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和羡慕都不受理性的控制,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压抑和消除,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们逼我们通过健康幸福的表层,深入探索心灵的奥秘。我们只有触碰到心灵神性的一面,才能改变这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种状况,最终找到更有深度、更成熟、更有弹性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任务是关怀心灵,而与此同时,心灵也在关怀着我们。"关怀心灵"其实蕴涵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尊重心灵所呈现的一切;另一方面,心灵则对我们予以关怀和照料。即使在心理疾病肆虐之时,心灵仍然在关怀我们,给我们指出脱离凡俗心态的道路。只有重新建立起神话层面的感性,才能缓解心灵的痛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朝丰富的精神生活迈进了一步。说来也怪,有时是心理疾病帮我们找到心灵的信仰。
当我们从自我和意志出发,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集中自己的力量,设计一套策略,尽最大的努力追求成功。希尔曼用"英雄式"或"赫拉克勒斯式"来形容这种行为。他取的是这两个词的负面意思:纯粹的蛮力,以及狭隘的、理性主义的视角。相比之下,心灵的力量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水库,或者——借用一个传统的意象——奔流不息的江水。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不受人的意志操控。面对这种力量,我们需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仔细观察心灵是如何跃跃欲试,急于投入生活的洪流。我们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以负责任的态度,引导和塑造这种力量,同时真心相信,心灵的意愿和需求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
无论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志,还是纯粹的被动态度,都不符合心灵的需要。关怀心灵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反思,也需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要充分的行动。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从心灵出发,让激情和想象成为行动的助力。 这让我想起,荣格在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探寻的“超验的功能”,一个既能承认心灵的神秘内涵,又能包容理性与意识的出发点。对荣格来说,这正是“我”的意义——作为行动与智能之间杠杆的支点,同时能感受到心灵和思想的重量。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架构,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荣格的身体力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由这样的观念和行动建立起来的力量,具有深厚的根源,不会陷入自恋性质的动机中无法自拔。《道德经》三十章说道:“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汲取心灵的力量,与自我对力量的缺乏并无关系。 那么,心灵的力量究竟发源于何处,我们又如何汲取这种力量呢?它发源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亲近心灵,不与心灵背道而驰,这种力量就会产生。失败和打击最容易激发出这种力量。因为心灵总是在经验的缺口和漏洞中显现出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失业或是病痛的打击,反而让我们意外地找到了心灵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嫉妒和羡慕都不受理性的控制: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338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诠释情感真谛的优美诗篇09-13
2 女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09-12
3 经典句子,让你笑到肚子痛的经典言09-12
4 灵感往往一下子闪现09-13
5 全面的正能量语录集,激发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