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精神》微思想精读】
一个习惯于说真话的人,会显得大胆而自由。其实这样的人显得只以事物为根据,而并不随声附和别人对事物的看法。
绝对地服从便意味着服从者是愚蠢的,甚至发出命令的人也是愚蠢的,因为他丝毫不需要去思索、怀疑或者推理,他仅仅只需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就够了。
贵族政治的国家中有两个主要的致乱之源,一个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不平等,另一个是统治集团成员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不平等。 在必然有身份差别的国家里,就必然有特权的存在。 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刑罚不能使人产生廉耻之心的话,那一定是由于暴政所致,因为暴政对于恶棍和正直的人施以相同的刑罚。 如果在一个国家中,人们不敢轻举妄为是出于对酷刑的惧怕的话.便可以断定,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暴戾,这种暴戾体现在对有轻微过错的行为施行酷刑。 试图毁灭自由的人是惧怕那些能够召唤自由精神的著作问世的。 在专制国家,奢侈是人们对奴役中所得到的利益的滥用方式。当领主委派某个奴隶对其他奴隶进行残暴压迫时,这个奴隶对于每一天是否都能享有同样的殊荣是不得而知的,所以他唯一的快乐就是满足自己眼前的骄横、情欲和淫逸。 讽刺能将一般的怨恨转变为娱乐,使不满意的人得到安慰,减少对官位的嫉妒,增加人民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使他们对所遭受的痛苦一笑了之。贵族政府是对讽刺性文章禁止最严的政府。在这样的国度里,官吏都是些道德低下的统治者,他们还没有能耐经得起咒骂。 在为共和国复仇的借口下将会建立起复仇者的专制统治。问题不在于消灭统治者,而是要摧毁这种统治本身。政府应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这就是用法律保护一切,而不是拿起武器反对任何人。 不许人们随意出国的习俗则来源于专制主义。在专制统治下.把臣民看作奴隶,出国者就被看作逃亡的奴隶。 同样一个民族,当人们驱赶一个街头卖艺者时比在他们的权力被剥夺时对专制的感受更深刻。 一个自由的民族会有一个救星出来;而一个被奴役的民族只会有另一个压迫者到来。因为任何人,谁有足够的力量能把一个国家的专制君主驱逐,也就有足够的力量使自己成为专制君主。要享有自由.就应该使每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保住自由,还是应该使每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说或者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他说或写的东西。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一个人争论是好是坏常常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争论就行了。自由就表现在这里。自由就是使人不受这种争论影响的保证。但是,在专制统治之下,不管人们争论得是好是坏,全都是有害的。 只要有人争论,就会使专制统治的原则受到破坏。 在极端专制的君主国里,历史学家背叛了真理,因为他们没有说出真理的自由。在极端自由的国度里,他们也背叛真理,这是自由存在的缘故。这种自由总是发生分裂,每个人既要做他的宗派偏见的奴隶,又要做专制君主的奴隶。他们的诗人在创作上常常显露出原始的粗犷,趣味中带有某种精美雅致。在他们的诗里我们发现某种东西更接近于米开朗琪罗的气势,很少有拉斐尔的优雅。 假如宗教是由征服者授予的,对人类本性来说这将是一场灾难。靠摧毁精神建立起来的伊斯兰教,谈论的仅仅是战争,并且依然在用战争的精神影响着人们。 假如宗教为了一件偶然的事情就赦免了遵守教规的人的罪孽,那么宗教会白白失掉蕴藏在人类中的最伟大的动力。 如果宗教的外在表现十分宏伟豪华,这就会使我们感到很得意并使我们更热爱这一宗教。 人类极其具有希望感和恐惧感。没有地狱和天堂的宗教就不会取悦于人类。 人们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显圣的神灵,大家可以共叙自己的懦弱和苦难。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这个希望更能使人类得到宽慰。 不修建寺庙的民族很少依恋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 一种受压抑的宗教,一定会变成压抑他人的宗教,这是一条规律。因为一种宗教一旦偶然摆脱了压制.它马上就会攻击曾经压制过它的宗教——不是作为宗教来攻击,而是作为暴政来攻击。 自由的法律仅仅是国家实施统治的法律,因此凡是应该用有关所有权的法律裁决的东西均不能用自由的法律来裁决。说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众利益,这是不合逻辑的推论。因为仅仅是涉及国家实施统治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涉及公民自由的问题时,这样的情况才能发生。当涉及财产所有权的问题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推论。 自由的主要含义就在于人不能被迫去做法律所没有规定的事。 【《精神现象学》简介】 “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精神实象的科学,是由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精神现象学》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头足倒置起来。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黑格尔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写于1805年冬至1806年10月,1807年出版,1841年重新排印,其中“序言”的前半部分是黑格尔逝世前亲自修改过的。 《精神现象学》总结了黑格尔生前的哲学研究,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它的出版标志着黑格尔和谢林在哲学上的彻底决裂。黑格尔在“序言”中承认谢林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性的唯心主义原则是哲学应有的出发点,但批判了谢林对于“绝对”的理解。他宣称:“绝对”不应理解为无差别的、僵死的实体,而应理解为产生差别、克服差别、重建自身的同一性的活的实体,即自我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着的主体,整个现实世界是“绝对”发展过程的外部表现:把握“绝对”的方式不是直观,而是概念,是科学的系统;认识“绝对”不能一蹴即就,要经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 《精神现象学》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头足倒置起来。马克思详尽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些错误,但同时也高度评价了他的理论贡献,认为《精神现象学》的最后成果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由于这种关系,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也由于这种关系,《精神现象学》中隐藏着批判的一切要素。但马克思也指出,黑格尔了解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精神现象学》是一种被神秘化的批判,其中已经潜伏着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42: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31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中华圣贤经大全(七言)》六言 五言 四言09-12
2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5709-12
3 经典句子,沉淀时光的珍贵馈赠05-23
4 文学荟萃知识大全09-12
5 日本儿童文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