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常常谈及人与动物的区别,叫做人禽之辨。例如孔子曾谈到“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孟子曾谈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与草木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义”,“义”的存在和内容,不只是依托于人的生命和思想意识,还取决于社会关系。义德反映了人的主体道德精神,也体现了社会的客观伦理秩序,义德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义德是人禽之别的依据。
一方面,义德离不开道德主体的自觉。“义”作为中华传统道德的德目,是建立在古代圣贤对道德生活自觉认识基础上的,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认知才能践行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喻”就是主观自主自觉的道德选择,是人主体精神的反映,而动物缺乏这种自主自觉的意识。孟子也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义”是由人内在的羞耻之心所发端,是人内在的道德精神。儒家都强调从内在心性角度提升义德修养,也说明了义德的主体性特征。
另一方面,义德是社会广泛认同的道德法则,是一种社会客观的伦理精神,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备条件。最早的“义”常指处理家族血缘外部关系的原则,而“仁”则是处理家族血缘内部关系的原则,所以有“仁内义外”之说。孟子否定了“义”源于外部的说法,但没有否认义德是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墨子突出了义德的社会性和普遍性,要求义德的践行“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墨子•尚贤中》),在全社会中普遍地按照义德标准处理人间关系,实现社会的平等秩序。yipindushu.com
总之,义德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理性自觉与社会交往的必然,是内外交融的产物,是区分人禽之别的依据。
仁义都是发自人心所固有的善端,义德是在仁德基础上提出的实践性准则。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为灵魂安宁的居所,义为人生处世的正路,但心灵发生的顺序是居仁由义,先怀有仁心,后践行道义,义是依据仁而展示出来的道德品质。如果说“仁”是一个原点,“义”则是从这个原点往外发散出来的各种线条,这些线条既要依据仁的理念,同时又要参照外界情况或曲或直。“仁义”就是道德理念的普遍性与道德实践的现实性统一。反过来,也只有把仁德与义德结合起来,用义德辅助仁德,依据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宜的义德原则,才能排除某些表面符合仁德,其实掩盖深层仁德的行为。因此,仁德是最高的道德理念和原则,义德是使行动与情境达到最适宜的实践性和正当性原则。
仁是内隐的,义是外显的。如果说仁德是普遍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追求,那么义德就是践行仁德时因时、因事、因人制宜,是同特定情境相宜的仁德选择。义德意味着在复杂的道德问题中,对多个“善”或“爱”进行价值选择和实践取舍。孔子的仁是爱的理念,义是爱的准则。爱的理念是纯粹的,爱就是爱。但爱的准则是有分别的,对象、范围、程度都有讲究,都要最适宜、最恰当。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的行为没有既定的模式,无可无不可,但会坚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最适当的行为方式——即义德原则。正因为没有行为上僵死的教条,所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上》,“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义屈信变应故也”(《荀子•不苟》)。只有最适宜的那条路线或行为方式,才真正体现仁德根本精神,从而具有正当性。
“义”包含了天下公义、民族大义、社会道义等语义,义德因而具有评判社会价值的功能,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孟子认为“义”来源于对社会行为和现象的羞恶情感,而这种“义”的原初情感每个人身上是普遍同然的,“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因而义德是起始于个人,又通行于社会的普遍准则。
就天下公义而言,义德是衡量社会善恶与行为对错的标准;就民族大义而言,义德是权衡大是大非与责任义务的标尺。中国早就有天下公义、大同世界的理念,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为了天下公利,而舍一己私情。商汤灭桀,周武伐纣,是为了实现一种公平和秩序,追求一种社会正义。孔子要求“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为天下人谋求利益和福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更直接是天下大公信念的诉求。墨子忧国忧民,利济苍生,奔命于“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西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至侠义之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些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把利济苍生看作是社会之正义。在这种社会正义面前,是非与善恶具有超越性和确定性,为中国历代所推崇。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义德是人禽之别的依据: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17684.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作为财产权的工作职位09-20
2 探索汉字之魅,汇聚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 100 句话09-20
3 开启汉字之旅,推荐那些当下很火又非常走心短句09-20
4 感悟汉字深情,人生经典的短句09-12
5 知人先要知己然后再去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