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镜川杨氏集中出了六位进士,三位尚书,如此快速地成为官宦世家,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到了南明时期,又集中出了“四忠双烈”,同样引起世人的关注,“遂以收三百年世臣之局”(640)。“四忠双烈”何许人也?下面拟结合有关材料,集中叙述之。
1.四忠双烈
“四忠”是西杨智房太仆卿杨美益的后代。杨美益之子杨承龙(1534—1601)官泽州通判,他有六个儿子,即杨德烈、杨德述、杨德迈、杨德逵、杨德遴、杨德逑。老三杨德迈(1562—1631),是一个诸生。杨德迈之子杨秉鼐(1589—1663),字公鼎,号仙岩,万历四十三年(1615)庠生,隆武元年(1645)恩贡。杨秉鼐“能守文懿之教,以名节勖诸子,里中以杨太公称之”(641)。杨秉鼐有六个儿子,其中两个早卒。长子杨文琦(1605—1648),字瑶仲,号楚石,邑庠生。次子杨文琮(1608—1663),字天璧。四子杨文瓒(1614—1648),字廷珪,一字赞玉,号圆石,别号天放野人。五子杨文球(1618—1649),字天琅。他们都是杨秉鼐妻陈氏(1586—1642)所生。
杨文琦“孝友植性,兼有家庭之教。自少怡和,端愿不见喜愠。好施济急,往往义气激发”(642)。由于家里贫穷,“馆榖四方”,替人做塾师。夫人沈氏出身城南大家,鼓励他“一志大业,琐屑家政毋烦内顾”(643)。别人说他家穷志难长,杨文琦回答说:“吾志不可一世,岂计较锱铢者哉?”(644)他“尤喜交当世豪杰,以引进其诸弟”(645)。崇祯八年(1635)为诸生,“益力学励行,不复为诗酒之游”(646)。 杨文瓒“生而秀异颖拔,弋猎文史,似不经意,所得已胜人”(647)。宁波府推官李清(1602—1683)“搜五邑佚才,公奏艺七文,不加点,拔冠军”(648)。第一次参加浙江乡试,失败而回。李清十分惋惜,延至家中,亲自教授。崇祯十二年(1639),杨文瓒幸运地中了浙江乡试第66名。与杭州人张季初的“知书善琴,女红无不精”(649)的才女张玉如结婚(650)。次年参加会试,失败而归,就留在杭州丈母娘家中,“游览佳山水,竟日吟咏”(651)。崇祯十五年(1642),知父亲杨太公生病,情急之下,从杭州步行五百里回家看望,可见非常孝顺。这年底,母亲陈氏病故,于是兄弟守丧三年。 崇祯十七年春,守礼期结束,杨文瓒经过江山、仙霞关,准备到福建漳溪“多交名贤硕士”。半途上,闻北京事变,李自成军入都,皇帝自杀,“痛愕几绝”,急忙回宁波,杜门不出。弘光二年(1646),南京失守,福王政权倒台。浙东义师画钱塘江为界,准备拒守,人称“画江之役”。鲁王监国于台州,唐王称帝于福建,建元隆武。杨太公亲自率领诸子从军。唐王派使下诏唐王,鲁王手下商量“开读礼”。具有大局意识的杨文瓒竭力主张浙与闽联合抗清,“浙、闽宜合不宜分,即使主上屈节于天兴,将来无损于配天之业”(652)。利益意识很强的鲁王诸臣根本不理睬杨文瓒的意见,同里张苍水尤竭力反对。鲁王授杨文瓒为监察御史,杨文琮为职方郎中。杨文瓒以大议未定,辞不赴。隆武二年(1646),杨文瓒奉鲁王监国之命入闽,向唐王力陈闽、浙联合抗清的道理。“力言当联络闽浙,以为同仇,不当启争端,闽强而浙弱,莫若输闽饷以助浙,自足以服其心。”此议受到唐王的肯定,“即赐食,撤御前灯,送至邸”。在聊天中,唐王知道杨文瓒长兄杨文琦也很优秀,于是临轩试之。