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大学给MBA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完全是一个灾难,让我的心情变得无比沮丧。那个时候,我很年轻,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尽管我知道该如何去演讲,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组织一场高度互动的讨论,讨论最后还需要总结出一系列学生们能接受的实用和具体的知识点。那堂课的评价很低,因此我很快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不可靠的,没有办法在课堂里建立威信。
很多老教授试着帮助我,他们很多人都很好心地给了我很多建议,但是很多建议都没什么太大用,差不多都是同一个说法:“你应该要在课堂上做真实的自己。”但是,问题在于,我在课堂上过于暴露了真实的自己:过于学术、过于紧张、过于无趣以及与学生们的互动太少。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听有经验的老教授的课,但是他们在课上所说的东西都比较个性化:他们自身的逸闻趣事,自己的生活中所获的经验,所闹的笑话,甚至是他们走路和说话的方式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把课堂变成一个剧院。我不知道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他们上课的方式看起来不是那么严肃——我不确定我是否想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上课。
有一天,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来听我的课,并给出了让我永远难忘的意见。让我们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下我们上课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像一个罗马剧场,一个巨大的半圆形阶梯教室,最下面摆放着一张老师的桌子。
像我这样缺乏自信的老师就会猫着腰,坐在老师的座位上,只顾看自己的笔记,不会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就会不停地在教室里走动,教室里每个地方都走遍了,也能接触到每一个学生。 那位很有名的教授给了我以下一些非常具体的意见: 这个建议有些吓到我,我更喜欢用我的方式来上课,尽管效果不好——我会花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备课,确保要上的内容我知道得一清二楚,这样就不会出现我答不上来问题的情况。但是,情况越来越糟,所以我不得不考虑尝试他的方法。 最开始的几次,结果有好有坏。作为一个很严肃的研究者,这种教学方法与我的价值观不符,我表现得很不自然,让我觉得不舒服。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我和他们太过亲密。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他们的关注,一段时间以后,效果越来越好,这种授课方式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有趣。这样的课堂氛围让我变得放松,也越来越了解我的学生们——了解了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想要学到什么。 我的教学目标从完成教学内容变成了一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体验。那些一开始被我看作是很傻的戏剧化的教学方法,后来我也发现它们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很必要的方法。看到其他同事用有趣的方法来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学生的积极程度也更高,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愿意去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我不再担心这样做会让我看起来很傻。经过几次课后,我也越来越熟练,学生们对我的课堂评价也越来越高,我的思考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随机应变者”与“坚持真实者” 真实性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线应该在哪儿呢?我曾对一群专业人士进行过研究调查,他们之前负责一些分析类的课题研究,而后工作转变成给客户提供咨询建议并向客户推销新的业务。这样的转变是典型的“自己动手”的转变。很多情况下,投资银行家和顾问在转变到一个新的角色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新的头衔;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在之前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基础上他们的职位就获得了提升,有一大堆客户的工作还留给他们做决定(当然,他们也能获得很多报酬)。 在这个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一个人们在进行工作转变时出现的有趣的对比现象,即在转变过程中,他们需要处理的真实性问题和最快找到真实却不同的自己时违背直觉的发现之间的对比。我所研究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新的岗位,并且觉得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安全感,别人给他们的建议也都没有太大作用。其他人总是告诉他们应该要更有闯劲,表现得更自信,或是增强自己的存在感。一个投资银行家告诉我说,在他担任副总裁的第一年快要结束时,得到的反馈是:技术很好,但需要不断创新,抓住机会,在客户会议上要更有表现力。但是他认为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一个有经验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成为那些想要获得更多存在感的人的助手。 被调查的对象中,一组人在转变过程中尝试做真实的自己,更多地去做那些自己所熟悉并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事,我将他们称为“坚持真实者”;而另一组人则尝试做一些不同的事,就像我尝试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一样,我将他们称为“随机应变者”或“变色龙”。 有一些人要比别人更擅长这样的角色转变,转变得更加自然。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Mark Snyder)将这些“随机应变者”〔或是“变形者”(Shape-shifters)——奥巴马在自传中对自己的描述〕看作那些愿意并能很自然地适应环境需求的人,他们并不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虚假的内疚感。“随机应变者”有一个核心的自我价值观和目标,他们并不会担心转变自己会对自己的信仰造成影响(见附加材料“巴拉克•奥巴马——‘变色龙’”)。 “坚持真实者”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如果要根据环境而变换自己,使得他们远离了自己最自然的风格,这是对他们真实性的一种威胁。他们的自我定义包含的东西太多,不仅包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还包括他们的领导、演讲、穿着以及行事风格。附加材料“你是一个‘随机应变者’还是‘坚持真实者’(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列举了一些马克用来进行自我评估的问题,帮助你了解要到达什么程度,你才可以被称为一个“随机应变者”。 “随机应变者”在事业发展初期常常会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他们灵活的处事方式让别人觉得他们像领导者。