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场和谐的人生探戈】
【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
拆除心中的藩篱,真正的友谊就会出现双溪布衲禅师和契嵩禅师是好朋友,而且彼此已经到了真正以禅接心的阶段。yipindushu.com
有一天,契嵩禅师开玩笑,以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衲禅师:“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布衲禅师读完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居然非常欢喜地举笔回应:“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完,就扔下毛笔坐亡了。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入灭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入灭了。禅师们的友谊,生死相惜,实在是非常难得啊。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带有很多功利色彩,像古人这种生死之交已经不多见了。有一家网站做过“职场上有没有真朋友”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39%的人认为肯定会有,19%的人认为不会有,2%的人则表示不喜欢交朋友,27%的人回答也许能有,但自己并没有遇到。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彼此能不能成为好朋友所持有的态度并不乐观。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打交道的人,绝大多数都不能称其为朋友,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可能对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
由此,有关方面的研究认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尤其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普遍存在着冷漠现象,比如,一个楼门栋的邻居,住了好几年甚至没有打过一声招呼,更谈不上彼此的帮助了。这样下去的结果,只会使得我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快乐感、成就感大打折扣。因为大家都把自己的内心,有限度地只向很小的空间开放,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已经越来越功利化了,要是从你这里得不到好处的话,就和你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不愿意为你付出什么精力。
但实际上,现实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人们在职场上交朋友,很多还真不是抱着功利性目的,在这项“职场朋友的好处”的调查中,21%的人认为职场朋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有帮助;11%的人认为对公司业务的开展会有帮助;12%的人认为可以一起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认为职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互通有无的比例高达29%;遇到困难可以互相鼓励的比例也有27%。
关于“交朋友最看重什么"的调查显示,在"人格魅力”这个交友基础的问题上,认为“正直、诚实”等品格最重要的人最多,占19%;认为有共同追求的占10%;认为因才华和能力而彼此欣赏的占14%;人格魅力占16%;互相之间的帮助占17%;客户资源的共享占4%;彼此不具备竞争关系的占21%。可见,传统的道德追求,在交友中还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的。
真正交心的朋友,即使不常见面,或很久没有联络,也不会忘记对方的存在。如果仅仅是职场上或生意上的朋友,在有很多业务或经济利益上的关系时,相互会联系密切;一旦和公司职位脱开,没有了业务联系,关系就会慢慢淡化,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情、精力的损耗。
古人云:人生有一知已足矣!真正的友谊,会使我们的内心充溢着使人欢欣鼓舞的喜悦,从而使我们觉得生活是这样美好。因此,不要再怪人心冷漠,真正的友谊难以寻找了。从现在开始,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别人,拆除心中的藩篱,真正的友谊就会出现!
【跳】
【场和谐的人生探戈】
【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
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周围的和谐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把天皇请来御览。
天皇在禅园里边走边赞叹:“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说着,天皇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一旁的建筑师听后,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天皇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陛下,是这样的,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周围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人性是个人魅力之本,个性表现得越充分,个人魅力越大。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但是,不恰当地张扬个性,对人生并非有益。
老子告诉我们,如果自己的形象太光辉了,就使它柔和一些,而不至于太显著;如果别人身上有尘土,那么自己就不应该显得太清静,而应该与人保持一致。显而易见,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良策。
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根据所面临的情况做出反应,进行自我保护。正是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保证了动物的生存。刺猬身体能缩成一团,鹜鸟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蟒蛇能把自己的伤口显示给对手,这都是十分高明的自保招数。
智慧不如人类的动物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面临情势更加复杂的社会,人更应从中受到启发。要做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86 义的莽汉。在周围人都沉醉不醒的情况下,不怕危险,自恃孤高以殉其节的态度当然很了不起,不过,如果还想实现自己志向的话,不可独醒也可以算是避免灾祸的一种生活准则。
晋时嵇康跟随隐士孙登在山林间遨游了三年,嵇康向他请教问题,他从来不回答。将要分别时,嵇康对他说:“先生,您难道在最后分别时也无话可说吗?"孙登于是说:“你认识火吗?它生来就有亮光,如果不用,那就浪费了它!人的才能就像暗夜的火光一样,如果不用,也会浪费殆尽!保存火光的关键在于免遭外部的风雨,发挥才能的关键在于顺应外界的事物,有十分清醒的见识,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我看你不随流俗,刚有余而韧性不足,才气多而见识太浅,在当今世上恐怕很难有所作为!”
