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或指一种创作精神,或指一种创作方法,主要是一种用重客观、重写实的方式反映生活,用接近生活本身形式的艺术符号塑造艺术世界,大胆地直面现实,揭露现实的疾苦,对现实的丑恶和不公进行批判,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和现实世界重叠在一起,以致人们可以将艺术世界的描写与现实生活比较直接地联系起来。这类作品在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存在当然不局限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段时间,在这以前就有,在这以后更有。但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又以这一时期较为集中。从欧洲和德国文学发展的主潮看,批判现实主义主要兴盛于1830年浪漫主义文学衰落之后,历时半个多世纪,到19世纪末为逐渐兴起的现代主义所替代。德国儿童文学在总体上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向,但具体形式及时间前后上又有所不同。特别是20世纪开始以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潮流,而在儿童文学领域,现实主义却方兴未艾并逐渐走向成熟。所以,相对于前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我们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德国儿童文学主要都放到现实主义的名义下进行讨论。
德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兴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自然是文学主流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德国文学也受其影响,出现一批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家和作品,这从总体上影响和决定了各种类型的文学的发展方向,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从儿童文学自身发展看,19世纪以前的德国儿童文学主要在民间文学中孕育,运用世代流传的艺术形象,表现超时代的思想、情绪,和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大体一致。到19世纪初,创作性儿童文学迅速崛起,出现霍夫曼、豪夫等杰出作家。但当时的文学主潮是浪漫主义,真正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还是较少。但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在豪夫的一些主要作品中已显露出来了。在19世纪中期,虽然对民间童话的搜集和整理还在很有规模地进行,但创作性少儿文学在整个少儿文学中的比重却是大大地增加了。和民间童话主要是用世代相传的艺术形象反映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的特点不同,创作文学是作家个人创造、用文字凝定下来的,在传播中,文本本身也不会因接受者的参与而发生变化,作家的个人特征在作品及整个文学活动中便凸现出来了。作为个体的作家是现实地具体地存在的,他的思想、情感、美学观念也是现实地具体地形成的,当他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美学观念渗透到作品中,作品自然就有了现实精神,如果他进一步采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写实性,现实主义文学便诞生了。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儿童文学的实际发展也是这样。具体地说,在19世纪中期,虽然浪漫主义在成人文学中已逐渐为现实主义所取代,但在儿童文学中,仍然是主导性的文学倾向。不仅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还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创作也是扬霍夫曼、豪夫等人之余波,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是其主要特色。如耶德瓦尔特·梅里凯在1853年出版了《修特戈尔特的小妖精》188,弗里德里希·盖尔在1836年出版了儿童诗集《歌中现出的儿童的故乡》,弗洛贝尔在1844年出版了《母亲和孩子的歌》,弗尔克曼·列安达在1871年出版了《法兰西暖炉旁的幻想》,弗里德里·盖尔修提卡创作了冒险小说《鲸上之夜》《失事的船只》《船鬼》,阿尔曼特在1858年创作了《美国猎人在西部印第安地区的历险记》,卡鲁尔·玛依创作了《遥远的西部》(1880)、《荒野的强盗》《熊的猎人》(1886)等。这时也有一些现实主义作品,如修特鲁姆的《操纵木偶的波列》就被认为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品。19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作品在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明显增强了。尤其是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一批文学性较强的少年小说,虽然它们仍充满幻想,有着冒险小说、侦探小说的特色,但一般都有具体的时空背景,从某一侧面反映现实生活,塑造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很少采取变形、怪诞的艺术手法,大致可以归入现实主义文学的行列。其中主要有阿格内斯·扎帕的《友爱家庭》(1906)、路德维希·特玛的《恶童的故事》(1904)和《弗丽达阿姨》(1906)、奥特·弗里凯的《黄金之球》(1931)和《月亮中的男人》(1933)、埃里希·凯斯特纳的《艾米尔和侦探》(1929)、威尔赫·修帕依的《第四、第五学年的战争》(1927)、弗里德利·修纳克的《玩具店的库利克》(1933)等。还有丽荷·特茨纳(1894—1963)、库尔特·赫尔德(1897—1959)都为儿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限于笔者的阅读范围,下面只就沃尔夫、法拉达、凯斯特纳的作品做些介绍和评论。
