之间的关系可比作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关系。博学的人,凭其毕生精力充其量只能教授其所学到的东西,严格地讲,他算不上是天才,这就像绝缘体不是导体一样。进一步说,天才之人仅仅学习一首歌,而博学的人却学习乐曲的一切。天才之人与博学之人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别人从他那儿学到的东西,不是他从任何人身上学到的。天才的伟大之心在千万之众中也很难觅见一颗,它是照耀人类、点亮人心的灯塔。
天才的力量并不只是表现在超越常人的活动中。一个人,只要他柔韧而敏捷,他就会在任何运动中都显得格外轻松,甚而倍感舒适,这是因为在他非常擅长的某种运动中,他可以获得一种直接的快感,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进一步说,如果他是一位杂技演员或舞蹈演员,他就不仅能表演出其他人无法完成的跳跃动作,还能在那些常人也能完成的轻松步调中,表演出不同寻常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一个很有天赋的天才不但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知识和思想所构成的活动模式对他来说,也很自然和轻松。
任何一种知识的进步,任何一种难题的解决,任何一种机智的思想,无论是自己做出的,还是他人做出的,天才在其中都能获得直接的兴奋和热烈的欣喜。除了永不停息的活动外,天才的心中不再企求更进一步的目的。这是永不枯竭的幸福之源,那些与凡夫俗子们形影不离的枯燥、恐惧的幽灵是不会靠近天才的。
所以,历史上及当代的天才人物的杰作,在它们的全部价值上只是为天才而存在。如果把一部伟大的作品推荐给一干凡人阅读,闹出的笑话就像邀请一个饱受中风之苦的患者去参加球赛那样,其中一个人去读这部作品只是出于礼节,另一个人去读只是为了不甘落后。因此,拉布吕耶尔说: “世上所有的聪明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无知的傻瓜。”
一位具有才能的人的所有思想范围,与一位普通人的思想范围相比,就算他们的思想针对的对象都是相同的,但其中的差别也很明显,就像拿一幅光彩夺目的油画与一幅粗糙不堪的草图相比一样。这些只是对天才的部分赞赏,以补偿他在世界上忍受的孤寂无奈的生存之苦,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得不到任何知音的同情。当亚瑟·叔本华[1788-1860]然,一切评价都是相对的,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对恺撒的评价上,要么说恺撒是一个伟人,要么说恺撒也很惨地生活在小人之中,因为布鲁丁赖克和利利普都只是从各自的出发点改变他的形象的。一个写下传世佳作的天才,无论他在后世人的心目中多么伟大,多么富有教导性,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却非常渺小、悲惨可怜、枯燥无味。
这也是下述说法中包含的深意:一座楼塔,从塔底到塔顶是三百层,但从塔顶到塔底也是三百层。这样看来,伟大的天才只是感恩于凡人的恩惠,因为正是借助凡人的力量,天才本身才会伟大。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名利的苦乐: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9873.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挖掘潜能,做潜力无限的女人09-12
2 【关于死亡的谬论】09-12
3 经典句子,沉淀智慧结晶的璀璨宝石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之句,充满生命律动09-12
5 经典句子,绽放生命光芒的语言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