不出孙登所料,嵇康出世后一直没有被朝廷任用,最后竟然因吕安事件牵连入狱,被司马氏杀害了。
在现实的职场上,许多职场新人都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能尽快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事事都要争个"先手",有时甚至还要来个“抢跑”。所以表现得锋芒毕露,这对于胸怀大志的职场新人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锋芒毕露的人,容易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升迁之争必然带来残酷的淘汰,职场新人在公司里尚属无足轻重,所以,很有可能在一种不公平的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锋芒毕露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毕竟是个职场新人,根基还不稳固,还不具备厚积薄发的实力,那你就不要一股脑儿地亮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以免最后黔驴技穷,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
现代职场上的竞争,最有效的武器不是流畅的英语和过硬的计算机等技术;人际关系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两三年的工夫,你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现代社会,好酒也怕巷子深。进入职场时间不长,是不可能酿出好酒的。现代职场太复杂,水太深,暗礁太多。办公室是交织着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名利场,每一个同事都有可能是名利场上身经百战的斗士,所以,职场新人必须尽快熟悉“圈子”里的人和事;在平时最好保持沉默,用谦虚诚恳的态度向同事学习业务知识,有些知识是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学到跳场和谐的人生探戈的。工作需要的也正是实践经验。根据相同的爱好,可共同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只有理顺了各种关系,并融进了同事们之中后,你才能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
【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
因此,你进入公司前三年,应该全心全意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了解公司的软硬环境,建立起自己在公司内外的人脉网络,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耐心,学会等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技巧,在别人都表现得焦躁不安时,你的平淡才体现出你技高一筹。
何必从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禅林寺院里,古木参天,清泉绕石,自然环境特别幽静。可是,一到傍晚,投宿归来的鸟雀们就聚集而来,喊喊喳喳叫个不停。新来的小沙弥在修行傍晚的功课时,怎么也没法入静,被鸟雀们吵得烦躁不安、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问前来例巡的老禅师究竟怎样才能入静、入禅。老禅师顺手指指直径1.5米、高也1.5米的一口倒扣着的大缸,非常认真地说:“入禅要有定力,要有穿透力,要有移身缸底的心法。我当年破墙而出、破缸而入,才有了今天的禅定。无论外界怎样聒噪和烦扰,你都得有置身缸底的入静和虚无,只有这样方可入禅。”
三日后,老禅师再来例巡。左右不见那个向他提问的小沙弥,寻遍整个寺院也不见小沙弥的踪影。老禅师灵机一动、会心一笑,轻步来到那口大缸前,并迅疾地弯腰掀起那口大缸———小沙弥正怀抱经书,坐在缸底熟睡着。
终于惊醒的小沙弥一脸惶恐,连连告罪,说自己不该辜负师父教诲,躲在缸底睡懒觉。
不料,禅师却开怀大笑起来,非常认真地说:“你躲在缸底睡觉,比苦读经书美妙得多,你终于开悟了,你入禅了!”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因为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笔者以为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保持心灵的那份宁静,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1845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28岁的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具,一个人来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深处。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那心仪已久的美丽的瓦尔登湖,轻风在湖面上吹跳一场和谐的人生探戈过,层层涟漪闪着柔和的光芒,他感到心灵异常的平静,红尘中的繁华与喧嚣统统被他抛在了脑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一个月后,他亲手建起了一座小木屋,以后的很多个夜晚,躺在小木屋里的床上时,望着如水的月光,听着风声在林间掠过的哗哗声,他都会感觉到自己离生命的本真是那样的近。
【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
