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咸依托儒家经典排遣内心忧闷可谓渊源已久,从汉魏的赋作中不难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西汉至东汉前期文士的情感调控往往与其儒家信念的高扬同时进行。较典型的例子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游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途,览观《春秋》之林,……悲《伐檀》,乐乐胥,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述《易》道”、孔臧《杨柳赋》“论道饮燕,流川浮觞。肴核纷杂,赋诗断章。合陈厥志,考以先王。……饮不至醉,乐不及荒”,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此外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杜笃《祓禊赋》、傅毅《七激》、班固《幽通赋》无一不按照这一模式进行抒情。值得一提的是,冯衍《显志赋》所言“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可以说在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司马迁发愤著书、严忌《哀时命》“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等抒情观之外,更加鲜明的加入儒家信念调节的理性因素,是为汉代儒家抒情观的代表。从东汉中后期开始,情感抒发与儒家信条有渐趋分立之势,这与儒学中衰、儒道并参的时代风气有关,也是文学抒情性要求独立的必然趋势。如张衡《思玄赋》“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结典籍而为罟兮,驱儒、墨而为禽。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墨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消摇”即是其证,此外他的《归田赋》、《应闲》、《七辩》也体现了这一点。张衡以后情感抒发更侧重个体私密化、内心化发展,侯瑾《筝赋》“虽怀思而不怨,似《豳风》之遗音。于是《雅》曲既阕,《郑》、《卫》仍修。……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蔡邕《瞽师赋》“咏新诗之悲歌兮,舒滞积而宣郁。何此声之悲痛兮,怆然泪以潜恻”、《释诲》“骋驰乎典籍之崇途,休息乎仁义之渊薮,盘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与为友。……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丁仪《厉志赋》“瞻亢龙而惧进,退广志于《伐檀》。……援《大雅》以为戒,眺龚胜而自叹。……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王伊同说:“家教所起古矣!马援戒子,世人共详;郑玄大儒,以戒盈慎满为训。王昶著诫,兼及子侄。下逮两晋,靡不皆然。是以忠贞之士,别有礼法。或被长者之名,或传青箱之学。”
“左思风力”的儒学意蕴及其审美构成
“左思风力”是西晋文坛承继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
一、“左思风力”的儒学意蕴及其审美构成
“左思风力”尽管在左思《杂诗》、《咏史诗》等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但并不只限于他的诗歌作品,像其《白发赋》就具有鲜明的批判意识。因此,单纯从诗歌语词是否慷慨苍劲的表象来考察“左思风力”,只能导致对“风力”从创作体裁到修辞风格理解的偏狭,并不能有效地洞见其思想意蕴与审美构成。同时,尽管“左思风力”在西晋中前期文坛独步一时,与之有着共同思想怀抱和劲拔文风的文人作品也并非难得一觅,他们为西晋后期文坛由柔靡精工转向旷放粗豪,都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所以,弄清楚“左思风力”的思想意蕴及其审美构成,对认识西晋文坛文人人格及文风流转都有重要价值。以下试分四方面来分析:yipindushu.com
首先,对经今文学政治观独立不渝的坚守,促生“左思风力”阔大雄健的风貌。《晋书》本传称左思将儒学研习与“阴阳之术”结合,实属两汉经今文学的一贯的做法,其《齐都赋》流露出“胜火之木,冲水之草”的五行相克思想,《魏都赋》流露出“乾坤交泰而缊,嘉祥徽显而豫作。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畴昔。藏气谶纬,象竹帛”的谶纬意识,
其次,对“诗可以怨”诗学思想的抱持,孕育“左思风力”犀利辛辣的特色。曹魏应璩《百一诗》曾说:“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郡士。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
再次,温柔敦厚与“情动于中而发于言”的诗教观,促生“左思风力”典雅重情的特质。卫权《三都赋略解》说:“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西晋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文学创作9:http://www.yipindushu.com/lishijingdian/17314.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这些语录,每一句都能让你笑出声!10-10
2 领悟美文奥秘,每天积累一条富有智慧的经典格言09-13
3 维多利亚时代的少年历险小说410-10
4 沉浸美文妙境,经典的说说且句句都能打动人心的09-06
5 5字的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