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教堂与宗教。一方面,我们去教堂是为了感受神圣的气氛,让生命接受这种气氛的影响;另一方面,去教堂的行为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得以领悟日常生活中的神圣境界。在第二种情况中,宗教变成了“记忆的艺术”,其作用是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宗教的意味。一些人把宗教当成星期天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生活可以划分成两部分——神圣的安息日和凡俗的一般日子。另一些人则每天都遵奉宗教的传统,对他们来说,安息日只是一个提醒,免得他们精神实践与心理深度忘记生活中的宗教意味。在英语中,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一天都对应着一位神祇的名字,这绝不是偶然的。例如,星期六(Saturday)对应萨杜恩,星期四(Thursday)对应北欧神话中的雷神索尔(Thor),而星期一(Monday)则对应月神(Moon)。在其他西方语言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意大利语里,星期五(venerdi)对应着爱神维纳斯。
琳达·萨克逊在著作《平凡的神圣》中,描述了在最平凡的事物和情境中发掘神圣性的方法。她在书中提到,她曾在一位老人家里见过一个瓷器柜,里面装满了跟他的亡妻有关的东西。她说,那个柜子充满了神圣性,正如犹太教中的“约柜”和基督教中的"圣柜"一般。这样看来,我们收藏在阁楼里、用来存放具有特殊意义的信件和其他物品的柜子,同样具有圣柜的意味,因为它们储存的乃是神圣的物件。艾米莉·狄金森曾将诗稿仔细誉写成49卷,用绶带分别扎好,小心存放起来。这样的做法为诗稿增添了真正的神圣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圣书与圣柜——一本记载梦境的册子,一本真诚的日记,一本记录思想的笔记,一本具有特别意义的相册——这些小小的却充满意义的东西,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加神圣的元素。如此平凡、如此接近家庭环境的精神生活,对心灵具有特别的滋养作用。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这种意味,我们的生活就会分裂成两半——去教堂时摆出一副虔诚的样子,平日的生活却俗不可耐。
我曾为一位深受“心理现代主义症”困扰的女士进行心理治疗。她的职业是时装模特,这让她无法满足自己心灵深处的欲望,所以尽管她才29岁,却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在我们最初的几次谈话里,我注意到她好几次都说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她说,没人会雇用脸上已经开始出现皱纹、头发已经开始变灰的模特。这就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职业让她疏远了自己的身体,无法承认自己年龄增长的事实。
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关注生活的精神层面。身体的改变,能加深我们对命运、时间、自然、死亡和自己性格的理解。衰老迫使我们发现,人生中究竟哪些东西是重要的。那位女子所从事的职业,使她努力回避衰老的话题,甚至故意跟衰老的自然过程作对。由此产生的矛盾,既干扰了她的工作,也影响了她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 她也希望有个孩子,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从紧张的工作和旅行中挤出怀孕的时间。她说,她最多能争取到一个月的自由时间,再多就没办法了。同时她还得保密,不能让人知道她想生孩子的想法。她担心经纪人听到风声,会把她一脚踢开。 她在犹太家庭中长大,小时候经常去犹太教堂做礼拜,但这样的经历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对犹太教既不了解,也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忠诚可言。她很看重自己的工作,也很享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简而言之,她是那种一年到头乘飞机旅行的人,只有在偶尔渴望更充实的生活、更美满的婚姻,以及她自己的孩子时,她的心灵才能隐隐约约呈现出来。 她来找我的目的很简单——“我想要更好的生活。我不想在每天早上醒来时感到空虚。帮帮我。”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日常生活中的神圣境界】: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4213.html
推荐文章
09-18
1 探索文字宝藏,世界上最经典的几句话09-12
2 经典句子,记录心路历程的珍贵足迹09-20
3 不要借口:路不通时可以破框而出09-06
4 4字网名:网络昵称的时尚潮流09-12
5 人生职业规划四阶段