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陈自幼经过了长期的写作训练,文学素养颇高,“余自少时读古书,求古道,攻古文辞,惟师先大考耳。稍长,欲兼举业,作时文,始别从师”(21)。再加上他很注重著述,故杨守陈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值得注意。
翰林官出身,也让他对写作有兴趣。“逮官翰林,所职者文耳,日勉焉以供职。有以文字请,亦强应之。虽踵接于庭,未始厌也。”(22)杨守陈写作速度快,“为文举笔立成,不烦宿构。……四方求者接迹户外,公应之不以为渎也”(23)。不过,到了晚年,情况有所变化。他对徐溥(1428—1499)说:“平昔才无半斗而喜作文,饮仅可数合而喜与宾客燕酣,行不能里计而喜游涉,今皆不复尔。文甚厌之,有请辄峻拒,或强聒不已,始搦管草草与之去,终岁无几篇。”(24)“近岁亦觉吾衰甚矣,雅志怠且忘,有请懒弗能应,顾独喜种树。……客或请文,率语以不暇。”(25)这样的变化,除了年龄因素外,官场的平淡,难以有大的升迁也是有一定关系的。长期得不到奖励,显然他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受家庭与时代影响,杨守陈对有用与无用价值观有着独到的理解。“举业之无妨德学,先正尝言之矣。然其文亦不可忽,昔人有言:初欲弛放,久当收敛。又曰:务使平和至足,余溢为奇怪。此至言也,吾子之文弛放矣,奇怪矣,今宜收敛使平和,无取语生之忌。六经四书读已,宜温而熟之,以端其本;诸子群史百集,宜博览而强记之,以畅其枝;序记碑铭传赞,已识其体裁,间作数十篇,则于讲义理,评人物,论古今事变,记名物度数,皆与德学、举业有相资者,不可废也。若诗赋声律之语,则妨废德业,绝不宜作,俟他日德成业就,则间作一二篇以适性情。亦不必如昔人之十年赋两都,旬锻月炼而工无益之辞,误有用之学也。今世之士无远志,结发即习举业,不过欲多伦魁取卿相而已,有能卓然立志,法古圣贤,而泽天下名后世者,盖鲜也。故仆尝语子,先立其志,志立则气自随,而道德、勋业无不成者矣。”(26)在这里,德业是有用之学,而纯文学创作是无用之学。“以道德仁义为根柯,以文学政事为葩叶”(27)。德业优先发展,诗文创作为次。一旦德业成,可以考虑适当玩一点诗文创作。而且,也不必专门深入写作。在中国这个实用至上的国度中,或德业优先,或功业优先,不会有纯文学艺术的位置。他仅是工作之余,偶尔玩玩诗文创作,并不拿文学当专业来做。他的作品,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完成的。这里杨守陈还提到了如何治学。“六经四书读已,宜温而熟之,以端其本”,六经与四书是根本,应当潜心研读,古圣人的思想精华寓于其中,读经书以立本,这是首要。再者,“诸子群史百集,宜博览而强记之,以畅其枝”,读诸子百家之文以博学,读史以明理,只有这般,视野才足够开阔,文章才有内涵。此外,“序记碑铭传赞”这些都要熟悉它们的体裁,因为这些应用之文体是日后实用之必需。再者,“讲义理,评人物,论古今事变,记名物度数”皆不可废,因为这些皆与德学举业相关,亦是相当重要的。杨守陈认为时人学风浮躁,“结发即习举业”,学只为应举出仕,此辈必难成大业,故他告诫冯生不可鼠目寸光,当“先立其志”,“志立则气自随,而道德勋业无不成者矣”。杨守陈希望弟子不要过分追求纯粹的文学诗赋创作,亦不可仅以应举出仕为学习的目标,当立志修德,摒弃所谓的捷径,一如既往地专心研读经书,成就一番道德勋业。事实上,杨守陈也是如此这般究理践行地走过自己的一生。这封信不难看出杨守陈的文学主张,即文以载道,为文阐理。