杨文琦对言:“今日宜作马上天子,未可狃承平积习。”(653)唐王非常赏识。取得恩贡第5名、廷试第138名好成绩,以明经上等,即授惠安训导,寻加监纪推官,视惠安诸军。 不久,唐王派杨文瓒到温陵恤饥赈给,杨文瓒上疏,请发帑金三千。赈给归,杨文瓒陈四难十失诸奏疏。唐王特用为云南巡抚,杨文瓒力辞,请如前旨,得领饷,入浙中,以图会师。因强臣郑芝龙的阻挠,闽、浙合作没有成功。唐王又命杨文瓒掌贵州道,扼防建延三关,便宜行事,召募义勇。浙东亡,仙霞关告急,唐王出走。杨文琦跑来与杨文瓒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这个时候,其父杨太公挈三媳妇张玉如到了福建。1645年变故时,张玉如正在杭州娘家。不久,杭州失守,回宁波的道路不通。听说丈夫在福建、浙江两地来回奔波,决意回到丈夫身边。其家人力阻之,她说:“吾岂不知江上难越?但此心悬悬,吾宁死道路死锋镝耳。”(654)于是,在弟弟的精心策划下,从小亹那儿渡江,艰难地回到了宁波。当时两军对阵,夹岸钲鼓,连鸟都难飞过来。张氏能回到宁波家中,确实让人惊奇。不久,钱塘江快守不住了,张玉如决定带着杨太公、杨文球一起投奔福建,而让杨文琮留守家中。他们买了一条船,到达福建寿宁,遭遇一伙乱兵,张玉如诸人隐居深涧四昼夜,那伙贼人绑架杨太公,扬长而去,索要万金,称如不送来就要烹了杨太公。杨文球在路边散发狂号,路人怜其孝顺,不数日,得金数千缗。赍入贼寨,贼以数不足,要杀他。杨文球对着父亲长恸,贼亦感动,终同意放回(655)。不久,终于找到杨文瓒,夫妇抱着痛哭。因福建危急,杨太公带领家人逃到温州泰顺的一片茂竹园定居下来。以寻找、扈从唐王未果,不得已返回甬上,前后花了五个月时间。 顺治四年(1647)冬,宁波发生了“五君子翻城之役”。“五君子”是指宁波人华夏、王家勤、屠献宸、杨文琦、杨文瓒,他们在宁波秘密策划反清斗争。当时清军在浙江的驻军相对单薄,浙东四明山寨兴起了抗清斗争,舟山群岛则有南明黄斌卿的水师。华夏等五人认为形势比较有利,于是密谋把各种抗清力量联合起来,一举收复绍兴、宁波。杨文琦因与四明大岚山寨主王翊关系最好,负责与王翊方面的联络。 张玉如对杨文瓒说:“翁洲黄将军未可信,宜慎之。”结果,翁洲黄斌卿倒“未尝愆约”,却在陆地联络中出了事。华夏致大岚山寨的帛书,中途为缙绅谢三宾所得。谢氏向清军告密,上面并列杨文琦、杨文瓒名,牵涉杨文琮,只有杨文球不在其列。当时兄弟四人正在外面,听说此事后,有人劝他们逃亡。杨文琦说:“吾以义动,而临难不赴。且将陷父于辟,安用义为?然偕死,亦无益,吾独承之。”(656)于是,要杨文瓒、杨文球入闽。杨文瓒不肯走,愿共同承担罪责,独遣杨文球便服去福建。杨文琦向宁波地方政府自首,审讯时,“忼慨无巵词”,反复强调杨文瓒“不预谋,请释之,以养父,而自请速死”。时华夏已先在囚中,听说后眼泪涔涔落下(657)。押解杭州过程中,杨文琦作《途中题壁》诗,称:“主不可背,仇不可事。遁迹林泉,聊以明志。鼎钟勿加,刀斧奚怖?陵谷变迁,此节靡贰”(658),表达了自己的誓死无贰的决心。 顺治五年(1648)春,杨文琦在杭州的省城狱中,其父杨太公通过送饭的人递进条子,嘱托他“一日未死,当一日读书”(659)。杨文琦作《戊子春日答父狱中好读书手谕》诗以明心志:“圜底愁云惨不舒,遥怜春色到荒庐。半生报国惭无补,一日思亲痛有余。作鬼直须闻道后,断头才是息肩初。此时正可亲圣贤,严训勤拳敢背欤?”