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传】
惠特曼(1819-1892年),美国诗人,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
1819年,惠特曼生于美国长岛的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一个无地的农民,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823年,四岁的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父亲在那做木工,惠特曼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贫困,惠特曼只上了五年学,然后开始做印刷厂学徒。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使他广泛接触了人民,接触了大自然,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做了两年学徒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并开始在不同的印刷厂工作。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学校执教。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在家乡办了一份名为《长岛人》的报纸,直到1841年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1846年年初,他又担任《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因在该报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文章,于1848年1月被解职。后来还担任过《自由民》报的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50年离开新闻界。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他的代表诗集《草叶集》(1855年)。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张,并亲身参加战斗,抒发了自己追求民主进步的理想。内战结束后,诗人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年)。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包含悼念林肯的名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等。 内战期间,诗人主动到医院服务,由于过度劳累,1873年,惠特曼不幸患了半身不遂之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在病榻上挨过了20年,于1892年3月26日去世。 【作品导读】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草叶集》三百多首诗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即诗人的民主精神。正是这种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决定了诗人对具体事物的立场和态度。 惠特曼的民主精神首先表现在他的废奴立场上。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迅速发展,蓄奴制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障碍。惠特曼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具有比较深刻的民主主义思想。因此,当北方以雇佣劳动力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同南方以奴隶劳动力基础的奴隶制度尖锐冲突时,他顺应历史潮流,坚决参加废奴运动,用诗文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诗人的民主精神还表现在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态度和立场上。诗人多次提出,他所以把诗集取名为“草叶集”,就因为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一反当时美国文坛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陈腐贵族倾向,惠特曼率先把目光放在普通人、放在日常生活上。 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休止的胡作非为,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汹涌的狂浪,那里外部的权利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利之后,那里公民总有头脑和理想,总统、市长、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佣人,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那里事件总是平静地解决,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游行,如同男子一样,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 《草叶集》中对大自然、对自我有着泛神主义的歌颂,泛神主义是崇拜大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神的。诗中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和伟大:“攀登高山,我自己小心地爬上,握持着低桠的细瘦的小枝,行走过长满青草,树叶轻拂着的小径,那里鹌鹑在麦田与树林之间呜叫,那里蝙蝠在七月的黄昏中飞翔,那里巨大的金甲虫在黑夜中降落,那里溪水从老树根涌出流到草地上去。” 也正因为这种民主精神,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人类之爱”,并以乐观主义的笔触描写大自然,意气风发地歌唱人,歌唱人生。