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IBM决定转型,从竖向集成向外包过渡,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供应商行吗?IBM的忧虑是有根据的。IBM历来技术领先,当时公司的任何东西对供应商来说都是秘密,也反映了当时的供应商总体水平。但是,当时供应商还是有很多比IBM做得好的,它们更具成本优势。它们所需要的其实是机会和时间。
21世纪之交,美国飞机制造、国防行业、设备制造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例如霍尼韦尔(以前的联合信号,Allied Signal)开始外包时,也面临着供应商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任何行业都存在,尤其是那些率先实行战略转变的领头雁企业。克服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投入精力,开发供应商。这就如婴儿,没有一生下来就成人的,你得养他,哪有别人把孩子养大了送给你的事。对率先变革的公司来说,空手套白狼的美事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在最近二三十年,供应商开发是供应管理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公司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继续内部制造,技术、质量一般有保证,但成本、进度没优势,结果没法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另一个就是帮助供应商提高系统、质量和流程,弥补质量、技术上的缺陷而获取长久的成本优势。很多公司采取了后者。它们成立供应商开发部,筹建供应商开发工程师班子,花大量时间、资源培训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有些行业,例如飞机制造业,系统地推行精益生产,培训供应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例如,我以前的供应商中,有几个服务飞机制造行业接受了它们的精益生产培训,一般是一周时间左右,采购方派来几个工程师、质量管理专家,就具体的零部件展开培训,帮助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对供应商免费,对采购方来说成本很高,一周估计得好几万美元。但大公司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它们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丰厚的回报。
再如全球采购。一个行业内,一般都是领头企业率先行动。低成本区的供应商价格是好,但质量、技术、管理等问题重重,需要采购方花大量精力来帮助提高。这些领头企业花了几年的心血,供应商的总体水平一般都会大幅提高,多项表现不输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对开发企业来说,它们的回报是先发优势,率先取得成本优势。然后就是小一点的竞争对手介入,“坐享其成”,“享用”已经开发或半开发的供应商群。但这些公司因为介入较晚、规模较小,或者由于领头企业与供应商的一些合约,获取的优势就没有领头企业明显。它们的好处就是风险更小,首期投入更小。但是,领头雁企业不能坐享其成。它们有规模,有资金,有专家资源,它们不承担起开发供应商群的义务,不下地狱,谁下? 供应商开发并不是美国人的发明创造。传统的美国思维是“猎人”方式。市场是“狩猎场”,采购方是“猎人”,招投标找到最好的“猎物”,谈判获取最大的优惠,然后慢慢享用“猎物”。至于这“猎物”是谁养大的,那不关自己的事,“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培养供应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任由它们自生自灭。这种思路在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或者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因为竞争对手都是美国企业。但是,等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业异军突起,大举进军美国和全球市场的时候,美国企业就被打得满地找牙。家电、汽车、电子等产品从此一蹶不振,其他高科技产品也是节节败退。痛定思痛,聪明的美国企业家发现,他们原来是被一帮“牧人”打败的。这些日本企业采取“牧人”管理方式,领头企业如丰田、松下、东芝充当“牧人”角色,积极帮助供应商提高生产、制造、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集团作战的日本企业,打败单兵作战的美国企业,也就不足为奇了。想想看也有意思:农牧社会比渔猎社会先进,放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上,同理。从此,供应商开发登入美国供应链管理的大雅之堂。 历史一直在重复,无非是地点、时间、演员不同,上演的其实都是那些戏。这不,现在轮到了中国企业。由于生产制造的利润越来越薄,大型制造企业面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IBM之痛。