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
有人说,如果要向全球读者做一项调查,问他们对英国文学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什么,那么最可能得到的回答就是:独自在荒岛生活多年的鲁滨孙突然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孤零零的人脚印;或者是,济贫院里,饥肠辘辘的孤儿奥利弗手捧粥碗哀求道:“可以吗,先生?我还想再要一点!”这个鲁滨孙就是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他在远离故国的一个荒岛上度过了28年的时光。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第一部用英语写出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而且对于英国儿童文学的历险小说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出生在伦敦的克里普门,父亲在屠宰业靠贩肉为生。笛福在早年受过一些中等教育,对于文字写作十分热衷。他是一个清教徒,出生之后便经历了王政复辟,也经历了南海石油泡沫危机的爆发。笛福在政治观念上倾向于辉格党。由于发现自己不适合牧师之职,笛福选择经商为业。他经营过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小砖厂、小百货等等,在经商的同时,广泛地游历了欧洲各国。不过到1692年,他的生意宣告失败,还为此背负了一大笔债。为了还债,同时也为了养活妻子和6个孩子,他转而为报刊撰写政论文章来赚取稿费。由于他写的许多文章的抨击矛头时常针对国王和执政党,这让他卷入了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旋涡之中。1702年他用反讽手法写出的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触怒了国教当权者,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笛福数次入狱,遭受了多年的牢狱之苦,但被伦敦市民视为英雄。为了避免麻烦和牢狱之灾,笛福转向了小说创作,这倒成为英国文坛的一件幸事。作为一个撰写过大量时政文字的记者,笛福在年近60岁之际开始提笔写作小说,于1719年发表了《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Crusoe)。这部小说是以当时报载的一个真实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激烈冲突,结果被船长遗弃在位于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岛上。5年之后,当这个水手被一艘过往船只救起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野人。笛福采用了仿回忆录的写作手法,即用第一人称进行回忆的讲述形式,进行了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出生在约克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但他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航海者辛巴德一样渴望扬帆远航,见识海外的世界。他无法接受父亲的反复规劝,不愿坐守在家乡父亲身旁安居乐业。19岁那年他瞒着父亲跑到伦敦,第一次登船出海航行。尽管在海上遭遇了大风浪,船只沉没,但死里逃生的他仍然不改初衷,坚持出海远行。他前后几次出海到异国他乡经商赚钱。第3次航海途中他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但他想方设法逃了出来,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第4次前往非洲几内亚贩运黑奴的航海途中,他乘坐的海船遭遇特大风暴,触礁沉没,船上其他水手和人员都不幸遇难,唯有鲁滨孙只身幸存,被海浪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随后便是这个回忆录的最精彩部分:他如何克服最初的恐惧,动手自救,存活下来;为了提高生存质量,他如何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开展生产活动,奇迹般地在孤岛上开创了一个舒适的家园。作者用贴近现实生活的笔触,不厌其详地描述主人公的自救行动、生产活动以及他的思想活动,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融入了主人公的世界,仿佛自己与主人公在一起行动似的。上岛之初,鲁滨孙赶紧用沉船的桅杆做成木筏,一趟又一趟把沉船里存有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抢运到岸边,搬上孤岛。然后根据常识在安全之地搭起帐篷,栖身过夜。接着再采取行动保障帐篷的安全。作者通过主人公自己讲述他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日常起居所需的桌、椅等家具,如何解决饮食问题等,都是极富生活情趣的。 从当代文化视野看,这部小说汇合了早期现代英国的一种主要社会思潮和一种哲学思想,即清教主义的热忱与坚持不懈和约翰·洛克的基于现实的哲学认识论。对于当今的读者,书中对于宗教观念的强调,对于清教主义的顽强生存意志和能力的执着描述,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了。而洛克的观念在《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体现如今仍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洛克对于特定知识的详情细节的强调,对于认知逻辑的细节的重视,在作者对鲁滨孙经年累月的孤岛生活经历的描述中得到体现。他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然后制作能够加工面粉的木臼、木杵和筛子。有了面粉就可以烘烤出面包,尽管还非常粗糙,但足以满足日常食用。他驯养野山羊,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在荒岛的另一端建起了一个养殖场,以解决奶品和肉类的需求。