这种人道主义的思想意识说到底也正是他民主精神的反映。他以民主歌手自任,憧憬正义、自由、友爱的民主国家。在《斧头之歌》中也抒发了民主的思想,设计了一个“伟大的城池”:那是一个富足繁荣的地方,“没有奴隶”,市民“勤俭谨慎”,人人平等,总统、市长是人民的公仆,妇女与男子的权利相同,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相亲相爱。 同时,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所有人中的一个。这个人是超群的,又是普通的;有优点,也有毛病,甚至道德并不完美。就像一棵大树上一片普通的叶子,一个草原上的一株普通的小草。可以这么说,《草叶集》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精彩片段】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航船闯过了每一道难关,我们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港口就在前面,钟声响在耳边,我听见人们狂热的呼喊,千万双眼睛望着坚定的船,它威严勇敢:但是,心啊!心啊!心啊! 鲜红的血液在流淌,就在这甲板上,躺着我的船长,他倒下了,身体冰凉,停止了呼吸。 啊,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听这钟声;起来——旗帜为你飘扬——号角为你长鸣,花束和花环为你备下——人群挤满海岸,激动的民众向你呼唤,向你转过热切的脸:在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你的头颅枕着我的臂膀! 就在这甲板上,如同梦一场,你倒下了,身体冰凉,停止了呼吸。 我的船长没有回应,他的嘴唇苍白僵硬,我的父亲感觉不到我的臂膀,他没有了脉搏和生命,船安全地靠岸抛锚,它的航程已经终了,胜利的航船从可怕的旅途归来,它的目标已经达到:欢呼啊,海岸,巨钟啊,敲响! 但是我满怀悲怆,走在甲板上,这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倒下了,身体冰凉,停止了呼吸。 【赏析】 诗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长,把美国比喻成一只大船。诗歌第一节中,这只大船在船长的指引下,“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闯过了每一道难关”,突出大船的凯旋,借以表现林肯的功业;第二节中,“旗帜为你飘扬——号角为你长鸣”,“花束和花环为你备下”,“激动的民众向你呼唤,向你转过热切的脸”,表现了广大人民对林肯的爱戴、拥护和敬仰;第三节中,“船安全地靠岸抛锚”,“它的目标已经达到”,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对林肯的功勋作出极高的评价。 诗人在诗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现林肯的功勋,使人倍感诗人对林肯的推崇之情,表达了对建立自由美国而献出生命的领袖林肯的无比崇敬和悲悼之情,诗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实际上就是赞美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献精神。 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林肯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增添并表现了诗的悲壮情感。 【相关链接】 【爱默生和《草叶集》】 1855年7月4日,在纽约,一本薄薄的小诗集出版了。这本小书只有95页,包括12首诗和一篇序。绿色的封面,封底上画了几株嫩草、几朵小花,书名叫《草叶集》。扉页上没有作者名字,卷头上却有一幅铜版像:一个普普通通年轻的劳动者,身穿法兰绒敞口衬衫、头上斜戴宽边呢帽、嘴上蓄有短须,右手放在身后,左手插在裤袋里,漫不经心地站在那里。 据说,这本诗集是自费出版的,初版没有卖掉一本。他的弟弟乔治回忆说:“我见过那本书,但根本没有读过它。我也不认为值得一读,只是翻了一下。 妈妈的看法和我的一样,不知道把它怎么办才好。” 社会上的评价可不像自家人那样客气。伦敦《评论》报认为“作者的诗作违背了传统诗歌的艺术。惠特曼不懂艺术,正像畜牲不懂数学一样。”波士顿《通讯员》则把这本诗集叫做“浮夸、自大、庸俗和无聊的杂凑”,甚至骂作者是个疯子,“除了给他一顿鞭子,我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作者送给朝野名流的几本书,也没有得到好报。就连林肯看后,把书带回到办公室,告诉别人说,险些儿给家里的女流们烧掉。 唯一的例外就是送给爱默生的一本。爱默生不但马上读了,而且作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精明果决的判断。如果我们考虑到爱默生在当时美国文坛上的声望和地位,这一本土里土气的怪书竟然闯入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康考德华贵优雅的书斋里,而受到热情洋溢的赞赏,不能不说是一件奇闻。为此,爱默生写给惠特曼一封回信——亲爱的先生:对于才华横溢的《草叶集》,我不是看不见它的价值的。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菁华。我在读它的时候,感到十分愉快,伟大的力量总是使我们感到愉快的。 直到昨天晚上,我在一家报纸上看见本书的广告时,我才相信真有此书,而且能在邮局里买到。我很想会见使我受到教益的人,并想定下一个任务,去访问纽约,向您致敬。 【爱默生】 【1855年7月2旧于马萨诸塞州康考德】 过了几个月,爱默生果然到纽约去会见了惠特曼。 1856年9月,增订的《草叶集》第二版问世,共有384页。爱默生的信全部印在封底,同时还印了作者的一封回信。 (选自荒芜《漫谈惠特曼》,有删改)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惠特曼:美国的诗歌“教父”】: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302.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温暖励志的正能量言,传递温暖力量09-12
2 经典句子,书写心灵的诗意篇章09-05
3 故事应该怎么写09-12
4 【《忏悔录》:给哲人的一部宝书】09-13
5 日本儿童文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