汉斯·法拉达(真名鲁道夫·迪岑,1893—1947)出生在德国格莱夫斯瓦尔德一个外交官家庭。读书时,曾因与同学和朋友争论彼此剧本的好坏而引起决斗,同学被打死了,他自己也开枪自杀,子弹打中肺部,送医院和感化院后,又在那儿学会了吸麻醉品,一辈子受害匪浅。189以后又学过兽医,坐过监狱,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主要作品有《农民·官僚和炸弹》(1931)、《小人物,今后怎么办?》(1932)、《用监狱的铁盒吃饭的人》《人往高处走》《狼群中的狼》(1937)、《铁汉子古斯塔夫》(1938)、《没人爱的人》(1940)等。他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少年格德河尔》(1920)、《安东和海尔达》(1923)、《在中学混日子》《穆尔克莱国的故事》(1938)、《霍佩尔波佩尔,你在哪里?》(1936)、《一个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录事童话》《小东西们的故事集》等。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与丽荷·特茨纳、凯斯特纳等的作品比美。
法拉达的童话世界是一个寓言的世界,通过那些拟人化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法拉达写出了现实的世界,尤其是小人物的命运。如《一枚三马克金币的故事》,安娜·巴尔巴拉去财主汉斯家做女佣,讲好一年结束时给她一枚三马克的金币做报酬,但到时,主人却将金币混在一堆脏硬币中,让安娜自己去拣。安娜无法识别真正的金币。这时,一个平时待在醋瓶子里的小丑人跑出来帮助安娜找到了那枚金币,因为平时安娜很照顾他,总是省些东西给他吃。为了给安娜找金币,小丑人受了伤,安娜感动地流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小丑人身上,不仅洗净了他身上的污垢和血迹,还产生奇迹,使他变成了一个美少年。无私的爱得到回报,他们相约逃出财主的家,到外面去寻找幸福的生活。 法拉达对小人物的看法也是有变化的。尤其是在二战中,作者亲眼看到许多小人物成为法西斯思想的受害者,甚至成了法西斯政权的基础,被人害,也害人。作者对他们被害、受欺凌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他们巴结权贵,甚至告密害人的一面也坚决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在《穆尔克莱国的故事》中,獾弗里多林就是一个爱唠叨、成天为自己忙碌、有些忧郁的小人物。他受人压迫,一有机会也算计别人、加害别人。它甚至将自己的母亲从寓所里赶出去,伤害没有防卫能力的青蛙、雏鸟。它不仅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进入天堂。法拉达的童话揭露了德国市民阶层中许多人在法西斯猖獗时的不光彩表现,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不过,就主导倾向而言,法拉达童话还是揭露、批判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镇压和愚弄,揭露资本主义的野蛮化,提倡人道精神,对善良的小人物表示同情,并对真的善的美的东西的最后胜利表现出信心。 弗里德里希·沃尔夫(1888—1953)是德国著名的左翼作家。他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早年学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坚决的反战立场受到迫害。他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法西斯势力猖獗时流亡国外,先后在苏联、法国等地从事文艺及反法西斯活动。希特勒政权战败以后,他才得以返回民主德国。他的主要作品有《穷康拉德》《氰化钾》《马门教授》《博马舍》等。 沃尔夫为少年儿童写作,主要写作童话和动物故事。他的作品比较接近儿童的理解力,用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表现人与人之间关心、友爱、同情、理解,明丽的色彩里流淌着一种温柔的爱。在《布采和德拉克斯》里,小兔布采在一次玩耍中不慎掉进獾洞,老獾看她的毛温柔暖和,让她靠在身边可以医治它的风湿病,便将她强留在洞里。整整一个冬天,小布采寂寞又痛苦,眼泪流成了一条蓝色的小河。只有老獾的小儿子德拉克斯理解她、同情她。一天,小德拉克斯想出办法,决定从冻土下面挖一条通道通向地面,在有阳光的中午,送布采去地面跳舞,自己则在洞口等着她。布采到了地面,一冬天第一次见到阳光,她玩得非常高兴。这时,象征死神的巨鸟科罗飞来了,它要将布采和德拉克斯都带到死亡之国去。小布采奋力挣扎,从科罗的巨爪下挣脱出来,又急急地奔回去救守在洞口的德拉克斯。最后,由金球变成的金色巨鸟战胜了代表死神的科罗,小布采也找到快要冻僵的德拉克斯。这时小布采看到,金色巨鸟已将大嘴戳进黑鸟的心脏,血一滴滴流下来。血滴之处,冰解雪消,鲜花开放,春天已经到来了。在《小“不不”施努策尔》里,小兔施努策尔很任性,凡事都和大人拗着来。大人说“是”,他说“不”,大人说“不”,他偏说“是”。妈妈知道他的脾气,一次外出,故意对施努策尔说,叫他晚上去接她,;实际上是让他不要去。施努策尔本也是决定不听妈妈的话,不去接她的。可一到晚上,看着黑色的夜,听着狼的叫声,十分担心母亲的安危,他终于违背自己的习惯,照妈妈说的去接她了。结果路上果然碰到狼。狼要吃他,吃之前问他为什么夜里还敢在外面逛,他以实相告,狼听了一言不发。末了不仅没有吃他,还把他衔着一路送到他外婆家里。这些作品都写得委婉流利,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是当代德国最杰出的儿童文学家,也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沃尔夫、法拉达一样,他也不是只写儿童文学。二三十年代,他是德国“新实际主义”的主要代表,写过很多诗和小说。诗集有《心生在腰上》(1927)、《镜子里的声音》(1928)、《一个男子汉的回答》(1930)、《椅子之间的歌声》(1932)等。