1.诗歌创作 受家族影响,杨守陈擅长诗歌。杨守陈自小就对诗歌研究颇深,少作诗皆近体,所用为唐韵。长大以后,以古辞古韵作古体诗赋,“好为五七字诗”。曾作《稽古韵略》,以备作诗之用。自谓:“余少侍先大父栖芸先生学诗,逮今未造其阃,往往坠于鄙朴,恒自厌之”(28),这当然是自谦之辞。李绍《礼闱唱和诗序》称:“先生志行高雅,学博而才俊,问学之功,孜孜不懈,而天资颖敏绝人,古今诗文,每一过目辄为倍诵。于凡事物之触于目、感于心者,未始不即之以赋咏,作为诗歌以见意。”(29)诗歌篇幅短,既写景也抒情,比较适合日常使用。“短篱曲径水之湄,面面春光日日宜。入座雨香芳草合,开帘风软落花迟。长怀廊庙匡时学,犹见园亭宴客诗。宦业自高心自乐,平生佳兴许谁知。”(30)到成化末年时,“向用未已,文名大震一时,四方人士求其诗文者,履填于户。岁月既久,复有诗二千余篇”(31)。弘治初年,杨守陈曾出版《镜川先生诗集》。可惜,这部诗集没有传下来,只在《甬上耆旧诗》中收录了42首诗。 关于杨守陈的诗歌风格,前人有着精确的评价。李东阳称:“镜川杨先生,夙抱古学,以文名一世,而复深于诗。……窃以为先生之诗,博采深诣,典则深厚,成一家言。当意所得,杂体及七言古似宋,五七言律似唐,五言古似汉。然于其时,犹当择以为对,非苟同时代、称名字者比。而爱君忧国、感事写物,则得诸《三百篇》之旨为深。”(32)这里突出了诗集内容及主题的“爱君忧国、感事写物”。又有童轩(1425—1498)《杨学士诗序》,称:“诗不易作也,作而无补于世教,虽工犹不作也。……宋元而下,以诗名家者,固非一人,求其能接响于三子者谁欤?皇明天启,文运聿兴,作者辈出,若今四明杨先生维新,盖其人也。……顷者,寄自京师,邀余为之评,并序其首。……于是庄诵累日,每于意会处,辄以数语笺之,仍统而论之,曰:先生之诗,其清奇不腐,则李太白之词调也;老健不卑,则杜子美之气格也;浩瀚不竭,则韩昌黎之才思也。矧其诗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恩谊笃而伦理明,忠爱、孝友、交契之情,谆谆悃愊,其于世教之补,抑岂出于三子者之下哉!……此诚诗坛中之名家也。……今先生之诗,笃恩义,厚伦理,其补于世教如此。藉使推而行之,与民共由,则人伦可厚而风俗可美也。”(33)将杨守陈的诗,与李白、杜甫、韩愈三人诗相比,可见评价之高。“诗坛中之名家”,这一称号是相副的。朱彝尊认为杨守陈“诗格深稳,在唐、宋之间”(34)。由此可知,杨守陈的诗歌创作,多宗唐,也宗宋。李邺嗣称杨守陈诗:“其言质而健,肆而多风,《银豆谣》一章,载在国史,真《三百篇》之义也。”(35) 张如安称:“杨守陈的诗歌主要摹拟盛唐诸家,除了字面上的袭用外,又能从盛唐气象中汲取养料,着眼于精神气度的表现。他笔下塑造的物之形象往往充满一种昂扬的气势情调。”如《题画马》中,那“千金大宛种”竟然没有遇到伯乐,翻被当作驽骀来饲养,境遇可以潦倒而精神气度却始终不倒。他笔下的翠鸟也是“黄腹充盈”,形象丰满,色彩明丽、气度不凡,一点不见寒涩、衰败、枯俭之态。再如《送人赴临洮》想象边塞风景,诗中描写路途的艰险,反倒更能衬托出将军“谈笑青油幕”的风姿,这就很有盛唐边塞诗的气象,在当时较为少见(36)。 目前所见杨守陈的诗歌,除了可以显示其台阁气象的《夏日东禁道中》、《冬日西禁道中》外,更多的是关于自然景物的。 游诗。如《游虎丘》:“出城才数里,已到白云间。但见临门水,那知寺有山。钟鸣僧出定,林动鹤飞还。石蹬行行遍,花宫尽启关。”虎丘山乃苏州名胜,历史悠久,颇有典故,景色怡人,令众多文人骚客流连忘返。虎丘之地,山水相连,景色秀美,杨守陈已然置身于青山白云之间,此景此情,颇为惬意。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幕春意盎然的山水,这般绝妙之地,竟传来钟磬之声,青山绿水,加上这声声寺钟之禅意,尘俗之烦恼早已抛置九霄云外,心旷神怡。