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是欧洲一个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很久以前,以日耳曼为主的许多民族便在莱茵河、易北河、多瑙河流域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那片土地打上人的印迹,游猎放牧、陶耕渔农,其中游牧是其主要的生存方式。最早的日耳曼及德意志文化就深深地扎根在这种生存方式中。公元4世纪前后,原来生活于蒙古和中亚的匈奴民族大举西进,侵占了日耳曼民族的一些地方,加之欧洲各民族内部冲突等原因,引起对整个世界历史带来深刻影响的亚欧民族大迁徙。在这次大迁徙中,日耳曼民族主要向西、向南移动,许多人进入当时的西罗马,在西罗马境内定居并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是罗马史上所说的“蛮族入侵”。这种“入侵”极大地削弱了西罗马,并最终和西罗马内部的各种因素一起在公元476年导致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帝国的灭亡。在这一过程及此后一段时间里,原为日耳曼一支的法兰克迅速地强大起来。5世纪末,法兰克的部落公国墨洛温征服四邻,建立起日耳曼人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成立后的一两个世纪里逐渐强盛,并在查理大帝时(公元742—814)达到极盛,疆域包括现在中西欧的广大地区。查理死后,他的三个孙子将帝国瓜分,西法兰克成为今天法国的基础,中、南法兰克成为今天意大利的基础,东法兰克便成为今天德意志的基础。
和德意志民族及其疆域有一个形成过程一样,德意志民族的语言、文化也有一个形成的历史。古日耳曼民族用古日耳曼文字。据语言史学家研究,古日耳曼文字受到拉丁文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古日耳曼文的一支的哥特文更是如此。古日耳曼文也不统一,它主要有三大分支,即东日耳曼文、北日耳曼文和西日耳曼文。由于现代德语主要从西日耳曼语发展而来,西日耳曼语又被称为原德语。公元8世纪以前,德国语言主要指原德语。至公元8世纪,原德语由于方言不同出现南北之分。这一区分大致以从本拉特经卡塞尔和维登拜尔格至东法兰克福一线为界,并按南北地形的特点,称北部德语为低地德语,南部德语为高地德语。由于现代德语又主要从高地德语中发展起来,人们讨论古代德语文学一般以古代高地德语文学为主要线索,并以高地德语的演化,结合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划分出古代德语文学的不同阶段和时期。
11世纪以前的德国文学被称为古高地时期的德语文学。古高地时期的德语文学是德国文学的萌芽期。
如前所述,古高地德语时期的德意志还处在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形成期。多民族的杂居,不同生产方式的并存,不断的迁徙,不断发生的民族冲突,都使这一时期的德语文学显出极为庞杂的特征。虽然由于缺乏记载,又经长时间的荡涤、湮没等原因,人们很难了解当时文学的全部真实状况,但沿着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和发展及古高地德语的形成及演化这一主线,我们还是能依稀窥见古高地德语文学的大致面貌。从内容上看,古高地德语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德意志民族的生活史和心灵史,作品一般不注重历史上具体时空的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而是以虚化的方式表现游牧、迁徙、战争及在这种生活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及民族价值观念;在形式上,这些作品一般不注重写实,往往在虚化的时空中写虚化的变形的人物和事件,在人民口头上流传的民间史诗和其他民间故事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这些民间史诗及传说故事,最早的在纪元前后的一些历史文献中便已提到,如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日耳曼志》(公元98年)就提到日耳曼人用歌声来歌唱自己的战争和劳动生活。此后,斗转星移,世事迭变,文学对生活的表现也更为深刻和丰富。尤其是公元4—5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乡,带着子女,带着牛羊,带着农具,也带着刀枪,走向陌生的天地。既是退却,也是开拓;既有对家乡的依恋,也有对新世界新生活的向往。日耳曼民族特有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等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锤炼中形成和表现出来,成为当时和以后许多民间文学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现存德国一些最早的民间史诗、传说、故事中,许多都是以此为背景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英雄传说时代留下来的唯一的日耳曼英雄诗篇,写作时间约在公元9世纪,故事背景即公元4—5世纪的欧洲民族大迁徙。长诗主人公希尔德布兰特原是罗马帝国的一名佣兵,因不堪忍受某佣兵头领的排挤和迫害,和一些人一起逃往匈奴。许多年以后,才带着自己的队伍打回来。他离家时,儿子刚刚出世,现在儿子已长大成人,并也成了一名武士。两人相遇,互通姓名,希尔德布兰特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却不认识他。儿子遵照自己的职责不让他入境,并把希尔德布兰特的话视为狡猾和欺骗。两人发生冲突。希尔德布兰特一再忍让,却被对方视为怯懦。希尔德布兰特极想认回儿子,又感到自己作为武士的名誉受到伤害,内心十分痛苦。最后还是武士的荣誉感占了上风,挥动武器迎接了儿子的挑战。长诗在对战斗的描写中中断。战斗的结果,据其他书记载,一说是希尔德布兰特杀死了儿子,维护了自己武士的荣誉;一说是父子最后相认,一起回到故乡。史诗真实地再现了民族大迁徙时期某些生活情景,反映了古日耳曼民族将武士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其中,对主人公在父爱和武士荣誉感之间进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的描写很是细腻和感人。 除《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以外,古高地德语时期还有其他一些作品。这些,有的是用古日耳曼文字写的,有的是用拉丁文写的。因为早在“蛮族入侵”时期,作为罗马国教的基督教已在“蛮族”中流传,西罗马灭亡后,征服者更全面地接受了基督教,使基督教在整个蛮族中更深广地普及开来。基督教主要是以拉丁文传播的。这自然影响到日耳曼的语言、文字、文学及整个文化,使得这一时期许多反映日耳曼民族生活的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写的。如僧侣艾克哈德根据阿雷曼人的英雄传说创作的史诗《瓦尔塔里乌斯》,无名氏创作的第一部德国诗体小说《鲁特利普》,女诗人罗斯维塔(932—1002)创作的对话式剧本等,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早期德国文学作品。 除了少数作家个人创作的作品之外,11世纪以前的德国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或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改编、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长期在民间流传,说唱者、接收者及后来的搜集整理者多为没有文化和少有文化的劳动大众及与劳动大众有紧密联系的民间艺人,反映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学能力,自然形成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如重故事,重悬念,情节单纯紧张,人物性格特征鲜明,艺术表现上注重夸张、反复、比喻、拟人,语言浅近通俗等。这也是世界其他民族早期文学的一般特点。这些作品都不是专为儿童写的,但儿童接受这些作品也没有特别的困难。尤其是经过后代的民间艺人或其他作家的再创作后,很多成为常见的少年儿童文学读物。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早在德国文学的萌芽期,德国儿童文学也已开始萌芽了。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和德国文学的萌芽: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9157.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编织绚丽的人生画卷09-12
2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26609-12
3 琼·艾肯:《雨滴项链》和《威洛比城堡斗狼记》09-12
4 经典句子,让你拥有广阔的视野09-06
5 女生5字网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