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有道】十次车祸九次快,似乎成为大家的一致共识。无论是送亲人出门,还是与朋友告别,“路上慢一点”,成为一句最为通用的口头禅。
事实证明,多数交通事故都与车速快有关。汽车的速度越高,制动距离越长,留给驾驶人的反应时间越短。一长一短,构筑成了极大的行路风险。
那么驾车上路,是不是一个慢字,足以保证你的安全呢?yipindushu.com
事情不是那么绝对,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慢,并不是上路行车的万能保障。能够保证你安全的制胜法宝是:在法定的时速内,该慢则慢,该快要快!
该慢不慢,必受其乱;该快不快,可能受灾。
【雨光魔影】时间是金钱,引莘莘学子争相竞逐;时间是效率,令职场白领你追我赶。
时间可以缩短亲情的距离,也可以压缩那些长长的牵挂。
然而在行进的道路上,如果用速度去赢得时间,最后可能输掉一切。
大雨天气,头上电闪雷鸣,眼前模糊一片,脚下不辨深浅。慢了,怕雷击;快了,视线模糊,同样危险,而路上的积水,也会随时成为致命的杀手。速度遭遇雨天,不测乍现;盲目超速,灾难会随时降临。
作为机动车驾驶入,无法控制天气,但是可以控制车速。超速行驶,是高速公路第一杀手。
雨雪天气谨慎上路,更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天气放晴之后,冰雪与泥土混合形成的路面。这种貌似平整的路面最容易蒙蔽你的眼睛,一旦你在高速行驶中处置道路情况,最容易带来车辆失控的危险。
喇叭与速度共舞,意外与风险齐飞所驾车辆的豪华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价;开车行进文明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开车如何运用喇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车笛索命】处事如果本末倒置则会事与愿违;驾车如果主次不分则会惹祸上身。
警示要讲时机,且必须与其他安全措施配合。否则,警示不但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走得快不如走得早,路上飞不如提前行。一旦发生交通堵塞耽误了时间,用提高车速将时间抢回来的办法不可取。
作为领导,理应分清轻重缓急。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发现违法超速,应及时提醒制止,这是对法律的敬畏,对道路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驾驶员,把握好行驶速度,是如鱼得水;一味超速,则是如临深渊。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往往是措手不及。造成后果,追悔莫及。
【骇人听闻】分清目标,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分清对象,才有资格谈灵活机智。
大家常说开车就怕行人突然横穿马路,但是步履维艰的老人与儿童不同,横过马路不存在突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汽车遇到行人过路应当礼让,作为驾驶员,那个“让”字只有通过降速得以体现。
在道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只有千奇百怪的变化。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发现情况提前降速,以观其变。心存侥幸,在处事时容易受挫,在道路上则容易害人害己。
骇人听闻的不仅是消息,马路上身后骤然响起的喇叭,有时才是真正的骇人听闻,甚至是害人听闻。
按喇叭的潜意识就是提醒别人让自己,真正的安全则是自己懂得让别人。前者是一种被动理念,后者才是一种主动行为。只有主动掌控道路风险,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行车安全。
喇叭不是琴,平时莫乱弹。必须使用喇可\的地方:超车、急弯道、进出胡同里巷、前方有同向行进的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等;未必使用喇叭的地方:城市街道,前车受阻,进出单位;不能使用喇叭的情况:进入居民区,面对畜力车、骡马牛等牲畜时,临近不懂事的儿童时,已经靠近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时,进入有禁鸣喇叭标志的路段。
【一拼加一喷,马路出新闻】什么是大智慧?什么是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能给你写出一万字的论文,交给学者能给你写一本数十万字的书。对于人生的态度,大家总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且不将复杂进行到底誓不罢休。
其实呢,大道至简。最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关爱生命,最大的智慧是懂得保护自己。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却是一直视而不见;就是这么简单的做法,许多人就是难以做到。
感冒发烧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感冒发烧“药驾”上路,可能就有点问题。如果驾车超速行驶,就成了大问题!发烧的时候手脚容易发抖,特别是剧烈的喷嚏不由自主。无论是犯困、发抖、打喷嚏,都是一个驾驶员驾车上路的大忌。关键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病与药的作用,判断力、反应力极大降低,如果车辆再超速运行,一旦遭遇“意外”情况,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人可以发烧,不可以也让车“发烧”;人发烧一般是在家中一时糊涂无所谓,车“发烧”一定是在路上,容不得一丁点的闪失!
聪明反被聪明误俗语说得好:占小便宜吃大亏。一个人如果光想着占便宜,投机取巧,到头来很可能被算总账,吃大亏……
某些小城市路口的红绿灯,凡是设置了监控或者电子眼自动抓拍的,闯红灯的基本上没有,凡是仅靠车辆行人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的路口,总是有一些出租车、本地车,以身试法。在某些人的眼中,似乎大家遵守交通信号不是为了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尊重规则敬重安全,而是在躲避抓拍躲避处罚。
在不少机动车驾驶人的眼中,只看到了被罚款、扣分的威慑,看不到行人的安全。不少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一旦脱离了电子监控路段,那是争分夺秒,大有将在监控区域或者雷达测速路段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的气势。
所以有个在无监控的路口被争道抢行的汽车撞伤的交通事故受害者无奈地说道:“在某些驾驶员眼里,行人的生命安全远远顶不上那两百元罚款!”
在路上,要记牢的是那些安全行车的常识与经验、法律的规定以及时刻保持对道路的一份敬畏,而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想如何躲避电子眼、逃避处罚。
如果将逃避处罚作为行车的经验来积累,那积累的一定是越来越多的风险。
路是人与车通行的地方,熟悉的道路,路的走向可能一成不变,路上的情况却随时都会变化,即便没有随时掉下来的石头,也可能有遗落的其他物品,当然这仅仅是个偶然。既然道路上总是不乏这样或者那样的偶然,那么,唯有小心行车,谨慎驾驶,才是万全之策。
靠研究电子眼躲避监控处罚的方法,看似是一种小聪明,其实是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愚蠢之举。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有车族安全行驶宝典精选合集5:http://www.yipindushu.com/baikexinzhi/18684.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有车族安全行驶宝典精选合集708-16
2 2016年励志句子09-18
3 开启文字之旅,把打动人心的句子进行整理与摘抄09-18
4 有车族安全行驶宝典精选合集612-24
5 百度营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