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同业往来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是有偿的。在资产种类划分上,银行的同业拆借属于银行的货币性资产,银行的同业贷款或透支属于银行的信贷资产,而银行间债券买卖、票据回购买卖、外汇买卖则属于银行的投资业务。
国内外银行一般都通过货币市场进行融资,只有当市场有行无市、价格调节失灵或借款银行信用度差、融资成本高且借款困难时,才会发生银行间的直接借贷。例如关联银行之间的同业贷放或联行账户透支,又如国内的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等。
商业银行的投资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同,现代商业银行无论法律有无分业经营限制,都或多或少将业务触角伸向投资领域,逐步增加投资资金运用的比例。因为货币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某些金融商品不仅能给银行带来稳定收益,还能回避利率风险和分散资产集中等风险,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银行的投资主要是间接投资,方向集中在金融商品上。我国法律目前仍禁止商业银行对企业直接投资,同时还禁止商业银行投资股票、房地产和非金融普通商品。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目标的确定、投资对象及投资时机的选择等
1.投资目标的确定
投资目标的确定是整个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基础,也是投资决策的核心工作。通常投资业务的总体目标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基本目标一致,即取得收益、降低风险和增加流动性,但具体投资目标的确定有其侧重点。
(1)获取较高收益。商业银行放弃一些稳定的收益项目将资金用于投资资本市场的债券等金融商品,目标就是能获取较高收益。更何况有不少信贷项目合同,看似有较稳定的利息收入,实际政策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坏账风险很高而且固定的还款期限令商业银行很被动。商业银行增加投资就是要开辟一个新的盈利领域和新的主动盈利模式,这样可以使银行的资金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以通过投资组合锁定风险等方法使投资总收益最大化。
(2)降低风险。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商业银行投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某些金融商品,其主要目标却是通过资产分散化或买入利率非敏感性金融商品来降低银行资产贬值和利率损失的风险,从而减少银行的损失。
(3)增加资产流动性。由于银行的信贷资产、固定资产流动性差,不能随时转让,这使得银行的正常经营中潜伏着流动性风险。为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银行投资目标可以选择货币市场,将部分信贷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国债或投资票据、黄金或外汇,还可以将房产等固定资产证券化来增加整体资产的流动性,减少不良资产比例。
2.投资对象的选择
商业银行通常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负债构成的特性来选择投资的对象。如果银行负债中活期存款比例较高,投资应选择流动性偏好的金融商品;如果银行资金充足则可以考虑多购置一些风险较小的证券类资产如中长期国债,但具体品种要分散。如此形成风险、收益、年限等不同的投资组合,以达到稳定收益、不断提高资产项目质量的投资目标。
3.投资时机的选择
现代商业银行为了竞争的需要,已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投资上来,而且经常保留一定比例的投资余额来提高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和流动性。然而面对一些颇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时(特别是市场化的金融商品),银行仍然有一个正确选择,投资时机的问题,可以说,投资时机选择准确,投资即成功了一半。
广义的投资时机即投资期间,它包括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时机,及据此所制定的持有时间计划。例如银行投资某国债,可以债券市场指数或收益率指数这两点作为进入和退出的投资持有限定区间,高于指数区间上限时抛出,低于区间下限时则可再次投资进入。
银行投资对象
与企业的直接项目投资不一样,银行的投资主要是间接投资,不是投资于生产流通企业,也不参与某项大型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而是投资于能够快速变现的证券类货币金融商品。
(一)政府债券投资
政府债券是指政府作为证券发行人,用政府财政收入作保障,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债务凭证,又称为公债或国债。政府债券的特点是:安全性高,因为政府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者,享有依法征税权和其他财政权,债券的偿还绝对是有保证的,所以政府债券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信用评级最高或发行不用评级。发行期满,直接上市,不需推荐或保荐;利息收入高,政府债券的利率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而且免征投资收益所得税;变现能力强,政府债券通常都有一个交易量很大的流通市场,投资人可以在需要资金时随时出售转让,流通性很强。即使看好该债券,不想出售,还可以将它质押融资,所以政府债券在国内外需求都非常旺盛,交易频繁,从而也成为银行投资的最主要对象。
政府债券按期限分短期、中期和长期债券,商业银行投资热点是短期政府债券,如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3—6月的联邦债券。中长期资金较宽裕的银行也比较偏好利率较高的中长期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记名债券可以挂失,比较安全,但流通时须背书转让;而不记名债券购买转让均方便,谁持有债券谁就是权利人。近年来为方便政府债券发行交易,降低印刷流通成本,诞生了更受银行投资人欢迎的无纸化国债,它们都是记名债券,过户转让都在正规交易场所竞价交易后通过电脑过户转让,节省了银行安全保管方面的开支。
政府债券按发行主体分国库券、财政部债券、市政债券。下面主要以美国政府债券为例分述:
1.国库券。美国的国库券是由美国联邦财政部门发行的短期债券,主要有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三个品种。美国国库券特点是期限短、发行量大、易于转让,特别适合银行投资。在发行方式上,美国国库券通常采用贴现方式发行,面值与发行价之折价金额就是投资者名义上的利息报酬。美国国库券发行频率高,几乎每星期都发行,也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政府债券。
2.政府机构债券。美国除了财政部外,政府的其他机构和组织也发行无美国政府担保的债券,例如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政府全国抵押协会等。我国也有类似债券,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债券等。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其安全性、信誉等级不如国库券,因而这些债券的名义利率和收益率都略高于同期的国库券,以吸引各方投资者。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利率较高的短期央行票据投资兴趣高于收益更高的中长期铁路债券。
