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论→众,适可而止。●解语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只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损身败德之媒,只五分便无悔。或曰: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如泥,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译文:那些清爽可口的滋味,都是些烂肠腐骨的毒药,吃到五分能停止,便不会遭殃;那些称心如意的事情,都是些损身败德的媒介,做到五分就停止,便不会后悔。有人说:赏花最好是看到半开,喝酒最好是喝到微醉,这其中能得到最佳的情趣。若看到花儿烂漫,酒喝到烂醉如泥,就成了令人嫌恶的境地,处于功业盈满的人应当谨慎戒之。
【●批语】yipindushu.com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而况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是故处心不可着,着则偏;作事不可尽,尽则穷。只以无心任自然,求当其可耳。惟读内容不可不刻,买内容不可不贪,学问不可不痴。就智者立世处事而言,有执极不变者,有变易无方者;有一事而所处不同者,有殊事而所处一致者,惟其可而已。自古适当其可者,鲜矣。当可而又无迹者,鲜之又鲜矣。未适可必止可,既适可不过可,务求适而止。此人日用持循,须臾离心不得。盖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或曰:笙歌正沸时,便自拂然长往,见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译文:拥有万顷良田的人,每天也不过吃三升米;拥有千间大厦的人,每晚也不过睡八尺的地方。更何况那些清爽可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会得病,还有那些高兴的事情做过了头恐怕要遭殃。所以说,存心不可执著,如果执著就容易偏激;做事不可做绝,如果做绝就容易陷入穷途末路。最好是存心于无所贪求而又任其自然之中,只求适可而止。只有读内容不能不勤奋刻苦,买内容不能不多多益善,学问不能不偏爱痴迷。就拿智者立世处事的方法来说,有坚持一种方法始终不变的,有没有固定方法的;有对一件事情采取不同方法的,有不同的事情却采用同一种方法的,但总是适可而止。自古以来,做事能适可而止的,很少。能适可而止而又不留痕迹的,少之又少。说到底不适当就必须停止,既然适当也就不要过分追求,务必适可而止。这是人们每天都必须遵循,一刻也离不开的立世处事之道。总之,懂得心满意足就会知足常乐,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耻辱。有人说:当歌舞盛宴达到高潮时,通达事理的人就独自悄然无恋地扬长而去,可见达人能在危险的边缘猛然回头;黑夜已深沉,仍然有人往来奔波,忙于应酬,可笑庸人自扰,沉入苦海之中还乐此不疲。
【●典例】
【深信不疑世宗挽留不住】
【问心无愧石琚大智知止】
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石琚考中进士,任邢台县令。当时官场腐败,贪污成风,邢台守吏更是贪婪恶暴,强夺民财。处在这种腐败场中,石琚不仅不贪不占,还时常告诫邢台守吏不要贪取不义之财,他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怎么能利令智昏,干下不仁不义之事呢?人们都知钱财的好处,却不闻不问不义之财所带来的隐患,这是许多人最后遭祸的根源啊。"邢台守吏对石琚的劝告报之以嘲笑,说:"现实如此,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吗?你的这些高论说来动听,实际上却全无用处,你何苦自守清贫,不识时务呢?要知无财才是耻辱,你处在耻辱中,尚且不知,岂不遭人耻笑?切不可再言此事了。"石琚又气又怒,严肃规劝守吏说:“一个人到了只见利而又不见害的地步,那他就要大祸临头了。你敛财无度,不计利害,自以为是,在我看来已是愚蠢至极。回头是岸,我实在不忍心见到你东窗事发的那一天。"邢台守吏拒不回头,竟反咬一口,向朝廷上内容诬陷石琚贪赃枉法。结果,邢台守吏终因东窗事发而受到严惩,石琚虽受诬陷终因清廉无私而平安无事。
石琚官职屡屡升迁,有人便私下向他讨教升官的秘诀,石琚总是一笑说:“我不想升迁,凡事凭良心无私,这个人人都能做到,只是人们不屑做罢了。”
金世宗时,石琚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不成想石琚却百般推辞,金世宗十分惊异,私下对他说:“如此高位,人人朝思暮想,你却不思谢恩,这是为什么?"石琚以才德不堪作答,世宗仍不改初衷。石琚的亲朋好友力劝石琚,说:“这是天大的喜事,只有傻瓜才会避之再三。你是聪明人,怎会这样愚钝呢?万一惹恼了皇上,我们大家都要受到牵累,天下人更会笑你不识好歹。"石琚无奈地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私下却忧虑地对妻子说:“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是担心会有无妄之灾啊。"妻子不以为然,说:“你不贪不占,廉洁无私,皇上又宠信于你,你还怕什么呢?"石琚苦笑道:“身处高位,便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明智啊。"