例如家电行业,有些领头雁企业想把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完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过渡,却发现供应商还没成熟,缺乏汽车行业所说的第一梯队(Tier 1)供应商,这类供应商能够独当一面,负责一个模块或系统的设计、制造,并管理第二、第三梯队的供应商。想想也是,这些业务向来都是领头雁企业的核心优势,都是领头雁企业在做,供应商没机会做,没机会锻炼,能做好吗?这就如企业创始人要退休了,却发现继承人还不能挑大梁,原因很简单:你就从来没有给他挑过大梁呗。“老子不死儿不大”,就是这个道理。人员继承方面容易理解,下放责任,培养就是了。外包则不一定,尤其是“猎人”思维盛行,短期利益驱动下,企业急功近利,花时间、资源来开发供应商,还要冒着被竞争对手“空手套白狼”的风险,值得吗?但是,如果领头雁企业想突破,你不下地狱,谁下? 所以,企业转型,不但意味着经营理念的变化,而且意味着供应链观念的转变。对于领头雁企业来说,放弃幻想,脚踏实地,开发供应商,帮助提高供应商,是取得供应链优势的不二法门。在资源上,要投入人力财力,系统提高一级供应商的能力,并帮助它们提高管理二级、三级供应商的水平。不愿承担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责任,不愿培养一级供应商,奢想坐享其成者,注定难以完成战略转型。 供应商管理误区三 过度依赖市场竞争来管理供应商 在供应商管理上,很多本土企业的误区是过分依赖市场竞争。依赖市场竞争没错,但过犹不及,当它成为工具箱里的唯一一把锤子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采购价格降不下来了,好啊,那就再导入一个供应商,增加竞争,做1+1,甚至2+1。在有些公司,2+1甚至成为公司的政策,即一个料号,两个供应商在做,第三个也已经资格化了,一旦公司没法从那两个供应商得到想要的,第三个供应商就入场了。有的公司甚至走到3+1、4+1。这都是些大公司,动辄百亿级的营收,几十亿、成百亿的采购额,在行业或者地区举足轻重。 这些公司的逻辑如下:我们拿不到更多降价是因为议价能力不强,议价能力不强是因为供方市场竞争不充分,供方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因为供应商太少。不过仔细想想,在存在适当竞争的情况下,比如已经有两三家供应商在供货,我们拿不到更多的降价往往是由于三个原因:①议价能力不足,因为我们的业务占供应商的总业务比例太低;②供应商没法把成本做得更低,比如没有规模效益;③我们的采购量足够大,供应商有的降,但我们管理能力不够,拿不到应该得到的降价。 就前两个原因来说,导入更多的供应商只能让我们占供应商的业务比例更低,导致议价能力更低。除非量非常大,已经超过供应商的规模效益临界点,导入的供应商越多,规模效益越低,供应链的单位成本不降反升。就第三个原因来说,导入更多的供应商虽说有好处,也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管理能力不足,没法拿到应该拿到的,那是内功问题,解决方案在于提高管理能力,比如雇用更优秀的员工。如果导入更多的供应商,借助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注定是个更昂贵的解决方案。 有的供应商出于市场宣传,打入大客户等目的,往往以低盈利、不盈利甚至亏本的方式打入,给采购方更好的价格,这让导入更多供应商的做法在表面上看是有成效的。但长远看来,更多的情况下却让问题变得更糟糕:为了让新供应商满意,你必须得给他们更多的业务,这让原来的供应商所得的份额更小,你对那些供应商的议价权就更小;新供应商进了门,面临的困境与原来的供应商差不多,根本的成本做不低,所以很快就跟老供应商表现一样了。如果让新供应商充当你的工具,只是一次性地借新供应商压服老供应商,但新供应商得不到更多的生意,无利可它们的后续绩效就成问题。另外,企业即使在料号层次一时得到了想要的,但以供应商层面的优化为代价,突出的问题就是供应商数量膨胀,整体供应商绩效下降。 这在那些产品大众化严重的行业尤其明显。在那些行业,整个行业的利润薄如刀刃,供方市场的竞争其实已经很充分,采购导入更多市场竞争的作为,其实都是在挤压供应商的最后一块银圆。导入更多的供应商,僧多粥少,优质供应商就逐渐退出:要么是自己选择退出,要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由于价格原因被劣质供应商淘汰。如果供应商都差不多,为了盈利,大家就只有在质量、服务上做手脚,导致整个供应商群的绩效更差。两种结果都一样:价格是降下来了,但质量和供应商绩效也跟着降。这在重资产、竖向集成的情况下,只会影响到零部件层面;一旦企业推进轻资产战略,影响面就更大,会上升到组件、模块、系统层面,企业不可不防。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轻资产战略转型中的供应商开发: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6218.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正能量名言,照亮你的人生之路09-13
2 探索正能量语录大全的无限可能09-12
3 要坚持个人负责09-12
4 德鲁克关于时机重要性的论断09-12
5 经典句子:富有感染力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