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即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或许老祖宗提倡“中”,本来是想寻找一个平衡点,好在纷纷扰扰的社会正身立志,不偏不倚。然而,这“中”不知怎地变了质,成了明哲保身隐藏意见的借口了。用中国的俗话讲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春秋时晋国攻打虢国,夹在中间的虞国真的很恪守“中之道”,不但中立,还顺便做个老好人借道给晋国,所以不到灭国那天它是不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的。如果说“中”可以带给我们明哲保身的安全,怕也只是暂时的吧。类似虞国“唇亡齿寒”的还有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铭言:"他们屠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又来屠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奔我而来,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一个出租车司机,沿途一直在抱怨出租车公司对他们不合理的“压榨",其状凄凄,令人不忍。坐车者就问他:前段时间你们出租公司的一百多位司机联合罢工抗议,你参加了吗?那位司机一听,从鼻腔里哼了一声,说:“我哪有他们那么傻,这事肯定不成,万一最后被罚那岂不是比现在更惨!他们斗他们的,我还得照顾老婆孩子呢,我不能出来说话。"他选择“中”,他甚至不敢为自己说话,如果别人失败,他不必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别人抗争成功,他倒是愿意享受其成果。yipindushu.com
奇怪的是,变质了之后的这个字反而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品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个性,无法独立思考,满口挂着"无所谓”“差不多”“都可以”“你决定”"没意见"。
一人可以中庸,但不可以人人中庸;一事可以中庸,但不可以事事中庸。中庸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偏激不等于没立场,沿着河中心划船至多只能拍到两岸的美景却永远无法摘到岸边的野花。只有自己有了立场,而且努力寻求并认真享受这一过程的人才能有所收获吧。
做人讲中庸,避免过激和片面古人云,"忍"字头上一把刀。这说明要具备这样一种心理素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容易犯错误的人。他们在风险大的时候,往往害怕得不敢下手;风险小的时候,又容易忘乎所以,孤注一掷,他们脆弱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想具有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着手锻炼,与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在个人关系方面须讲究大度,特别是在财运不济、心情郁闷时尤要如此。
无论何时,保持平静的心去与人相处总是有益处的,既不偏激,也不浮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激烈的言词,避其锋芒,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解释和说明。这种人,吃亏总是很少的,除了证明你有高深的涵养和大度的胸襟,你是不会丢失什么的。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你总会心静如水,游刃有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做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搞放弃原则,而要以社会的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松下幸之助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宋代大儒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者,平常也。”另一位宋代大儒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为何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按中国儒家的看法,就是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而“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而搞"反中庸"、“矫枉必须过正”那一套,则会给社会、给个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容易事,非要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不可。
照传统说法,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时,应该讲厚道,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团结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一起把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研究,做出正确的处理。
因而讲中庸,也是讲民主,反对搞“一言堂”。
讲中庸,不是搞折中,放弃原则。因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则。讲正道、讲定理、讲原则,就是要辨黑白,论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中”起来,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间。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文化、知识方面,有惊人的进步。但在另一方面,因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互相冲突对立,许多人遭到惨死。其实任何人都祈望和睦相处,互相协助,过和平幸福的生活;也知道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争斗都是不对的,却仍不惜互相残杀、互相仇视。
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家在根本上都没有养成明确的价值观。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先哲们提倡,是因为人性中有容易偏离正轨、过犹不及的倾向。儒家灌输给大家的观念,都是以家、社会、国家的大义为重,自己的事才是次要的。有些人刚好相反,都是要先考虑自己的事。儒家之所以教人无视个人,就是为了要有效活用个人的价值,才会更爱国家、爱社会、爱家庭。由此演变到牺牲个人,才是美德。这种看法或许有点极端,但若是只爱自己,别人的事就不管,也是一种偏差。
既然自己那么尊贵,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得保持美好的环境,不然,就等于没有爱自己。以此为出发点,才会产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公司、爱大家的社会精神。所以,自爱的精神,是与爱公司、爱国家的精神相通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偏颇。保持这种精神方面的平衡,也是个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要伤害,不是要否定,而是要互相尊重、共同提高。我们对此要深思,要好好地把握人的本性,不为拘泥不为偏执,寻求适度、适当的境界,这才是重要的。这也就是中庸之道的真谛。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不是那种两者相加除以二的方法,而是以人性为体,一面正确追求事物的本质,一面寻求前进的方法。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水不与路争,路高出来了,它就在凹下去的地方充实自己,终于力量强大起来了,大到能把道路冲垮。从一百个山谷中涌出来的一百条河川,一直向下,流入江河,江海因为低下,最后竟成了百川之王。这就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一个人做事,要做,不要争。也就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不是消极、沉沦,而是以不争的姿态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因为蓄,是不争的前提,有如江海,泥沙俱下,不辨自明,江海不争,所以成其大。人,也不争;不争,是因为含蓄,是因为包容,因为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那比争更有意义。
孔子东游的时候见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辩论得不可开交。孔子下车见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两人在争论一道算术题,一个说三八等于二十四,另一个说三八等于二十三,各持己见,几乎打起来,最后打赌说找一个圣明的贤人裁定,如果断定谁正确,对方就将一天的猎物给胜者。见到圣人,他们就请孔子裁定。不料孔子裁定认为三八二十四的人将猎物给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的人。结果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的人高兴地拿着对方的猎物走了,认为三八等于二十四的人气愤地说:“三八等于二十四,这明明连小孩都不争论的真理,你却这样论断,看来圣人是徒有虚名罢了!"孔子笑着说,“你说得没有错,既然这是个小孩子都不争论的真理,你坚持三八等于二十四就是了,为什么要与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讨论这种本不该讨论也十分明白的问题呢?"猎人哑然,孔子安慰道:“他拿走了你的猎物同时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失掉了猎物,却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呀!"所以,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然而,滚滚红尘中,有多少人能明白不争的好处呢?那些肆意作为,买通卖通的商人,赢了一次就归结为命运好,从此相信命运总是垂青他,不畏天命,哪还畏人事?往往玩弄人事于股掌之间,以为这是小菜一碟,不期到最后,却落个名节不全、身心不保的下场。这些人如果就此明白了“不争,所以成其争”的道理,肯定要把肠子悔青。
不争的结果,胜过争,对这些人来讲,他是打死也不信的。所以,他们永远都读不懂老子,也永远看不起读书人。而真正能读懂老子的商人,世人称其为儒商。他们吃很少的东西,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很少挥霍,守正出奇,理性投资,聚天下之财成其大,散天下之财成其下,所以能长生、快乐、成功、富足。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中庸不等于没立场: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9793.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事无巨细,小事成就大事09-12
2 祸福相随,知足常乐09-20
3 捕捉汉字精华,高情商句子大全正能量短句09-13
4 鼓舞前行的正能量语录全典202409-13
5 正能量自我激励短文,让你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