(660)在监狱中,杨文瓒与同牢的老师李清唱和不辍。《狱中题壁》:“生为大明臣,死作大明鬼。铁石或可磨,贞心良独韪。”(661)由于华夏独自承担了信书的责任,所以同难之人得逃避责任,但杨文琦坚持要同担责任,结果只有杨文瓒被释放出来。 顺治六年(1649)夏五月二日,杨文琦与华夏同时被害。料理完杨文琦后事,张玉如觉得事情还没有过去,对杨文瓒说:“难犹未止,可速去。”杨文琮也说:“弟但去,有我在。”(662)杨文瓒犹豫不决。果然,谢三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收买地方当局,出狱才18天的杨文瓒又被捕了。五月二十六日,杨文瓒被处决,临终连呼“高皇帝”,享年35岁。谢三宾何以如此仇恨杨氏兄弟?据说谢氏是杨太公的同学,“少相好,长相密也”。明清更替之际,谢氏态度反复无常,杨氏四兄弟“不复以父友事之”(663),得罪了谢氏,于是才有此报复之举。杨文瓒有《缑城吟》、《东山吟》、《虫史》、《鸟史》、《水仙传》等诗文。 杨文瓒死后,张玉如负着丈夫的尸体,“纫其首,吮其血,哭尽哀”。忽然有所感悟,说:“杨郎死忠,分也,何以哭为?”于是决定以身相殉,她非常高调地准备着后事。她让人准备了两副棺材,两套寿衣,又召来画师,“写双影”。又上华、屠、董三家,称“余未亡人,明将从地下矣。幸诸姒各自裁”。复遍辞宗亲,拜谢于太公之前。然后投缳自杀,结果被救,没有死成,她大怒说:“将隳我节耶?杨郎迟我久矣!”张玉如在桌几上大写《遗戒》曰:“杨郎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国家。偷生一载,有为而然。妾今从之,亦可无愧于杨郎。所遗二女,杨郎在囚中,已为择婿矣。”(664)闻者皆哭。最后饮药自尽,结果毒性没有马上发作,复投缳而绝,时为六月初二日,正好是丈夫头七日,年仅29岁。沈一贯的孙媳卢端姬听说张氏事迹后,认为有“古烈丈夫风”,“良足愧世”,为作《节义咏八首》以纪事,分别称从容就义、题赞小影、书慰兄弟、拜谢媒使、嘱女于归、立邀史笔、焚香别亲、浓妆自尽(665)。 张氏见杨太公时,提出了一个请宗人写传的要求:“吾死矣,然吾宗刺史,文人也,乞之为杨郎兄弟作传,吾死瞑矣。”(666)所谓刺史,是指前高唐牧杨德周。结果,杨德周“年老畏祸,逡巡不敢执笔”(667)。全祖望作《妾面惫》:“郎真好须眉,装以故冠带。含笑随伯兄,羽化听虚籁。可怜吾宗老,缩肭缘利害。有侄怯表章,潜德定终晦。……”(668)然而,张氏卒后二天的六月四日,杨德周写了《楚石圆石二侄孙合传》、《烈女张氏纪略》(669)。《楚石圆石二侄孙合传》末称:“闻受戮时,文瓒大呼高皇帝不绝声,士论壮之”(670)。《烈女张氏纪略》称张氏:“嗟乎!妇之殉夫,自是分内事,然偷生因循者比比。有如氏之死靡贰,视之如归,可不谓从容中之慷慨竞烈古人耶!元石有知,当为辗然而暝。其坟上必化为连理木,亭亭于白杨哀草间,操足凌霜矣。”(671)开始时犹疑不决的杨德周何以后来作传了?最大的可能是张氏的烈女行为改变了杨德周的观念,于是自愿完成了作传任务。 杨文琦夫人沈氏听说张玉如自杀以后,噭然而哭曰:“吾姒烈矣,吾后之哉!”或劝之,叹曰:“昔陈同甫之传烈女,其姊不屈而死,其妹畏死,卒受辱,诸君将陷我为畏死之妹耶?”亦自经。关于沈氏之死,流传着另一个版本,杨文琦死后,沈氏认为“吾夫始为名士,继拜广文,复擢监军,殉义殉忠,名成论定矣”,所以决定“断不作未亡人,以贻夫人羞”。