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当我们遭到冷遇、经受磨难时,不必沮丧,不必愤恨,唯有尽全力去赢得成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答复与与不幸的最有力的反击。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这样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人生的冷遇也可能成为你幸运的起点,磨砺到了,幸福也就到了。
借助羡慕的引导,回归原本的命运芭芭拉·朗·斯特恩认为“嫉妒与羡慕是一对双胞胎,但嫉妒意味着失去,羡慕预示着收获。”当我们有了卓然超群的成绩时,由于周围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人格品质、不同的文化修养,嫉妒和羡慕总是共存于我们的身边,相伴于我们人生的整个历程。
和嫉妒一样,羡慕也会刺痛我们的心,也属于心灵的阴影层面。当羡慕来临时,它会占据我们的全部心思,排挤其他的思绪和情感,让我们醉心于别人的生活、地位和财产,却对自己的生活心不在焉。我们在不断自问:为什么别人事业有成、收入丰厚、家庭幸福美满,而自己却没有?为什么朋友拥有好工作、好相貌、好运气,而自己也没有?羡慕包含了自我怜悯的成分,但真正折磨我们心灵的,还是对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的渴望。
尽管我们对别人的羡慕有时候似乎是因自尊心而起,但在本质上,这并不是一个维护自尊的行为。羡慕具有腐蚀作用,而我们的自尊心则是它腐蚀的目标。但羡慕又不是自尊心过盛的表现,而是心灵的一种活动,一种让我们痛苦的反应过程。自尊心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对羡慕做出反应,如何对待种种因羡慕而生的欲望。 关怀心灵的关键,不在于消除羡慕,而在于借助羡慕的引导,回归命运本身。羡慕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其意义与生理上的痛觉一样,是要让我们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是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事实上,出问题的正是我们的视野。羡慕就像是心灵的远视症,它让我们好高骛远,看不清身边的事物,意识不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李梅是一位40岁的单身母亲,多年来她饱受美慕心的煎熬。李梅在一家服装工厂工作,白天她辛苦工作,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晚上则在到家里闭门不出,躲藏起来。因为她无法忍受周围人们的美满生活。 她总是习惯性地向两个儿子描述朋友们的幸福生活,甚至精确到每一个细节,朋友们遇到的每一件好事,她都记得一清二楚。每当听说某位朋友又有了什么收获,或是交上了什么好运,她都会感到震惊,心中的羡慕也越发根深蒂固。在李梅看来,朋友们都拥有丰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有意义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生活。仿佛全世界都生活在天堂中,只有她一个人在承受着孤独和痛苦。 在生活中,像李梅这样饱受对别人的羡慕之苦的人不在少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它呢?首要的是坦然面对这种盲目羡慕的心态,羡慕别人的人并不是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而是不愿去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克制这样的本能反应,充分尊重羡慕的症候,让它把我们引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借此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灵的需求受到压抑,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意识不到真实存在的空虚与痛苦。 上述案例中的李梅,如果能用比较坦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开始从比较实际的角度看待她的朋友,她的羡慕和哀怨就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与理性。到那时,她就可以为自己的处境负起责任,更加努力地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羡慕不受理性的控制,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压抑和消除。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们逼我们通过健康幸福的表层,深入探索心灵的奥秘。我们只有触碰到心灵神性的一面,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最终找到更有深度、更成熟、更有弹性的生活方式。 萨伊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在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年他37岁。离官退位的萨伊特,周围依然是一些显赫的人士富翁、高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为萨特惋惜,认为他会非常痛苦,至少也要来找他们帮忙。谁想,萨伊特却回到了乡村,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菜、施肥、捉虫,过得平淡而有滋味,没事的时候他就走街串巷,以收集民间陶器作为自己的爱好。生活中他从不理会别人的富贵,更不去美慕别人的日子,我行我素地过着自己的简朴岁月。七八年过去了,他竟然收集到了几十件世界顶级的民间珍宝,想与他交易的人蜂拥而至,萨伊特卖出的每一件珍宝价值都在上千万美元。 有人问萨伊特,你怎么会在收藏上有这么大的成就。萨伊特说:“因为我过得十分简单,从不盲目去美慕别人的生活,清静的生活可以让我一心一意地鉴别陶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人生的冷遇也可能成为你幸运的起点: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415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编织美好未来的绚丽蓝图09-12
2 如何选择理想西装05-23
3 认知觉醒精选09-19
4 感悟文字深情,瞬间的说说09-19
5 女士手镯与手链的选择与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