他的诗歌提倡传统的情节结构、人道主义内容和理性主义的美学特色,和当时风行的表现主义诗歌明显不同,被称为“日常诗歌”。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是《法比安》。在这部小说中,法比安和他的朋友拉布雷德都是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人物,他们不肯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却不见容于社会。拉布雷德苦心钻研5年,写成获得教授资格的论文却被人暗中算计,最后万念俱灰,开枪自杀;法比安不谙世故,处处上当,连未婚妻也跟别人私奔了。一天,他看到一个少年落入河中,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救他。少年拍着手游到对岸,法比安却因不会游泳而淹死了。作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堕落,对法比安们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创作贯穿他的全部创作生涯。早期的作品有《艾米尔和侦探》(1929)、《小圆点和安东》(1930)、《5月35日》(1931)、《飞翔的教室》(1933)等。二次大战以后,他继续为儿童写作。1949年出版《动物会议》,1963年出版《小人》《两个小路特》等。1961年,他被授予国际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安徒生奖。 凯斯特纳儿童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一系列在复杂的生活面前表现得坚定、沉着、机智、勇敢的儿童的描写,创造出一种积极、乐观、幽默的气氛,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积极地投身生活。让儿童看到,虽然前面的路并不平坦,但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去奋斗,我们一定能争取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凯斯特纳曾称儿童文学为他的“悲观主义的阿喀琉斯脚踵”,即是说,无论他在生活中看到多少野蛮、腐朽、堕落、黑暗,也无论这些东西在他的思想里引起多少悲观,但一接触儿童,一进入儿童文学,他的悲观主义便动摇了、崩溃了。儿童文学对他不仅是一种创作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信念,这表现在他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如《艾米尔和侦探》,艾米尔是一个外地中学生,暑假期间到柏林看外婆,途中遇到扒手将他的钱偷去了。扒手是大人,他是孩子,要抓住扒手不容易。艾米尔沉着机智地盯住他,一直跟到柏林的大街上。最后终于联络起当地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组成一张捕盗的天罗地网,在小偷走进银行准备兑钱时,人赃俱获地抓住了他。“这时,围在他周围的孩子有90到100人。”作品不仅塑造了艾米尔这一沉着机智的少年形象,而且塑造了柏林儿童急人所难,为社会道德团结奋进的群体形象,令人感动的描写中充满一种明朗自信的色彩,表现了作家对社会公正的肯定与信赖。这种肯定与信赖也表现在《艾埃米尔与三个孪生兄弟》《两个小路特》等作品中。 凯斯特纳的作品写得很大气。所谓大气,就是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收得拢,放得开,既能贴近儿童生活,将儿童生活写得情趣盎然,又能放眼社会,从生活中挖掘出普遍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凯斯特纳很少将儿童封闭在学校里(他甚至不怎么写单纯的学校生活题材),他笔下的孩子总是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联系在一起,有些就是从社会矛盾的角度来透视儿童生活或从儿童的角度来反映重要的社会问题的。这突出地表现在他60年代初写的《两个小路特》中。路易丝和路特是一对孪生姐妹,可由于幼小时父母离异,她们分开了。一个跟父亲住在慕尼黑,一个跟母亲住在维也纳。在一次偶然的暑期夏令营中,两个小路特相遇了。她们立即发现对方和自己长得十分相似并很快明白她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也猜想到她们姐妹何以分离。为了促使父母重新和好,她们想出聪明的主意,姐妹俩互换位置:本来跟父亲在慕尼黑生活的路特去维也纳和母亲生活,本来跟母亲在维也纳生活的路易丝去慕尼黑同父亲生活,由此演出一连串喜剧。最后,她们终于说服父母,使他们重新和好,一对孪生姐妹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故事虽是虚构的,但它还是将西方社会造成许多儿童生活不幸的父母离异问题表现出来了。作品以儿童为视角和主要描写对象,色调是喜剧性的,但在轻快的喜剧色彩后面,却包含了深沉的社会生活内容,这正是凯斯特纳儿童文学不同于一般的喜剧性儿童文学的地方。 凯斯特纳也注重儿童教育。不过他注重的教育不是将儿童关在教室里或家庭里接受死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儿童在自由的气氛中不被扭曲地成长起来。对那些动不动就处罚孩子或根本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凯斯特纳都予以尖锐的批评。在《5月35日》这篇童话中,作家特意设计了一个“颠倒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是教师、校长、教育部长,在家里不称职的家长则成了这儿的学生。更有趣的是,这些小老师就用那些家长在家里对付孩子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如加作业啦,不许玩啦,罚站啦,不许吃饭啦,反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促使家长反思、省悟。这里的教育思想和作家在《艾米尔和侦探》等作品中塑造的活跃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少年儿童身上透发出来的关于人的理想是一致的。 