张氏告别时,沈氏说“兄先弟死,娣先姒死,非我濡滞也,娣誓以夫死七日为期,吾志以夫七终为限,追随亦不远矣”。她也效张氏,叫来了自己的六个兄弟,告诉他们必死的理由。其长兄支持她,称“妹能如是,杨之光、沈之庆也”。六月二十日早上吊而死,年仅36岁(672)。 杨文球入闽后,在福宁谒见了兵部尚书刘中藻(1605—1649),刘氏要杨文球参加幕府军事。时杨文球尚未结婚,刘中藻想给他配婚,杨文球说:“谢三宾仇首未悬,未可也。”(673)次年(1649),福宁失守,杨文球死难。 在海上的张煌言(1620—1664)闻讯后,后悔当日反对杨文瓒之议,作《挽杨瑶仲广文》、《挽杨玄石侍御》、《挽侍御室人从容就义》三诗吊之(674),且让人送信,称赞“杨氏一家忠节”。于是,老二杨文琮亲谒张煌言,张煌言“把臂痛哭,托以联络中土事”。此后,杨文琮来往海上不绝。杨太公“亦弗以前祸为戒,勉以善成家风”。可惜,“海上之局日削”,杨文琮“悲愤益甚”(675)。康熙二年(1663)正月初二日,杨太公逝世。不久,鲁王朱以海在金门岛病逝。张煌言听说鲁王病故后,悲痛欲绝,眼见抗清斗争大势已去,于是将义军人马全部解散。降兵们回到大陆,也将海上的秘密信息公开化了。有一位来自海上将领赵彪营中的降卒告状,称杨文琮“将引海上将赵彪为患”。于是,杨文琮被逮到杭州,叹曰:“吾父以天年终,吾可死矣。且吾固雁行中漏网也。”(676)赋绝命词,称:“忠义吾家萃一门,芳名未必寿乾坤。恨深骨肉谁能恤,冤及妻孥何足论?黑地但闻厉鬼啸,青天那管寸心存。凭谁瘗我孤山上,魄是梅花鹤是魂。”(677)他扼吭而卒。卒后,同难的归安人韩炎士遵其遗愿,将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寺旁。 至此,杨文琦四兄弟先后被杀,后人称为“杨氏一门四忠”。而杨文琦妻沈氏、杨文瓒妻张氏则被后人称为“双烈”。全祖望称:“迹其一门被歼,不可谓不惨,然而为故国增重矣。”(678) 顺治五年(1648)以来,杨氏因为抗清之故,“家经再籍,寸丝粒粟,无复存者”。杨文琮案件,对杨氏一门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事后,其庶弟杨文珽、杨文玠暨诸侄,皆因杨文琮之故遭遣戍,相继毙命在去苏州、常州的路上,尸体不得归。这样,杨秉鼐一支遂绝(679)。 2.伸张忠烈 (1)康熙年间的收葬 四忠双烈卒后,遗骨暴露在祖茔侧,没有后人来料理,别人又畏法不敢收瘗,结果,“土浅草长,麦饭无主”(680)。 到了康熙二年(1663)左右,曾参与抗清的南明太常博士、鄞县人王玉书(1603—1672)(681),想埋葬他们,写了疏文,告诸好义之人,结果无人响应(682)。那年,发生了庄氏明史案。七年后的康熙九年(1670)冬,杨式傅经过杨美益坟,见诸棺暴露于外,好生奇怪。回家询问其父杨文迅,杨文迅说:“此公鼎叔祖一家柩也。吾杨氏九世事明,而终于瑶仲、赞玉两叔。余与两叔,分则昆弟,谊则朋友(崇祯乙亥同进)。久欲埋之,而力不逮。”杨式傅建议向亲族募捐,杨文迅出面写了引,结果过了几年仍未有人响应。显然,政治形势非常险恶。 时间又过了七年,到康熙十六年(1677)夏,杨式傅在石门人曹广家做塾师,教授其长孙曹仔任。谈及杨氏四忠双烈遭难始末,很是同情。曹广(1624—?)(683),字远思,别号兼山,崇德籍歙县人,与杨文瓒是同年举人。他顺利中了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汀州推官,清冤狱,清廉有循声,调漳州,擢刑部主事。