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简介】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19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喀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一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营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 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然而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虽然对现实社会做了激烈的抨击,揭露了社会制度的本质,但是小说结尾,仍然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基督教,又把自己的宗教观强行植入小说当中,并且几乎否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一切作用,不得不说是小说思想境界上的一个遗憾。 【《复活》微思想精读】 ·坏行为确实没有,但有比坏行为坏的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引起坏行为的种种坏思想。坏行为可以不再重犯,并为此感到后悔,但坏思想却经常产生坏行为。 ·人身上的兽性真是可憎,当它赤裸裸出现的时候,你从精神生活的高度观察它,就能看清它,蔑视它,因此不论你有没有上钩,你本质不会受影响。不过,当这种兽性蒙上一层诗意盎然的美丽外衣,把你迷得神魂颠倒时,你就会对它敬若神明,跌入它的陷阱,分不清好歹。这才可怕呢。 事情很明白,凡是人们认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卑鄙龌龊,不值一提的,而所有那些光辉夺目、富丽堂皇的外衣,往往掩盖着司空见惯的罪行。这些罪行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风靡一时,被人们费尽心机加以美化。 在一个奴隶制合法化和得到庇护的国家里,正直公民的唯一出路就是监狱。 我要做的是良心要我做的事,良心要我牺牲自己的自由来赎罪。 生活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 他们总是把官职和规章制度看得高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人对人的义务。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只要承认天下还有比爱人之心更重要的东西,哪怕只是承认一个消失,或者只在某一特殊场合承认,那就没有一种损人的事干不出来,而在干的时候感不到自己是在犯罪。 这些人个个都是铁石心肠,对别人的苦难漠不关心,无非就是因为他们做了官。他们做了官,心里就渗不进爱人的感情,就像石砌的地面渗不入雨水一样。 问题的症结在于此,那些人把不成其为法律的东西称为法律,却不承认上帝亲自铭刻在人们心里的永恒不变的律法才是法律。 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的确,人不能像强迫自己工作那样强迫自己爱别人,但也不能因此得出结论,对待人可以没有爱心,特别是对人有所求的时候。如果你对别人没有爱心,那你还是安分守己地待着。 她的全部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找寻机会为别人出力,像猎人找寻猎物一样,这种爱好已经成为习惯,成为她终生的事业。 人过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顺从别人的想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重大区别之一。 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这显然是荒谬的。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界上来,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在最近这段时期对人们所发生的憎恶,特别是今天对公爵,对索菲雅,对米西,对柯尔涅依所发生的憎恶,其实就是对他自己的憎恶。说来奇怪,这种承认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时却又使人快乐而心安。 聂赫留道夫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为玛丝洛娃找到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高兴。然而,聂赫留道夫对这几个月来的耳闻目睹感到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罪恶,后来,他在《圣经》中找到了答案: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 【《童年》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1868—1936年)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罗斯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正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童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22: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27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叩响心灵的深沉音符09-12
2 经典句子,感悟生活的深邃智慧09-12
3 经典武侠哲学思想大全合集精选2909-12
4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5109-13
5 儒家经典语录知识大全精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