踏着层层石阶,欣赏着沿途绽放之秀花,丝丝淡雅之花香沁人心脾,如此之美景,岂不醉人!现存文集中,杨守陈纯粹描绘风景名胜的诗文甚少,《游虎丘》也让我们看到了杨守陈不甚严肃的一面。如《春城夜游宴》:“蝤蛑石首和椒橙,新笋香甘带肉烹。非是老饕偏爱此,十年不歠故乡羹。”蝤蛑是产于海中的青蟹,也叫梭子蟹。石首就是黄鱼,椒橙当为辣椒和橙皮。“蝤蛑石首和椒橙”,就是以辣椒和橙皮煮的青蟹和黄鱼,“新笋香甘带肉烹”,即鲜笋烧肉。杨守陈长于东海之滨,青蟹、黄鱼、竹笋等都是家乡的美味。他自言“非是老饕偏爱此,十年不歠故乡羹”,不是我偏爱此物,实乃思乡之情。《春城夜游宴》以宴会之菜肴,抒发思乡之情怀,不见其一丝俗气,只见其缕缕深情,实乃一篇上乘之作。 咏家乡,如《宁波杂咏》:“山颠带海涯,竹树映禾麻。雪挹猫儿笋,雷惊雀觜茶。瑞香金作叶,茉莉玉为葩。六月杨梅熟,城西烂紫霞。”(37)这里提到了“猫儿笋”、“雀觜茶”、“杨梅”。尤其是城西杨梅“烂紫霞”的特征,与后世宁波杨梅的颜色吻合。《到钱塘》:“繁华自古说钱塘,罨画楼台锦绣坊。过客尽谙吴俗语,闺人犹学宋宫妆。雨连江海波涛壮,春入湖山草木香。于此正堪穷胜赏,笙歌随处醉壶觞。”这是对杭州人文自然风景的描述,可与其祖相关题材诗歌媲美。 咏田园生活,如《躬耕》:“桑树阴阴布谷啼,绿萍新水涨芳畦。大卿桥畔云千顷,孝子坟前雨一犁。春草竹筐频饮犊,午烟茅屋远鸣鸡。卧龙别却南阳后,禾黍年年属老奚。”大卿桥位于宁波城西,孝子坟当即董孝子庙。《不寐》:“客夜耿无寐,其如钟漏稀。入帘霜气动,当户月华微。切切候虫语,萧萧寒叶飞。拥衾成永叹,不是为无衣。”(38)《早发西溪往万竹村即景》诗云:“深谷人家住,松风散午烟。云封数间屋,石甃几层田。牵犬登山上,寻鱼到水边。共言生事足,乐此太平年。”描绘出了山民的自得其乐。类似的还有《过开河》、《湖郊即景》、《碧川》。 送诗,如《送僧归吴》:“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39)《赠周廷参、张邵龄二知己》:“客窗情思渺无涯,麦陇蔬畦浥露华。白屋三间连野寺,青苔一径入邻家。晴烟乱绕庭中树,夜雨微沾户外花。此地幽偏可乘兴,马蹄来去岂嫌赊。”如《春寒》:“二月燕城暖渐回,北风吹雪遍楼台。春寒毕竟无多日,桃李何须怨未开?”这首诗当是杨守陈在北京时所作,燕城即北京之别名。时渐入春,气温稍有回暖,然仍是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望眼楼台,雪色一片。杨守陈看到此番景象,有的是不畏寒之意,认为“春寒”抵挡不住春天的气息,更无需叹息哀怨。从中看出的是杨守陈乐观的心态,人生亦是如此,挫折和磨难断不会少,忍耐过后必然是雨后彩虹。这首诗表现出杨守陈于人生之豁达,很是难得。而《春江曲》:“春山雨过春江满,菱叶长长蒲叶短。柳丝一把系郎船,好语东风莫吹断。”写得清新自然,富有民歌的气息。《明诗归》选录此诗,谭元春评云:“景自情生,情自痴生,无一字不风雅。”张如安认为“风雅”二字可为杨守陈诗歌创作定调(40)。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杨守陈的诗文1: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234.html
推荐文章
09-02
1 女人晚安经典句子09-13
2 满满的正能量语录,激励你前行09-11
3 林则徐经典语录09-11
4 名盖东南:景泰至正德间的杨氏109-13
5 面子 面对现实才最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