乞养母归。预嘉兴起兵事,不克,监国擢给事中,进左仆卿。后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测”(684)。由此可见,曹广也是一个抗清官员。“盖平日素同臭味,非一时慕义强仁者比也。”(685)曹家是石门县三大家族之一,是徽商后裔,家庭相对富裕,所以有兴趣、有能力做善事。有一次,曹广弟曹度来聊天,当得知四忠双烈未入土事,说:“盛族无一义举乎?”杨式傅回答:“有心者无力,有力者无心。家父欲葬而不能,引以募者有年。”过了几天,曹度再次过来问:“每棺三两可否?”杨式傅回答说够了。十二月初一,杨式傅准备回家过年,除了塾师费,曹广另外拿出20两银子,要杨式傅回家完成埋葬之愿。复写信给宁波的同年进士林时对(1615—1705)(686),要他事成后回信报告。商人家庭出身的曹广,考虑确实周到,既找到经办者,又设置监督者。完整的体制,保证了做事的效率。十二月六日,杨式傅回到家中,告知了父亲。七日,又与杨美益房房长杨秉纮(1614—1693)商量,杨秉纮当然乐意,称:“曹年伯,异姓也,而葬杨氏之遗骸;汝外房也,而念我房之枯骨。我当拜汝,谁无人心其阻之也。”(687)杨式傅原计划葬六人,即杨秉鼐夫妇、杨文琦夫妇、杨文瓒夫妇。杨秉纮希望增加杨文琮夫妇、三叔杨文瑛、杨秉鼐妾胡氏四棺。杨式傅同意了,称:“此举不葬,当无葬日,当竭力为之。”(688)八日,又拿了曹广的信与银子,谒见了林时对。经过商量,他们最后选定在镜川聚奎桥西立墓。十二月二十八日,即过年前二天,迁葬工作完成,共费银26两多。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林时对回信曹广,告知了详细事宜,顺便也提到了一句“葬费透用”。曹广考虑到杨式傅家庭条件不好,再次补寄6.6两,以体现独立承担之责。此事让曹广十分有成就感,在年谱中自记称:“葬杨赞玉年兄一事,费廉而工省,事集而心劳,皆其家雪岩先生力也。”(689)康熙十七年,曹度应邀作《鄞南杨氏一门忠节合藏记》,称:“此虽一家殉国之忠,则亦累朝养士之报也。”(690)由此,杨氏一门阴魂分离三十年后得相聚一处。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十六年底的迁葬活动,宁波城内主要的文化人如林时对、林时跃(1609—?)、林必达(1625—1717)(691)、全吾骐(1629—1696)、杨式傅、李邺嗣、李文纯(1599—1680)、高宇泰(1614—1678)、万斯备(1636—?)、万斯同、徐凤垣(1614—1684)、张瑶芝(1614—1684)(692)等参加了,可以说,宁波城内的几大家族均有人参加。受林时对之托,李邺嗣撰《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玄石杨公一门合葬墓志铭》,高宇泰作《合葬殉难杨氏圹志》。全吾骐、林时跃、李文纯、李邺嗣、万期备、万斯同、钱肃乐、徐凤垣、倪元楷、张瑶芝、杨式傅,均作了谢诗(693)。 四忠双烈安葬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完成,除了杨式傅关注、曹氏资助外,与政治形势的缓和有一定关系。这个时候,清朝入关已经三十年,汉人的政治黎明将来临,康熙十七年正月即诏开博学鸿儒科。