每一天的清晨,他都在鸟鸣声中睁开眼睛,上午的时候,他安详地坐在小木屋前,一边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一边在静静地思考;下午的时光常在阅读中度过,翻开那些自己所喜欢的书籍,就好像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如果感到累了或倦了,他就到湖边垂钓,或在星月斑斓的湖面上泛舟,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就会不请自来。
虽然他的身边没有别的人与他交流,但大自然不会让他彻底孤独,一只漂亮的野鼠常常光顾他的小屋。每当他吃饭的时候,它便悄悄地溜进来,捡食地上的面包屑。时间一长,他们竟然熟识了,有时还会在一起玩耍,像一对老朋友那样。渐渐地,其他的“邻居”都来造访了,最热闹的便是那些鸟了,而最早来木屋里安家的是一只美洲鹧,它居然大模大样地和梭罗共居一室。在屋外的一棵松树上,还住着一只知更鸟,它每天都在那里演奏着自然、美妙的乐章。
在5月里,也会有鹧鸪拖家带口地从林中飞到梭罗窗前……除了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舒适与安逸,梭罗还要劳作,因为他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可是他并非每天都要劳作,一年他只有6个星期在劳作,因为他只求温饱,其他多余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累赘。他说:“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也就是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大自然怀抱,他写出了优美的经典之作《瓦尔登湖》,文中的那份恬静与和谐,怎能不打动读者心底那根脆弱的弦?梭罗的生活虽然并不值得所有人效仿,但他敢于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他的个性和勇气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一生是“生而无憾”的。
放眼现实,我们身边有几个人能“生而无憾”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呢?无论是手握大权的人还是那些巨贾名流,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梭罗所得到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他所实践的恰恰是所有人的90 梦想,试问,世间哪一个人,不孜孜以求,想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呢?有几人能做到呢?而梭罗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有一些事情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理解,比如一个年薪几十万元的总裁辞去职务,去做一名自由撰稿人;一个律师放弃职业,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绘画。大多数人不会理解:一个薪水丰厚且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为何会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呢?至于别人为什么会那样生活,我们没必要去详细了解,毕竟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人都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人生选择,这样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且认真地去做了。
能够毅然决然地抛弃掉多数人处心积虑追求的名利及地位,并非一件易事,没有勇气的人是做不到的,抉择时可能还要面对周围人的误解及嘲笑,尽管许多人都清楚金钱和地位并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幸福。
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对生活的标准都不相同,如果你梦想过一种全新而自由的生活,首先,要为这种生活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必标新立异,目的是让你今后所走的路有一个框架和归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幸福的真相。
生活中有些事需要我们孜孜以求,可是有些事我们却不应该给予太多的关注。遵循个人的愿望去生活,这样的人幸福感一定是很强的。
一旦选择了你自己想过的生活,你的人生会自在许多,并且避免了没由来的自大和没道理的自卑,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惬意。
【跳一场和谐的人生探戈】
【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
如果独身惬意,何必走入围城呢有一个立志修行的和尚不顾家人的阻拦去寺庙拜师。可是,不久就因为忍受不了佛家的寂寞下山还俗去了。
还俗之后,尘世的烦心事和亲戚邻里的口舌是非让他无法忍受,不到一个月,他又上山去了。又不到一个月,他耐不住寺庙清心寡欲的寂寞还是还俗去了。可是,很快他就和家人发生了争执,他又上山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脱去袈裟,既不必信佛,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于是,这个还俗的人就按照老僧的指引支起一处茶店,还讨了个媳妇。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他再也不必再为上山和下山而苦恼。
