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就是把高阶交付的任务转化为基层乐意接受的旨意。这是很难的。为什么?因为高阶领导讲权,中坚干部讲责任,基层员工讲福利,权、责、利是要互相配套的。老板与公司的干部一起开会,讨论“公司未来的愿景是什么,以后要怎么做”,干部听了都很认同。但是,干部照着老板的话向基层员工传达却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员工只在意福利,根本不在意公司的愿景、公司的责任等。所以,一般不会把全体员工叫过来开会,全体员工开再多的会也没有用。
中国的组织文化跟人有很大关系,组织文化是高阶领导与中坚干部这百分之一二十的人建构出来的。所以,重点在于高阶领导与中坚干部心里是怎么想的,80%的员工呢?执行它。因此,不需要跟基层员工讨论太多,而干部需要深度训练,也是这个道理。
基层员工强调执行力,干部需要的是转化力,应变能力不行是当不了干部的。干部照着老板的话跟员工说,员工听了心里会觉得好笑。记得有个员工对我说:“这些东西我根本不想听。”我问:“为什么不想听?”他说:“我是员工,经理职位比我好,他当然要听老板的话,我为什么要听老板的话?再说,经理收入比我高,公司的愿景是他们的事,关我什么事?”可见,员工是很务实的。员工关心的是同行的福利怎样,如果发现别的公司员工福利更好,他很可能就跳槽了,他不会想那么多。 所以,要想员工真正贯彻执行力,干部首先要做好规划,拥有转化力,把老板讲的东西转化成员工乐意接受的,才能承上启下,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下情上达。 下情上达,就是把基层员工的意见转成高阶领导乐意接受的信息。这也是需要功夫的。基层员工向干部抱怨一些事的时候,干部向老板反映,老板常常觉得干部是乱讲一通,干部往往觉得很冤枉:“我据实以报,为什么老板不信任我?” 基层员工中的意见领袖对经理说:“你赶快跟总经理讲一下,如果再不给我们调薪,我们准备罢工。” 经理一听很紧张,心想一定要总经理重视这件事才行,否则等到事情严重再想收拾就来不及了。但总经理有太多事要处理,一定要强调得严重一点,才有办法得到总经理的重视,所以经理一定会夸张30%甚至更多:“总经理,事态很严重,员工要调薪,否则集体罢工,您要特别注意,看看怎么处理。” 总经理心想,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于是问基层员工:“听说你们对薪水很不满意,还想集体罢工是不是?” 基层员工发现总经理来了,马上缩水30%:“没有,哪有那么严重。” 一个膨胀30%,一个缩水30%,信息误差至少60%,总经理不觉得经理夸张才怪。 下情上达没有那么简单。下情,不能过分夸大地上达,也不能一字不差地上达,更不能一字不报不上达,这中间的度需拿捏到位。 第三,同事和谐相处。 把同事当朋友看待,平时多帮助同事,需要同事帮忙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们的支援。 双向配合走向竞合 既然竞争避免不了,那同事间就无法和谐相处了吧?当然不是。我们把同事当朋友,彼此用心对待,有效分工合作,定能从竞争走向竞合。 同事间和谐分工合作 同事之间为什么难以相处?因为同事之间永远存在竞争。有人说:既然竞争避免不了,那同事间就无法和谐相处了吧?当然不是。我们把恶性竞争变为良性竞争,就可以了。 同事和谐相处与有效分工合作 第一,把同事变成朋友,才会永远和谐相处。 比如,就一个副总位置,有五个经理在竞争,一定会互相争夺。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懂得转换角度,把同事变朋友。只有长期支持的朋友,才能和谐分工合作。 第二,多和同事分享,同事才会有兴趣帮我们的忙。 在和谐的气氛中才能合作,中国人很重视工作气氛就是这个道理。一般组织是公事公办,成功组织讲究私人交情,懂得有好处要分享,患难才能见真情。 比如,一个员工得到一千元奖金的时候,说“这是我的”,那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部门的经理也好,部门的同事也好,会很生气,下次再也不会帮他的忙了。同事之间,有好处的时候要懂得分享,而不是独吞。 第三,得到同事的帮忙后及时感谢他。不要把同事的帮忙当成理所当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我们也要真诚地道谢。 第四,让同事感觉到,跟我们打交道不会吃亏。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在有意无意地攻挤同事呢?如果我们自己都免不了如此,又怎能让同事感觉不吃亏? 所以,做到以上四点,同事间才能从竞争走向竞合,彼此用心对待,有效分工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请示配合上级的运作 什么是承上?说到底就是怎样跟领导好好相处。 很多干部跟我说:“作为干部,我肯定有能力,要不然也做不了干部,但是对于进退搞不清楚,人都得罪光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同一件事情,他去汇报就通过,我去汇报就通不过。可见,不是工作的问题,是谁去汇报的问题。”我们不要一直怪领导不接受我们的意见,为什么别人的意见他接受,我们的意见他却不接受?儒家教我们遇到问题要反求诸己,所以我们首先要检讨自己。 问题: 你有重要项目要向老板汇报,却不知道老板对此项目的看法时会如何处理?见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中坚干部的三大重要责任: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1210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书写人生的壮丽诗篇09-12
2 经典句子:文学经典的智慧精华09-12
3 打动人心的隐喻09-12
4 经典句子:富有韵味的经典表达09-12
5 经典句子:情感的深度与智慧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