大定十八年,石琚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石琚已决心辞官归居。他对家人故旧说:“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贪心恋权。"他一次又一次地上内容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却感叹说:“石琚大智知止,这样的贤才天下再无二人了,凡夫俗子怎知他的心意呢?"第四十三策 安诚立信*→昌三光,安诚立信。王人(A一A)=(B→B)→(A→A)=(B→B)●解语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译文:一味相信别人的人,别人未必都是诚心实意的,但起码自己是诚心实意的;怀疑所有人的人,别人未必都有欺诈之心,而自己却首先变成了狡诈之人。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方不相信是有可能的,但绝对没有不实践自己的诺言却让对方相信的事情存在。孔子说:“人如果不讲信义,那么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批语厚德可以载物,拙诚可以信人。待人无半点骄傲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反之,疑心盛者,见弓影而惊杯中之蛇;信心过者,听人言而信市上之虎。可见人心一偏,遂视有为无,造无作有,如此心偏妄动岂不为奸所欺哉?故君子虽不过信人,亦不过疑人。况易信必易疑。
若出口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或所言所语,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或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反招怨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是故人无信不立,无诚不安。诚则诚归,信则信人,功业可成。如魏侯不失信于田猎,俞钟不爽约于生死相隔。而况君子寡言,言必诚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此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虞者;宁受人之欺,毋疑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浑厚矣。
译文:深厚的德性可以承载天下万物,朴素的真诚可以得到众人的信任。待人接物只要不掺杂任何一点点的骄横傲气与欺骗隐瞒,虽然对方狡诈如山鬼一样,也会对你献出他的真诚。反之,心多疑的人,看见弩弓在酒杯中的影子就惊恐杯中有毒蛇;心过信的人,听到人们说街上有老虎竟然信以为真。由此可见,人心如果出现偏执,就会把本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而把本来没有的东西却说得活灵活现。如此偏执妄动怎么可能不被奸诈欺骗呢?所以,君子虽然不会过分听信别人,更不会过分怀疑别人。况且轻易相信必然会轻易怀疑。
再说,如果许诺只是随口说说,有言无行,别人就不会信赖你;或是所说的话语,前后不一致,自相抵触,别人听了也不信;或是在高兴之时,许愿给对方重赏,过后后悔,行赏时却非常吝啬,反而招致别人的怨恨,以后再发话,就没有人听信了。所以说,人如果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人如果待人无诚心,就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而诚实的人凭着诚信令人归附,言而有信大家就会信任他,建功立业就能成功。例如,魏侯不失信于和虞人的田猎约定,俞伯牙、钟子期没有忘却践约守信于生死相隔。更何况君子沉默寡言,一旦说出来就必定履行诺言,再不肯毁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总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用来告诫那些容易轻信而疏忽大意的人;宁受人之欺,毋疑人之诈。这是用来警戒那些过于明察、多疑而妨碍识大体的人。如果将两种警戒并用,人就会内心精细明察而外表淳朴厚道。
【●典例】
【诚信事关社稷兴衰安危】
【魏侯冒雨亲往义不爽约】
魏文侯和守林人定好了打猎的日期。到了那天,文侯和臣子们正在饮酒作乐,十分开心。这时,天突然下起了雨。文侯正准备动身,左右近臣问:“今天酒喝得很高兴,天又下着雨,您要去哪里?”黄"我和守林人预约打猎,虽然下雨,但怎么能不去见上一面呢。""这点小事让我去吧。""这不是小事,我得亲自去。"他亲自动身去取消了原定的日期。于是,魏文侯守信的美名传了出去,魏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适可而止: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9798.html
推荐文章
09-06
1 四字网名盛宴,挑出你的最爱09-12
2 经典句子:经典语句,演绎情感故事09-12
3 【那么如何做到妻子和朋友都不责怪你呢?】09-12
4 经典句子:经典之句,洋溢情感共鸣09-06
5 惊艳全场四字网名,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