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信与哀吊文也有融合的现象,如曹操《与荀彧书追伤郭嘉》说:“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因为作者与友人空间上的距离,不但导致吊文无法在友人去世之际及时撰制,而且作者亦可能因为客观原因难以亲临吊唁,这就成为吊书产生的重要前提。陆云可以说是将书信与吊文结合较好的例子,其有七篇《与杨彦明书》,其有云:“永耀已葬,冥冥远矣。存想其人,痛切肝怀,奈何奈何!闻伯华善佳,深慰存亡。人生有终,谁得免此?且使继嗣克胜,堂构自绍,亦存亡之愿也。朋类丧索,同好日尽,如此生辈,那可复多邪?临书酸心。”此信亦采取吊文四言形式,对友人的逝世深表哀悼,充满百身难赎之意。另外,陆云还有《吊陈永长书》五首,其云:“义在奔驰,牵役万里。至心不叙,东望贵舍,雨泪沾襟。令遣吏并进薄祭,不得临哀,追赠切裂,幸损至念。书重不知所言。”又有二篇《吊陈伯华书》,其有云:“远闻讣问,若丧四体,拊心恸楚,肝心如割,奈何奈何!岂况至性,当何可言。今遣吏恭集薄祭,不得临丧,以叙悲苦。”
总之,魏晋书信不乏崇论闳议与经术研讨之作,更有充满温情与谐趣的作品,这就使其在浓郁的儒学意识氛围中,体现出文人生活的朴实、真挚、鲜活的面貌。魏晋文人在书信中充分借鉴辞赋、诫、吊辞等文体的写作范式,既有文体间的互融,又有笔法技巧的改进,其自身的艺术水准也出现较大提升,尤其关于歌舞娱乐及山水田园景物的描写,刻镂精工、辞采妍丽与清新优美、恬淡自然的风格面貌各有呈现,与先秦两汉的书信作品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当然,在这些华美笔调背后所隐含的魏晋文人的人生心态也值得重视,儒家富贵浮云、饮水饭菽的生命意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怀,均不同程度构成了这些作品的精神内蕴和艺术境界,体现出儒学意识与书信艺术创作风格的有机融合。
下面再来讨论一下魏晋箴体文创作与儒学内涵的关系。魏晋箴体文的兴盛,与此间重刑名、重自省的意识密不可分。仲长统曾在《昌言》中立《法诫篇》,主张加强相权与法制,节制外戚与宦官专权。傅玄也在《傅子》中立《戒言》,强调循名责实。桓范尤其强调谏诤的监督作用,他在《世要论•谏争》中说:“夫谏争者,所以纳君于道,矫枉正非,救上之谬也。……扶之之道,莫过于谏矣。故子从命者,不得为孝;臣苟顺者,不得为忠。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盛,贵在谏子。……逆人主之鳞,及罪而弗避者,忠也!义也!深思谏士之事,知进谏之难矣。”
就魏晋统治上层而言也不例外,如曹植《答崔文始书》就说:“临江直钓,不获一鳞,非江鱼之不食饵,其所饵之者非也。是以君子慎举擢。”
魏晋箴体文具有他律与自律的双重作用,如傅咸《御史中丞箴序》说:“百官之箴,以箴王阙。余承先君之踪,窃位宪台,惧有忝累垂翼之责,且造斯箴,以自勖励。不云自箴,而云御史中丞箴者,凡为御史中丞,欲通以箴之也。”yipindushu.com
先秦两汉箴文多简约凝练,至魏晋有渐趋烦冗的迹象,甚至还有以颂代箴的情况,潘尼《乘舆箴》就是集中反映。“乘舆”为君王代称,其箴文分序与正文两部分,正文标以“颂曰”,体现了对君王的颂美之心。他在序中追溯箴文产生的历史渊源,强调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说:“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先儒既援古义,举内外之殊,而高祖亦序六官,论成败之要,义正辞约,又尽善矣。自《虞人箴》以至于《百官》,非唯规其所司,诚欲人主斟酌其得失焉。《春秋传》曰‘命百官箴王阙’,则亦天子之事也。……至于箴规,谏之顺者,曷为独阙之哉?”虽然潘尼标举箴的规谏功能,但纵观全文,潘尼从太初生民之世,揭示君主产生的历史,对尧、舜、禹等上古贤王的功绩加以颂扬,只是详古而略今,惟有“禅代非一姓,社稷无常主”、“王者无亲,唯在择人”句,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其余则为“若九德咸受,俊乂在官,君非臣莫治,臣非君莫安。故《书》美康哉,而《易》贵金兰”式的颂美,
魏晋箴体文虽然总体创新不多,也还有其时代特色。《晋书•陆玩传》载:“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知言。”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12:http://www.yipindushu.com/lishijingdian/17278.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唐朝的那些段子(24)10-10
2 欣赏美文风采,入心的文案09-11
3 当局者迷膀胱者清是俗话吗10-10
4 拥抱美文美好,情感语录扎心伤感10-10
5 百家讲坛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