这正是曹氏敢助葬明代英烈而宁波城内知识分子敢公开活动的背景所在。这是由民间掀起的明朝忠烈纪念活动,是一项有肯定明朝历史符号意义的活动。 (2)全祖望与杨氏四忠双烈 全祖望是明朝忠烈事迹保存的积极推动者,他们家时刻关注忠烈事。其高祖全大程(1608—1667)作诗:“辛苦杨家有太公,殷殷教子读囚中。贞臣不必多书卷,一曲《平陵》贯白虹。”(694)这是针对杨太公狱中要儿子读书而作的诗。祖全吾骐(1629—1696)《挽杨职方天璧》称:“一代有忠臣,盛哉三杨裔。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更复雄其间,碧血孤山瘗。殄瘁嗟无路,镜川泪。”(695)康熙十六年(1677),曹广仗义葬推官父子兄弟十棺后,留下一些小遗憾,参军杨文球死在福建,无骨可归,职方杨文琮葬在杭州,“以待迁祔”。三年后的康熙十九年(1680),林时对、全书(1663—1738)诸人曾替杨文球招魂,也想迁葬杨文琮。全书以为:“职方遗意,不必归也。夫南屏数里,张公苍水之骨在焉,而职方偕雪窦山人,均以幕府宾客,其死同,葬之地又同,又奚殊骨肉之相聚矣?”(696)诸遗民与杨氏后裔皆认同此论,于是没有迁坟。 到雍正二年(1724),时在杭州为塾师的全祖望,与杭州朋友厉鹗(1692—1752)一同到南山谒拜张苍水及雪窦山人、慈溪籍抗清志士魏耕(1614—1662)(697)墓,顺便寻找杨文琮殡。在灌莽中,他终于找到杨文琮坟,在上面加了封土,作《瘗孤山》诗,后又作《杨职方茔域志》。 乾隆三年(1738),全祖望得杨式傅所写《杨氏葬录》,写下《杨氏四忠双烈合状》,称:“《葬录》一卷,成于式傅,述其事甚详。予少时求之式傅之后人,不得。岁在戊午,因撰《李舍人昭武阡表》,昭武之曾孙贫甚,困于屠。顾能以表章先人为念,为之起敬。问以昭武遗书,则散佚无有,顾独以《杨氏葬录》来。予惊喜,盖楚石先生与昭武同被囚,昭武狱中与楚石弟圆石为儿女姻,故是书存于李氏。呜呼!杨氏兄弟死义,其家靡有孑遗,而远思以圆石同年贡士,地之相去八百余里,乃推爱于一门,十棺同葬,以同里诸公所未能者一人任之,高义孰与京哉?吾闻乙酉之夏,远思预于禾中,城守之役,慬而得免。其后,累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测,盖平日素同臭味,非一时慕义强仁者比也。呜呼!古今贤愚,总随大化以俱尽。即镜川之抔土,今亦鞠为荒丘。惟是殉国之大节,闵忠之古道,天荒地老,终于不朽。读斯编者,其尚有感于斯文!”(698)李舍人昭武,即史学家李清(1602—1683)。偶然之中,竟然从李清后裔中得到了杨式傅所写《杨氏葬录》,这让全祖望大为感动,于是写了六人合传,以宣扬其忠义精神。 另外,全祖望写了《监军佥宪楚石公翁洲乞师纪略》、《密揭告变考》(699)。又《续甬上耆旧诗》中,辑录了四忠的遗诗。作《妾面惫》诗,歌颂小杨夫人张氏。 (3)嘉庆间的表彰活动 嘉庆年间的活动,与清政府的忠烈表彰有关。乾隆四十年(1775)十一月初十日,乾隆皇帝要求崇奖忠贞,风励臣节。