他还制作陶器等生活器具,进一步提高了生活的便利程度。由于只身一人置身于生存条件恶劣的荒岛,手边只有几件简陋的工具,而且缺乏日常生活经验,鲁滨孙完成每一个计划,制成每一个器具都要费心费力,不仅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要反复多次。他用了近半年时间打造的一只独木舟就由于太沉,根本无法挪到海边而前功尽弃。由于不懂时令,他辛辛苦苦播种的稻麦颗粒无收,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总结经验,来年再种。就这样,鲁滨孙在漫长的荒岛岁月里不畏艰辛,尽心尽力地制作了生活器具,缝制了兽皮衣裳,打造了交通工具,修建了住宅,开拓了种植园和牧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在沙滩上发现陌生的脚印,发现一群来自外岛的野蛮人,救出了一个即将被杀掉后食用的俘虏“星期五”(这一天是星期五),这才有了一个仆人兼助手。后来,鲁滨孙带着“星期五”解救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岛上的居民也随之增加了。不久在岛屿附近航行的一条英国船上发生了水手叛乱,船长等三人被抛弃在鲁滨孙他们居住的海岛上。鲁滨孙带着“星期五”再度出手,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者,夺回了航船,终于得以返回英国。鲁滨孙通过日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孤岛上度过的28年2个月19天的日日夜夜,这也是一种洛克式的准确性。 《鲁滨孙漂流记》的最大特点是细致入微、真实可信的写实性,而所有这些细节都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去构建的。尽管作者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但他并没有在荒岛长期生活的体验。所以有评论家认为,笛福的叙述可以看作一种逃避性的幻想故事,只不过为了使它们得到大众读者的接受而采用了现实的细节来获得趣味。244笛福这种以实写虚的文学手法可以追溯到荷马的《奥德赛》、琉善的《真实的故事》和古希腊哲学家尤赫姆拉斯的哲理性传奇小说《神的历史》(TheSacredHistory),在《神的历史》中,作者以自己声称的在航行中发现的古文献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前往大洋中一座名叫Panchaead的岛屿的奇异航行经历,当然,这些古文献是作者想象出来的。《鲁滨孙漂流记》的全名是《约克郡水手鲁滨孙·克鲁索的生平和奇遇》(TheLifeandStrangeandSurpris-ingAdventuresofRobinsonCrusoe),这奇遇就是在英国语境下对荷马史诗以来的海上漂流和海岛历险故事的承袭和发展。该小说问世以后,从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多种为儿童改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同时在笛福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英国儿童文学图书领域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形成历险小说的创作热潮。 斯威夫特和他的《格列佛游记》 对于英国儿童历险小说传统而言,与笛福同时代的作家斯威夫特所写的《格列佛游记》也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鲁滨孙漂流记》相比,《格列佛游记》是具有童话叙事特征的游记小说,尽管它是写给成人看的讽刺小说,但有关“大人国”“小人国”“飞岛”的故事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幻想故事,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读者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母都是英国人。由于斯威夫特是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之前就去世了,而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又离他而去,所以他被交给伯父照料。这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身世颇有相似之处。斯威夫特刚满1岁就被保姆私自带到英国,若干年后才回到爱尔兰。6岁时他被送进基尔凯尼学校,在那里待了8年。1682年,斯威夫特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在那里完成了他的高等教育。在学院读书期间,他除了对历史和诗歌饶有兴趣外,别的一概不喜欢。斯威夫特是一个杰出的政论家,目光敏锐,文笔辛辣,撰写了许多尖锐而深刻的文章,同时也深深地卷入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旋涡之中。他早期发表的两部讽刺杰作是《桶的故事》和《世纪之战》。斯威夫特一直希望在英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失望之余只得返回爱尔兰。他在1694年谋到了位于贝尔法斯特附近的一个教区的牧师职位,晚年则成为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教长。由于不遗余力地为爱尔兰人民的福祉、为爱尔兰的独立和自由呐喊,他赢得了爱尔兰民众的极大敬重。1726年,斯威夫特发表了长篇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斯威夫特遭受着由脑病引发的癫狂疾苦的折磨,直至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墓碑上刻着他本人用拉丁文自撰的墓志铭:“他躺在这里,那狂野的义愤再也不会刺伤他的心了。”(Ubisaevaindignatioulteriuscorlacerarenequit.) 《格列佛游记》的全名是《对世界上几个遥远国家的游历:四个部分》(TravelsintoSeveralRemoteNations:inFourParts,1726),但普通读者总是像对待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样,习惯于用它的简略名称。