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是我们所拥有的一种好心态,苛求完美却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虐待,因为生活本身并不存在完美。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女儿的18岁成人礼上对女儿讲过这样一番话:“亲爱的女儿,现在你要开始接触到真正的人生了,生活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公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要学着面对一切真实,接受一些不完美,承担一些责任,自己做决定……”冯小刚的女儿是先天唇裂,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医生告诉冯小刚,如果他们愿意放弃这个婴儿,医院可以给他们开具证明,以后他们还可以再要一个孩子。但是,冯小刚毫不犹豫地对医生说:不放弃。当年,冯小刚果断地接受了女儿的不完美,在女儿18岁的成人礼上,他又教导女儿要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是的,通常我们无法把握、改变这些缺陷的存在,我们只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坦然地面对、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生活的艺术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这正如先师们所说的: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所以,你不必因考试少了几分而耿耿于怀,不必因说过一句错话而长久内疚,不必因女朋友的一个小缺点而感到遗憾,不必为一顿不可口的饭菜而埋怨,不必因一次评比名落孙山而垂头丧气,不必因一次失误而放弃全部计划,不必因一个人负心于你便怀疑世间的真情……考不上大学不一定是你的失败,找不到舒心的工作不一定说明你无能,失去这个机会你可以寻找另一个机会,搭不上这班车你可以搭下一班……一切都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完美,也不会像你策划的那样顺利,只有接受不完美,你才有勇气面对现实。 如果同一个晚上你有两件事要做——应女朋友的邀请陪她去听歌和到图书馆听一个学术讲座——你的选择应该是:你认为哪件事重要就去做哪一件,而把另外一件忘掉。只有敢于放弃才能有所获取。 认真对待生活,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实不易领受,尤其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这个世界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总以为我们全身心投入去追求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然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地,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了。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离开娘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进行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的精力逐渐地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想都将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又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难以割舍?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通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视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就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一幅永恒的图景。 第六章|放下完美,化缺憾为进取的动力| 161只要你能秉持向着更好方向迈进的信念,你每天都可以是出色的。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的是,“出色”这个字眼并不代表完美,而是指“最佳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天或现在所处的环境限制之下,依你的知识及经验,尽最大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如果你真的尽了全力,再也不能做得更好,那你就算是相当出色了。 然而,这也不是说你不能再继续追求成长,追求更好的境界,你当然能继续苗壮成长。比方说,从现在开始一年内,你所画的画一定要比现在的画好,因为你又多了一年的知识、经验以及专业训练。但是,现在的画还是最杰出的,因为这是你当下能力的极致发挥;而日后的画当然也会是最出色的,因为那也是彼时你的最佳状态。 人生绝不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叵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而生存下来,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孩子而生存下去。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地生存。我们所造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消失而消失。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失,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将与时俱在,永存不朽。 追求完美固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却不须强求。只要能够在种种的限制条件之下,尽己所能地朝目标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出色的境界。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苛求完美等如虐待自己】: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3547.html
推荐文章
09-19
1 解读文字深意,每日箴言一句话励志50字左右09-12
2 【将爱带在身边】09-12
3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闪耀希望曙光09-12
4 【勤奋是智者的成功秘诀】09-12
5 【六招让你成为职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