凯斯特纳的创作方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代表了德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最高成就。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斯特纳就积极倡导“新实际主义”,否定留恋昔日美好光景的感伤情绪和一味把理想寄托在未来的幻想主义,否定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基础上的心理分析和非理性,也否定古典主义的理性和规则,努力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的现代事物,讲求实用、功效、清醒、具体。有人以为这是对美国式功利主义的肯定和诗化,但从凯斯特纳的实际创作看,他不是侧重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肯定而是侧重对它的批判,他的创作是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他的儿童小说关心社会生活,从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生活中取材,有很强的理性主义精神。《艾米尔和侦探》等作品有精心选择的细节和精心构筑的故事情节,更注重典型环境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或许是受儿童文学本身的局限,或许是出于作家创作方法的选择,凯斯特纳塑造人物形象不甚注重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典型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如艾米尔的沉着、机智就是通过他发现自己的钱被盗后的一系列行为来表现的。一个外省的中学生,在火车上突然发现自己一笔有相当数目的钱没有了,是很容易着慌的。或慌慌忙忙地找钱,或大声嚷嚷丢了东西,或急急忙忙去找警察,或四处寻问甚至乱怀疑,或者干脆哭鼻子抹泪。艾米尔的不寻常处就在于他很快地镇定下来,对周围做了迅速而细致的观察,先是怀疑而后证明钱就是同车厢的某人偷的。这时他依然没有去找警察,因为他还没有确凿证据。于是他采取暗中跟踪的办法,直到时机完全成熟时才突然抓住扒手。艾米尔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征就这样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在《两个小路特》中,一对孪生小姑娘长得一模一样,但不要多久,读者就能将她们辨认出来,因为她们的性格不同。路特机灵活泼,有些马虎;路易丝温柔文静,有些拘谨。这些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凯斯特纳运用得尤为成功。 作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凯斯特纳的成功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写得幽默生动、有着杰出的艺术想象力。《两个小路特》将两个从小分开、现已互不认识的孪生小姑娘突然放在同一夏令营里,这本身就极具匠心。更别出心裁的是让两个小姑娘在夏令营结束后互调位置,装扮成对方,走到对方的家里去。她们的父母开始也没有认出来,于是闹出一连串趣事,整个作品就这样一直沉浸在极为幽默风趣的描写中。《5月35日》设计一个“颠倒世界”,让做惯了家长的父母突然变成自己子女的学生,接受自己子女的教育,还按照请君入瓮法,尝受自己制定的种种规矩和处罚,也是很有喜剧趣味的。幽默生动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当然不可能现成地摆在那儿等人去拾取。它需要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描写,更需要打破常态,进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开始自己的创造。凯斯特纳的幽默生动是和他的创造性想象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如《艾米尔和侦探》,塑造艾米尔这样一个沉着机智的少年形象,让他在发现自己被盗后先不声张,然后紧紧地盯住扒手,直到时机成熟时才将其抓获,这已不易。但如果作品仅这样写,那就很一般了,许多稍有经验的作家也能这样写。凯斯特纳的高明处在于,他写侦破故事却又能从侦破故事中超越出来,引出一群柏林儿童,将一大群柏林儿童卷入这一捕盗行动中,将艾米尔的捕盗变成一大群小侦探的捕盗。既似捕盗,又似游戏;既是游戏,又是捕盗。既将干系重大的捕盗行动写得情趣盎然,又在喜剧的游戏似的儿童行为中见出儿童的正直、热心、善良、团结友爱。没有杰出的艺术创造力是很难跨出后面这一步的。 由于凯斯特纳的杰出成就,他在德国儿童文学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艾米尔和侦探》等作品不仅是德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也是整个德国儿童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许多作品被搬上银幕,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名字不仅传遍了德国,也传遍了欧洲和世界。许多儿童在读他的作品,许多作家在学习他的创作经验,更多的人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力量和信心,相信在一个到处充满不公正的世界上仍有着善良、正直、同情、友谊、公正,它们是世界进步的力量源泉。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凯斯特纳: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492.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21309-12
2 经典古风诗句大全合集精选5309-12
3 经典句子,书写情感的真挚篇章09-12
4 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深层拓展309-13
5 激励人生的心灵语录,书写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