斯威夫特塑造的主人公格列佛与笛福塑造的主人公鲁滨孙也有相似之处。格列佛是个外科医生,但他不安于现状,喜爱航行历险,同时也比较讲求实际。而且几次出海都遭遇了船只失事。当然,格列佛的性格特征要比鲁滨孙复杂一些:他既有单纯的一面,又有诡诈的一面;既有鲁莽的一面,也有谨慎的一面;自认为是个无比诚实的人,又是一个随时准备见风使舵的人;在小人国,他表现出盲目的骄傲自大,而在巨人国,他又自惭形秽,深感自卑。与笛福的小说相比,斯威夫特的小说更是游记体的历险小说。它讲述的是主人公格列佛4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全书由4部分组成。第一卷讲述主人公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经历,他为当地国民的琐细卑劣行为而感到震惊。第二卷讲述主人公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的经历,他的自以为是的卑劣言行遭到大人国国王的呵斥,让他深感屈辱。在这两次游记中,人类行为受到正反两方面的评判和衡量;第三卷游记的组织比较松散,以主人公前往飞岛“勒皮它”的经历为主,附带讲述了他到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的经历。第四卷讲述主人公在智马“慧骃国”的经历,通过智马慧骃和人形兽耶胡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剖析了人类的动物本性。从当代心理分析的意义看,温文尔雅的慧马族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自我”(Super-ego),而卑劣肮脏的耶胡就象征着“伊底”(Id)。 斯威夫特写作的对象无疑是成人读者,尤其是那些有学识的成人读者。但由于作者采用了童话叙事的方式,因此使之产生了突出的双重性。对于儿童与青少年读者,在有关“大人国”“小人国”“飞岛”“漂流岛”“磁力岛”“地下世界”等奇异之地经历的奇异游记故事无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而对于成人读者,小说揭示了发人深省的人类观,关于大人族和小人族的幻想,关于文明的慧马族,不死之种族的幻想,以及关于死者的拷问等等,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那匠心独具、尖锐深刻的讽刺,涉及对18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的批判,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狠毒、倾轧、荒淫、贪婪、傲慢等的鞭挞,能够极大地满足他们的阅读和鉴赏需求。此外,作者还对那些乐观主义的唯理论者、设计师、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尤其以极其夸张的手法表现他们所谓的理性举止后面的迂腐和荒谬可笑,如从黄瓜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为食物,等等,从而揭露了他们的非理性本质。这样的双重性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同时印证了C.S.刘易斯所言——童话是表达思想的最好方式。斯威夫特通过童话叙事的手法进行的绝妙讽刺为《格列佛游记》赢得了力量和意义,使之成为开放性的文本,无惧时间的流逝,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作者通过英语进行的那些微妙的语言游戏和思考智慧,在特定意义上预示着卡罗尔的“爱丽丝”小说的出现。 《格列佛游记》采用了以实写幻的童话叙事方式,也就是用近似科学理性的方式和准确性去讲述最异乎寻常的遭遇,使之读起来就像普普通通的日常事件,可以切切实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苏恩文认为,斯威夫特讲述的奇异旅行代表着不断融合的想象的可能性和经验的可能性这两个极端。在苏恩文看来,作者采用想象的游记这一传统形式来构成其叙事的基本框架。作者在有关“大人国”“小人国”“飞岛”“漂流岛”“磁力岛”等奇异之地的描述中采用后培根主义精确描写的方式,仿佛经过了作者的精确观察,有科学依据,都是根据理性主义原则可能存在的岛屿。作者通过数字、数量和尺寸等写实性因素,特意营造一种17世纪科学家讲述事实的特征。在描述不同岛屿的人与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照1:12的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格列佛的1块手帕,可以放在小人国的皇宫里用作地毯;而在大人国里,农妇的手帕对于格列佛就成为一床被单了。作者的夸张描写都是写实性的,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的手掌可容纳6个小人在上面载歌载舞。而在大人国里,麦田的麦子高40英尺,1只猫比英国的公牛大3倍,等等,令人叹为观止。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极大地增强了作品叙述的真实感。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自己对地图的使用,他向读者表明,他的手里还有另一部厚实的关于旅行的书。这种以实写幻的童话叙事手法对于英国幻想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鲁滨孙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英国少年历险小说传统的引领者: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11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编织人生的绚丽锦缎09-12
2 科洛迪和他的童话创作209-05
3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吗09-12
4 德国美学与儿童文学关系--艺术与游戏209-06
5 5字网名一个字的高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