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路上听见传闻就到处去传播,这是仁德的人应背弃的。”
听风就是雨,历来不被人们推崇,~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不要急着去表示同意或者否定,换一个角度去听一听、看一看,多方验证,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动脑筋去思考一番,就能减少谣言之害。
“仁”是柔性的,像水一样,看似无力,却蕴存着足以克刚的力量。
孔子说:“不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于穷困中,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实行仁,聪明的人知道仁德的好处而利用仁。”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仁义作为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气而不讲仁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有勇气而不讲仁义就会成为盗贼。”yipindushu.com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德。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可以算是仁了。”
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招受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交往诚实就会得到任用,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恩惠就能够很好地役使民众。”
孔子说:“面临着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心中无仁,苛对世人,难免会有碰壁的时候。心中存仁,就仿佛练太极拳,以守为攻。不要落入一个窠臼,给事情都留有一个缓冲的余地,那么自己也不容易陷入困境。
孔子说:“君子做事,遵循中庸的道理;小人做事,却违背中庸的道理。君子的中庸,是事事做得恰到好处;小人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肆无忌惮。”
有人问:“用恩德去回报怨恨,这样可以吗?”孔子说:“那将用什么去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回报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
内合乎于本心,外遵乎于规矩,内外统一,可称生活达人。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能够合乎自然的理,叫做和。中是万物皆备的天性,是天下的根本;和是率性而行,是天下共通的准则。能够做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就会生长发育了。
中庸并不是单纯指调和与退让,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遵循着这种思想方法,在考虑问题和做事情的时候,既不过分退让,又不过分超出规范。如果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那么也就基本可以保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了。
人天生有喜怒哀乐之情,有趋乐避苦之心,我们不能消除这些自然本性,只能去引导、控制,以让自己不偏离正途。
陈臻问:“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赠给您黄金百镒,您没有接受;在宋国,却接受了七十镒黄金的馈赠;在薛地,也接受了五十镒黄金的馈赠。如果以前不收是对的话,那么后来收下就是不对的;如果后来收下是对的话,那么以前不收就是不对的。先生肯定有一次是不对的。”
过度压抑人性,有可能适得其反。在恰当的时空里,做出合乎那一时空的事情,只要能排解心中的苦闷,使自己获得健康的身心,哭抑或是笑都是二种可取的方式。
祸莫大于多贪,富莫富于知足。
孟子说:“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贪欲。如果某个人欲望不多,那人的善良本性即使有所丧失,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欲望泛滥,那人的善性即使有所保存,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由于教养的不同而相差很远。”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难以改变的。”
如果不对欲望有所节制,那么这个欲望实现了,另一个欲望叉产生了,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从而使自己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孔子说:“古人讲话从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做不到而引为耻辱。”
孔子说:“比射箭不一定要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千万不要一味逞强,“人心不足吞蛇象”,要根据自己本身的实力去办事。心血来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旦力不从心,则必败无疑。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没有稳定,要警戒不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刚烈,要戒争强斗胜;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退,要禁戒贪得无厌。”
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收敛心神,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增强生命的质量,才能创造更多的精彩。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怎么样在有限的精力下,创造无限的精彩?节制无限的欲望,将精力聚集在某一件或者某几件合乎理性的事情上,在质上有所提升,才能在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两方面都有所收获。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儒家经典语录知识大全精选7: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703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武侠哲学思想大全合集精选5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美好人生的语句09-13
3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709-05
4 搞笑改编歌曲09-13
5 充满希望的正能量语录,为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