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871年俾斯麦自上而下地统一德国,德国的疆界大致稳定下来以后,瑞士和后来建国的奥地利便成为德国以外两个主要使用德语的国家。
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风景绮丽,气候温和,全国2/3的人口讲德语。由于独立较早(1648),且于1815年取得国际社会公认的永久中立国的地位,社会稳定,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教育随之发展,儿童和儿童文化事业也受到较多重视。瑞士早年产生过著名的儿童文学读物《瑞士家庭的鲁滨孙》。18世纪末,大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积极推行民主教育,创办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亲自撰写儿童读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19世纪中期也是瑞士文学大放异彩的时期,出现了戈特赫尔夫、迈耶、凯勒等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施比丽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名著《海蒂》,这或许是这个国家至今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法西斯在德国猖獗的时候,许多进步作家纷纷逃亡,瑞士以其中立国地位接纳和保护了一批作家,如赫尔曼·黑塞、丽莎·特茨纳、库尔特·赫尔德等,使他们在二战的遍地炮火中尚能继续写作,是瑞士为世界文化、世界儿童文学写下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海蒂》的作者约翰娜·施比丽(1827—1901)出生在离苏黎湖不远的一个山乡里。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诗人。阿尔卑斯山的绮丽风光陶冶了这位未来的女作家,培养了她敏锐的诗人感觉和对世界的爱心,直接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道路。她主要创作儿童文学。除《海蒂》(1880)外,她较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有《海马布洛斯》(1881)、《格丽特丽》等。
《海蒂》写的是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海蒂的故事。海蒂刚满一岁,父母就去世了,此后一直跟外祖母、姨母生活。5岁时,外祖母又去世了,姨母只好将她送到阿尔卑斯山下的爷爷家。爷爷是个性情怪僻的人,过去由于受到山下村镇里的人的误解,与村民不和,一个人搬到深山里,和村民断绝了往来,连教堂也不去。初见海蒂,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爷爷对远来的孤苦的孙女的亲切,反而觉得这个突然到来的女孩打扰了他的安宁。但海蒂的天真、活泼、善良渐渐融化了这位老人心中的冰凌,使他从自制的独头茧中走出来,不仅走出深山去镇上的教堂参加礼拜,与那儿的村民和好,而且像海蒂一样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改变了对这位老人的看法。这样过了几年,海蒂9岁时,姨母又介绍她去法兰克福一位有钱人家里给因为生病而几近瘫痪的女孩克拉拉做伴。在那里,海蒂虽然受到女管家的刁难,她的善良、天真、聪明、活泼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但她一直想念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山村,想念爷爷和小镇上的人,以致得了梦游症,夜夜起来在屋子里走动,还以为是回到了爷爷身边,在和爷爷一起放牧她的羊群。好在克拉拉的父亲和奶奶都是心地善良且善解人意的人,他们理解海蒂对家乡的思念,请人将海蒂送了回去。有了这番经历,海蒂开阔了眼界,她不仅一如既往地帮助别人,还用自己在城里学到的知识启发一起放羊的小伙伴彼得,让他也学会读书识字。后来,海蒂和爷爷又邀请克拉拉来他们的山村,留她在那儿疗养,并最终帮助她奇迹般站了起来。故事结束时,克拉拉的奶奶、父亲一起来到艾尔姆村,他们感谢海蒂,并答应提供一笔经费,送海蒂去上学。
《海蒂》成功地塑造了海蒂这一阿尔卑斯山小姑娘的形象。海蒂天真、活泼,带着一股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本身的气息。她走到哪里,就把生活本身的色彩带到哪里,让人热爱生活,亲近生活。即使像爷爷那样生性怪僻的人,也能在她的感染下迅速地从孤独中走出来投入到生活中去;即使是克拉拉那样身患残疾、几乎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也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并真的站了起来。但海蒂更可爱的地方还是她的热情、善良,肯关心人帮助人,而这种热情善良在她几乎全出自本性。她一上山,便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彼得一家;在法兰克福,她不仅陪克拉拉读书、游戏,还以全部的真诚同情她,鼓励她重新站起来,后来还邀请克拉拉去自己的家乡、让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治愈了自己的病;尤其她学到一些知识以后,更用这些知识去帮助自己的小伙伴。海蒂还十分聪明,有着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所有这些,都使她作为一个活泼泼的形象在我们面前站立起来。通过海蒂,作品赞颂了童心,赞颂人的本性的纯洁和善良,赞美了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这部作品最感人的地方。yipindushu.com