这位和尚先前的苦恼也是当前很多人的苦恼,那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一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是家人和邻居眼中的佼佼者。在学校学业优秀,深得老师的宠爱,在家里兄弟姐妹中也是最出众的,是父母的骄傲。从小到大,考试永远是班上第一名,升学从来都是好学校抢着要。所有认识她父母的人都夸赞:“你们这孩子是怎么养的,这么优秀。”
硕士毕业后,她顺利地进了一家大公司,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读在职博士学位。经过近10年的努力,她不但自己在大都市站稳了脚跟,还买了房子,把父母弟妹都接到了城市。
在公司,她的业务能力有口皆碑,为人处世也很有亲和力。几年的打拼,她已经进入到公司的中级管理层,工作事业都很顺利,收入也不错。可美中不足的是,30多岁了,还没有找到“意中人”。但她不急不火,每天快乐地生活着。
说起自己的经历,她坦然:“我们人人都幻想能够拥有一份美满、幸福的姻缘,可是由于种种环境的局限和我们自身的性格制约,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婚姻。尤其是我们现代人,都渴望独立、自由,不想受到太多的羁绊,我们对婚姻的要求也变得近乎苛刻。假如觉得单身很幸福,那么,何必向世俗低头呢?"这位女人无疑是明智的,她顺其自然的洒脱生活态度绝对是令人羡慕的。既然无法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婚姻,而独身又很惬意,那么,为什么要心中存有一份焦虑呢?笔者有一个朋友,目前也是单身一族。春节期间在一次小聚中,她对笔者这样表明她目前的生活态度:“我不是独身主义,但是我想说,独身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这个世界上许多优秀女人就是独身的,就算她们有一些情感上的遗憾,但她们也许并不比别人更单调或更悲哀。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这其中的成就感又岂是只关心老公、儿子的女人所能体会到的;她们有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也有她们的乐趣。也许,在这个剩女越来越多的世界上,将来她们的养老或退休生活,都会比那些一辈子只顾家庭的女人更丰富更多彩。"是的,每一种生活有每一种生活的乐趣,如果感到独身惬意,何必走入围城呢?曾经担任英国首相的爱德华·希思终生未婚。在政治生涯走向低谷后,他非常反感别人说他生活孤独、空洞。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有自己的乐趣。我从未遗憾自己独身,相反许多政治家好像对娶了老婆感到遗憾。"希思懂得享受独身的乐趣,活到89岁高龄。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在年龄老大不小时,迫于世俗的压力,随便找个人嫁了,结果一生郁郁不乐,她们哀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时,已经没有退路。
放眼现实,很多人因为错误地走进了围城,千辛万苦地冲出来时,已经是遍体鳞伤。如果你不想沦为其中的一个,在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理想婚姻的时候,千万不要跟一个错误的人走进错误的房间。须知: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婚姻,如果独身惬意,何必走入围城呢?跳一场和谐的人生探戈淡定人生幸福的智慧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拉胡琴。”
“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会拉不出声音来。”“如果太紧了呢?”“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行为都可分过度、不及、适中这三种状态,比如,在鲁莽、怯懦、勇敢这三种相关的状态中,鲁莽是过度,怯懦是不及,勇敢是适中。在浪费、吝啬、慷慨这三种状态中,浪费是过度,吝啬是不及,慷慨是适中。在纵欲、冷淡、节制这三种状态中,纵欲是过度,冷淡是不及,而节制是适中等。亚里士多德的适中与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一样的,都是“执其两端以扣其中”,即审视两端而取中,也就是在两个极之间保持适当的“度”,做到适度、适当、恰到好处。有人将这种不走极端而保持适中的思维方式喻为“三条大路走当中”,即思维、办事既不偏也不斜,既不偏左也不偏右。
比如:你和人初次谈判,如果一味地刚性十足,强调自己的利益,体现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你就会失去和谐。如果一味地软求硬泡,你就会失去刚性的机会。如果软硬兼施,你就能既维护自己刚性的品牌,还能保持长期合作的机会。
再比如: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外圆内方。"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情爱、谋职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跳一场和谐的人生探戈:http://www.yipindushu.com/caijingchuangfu/18168.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它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吗】09-03
2 超级有个性哲理的句子09-03
3 哲理好句子大全唯美09-20
4 欣赏汉字风采,世界上最经典一句话09-19
5 探索文字之魅,世界上最经典的十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