附加材料“典型的‘随机应变者’”给我们讲述了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的迈克尔•刘易斯的故事。通过我自己的研究,我发现“随机应变者”和“坚持真实者”处理事情时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别人怎么看你,你得到多少建议,以及你对工作和自己的认识程度这些方面都会很不同。 和刘易斯的方法一样,很多来找我培训如何成为一个“随机应变者”的管理者们的努力都获得了收获,他们成功获得了高层管理者的关注,高层管理者看到新上任的管理者正在为自己的新角色所付出的努力,从而让他们对这些新人的指导变得更加容易。他们会和新人分享自己做事的经验——一位高层管理者把这种训练方式称作“揭开神秘的面纱”(Unveiling the Mysteries)。这些高层管理者会分享给新人们一些隐性知识,关于产生不同的结果中的细微差别:例如,如何组织一场会议,如何和客户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如何判断政策形势,如何注意一个有争议的想法微妙的市场定位,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分享一些更重要的事:如何成功地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顾问。他们的支持和所提供的观点同样会帮助这些“随机应变者”塑造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形象:他们想要做什么以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知道,要从和你风格截然不同的人那里学到这些东西是很难的,所以公司里的高层管理者能给你提供更为合适的指导。 “随机应变者”还从自己的情绪反应中学到很多东西。有时他们会证实之前的自我怀疑是有道理的;有时他们又对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觉得惊讶。他们的外在表现力只会维持在一个水平,因为他们不会自我反省,而受到他们直接经历的限制。例如,一个顾问告诉我说,他意识到他尝试要做的那个“有趣的自己”(Witty Possible Self)可能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他说:“我没有办法做到,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取悦客户。这是我的缺点吗?我想我需要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但我发现它没有办法成为我最强的能力。我对于现在的我很有信心,我相信我现在的举止也能得到好的效果。”另一位“随机应变者”告诉我当他太过偏离真实的自己时,他觉得非常沮丧,之后从中学到了很多。他说:“对于更加有力意味着什么,我曾经有一个很幼稚的想法。我不会去研究客户们的想法,也不在乎他们的反应。我发现我应该最好坚持自己正常的方式,只要稍稍改变一些就好。我的自我认识在不断变化中。有时候很痛苦,也会担心很多,但是我还是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与此相反,“坚持真实者”就遵循着旧的方式和风格,因此停滞不前。他们通过展示自己高超的技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里引用以下他们所相信的观点:“注重实质结果,而不是形式。”(Substance Rather Than Form)通常情况下,他们把上级的成功总结为:“光说不做,没实际能力”(All Talk and Little Content)——那些技术高超的专业人士所追求的,尽管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们认为,相比起那些“随机应变者”善于变换自己的能力,高超的技术是更为真实的,并以此为豪。但是,客户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些精密的分析或是那些所谓的“正确答案”,他们需要的是一段良好的关系,这段关系能对他们的业务提供帮助。一段时间以后,“坚持真实者”的上级们发现:他们就是没有办法理解成功的秘诀,所以导师就不会花时间来帮助他们,因此,这些“坚持真实者”的学习进度就会变得很慢。 在很多工作中,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坚持真实者”获得了成果。尽管如此,在他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过程中还是会遭遇很多挫折。对于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来说,他们的悟性和他们目前的知识一样重要,成功需要的是把要担任的新角色内在化。有些讽刺的是,“坚持真实者”尝试保持真实性,这却削弱了他们梦想成为的那种领导者的能力。相反,“随机应变者”——他们“假装自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最后真的成了一个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反而能更快达到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一个真实的,不一样的,能力更强的自己:他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行事,最终成就了一个新的真实的自己。 “坚持真实者”的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是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因此他们认为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了真实性。一位顾问是这样说的:“就我个人经历而言,要从‘我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转变到给顾客提供意见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我没有办法比别人了解更多,没办法看到整个分析过程,没办法了解所有的观点,那就好像我之前赖以生存的基础就这么没了。” 这位顾问所说的解释了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里•希金斯(Tory Higgins)所说的“阻碍”(Prevention)——与“促进”(Promotion)相反。当你在“促进”模式时,你会不停地追求目标,注重你能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取多少。而在“阻碍”模式时,你会试图避开那些可能对目前的你造成威胁的事,关注点放在你可能会失去什么。正如我们在本章所看到的,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处在一个“促进”模式,但是在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会触发“阻碍”模式。 在我研究的调查对象中,尽管大多数“坚持真实者”都把自己限制在要做真实的自我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地做到真实的自我:害怕自己做错时,他们就会选择退缩。一位顾问这样跟我说:“我的做事风格是有创造性,善于辩论,高要求。但是和客户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更加谨慎。我会很少开玩笑,也很少进行没有依据的推测。”就像我之前一样,我坚持要把每堂课都备好,因为我害怕如果我真的和学生相处时,可能会发生什么。比起“随机应变者”努力在领导面前留下印象的表现,这位顾问在他客户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决的态度也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过于暴露真实的自己: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7336.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蕴含人生哲理的智慧书09-12
2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09-12
3 有难度的乐谱——危机也可以用来激励09-12
4 填写工作日志09-12
5 洞察部属的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