在《海蒂》中,纯净美丽的大自然也是作家极力赞颂的对象。作家不仅充满感情地描绘了阿尔卑斯山的秀丽景色,更赞美了这儿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这儿有蓝天、白云、巍峨的山峰,有散布在山间的羊群;在群山环抱中,一座古朴的小镇汇集了来自各个山村的村民。尤其是那座小教堂,以圣洁的光辉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上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儿的山是纯朴的,水是纯朴的,人更是纯朴的。一家来了客人,马上满村都会知道;一家有困难,大家也会伸出援助的手。在作家笔下,阿尔卑斯山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充满灵性的。所以,当海蒂离开它时,她是那么魂牵梦萦地想念它。尤其是在故事的结尾,海蒂和爷爷邀请克拉拉来他们家,请她留在山村疗养,并说阿尔卑斯山的山风可能会使她的病好起来。这话听来像是在预言奇迹,但后来奇迹果真出现了,大自然锻炼了人的体魄,净化了人的心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长期患病久治无效只能成年坐在轮椅上的克拉拉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里,竟能奇迹般地从轮椅上走下来,这既是故事合乎逻辑的发展,也是一种象征,是自然做到了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创造了人无法创造的奇迹。在《海蒂》里,自然和童心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
但《海蒂》对童心和自然的礼赞决不像一些儿童崇拜者自然崇拜者那样将其和成人社会对立起来,甚至将纯朴的童心、蛮荒的自然宣传为救护世道人心的良药,似乎世间一切坏事都在失却童心、离开自然,只要返璞归真,回到自然和童年,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施比丽是一位熟悉现代教育并尊重现代文化的人,她赞颂童心,赞颂自然,这一切都源于对人、对自然的爱,并非以此为武器去否定教育,去否定城市文明,去否定成人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在作品中,作者深情地描绘了阿尔卑斯山下的艾尔姆村,但同时又安排海蒂去了趟法兰克福,在大城市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在城里,作家向这位来自山村的小姑娘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海蒂在城里虽遇到过一些麻烦,但总的来说,周围的人都是善良的,他们对海蒂是关心的、友善的。克拉拉柔弱有病,但心地很好,海蒂来后不久她们就成了朋友,觉得离不开她;克拉拉的父亲塞斯曼先生也是个善良诚恳、善解人意的人,他不仅批评了对海蒂多方挑剔的女管家,而且觉察到海蒂到他家后身体在消瘦下去,一旦发现海蒂消瘦的原因是得了思乡病,便毫无自私之念地将她送回家去。尤其是克拉拉的奶奶,她不仅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夫人,而且深谙儿童教育。她不喜欢生硬的灌输,而是主张了解孩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的方法将儿童带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去,从内部激发儿童的学习的动力。海蒂在法兰克福的日子里,她引导海蒂不要怕困难,要尊重知识,热爱学习,将一个孩子的早慧升华为一种学习的热情。正是在这种现代文化和具有现代文化、现代教育经验的成人的启发和引导下,海蒂的心胸和眼界大大地开阔了。当她回到家乡的小山村时,便明显地超越了她童年的小伙伴。于是,她又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他们。最后,克拉拉的奶奶又答应提供经费送海蒂去读书,预示着海蒂将更深地走向知识的海洋,攀上现代文明的更高阶梯。在《海蒂》中,不仅古老的原始文明是和谐的,现代文明也是和谐的。
《海蒂》文笔清丽,有着女性作家的温馨和细腻。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和抒情性的场面、氛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写实性的描写升华出一种氤氲的诗意。虽然作品在描写海蒂这个小姑娘的心理和行为时有某些拔高的倾向,但总体上未损害作品的艺术逻辑,未妨碍作品的和谐。所以,自其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它曾被改编成电影,经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的表演更传遍世界,至今仍是中国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
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以后,奥地利也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自那以后,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学,都走上和德国既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的道路。20世纪前半叶是奥地利文学极有成就的时期,向世界文学贡献了卡夫卡、茨威格等著名作家。儿童文学有舒蒂夫的《五彩石》,卡鲁尔·玛依的《遥远的西部》《荒野的强盗》《熊的猎人》等。它们大都没被介绍到中国来。目前,中国读者能看到的最能代表奥地利儿童文学成就的作品是费尔克斯·萨尔登的《小鹿斑贝》。