3.市政债券。美国的市政债券是各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机构或直属企业发行的债券。这些市政债券有的由地方财政税款担保,有的则以政府企业的收益担保,还有的直接采用市级财政贴息方式。市政债券名义利率比国库券要高,除免联邦政府所得税外通常还享有地方所得税免税待遇。实际收益率提高加上信用良好,使市政债券颇受美国商业银行青睐。
我国地方政府法律上无发行地方政府债的权利,一些地方为筹集地方建设资金,充分吸收了美国地方债发行经验,以地方政府机构及直属企业名义发行市政建设债券。如上海20世纪90年代曾多次发行的浦东建设债券和地方市政建设债券也同样颇受金融机构及普通市民的青睐。
(二)公司债的投资
公司债通常是指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义向社会公开募集发行的债券凭证。公司债不是公债,它具有的私债特点:收益高,A级以上资质的公司债,利率一般要高于政府国库券40%以上,而且是固定收益,不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开发行的公司债都有公开的流通转让场所,流动性也较好;安全性相对较差信誉度不如国债、市政债券,还有发行公司破产的风险。在国外有些银行看中公司债投资主要着眼于它的高收益和高流动性,而且主要是短期持有,目标是获取更多买卖差价。因此它们往往是发行市场购入不久,一上市有差价便选择卖出。
国外证券市场上的公司债主要是抵押债和可转换债,信用评级一般良好,是比较适合银行投资的证券品种;而信誉较差的次级债和垃圾债通常都是私募发行、自行协商价格转让,因而不适宜银行投资。
(三)股票投资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享有股份权利的证券。股东凭股票上股份多少享有公司红利分配、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而商业银行投资股票旨在获得未来现金流入,包括红利和转让股票的收入。
股票根据各种需要有很多分类,但适合银行投资的股票通常是上市公司的可流通股票和风险相对较小的优先股票、可转换债券。有的商业银行因竞争和提高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的需要,有时也在证券市场上购入大量其他银行的股票以达到控股、兼并的目的。
由于股票市场变化多、风险大,除德国、瑞士等实行全能银行制的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法律都禁止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股票。
(四)外汇投资
适合银行投资的外汇一般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国际兑换的支付手段。通常银行都有本币与外币及外币与外币的兑换业务,经中央银行批准的国内银行还可经营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和外汇结售汇业务。银行要经营以上外汇业务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外汇准备金,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低价购入所需币种的外汇。在预计汇率短时期内有升值趋势时,也可保留或继续投资持有这些外汇。
我国的内资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为规避汇率变动风险还可参与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即期或远期的套汇、套期、套利等多种形式的外汇买卖投资活动。例如:
1.套汇交易,即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汇市场中某些货币汇率上的差异进行外汇买卖,从中套取汇差利润的投资活动,分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两种。其中直接套汇指双边或两地套汇;而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它是指利用三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上外汇汇率差异,同时在三地市场上贱买贵卖从中赚得汇率差价的投资活动。
2.套期交易,又称掉期或调期交易,它是一种将买卖方向相反的远期和即期外汇交易结合起来一并交易的外汇投资保值行为。此种交易通过调换银行手中持有外汇的期限来抵补已购入或售出的某种外汇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但不改变交易者的外汇持有数量。套期交易通常有三种类型,即即期对远期、明日对次日和不同交割期限的远期对远期方向相反的两笔外汇交易。
3.套利交易,又称利息套汇或时间套汇,它是利用两个以上国家或金融市场上同种货币利率高低的不同,将外汇资金从低利市场调往高利市场存贷以获取利差的外汇投资活动。为防止银行投资期间的汇率变动风险,此种套利交易常与套期外汇交易结合起来进行。
外汇套利交易与套期交易一样,它们都不增加银行的投资额,而是通过调换投资外汇的期限或地域使银行投资收益整体增加。
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国外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在传统外汇买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汇期货和期权的衍生商品的交易。其中,外汇期货交易又称货币期货,即买卖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按照一定的价格和条件交收一定金额的可兑换货币,其目的主要是避免、转移汇率风险和保值,也可作为投资收益的手段。
(五)黄金投资
尽管黄金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货币已退出流通,但黄金作为一种稀有贵金属的保值和储备功能仍然被各国中央银行决策者及众多商业银行家看好。欧洲伦敦、苏黎世、美国纽约、亚洲香港、新加坡的黄金即期和远期买卖依然十分兴旺。商业银行通常是黄金市场的主要客户,他们利用其资金优势和法律对贵金属买卖交易的特别许可集中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为方便黄金交易的交割,交易所交易的黄金都浇铸成两种成色和整数重量(国际上铸成100盎司、10盎司,国内铸成500克、100克)的规范形状金条、金砖,还有的国家干脆设计成纸型黄金账户记载投资黄金数量的变动。
200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黄金交易所重新在上海开业。除黄金矿冶企业和黄金加工企业作为单边交易会员外,商业银行是交易所里最重要的做市商,它们可以在交易所里投资买入或卖出现货黄金从中盈利;还可担任交易中介,接受居民和普通企业的黄金投资买卖委托,设立黄金买卖的二级交易柜台市场收兑居民交售的黄金,出售库存金条、金块以赚取黄金投资批零差价。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同业贷放: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427.html
推荐文章
12-13
1 创业的艰难09-12
2 经典句子,生活的深刻领悟11-26
3 创业贷款申请书范文09-12
4 精选经典句子,给你不一样的启示02-01
5 定量包装一定要有产品信息吗为什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