“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尽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一褒一贬,衮钺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诸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著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议以闻,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初八日,“大学士九卿等将明季并建文时殉节诸臣,悉案史乘核查,拟予专谥、通谥及应入祀忠义祠者,分册具奏,甚为允协,著照所议行。其进呈各册,于姓名事实,摘其梗概,颇见详备,著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交武英殿刊刻颁行”(700)。从有关的社会反响来看,这项政策深受欢迎与肯定。“昭代大度同天地,迥非汉魏唐宋可得企。”(701)这可能是当时汉族士人的普遍感觉。 杨氏四忠双烈也在名单之列,允许四忠入忠义祠、双烈入节孝祠,这让镜川杨氏后裔十分激动。可惜,过了二十年,祠未入,碑未立。杨氏后裔杨永赞一直关心此事,出面邀请族人出资完成遗愿,族人响应不多。到了嘉庆元年(1796),国学生杨益焕(1763—1828)独自出资,在聚魁坊东立专祠“忠烈祠”(702)。嘉庆八年(1803),杨思亲(1757—1798)妻陈氏(1759—1833)建文昌阁十余间,又奉主于阁之东,置田祭祀(703)。嘉庆十八年(1813),杨学泗汇订记录四忠双烈事迹有关文献,编为《杨氏一门忠节录》。嘉庆十九年(1814),杨伟仪作律二首,称:“昭代垂怜故国忠,君仁臣义道原同。一家正气留青史,十柩正气化白虹。”(704)嘉庆二十二年(1817),杨益宝、杨学载等人重立碑石,请余文统大书“杨氏一门忠烈”六字。九月十七日,杨氏上额于郡城旌忠庙,杨伟仪复作《旌庙悬额祭祖诗》,称:“庙貌巍然壮郡城,衣冠拜谒聚群英。兴朝大度同天地,易代孤臣遇圣明。抗节一门留士气,推恩千古快人情。悬堂题词应无愧,敬告先灵荐特牲。”(705)杨学载作《祭烈愍公祠诸公位次配享并祭文》,杨学泗作《祭烈愍一家文》、《合祭先四忠公及同难诸先生文》。道光二十六年(1846),《杨氏一门忠节录》由杨伟儒刊刻于世(706)。 如何看待明清王朝更替中的抗清人物?从明朝来说是忠孝,而从清朝来说是顽民。到了康熙时代,因形势的变化,民间发动了纪念忠烈的活动。到了乾隆中后期,政府也开始肯定抗清之士,给予忠烈称号。由此,嘉庆年间,杨氏开展了四忠双烈的纪念活动。不管如何,由民间而政府,最终肯定抗清之士,从政治气量上说是很大的。这样的事,确实在历史上不多。“君仁臣义道原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清朝的统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四忠双烈:收三百年世臣之局: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238.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2024正能量语录集萃精选书09-13
2 正能量语录盛宴,感受无限动力09-11
3 科举家族的示范效应609-11
4 宁波杨氏-经学思想409-11
5 名盖东南:景泰至正德间的杨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