《小鹿斑贝》初版于1924年,是一篇动物体童话。它和一般的拟人化童话不同,不是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隐喻人类社会,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艺术环境始终安放在动物世界,安放在森林中。作品用一头在很大程度上仍保存着动物特点的小鹿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一切,用小鹿的经历来反映它周围的世界以及它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但它又不是动物故事。在这故事中,动物是人的语言,人的思想情感,人的思维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小鹿斑贝又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小鹿斑贝》是一部表现成长的童话故事。通过对斑贝成长的描写,作家站在一个既超越一般动物又超越了人的立场上,将人和动物放在同一平面,去思考动物、人及整个世界。在作品中,斑贝是一个善良的小生物的形象。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斑贝用快乐、新奇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世界,充满对母亲的依恋感和对周围一切的信任感,这里,斑贝是以一个幼儿的形象出现的。它的感情就是幼儿的感情,它的感觉就是幼儿的感觉。但自然的发展规律使小斑贝不可能老是停留在天真的童年世界里,它渐渐地长大了。为了让它学会独立地生活,母亲离开了它,斑贝从此走入世界,学习应付环境的各种本领,包括为竞争情侣与儿时小伙伴发生的争斗以及因好朋友的背叛而发生的感情上的波折。但它生活中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是它遇见了人,即作品中的“他”。这个“他”带着枪弹走进森林,一见到动物就开枪射击。由于“他”的到来,森林中的和平和宁静被打破了,到处是子弹的呼啸,到处是凄惨的鸣叫,到处是燃烧的火焰,到处是奔逃的身影。在斑贝看来,这个“他”是一个十分可怕但又高过它们胜过它们的存在,是它们无法抵御和抗拒的灾害。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斑贝发现一个“他”也被打死了,无助地躺在那里,完全失去了平时的凶狠和威严,这使它受到极大的震撼。在老公鹿的启发和引导下,它的认识迅速地跃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你看,斑贝!”老公鹿继续说下去,“你看见他死了,躺在这儿了吗?这同我们的同胞没有什么不同。听着,斑贝!他并不是像人们吹嘘的那样万能。活着和生长着的东西不全出于他的恩赐。他同我们是一样的。他跟我们一样,也有恐惧,也有需求,也一样会遭受痛苦。他跟我们一样,也可以被杀死,正像你现在看到的这样,无可奈何地倒毙在地上了。”
接着是一阵静默。
“你懂得我的意思吗,斑贝?”老公鹿问。
“我想是这样……”斑贝小声说。
“说下去!”老公鹿命令道。
斑贝很受鼓舞,战战兢兢地说:“还有一个人,他凌驾于我们全体之上,支配着我们,也支配着‘他’。”
“我现在可以走了。”老公鹿说。
它转过身子,于是它们肩并肩地走了很长一段路。
“他”本是自然界的一员,本无权凌驾于众生灵之上,使自己成为世界的主宰。“他”所以能在一段时间里凌驾于众生灵之上,显得像是世界的主宰,依恃的是强力。强力有效但也有限,所以最后“他”自己也被打死了。通过对“他”的主宰地位的否定,作品表现了对强权的否定。这可从两个层次上理解。其一,从生物的角度将斑贝看成动物,将“他”看成人,它们虽有差别,但都是生物,都属于自然界。人并不比其他生物高出一等,人没有奴役其他生物的特权。其二,从拟人化的角度看,斑贝及生活在森林中的诸生物可视作是社会中的弱者,如弱小民族、弱小国家、弱小阶级、弱小团体、弱小个人;而“他”,则是社会中的强者,如强大的民族,强大的国家,有势力的阶级、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个人,等等,虽然后者常常欺压、凌辱前者,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权力。人生而平等,一切强权政治、强权外交、强权经济活动,一切依靠强力对弱小者的欺压凌辱行为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应该被诅咒、被消灭的。谁也没有权力将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谁也没有权力享受特权,恃强凌弱是野蛮落后的表现。当然,凌驾于众生灵之上的人是有的,那就是上帝。上帝是先验的超越的存在,“支配着我们,也支配着‘他’”。上帝不依恃强权、强力,他象征着仁慈和公正。这就将人的思维带入一个崭新的层次,从这个层次看世界,历史上各种依恃强权建立起来的各种权威话语的非法性便显示出来了。这是一个最高的视点,不能用别的视点来代替它。所以,当老公鹿听完斑贝的话后,欣慰地说:“我现在可以走了。”因为它看到,斑贝真正长大了,真正成熟了。它懂得了世界最根本的东西。这或许正是这本书的英文译者、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所说《小鹿斑贝》具有“本质的真实的含义”。
《小鹿斑贝》艺术化的突出特点是“感觉的细腻”(高尔斯华绥语)。如前所述,小鹿斑贝是小鹿和成长中孩子的复合体。外形和活动方式是小鹿,感觉、心理、情感、思维是孩子。小鹿优雅、温顺,儿童纯洁、善良,拟人化形象找到这两者的契合点,以孩子般的新鲜和敏锐感知一个人间化了的动物世界,这感觉中的世界便如小溪似的流淌出来。作品不像一般童话或动物小说那样只讲故事,而是将故事极度淡化,以抒情散文的笔法写人物的感觉及在感觉中变化的世界,娓娓而来的叙述中自有独特而鲜活的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又融进一种广阔的有深度的人生思索里,是一种用思想深化过的体验,因而显出深沉凝重的特点来。这正是这部作品超越一般的童话或动物故事,成为一部“小小的杰作”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其他德语国家的儿童文学: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700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当这副受苦的皮囊冷却】09-03
2 冰心散文诗09-12
3 小说万花筒:探险、家庭、校园、幻想、动物809-05
4 关于汉字的谜语09-12
5 20世纪初的辉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